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外修其形到内修其心——我与曾师的修学因缘

黄晓娜 传习会 2022-06-08


在流行刷存在感的时代,我惊讶并总结一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三种存在状态:第一、睁开眼看得见,闭上眼看不见。这是常态。第二、睁开眼也看不见。非常态,直接被忽略就像不存在。第三、闭上眼都看得见。非常态,但他存在你深深的脑海里。


以人带文,以文彰人。《大学》之精神犹如曾庆宁先生一生的修学展示,在我有限的“国学”生涯里,留下了一道不灭的印记。谨以此文,叙述我与《大学》的某些交感,以及我对曾师讲学的相关回顾。



初见:我对先生及《大学》的“第一印象”


2016年,因工作缘由,我接触到了曾氏家学及先生。未见其人,先见其文,且闻其名。先生以课程文案专业性、精湛语言原创性与学术思想系统性,在广东粤秀书院名师荟萃的群师中熠熠生辉,吸引了我关注的眼球。我的初始判断是,先生“很有料”。要当一名外交代表,与专家学者打交道是有要求的。在和先生对接课程之际,有同事提醒我:“在你之前有人被投诉过,你要小心,还要注意行礼时不能笑。”那回临近《大学》课程开课,我联系先生时先生告诉我,他所记的上课日期不是我通知的这个。这总不能怪先生记错时间,或者让他人去背黑锅吧。我心想,还没开始跟进服务,先生不会就对我工作有意见了吧!我那同事说:“OK,这个跟人打交道的艰巨任务就交给你了。”并和我一起出了个好主意:通知所有学员,说先生从澳洲飞过来,航班有误,本次课程推迟一天。然后,我再回复先生,沟通过程很顺利,并没有感到先生有批评人的意思。


初次见到先生,给人耳目一新。远观先生头戴帽子,衣装背包尤为特别,有古朴之风又有现代艺术之感,天命之年有如三四十岁的模样;近看先生尊容可敬,讲传统的内容,身上却带有创造的元素,我不敢直视多一秒,只言片语对话,发现先生没想象中那么严肃难处。我忘记了见面时要先行个礼,倒是先生记住了小黄,并以诚相待。


上课过程中,先生讲了很多曾氏家学的内容,包括经典学习四种法。我头一回听,感觉是专业性强、难度大,但是里面带出许多有意味和让人感兴趣的点,正如:整体观、心法、中西文化差异、企业用人之道、学习方法“拎个标题回去”等等。课程结束前谈学习心得,先生在对我的点评中,先指出我讲的有点啰嗦和不明白我为什么笑,后总结提炼我分享的两个要点:一是整体观,二是正本归源,并点出了我讲的“正本归源”跟他所讲的曾氏家学的“正本清源”有一个字不一样,思索了片刻,用掌声表以肯定。经先生这么一梳理,我从混沌中逐渐清晰了起来,变的似乎有点可抓、有线可牵、有面可筑了。我意识到,学者的作风是这么的严谨,思维是这么的敏锐,一个字不一样都被揪出来。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先生都看在眼里、听在心里、记在脑里。先生的点评中肯到位,一方面点出人的不当之处,另一方面对人的优点表以肯定。关键是,讲的让人听得进去,没有让人感到被刺激和不舒服,甚至能从中汲取养分。这,就是儒家所谓的“中道”吧!

