查看原文
其他

梧桐会讲:现代人该如何知止、修止、行止?

原创 传习小组 传习会 2022-06-08

《大学》传习会

  • 2017年首次正式对外公布三鼎(治学、修身、用世)一体的曾氏家学。

  • 国内首个三法(文法、行法、心法)并用传授儒学的传习会。


 

一、会讲缘由:


曾先生认为治学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要知止,更要清晰往哪个方向去。根据学员们在近期治学过程中的情况,本次夜话以会讲的形式开展,设置了一个与用世有直接相关的题目:以为主题进行会讲,以激发不同人的观点,产生新的启示。

最后由曾先生进行点评,并引出儒家修身的另外一个重要方法——修止。


 

“为人五止”,重点在于知止、修止、行止。其中知止属于治学范畴,修止属于修身范畴,用止属于用世范畴。儒门修身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修止,修止要明确三个问题:何谓止?止于何?如何止?儒家要止于事,用事含“心”与“行”。儒家之事与人的社会定位有关,故《大学》有五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只有随时、随处知止、修止、行止,才有可能止于至善

 

较以往而言,本期传习夜话的用世活动升级为会讲形式。会讲在儒家里面是一个重要的形式,类似于现在的辩论活动,但辩论活动可能是没目的,纯粹为辩论而辩论,儒门会讲是不同的学派之间围绕主题,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目前儒家会讲还没有形成真正交流的氛围,因此受到了各种不同观点的抨击。

本次重点有三:

何谓止?

止于何?

如何止?

 

治学、修身、用世组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阐释该如何做到,并由其他两组进行提问及交流。会讲要求依据学到的东西有理有据的进行阐述,而这个依据应该从儒家经典和三鼎家学出发来进行互动。 



二、小组会讲:

  • 治学组:

1)何谓止?

治学组认为止就是:目标(达到目的)、归向(趋向于整体)、状态(明觉明德)。

2)止于何处?

止于目标达成、止于本末、止于定时定地定事、止于位、止于人、止于事。

3)如何止?

要知本、时刻警觉、排除干扰、定位准确、静修内功、格物明理。

 

  • 修身组:

1)何谓止?

修身组认为止体现在:知本末、先后、厚薄,功课完成,上课准时。

2)止于何处?

知止状态、整体看事情。

3)如何止?

排除干扰,基本功是文法、行法、心法,读经典、做功课,打大学礼法,止于至善。

 

  • 用世组:

1)何谓止?用世组认为止就是:边界、保持、目标与定向、善、事。

2)止于何处?止于善、止于理想、止于本、止于目标达成。

3)如何止?需要反省、座右铭、自省、定时定地定事、心想事行和心想事成。


 

小组互动:


用世组提问治学组:止是状态还是目标?学习目标还是做事目标?把治学、修身、用世都讲完了,其实治学没讲的太清楚,治学的止是什么?

治学组回:没有局限于讲哪个方向,所以我们就放开了。简而言之,止就是《大学》三纲里的止于至善;止于何就是感通,把《大学》与自己相融合,合二为一;如何止就是文法五步。


用世组问:怎么做到明觉明德?

治学组回:“明明德”提醒我们要达到怎样的状态,去做是达到想要的结果。为什么做,怎么做到明,是因为不这么做会产生很多后果。对以后好的就做,不好的就不做。


修身组问:我们20几年所受到的教育都是“博”过来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现有的环境下如何做到专?怎么止于专?

治学组回:这涉及到三观的建立。在儒家里面可以找到,有一套完整的价值观指导行为,以儒家去行事就是专,专于儒。跟着老师走,本身就是一个专。

修身组提问治学组:知道这么做,但不知道止,如何回到轨道上?

治学组回:要借助外力人师,在别人身上看到善,而知道自己是否善。一个人修容易出状况,共修可以相互影响,找人一起共修。

问:……

回:……

……

 

三、先生总结:

这是第一次会讲,大家都没有经验,讲的还不错,比较落地。但核心问题没有展开,就是为什么要提三个问题:何谓止?止于何处?如何止?这三个问题给出汉字的一种整体性。汉字的重点词汇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例如动宾结构的词组,它本身是一个整体:主语是谁?做什么?方法是什么等等。

传统经典里面的很多词汇本身是一个整体,它包含了三个因素:

一个是何谓?属于文字理解,跟文法有关;

另外一个是如何?跟行法有关;

最后是何物?属于目标和状态,跟心法有关。

从治学的角度来看,这叫做大学三要素,而文字、音韵、训诂属于小学三要素,它们是有区别的,小学三要素强调的是文字,大学三要素强调得是人。复兴中华文化需要小学的音、形、义,更需要大学的文、行、心。这次会讲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体现大学三要素,三个小组都回答了相关问题,并尝试落地,但表述不够完整,不够系统。

 

何谓止?

按文法的角度来讲,本身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做名词,另外一个做动词。名词指的是结果、目标,动词指的是动作、过程。因此,“止”做动词的时候不能当作行为来理解,而作为行为的时候,不能把它作目标来理解,也就是不能把“何谓止”和“如何止”的止完全等同起来。

同学们讲止就是善,这里的止怎么变成善了呢?可以止于善,但不能说“止”本身就是善。关于这种文字上的东西,我们需要清晰。我们说知止而后有定中的止是目标,是一个名词。“止于至善”和缗蛮黄鸟,止于丘隅的止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动作。何谓止?它有时作为目标,有时作为动作,明白了这些,就基本回答了何谓止。

 

止于何?

治学组提出止于至善需要定位,要“格”那个“位”,这是点到了问题的要害。止于何,不是让你怎么止,而是要你明白所处的位置和目标。我们今天讲了为人五止,其中第一止是“止于仁”,为什么要“止于仁”?因为你是“为人君”。说的是先弄清楚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站的位置。没有那个位,就止不到那个事。止于何与位置有关,如何止与方法有关。一旦位置搞错,不管那个东西多么堂皇、多么好,其实你是做不到的。

具体到我们的治学年,要止于文法,要在文法五步、在《大学》三十题下功夫。站在传习会学员这个位置,每次功课要怎么做、止于哪里、用意何在,大家需要清晰,现阶段是止于文法,而不是止于心法。有同学问明明德怎么去做,文字上你可以明白这个道理,怎么去做是行法和心法,而心法不能跳跃文法和行法,一旦跳跃了就不是儒门的路径。儒门需要你先过文字关,因为大家进入了儒家的大门,跟着一位儒家的老师,你在这段时间就要止于儒家,止于儒家的文法。

 

如何止?

大家已经说到一个核心了,跟着老师走本身就是止,这是一个直接的方法,也是一个根本方法。但仅仅靠这一点还不够,还需要明白道理,还需要强化定力。先明后诚,知止有定。定力与信念有关,更与意志力有关。跟着老师走,开始容易,坚持就困难,跟着跟着就跟不动了,可能是心不在焉,也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外面一干扰就偏离了。定力是止的根本要素,另一个要素则是明。明白道理,容易止。所以如何止,要在下功夫,外在找一个师父,跟着他走;内在自己下功夫,要有定力。

 

小结:

今天大家的会讲有很多闪光点,不足之处是缺乏系统。系统很重要,系统与立本有关,没有系统就会摇摆不定,就难以发展壮大。系统来源于传承,因此师传、家传就显得很有意义,因为它能让你少走弯路,能让你知止,进而学有所得,事有所成。

传习小组

1030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欢迎关注 I  一起传习


阅读原文—“大学传习会”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