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涯黎陶 | 走过数千年 来到你身边

天小涯 精美天涯 2022-08-02


大约在一万年前,远古陶器就已经出现。

在海南,陶器的烧制历史距今已走过五六千年,

陶器满足着人们炊饮、盛物、储藏的需要,

被视为远古先民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制陶的技艺也在一代代制陶人的手中,

不断地传承和演变着...


黎家人烧制的陶器


今年53岁的董福生,是三亚市天涯区黑土村人,自5岁起向母亲学习黎陶制陶技艺,15岁便独立制陶。“小时候家里人口多,靠我父亲一个人耕地种田满足不了家里的温饱,母亲就制陶去换取一些粮食,我会帮她去挖土、捏土、做陶胚,但是不能参与烧陶,因为我们黎族制陶的传统是烧陶时男性不能靠近。”董福生回忆道。


董福生在制作陶胚


黑土村是一个面朝大海、背靠大山的原始黎族村,这里的黎族人擅长最原始的制陶技艺,所烧制的黎陶品质优良。“家里煮饭、烧菜用的都是自己做的陶器,我现在家里用了最久的一个陶器是用了15年。”董福生脸带自豪地说道。在董福生的记忆里,小时候的黑土村几乎家家都会制陶。他会跟母亲一起把自家制出来的陶器挑到别的乡镇去换粮食。


董福生家中使用的陶制蒸锅


时过境迁,现在的年轻姑娘向往时尚的城市生活,对制陶的传统技艺渐渐疏远,这对于董福生而言,是一个无法接受变化,“我就是觉得小时候,我们制陶、换粮,给了我们温饱,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恩惠,我们不能丢了手艺,更不能忘了祖宗。”抱着要传承发扬黎陶技艺的决心,董福生克服重重困难,在自家宅基地上,联合黎陶技艺传承人符日兰,创办了三亚黑土黎陶手工制品农民合作社,让黑土村有了一个可以传承制陶技艺的基地,掌握黎陶技艺的传承人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学员,为这门即将消亡的古老技艺注入新鲜的血液,薪火相传。


三亚黑土黎陶手工制品农民合作社里,村里的元老在制作陶胚


每天上午,村民们都会在忙完家务后,匆匆赶到三亚黑土黎陶手工制品农民合作社里,开始他们一天的制陶生活,“大家都很开心,靠着自己祖传下来的手艺吃饭,饿不死,又不会丢了老祖宗给的东西,我们心里都很满足。”董福生说道。


掌握黎陶技艺的传承人每天认真的制作每一件陶器


黑土村的黎族制陶人善于采用“露天烧陶”的传统制陶方式,董福生每天都看着村里的元老们给学员教学,将晒干的陶土放在木臼中,用独木制成的杵反复舂捣、过筛,得到较为均匀细密的粉末和好成泥,放置几天后开始制作陶坯,做好的陶胚比较潮湿,不能马上烧制,一般要在屋檐下阴干两到三天,再拿到庭院里晒两天。


黎家制陶工艺流程图


原始的黎族烧陶一般要祀神酬愿后进行,目的是祈祷祖先能够保佑他们烧出一个好的陶器。黎家人会在露天的场地用石板围成圆圈,用干燥的椰子壳作为烧制的燃料。烧制时,火力不但要集中,还要刚好没过陶器烧制的温度,保持在800摄氏度以上。


黎家妇女在露天烧陶


“最难的是把握火候,温度要是低了陶器容易破,温度要是高了也不行,这个靠得就是感觉了”,董福生站在离烧陶地点的不远处说到,他始终记得老祖宗的传统,男性不能参与烧陶。当明火燃尽,露天烧陶就基本结束了,作为远古先民最重要发明之一,陶器就这样在土与火的结合中诞生了。


黎家人用最原始的技艺制作出来的陶器


工艺原始的黎陶与现代陶瓷相比,或许并不起眼,简约的器形,斑驳的纹理,这是来自先祖的馈赠,千百年来,制陶技艺走进黎家,陪伴着他们的生老病死,对于黎族人来说,只要生活还在继续,火与土的共舞就永不停歇。



END...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 点击查看《我和我的祖国》乡村振兴版)


(↑ 点击查看三亚市天涯区“新名片”)

(↑ 点击查看纪录片《村里的脱贫故事》)


阅读推荐

重拳出击 | 天涯区对非法侵占生态公益林地种植经济林进行清理

征集 | “笑容献给党”幸福笑脸征集接力活动开始啦!

关注 | 天涯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公示


长按扫码关注【天涯发布】



天涯资讯第一平台

中共三亚市天涯区委宣传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