 


 内化:我所认知的曾氏修学法


上了曾老师的课,让我想起儒家的教育方法。儒家称传道、授业、解惑者为师,使我感叹并对曾氏三鼎家学进行了探索。目前从事国学的,大多缺乏系统。以广东地区为例,国学教育及传统文化行业的现状是,师资鱼龙混杂,运作模式未成,价值边界模糊。趁着国学热,不少贸易公司也突然间转型为文化机构,一下子脱胎换骨,披上国学的外衣。不禁让人感叹,门卫当家,主人“还在路上”。于是,探索国学传播的路子就成了学界、业界及有志文化传播之士的一种共识和一个普遍关注点。


从去年曾老师基于“读经教育再度在大众传媒上引起争论、发出复兴传统文化之重要信号”的背景,于粤秀书院传授《大学》三重门之解经方法伊始,我看到了曾氏家学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可能性和光明感。之后到大学礼法及以《大学》为核心而设计的分阶段、有层次的课程的开展,我感到了三鼎家学的丰富性和秩序感。再到《大学》传习会创立并进行的深入化、持续化、有序化的传习,我见到了三鼎家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感。


对于三鼎的探索,也基于曾老师传授之《大学》为人带来的一种场力,它一方面让人感到与之有共通之处,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某些差异,既有互补,又有互存。这种场力辐射到很多方面,语言上,我感到曾老师有着异于常人的精湛语言,讲话写文一字也不会多。例如,常人说:“嘿呀,这篇文章已经审好了,等到明天就可以发布了。”换成先生说,只有6个字:“文章明天可发。”用语干净、凝炼而精准。这也让我经常对照、琢磨自己的言语表达方式,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变的有逻辑一点。思维上,曾老师从大局着眼,强调整体观,注重整体对事物局部各部分的影响,先本后末、先内后外等等都是体现。因为这不是多数人都拥有的共识,所以显得可贵。我也在一种整体观的指导下,不断地体验生活、践行人生。

 


知与行:我的第一个“三鼎认识观”


曾庆宁先生作为儒家宗圣曾子75派裔孙、曾氏三鼎家学的传承人,身上流淌着家族一脉相传的营养血液,有着家学世代相承的经典原汁。天命之年方讲学,历经人生几十年的吸收与沉淀,先生的授课呈现出传统曾氏家学独有的方法。以集治学、修身、用世为一体,融文法、行法、心法于一炉的家学三重门法传授儒家经典,让人感觉系统完备。先生的讲课及身上无不彰显儒家修“中”的特点,形态端庄、气质镇静、语速均匀、处事中立、知行合一……棱角内收藏锋芒,学识外放显诚意。先生对于我,起到了潜移默化、无形濡染的影响。


《大学》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文法传习的方式注解之,即为:大学的法则,在于彰明自己光明的德性,在于亲近民众,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有人说,人若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但我想,若方法不对路,读万卷书又有多大长进呢?在这个时候,师传、家传就显得有意义,因为他让你欲知止、起定力、建系统。《大学》的精神对于当代人的修行路途、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重构,提供了有益原则和有效方法。


在哲学界或艺术界,文人常说,一个人应当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人生境界、艺术境界。所谓境界的形成,是通过人的想象及言行来体现的。通常认为,人有想象、语言、行为三个层面的区分,三者进阶叠加构成一个整体。一个人可以天马行空地进行想象,是处于第一层面,即想象层面;能用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达出来,属于第二层面,包含想象和语言;语言能在行为上得到体现,属于第三层面,包含想象、语言和行为三者。就像一个画家会肆无忌惮地想象,但他紧紧地盯住美女的身体、事物的局部及生活的琐碎之事进行描绘,他的画作,从想象上就没有体现出较为健康的内涵意蕴或高雅的人生情趣,更别说语言和行为了,所以我们说这画家的境界很一般。如果一个道德家光是想和说,而没有实际地做,譬如给人讲高尚道德,而自身说和做是另外一套,我们就说他境界不高;如果能想到、说到、做到,也即言行合一、知行合一,我们就说这人比较有境界了。


有境界,在心理学界、佛教界、教育界及管理界的意思,也就是修行好或修为好。它们指的是同一个东西,只是用了不同的修成途径和表达方式。最终目标都是修好自我心性,圆满正觉人生,也即《大学》所讲的“止于至善”,抵达最完善的境界。


三鼎家学用以治学修身的根本方法,是三重门法。文字门对应文法,旨在文字理解;行事门对应行法,重点调整行为;心意门对应心法,着重心意修养。三门三法并重,以文载道,以行践道,以心存道。三鼎家学强调以修身为本,用修身来衔接治学与用世,以达到知行合一。


社会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新闻,报道某某领域的名人或教授于某时某地选择自尽,实为令人惋惜。看上去这么有成就的人士,为什么会走向自灭呢?很大原因是,他们学着西方的思维,不断地对事物进行剖析、分解,不断地往外放而收不回来。探索的精神可以无穷,但人类的认知终究是有限的。他们治学及修身、用世的方式是不断地做环形扩散,每研究一层就扩散一圈。无穷的环形扩散,使人越走越偏离中心,导致人的不安全感,最后可能精神崩溃,找不到自我边际,无人理解所以苦痛欲绝。往外放是求知,收回来是固本,这就是三鼎家学所讲的由一到三后,还要由三到一。


儒家就像家里住着的爷爷奶奶,他们有点传统,但是坚定地守住家庭、庇护着家人,有宝山在就能给儿孙提供安定感。对待求知与修行,要有如一个小孩即使白天出去玩乐,到傍晚时仍然记得回家,这才能保护自身安全和让家里的父母及长辈安心,这也就是一个“中”的尺度。


《大学》是一部整体观的经典,修身是认知和践行整体观的主要途径。三鼎家学强调三,由一到三,三生万物,再从万物往回收,回到三,回到一。一而三,三而一,知、修、行三鼎把人的一生融为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性引领着治学、修身、用世的方方面面。即使学一个小的东西也是一个整体,譬如一个词汇,也贯穿了文法、行法、心法三个要素。


从修行的目的来说,我觉得参与身心灵类或提升自我的课程,跟参与《大学》课程并没有区别。以《大学》为核心的曾氏三鼎家学具有这种可替代性,因为它整体全面和具有相应修行路径,合三为一,以文法、行法、心法,转化身体、心理、灵性,连通想象、语言、行动三个层面的修行。简言之,我认为《大学》就是一种熔铸人生修行三大层面于一体的、完整的,让人在较短时期内、较靠谱地达至人生有效修行的法门,同时学到一门经典文化课。


外修其形内修心,我与《大学》日日新。如此久远的经典,为什么仍能濡染着、影响着后世呢?国家为什么要提倡弘扬传统文化?今天的人们为什么要学习经典呢?这也许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人类学与社会学问题。人生欲修,以“止于至善”为共识,而达成修的方法蕴藏在哪里呢?研究和领会它是一个巨大的课题。《大学》就像是一个积淀了情绪与理性、个人与社会、具象与抽象的结构方程和原理法则,构建当代有效修行法则,曾氏《大学》可当选项。

 


心声:从成师道庄严到承传统文化


普及传统文化,成就师道庄严。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肩负在当代人的身上。推动中国文化的复兴,正是回应西方文明的挑战。


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传授道理法则、教授学业和解释疑难问题的人,能带给我们正能量,充实生命,使我们不断趋于向善之道。儒家之道的传承,古有孔子,今有汤一介等,从圣坛到人间,无不给我们起了学习的模范。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文化是一种基因和标识,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来自历史面向未来,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主席强调文化自信,认为未来属于有理想、有担当、能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的人。我认为曾老师属于这样的人,我也愿意做这样的人。


我祈愿曾老师的精神能使传统书院文化与当代学院文化合二为一,将传统的师徒相授与当代的模板技能连通,进行模式传递,在复古的同时也得到了升华,推进人的德能、智能、力能全面发展,促进人的本我、自我、超我和合嬗变。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以《易经》为首的中华经典有“简易、变易、不易”三易之说,《大学》也是这样,它有“文法、行法、心法”三鼎之法。大道至简,一生三,三归一。尊重老师,体会以行为敬;尊重知识,体证文化魅力;尊重传承,体悟心行并重!


黄晓娜

2017年冬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