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专访乘风航空沈涵@通用投资贾海宁 | 对话空天创造者

CAIEC 空天界 2022-12-12

无锡乘风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CEO,俄亥俄州立大学航空航天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燃烧学研究。曾就职于著名的Cheng Power Systems公司,从事蒸汽注入式燃气轮机的改造设计工作。2016年就职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公司,从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设计。主持设计了两型号燃烧室火焰筒并开发了国内首次燃烧室光学诊断试验,开创了光学诊断在型号发动机上的应用先河。2021年初,从航发商发离职并创办了无锡乘风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热端关键部件加工和先进制造工艺研究,为我国高性能涡扇发动机提供热端关键零部件。


无锡乘风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无锡市新吴区,专门从事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热端关键部件加工和先进制造工艺研究的公司。

通用技术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聚焦于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材料应用领域的产业投资。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任职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从事飞机结构设计工作,参与ARJ21-700、C919、CR929等型号设计工作。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杰出成就奖学金获得者。上市公司无锡航亚科技董事。

空天界:首先有请通用投资的贾总介绍一下自己吧~

大家好,我是通用技术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投资部执行董事贾海宁,目前在通用技术集团投资公司从事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相关的一、二级市场投资工作。我是工科出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又到美国进修并工作了几年,回国之后加入中国商飞,从事结构设计相关工作,之后又转型到科技制造投资领域,继续参与支持国家航空航天、军工制造的相关工作。

空天界:请乘风航空的沈总做下自我介绍吧~ 

大家好,我是无锡乘风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涵,就读于航空航天专业,后来在美国学习和工作。2016年回国加入了中国航发商发,从事燃烧室的设计和燃烧室的实验研究。2021年从商发离职,但一直到现在依旧从事航空领域工作并创办了无锡乘风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空天界:请您为大家系统介绍乘风航空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你们在航空发动机产业链里面定位和核心产品是什么呢?

乘风航空是一家专业从事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制造的公司,主要针对燃烧室、涡轮叶片包括低压涡轮和高压涡轮叶片的加工。首先,在涡轮叶片方面,我们并不完全生产它的原材料及毛坯,更多地注重毛坯生产后的精加工工序,包括磨削、打孔、图层及后期的流量测试、性能测试等方面。我们公司在航空发动机的产业链里的定位是针对毛坯后续的工序提供服务和产品。所以我们公司分成了三期建设,第一期建设是完成产业链里特种工艺的职责和任务,在二期和三期建设完成后,整个热端部件的全工序就能够完成。

空天界:能不能请您描述一下航空发动机热端关键部件的加工和制造到底有多难?

从燃烧室和涡轮这两部分来说,首先,燃烧室是航空发动机里目前承受温度和压力最高的部分,同时也是无法模拟的部件,我们叫它“实验科学部件”。它的设计以及结构都不能通过模拟得出,而是通过长期实验得出的,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我们叫做“反人类”或不合常理的情况,但它又确实是来自于实验中的经验数据,直接导致了整个设计有时会有“奇形怪状”的结果。综上所述就对加工技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需要耐高温,第二需要减重,很多零件叫“薄壁”零件,需要做到“薄”的同时包含喷嘴等非常精密的小零件,这其中就包含了许许多多的特种工艺,例如喷涂、激光焊接等。
而涡轮相比于燃烧室承受的不仅仅有燃烧室的高温,还需要另外承受旋转离心力,所以它的制造加工要求会比燃烧室更高,一个小叶片所承受的离心力就要好几吨。所以,涡轮的材料就非常特殊,像高压涡轮会运用到单晶材料,单晶材料的加工又不同于普通的高温合金或不锈钢的加工,很多时候可能只能运用到磨削环境的加工方式,因此导致加工难度和精度的要求很高。
最后,因为高温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就会运用到很多特种工艺,比如电火花的小孔、特种涂层等。所以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加工制造难度到底有多难呢?我可以简单说一个数据,首先成品率很低,有时甚至不到50%。第二,它的工序会非常长,甚至需要10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极小的零件制造,所以这就对加工企业及加工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最后,这些材料都很贵,加工难度提升,材料报废会导致成本的升高。

空天界:请贾总给大家介绍一下通用投资,以及您主要投资的领域,包括投资的阶段和类型?

目前在通用技术集团的产业直投平台,首先是服务于聚焦通用技术集团主业相关的产业投资。通俗讲,通用集团主要有“两张床”,即机床和“病床”。


在机床领域,通用技术集团承担了工业母机产业链“链长”的角色。近些年市面上公开的新闻也有报道,我们陆续把很多具有一定积淀的老国营机床厂收并进来,包括沈阳机床、大连机床等,同时也包括一些特种工艺和制造技术的企业,例如天津天锻等。从定位上讲,通用技术集团服务于高端制造、包括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领域基础的制造能力建设、培育和整合。


“病床”,这是因为通用技术集团现在是全国范围内最大的医院资产持有者,目前通用拥有300多家医院,吸纳了包括航空工业体系、航天下辖的下属医院、康养、社区诊疗所等医疗机构。


一直与航空航天有很深的渊源,我们是基础制造技术平台的参与者和提供者。现在通用投资主要是围绕先进制造的平台和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双碳减排”背景下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以及医疗等方面进行产业投资。自1998 年集团合并成立以来,坚持一二级联动,做一二级市场的产业直投。无论是一级市场、处在创业阶段、 VC、 PE阶段的一些企业,还是包括已经上市了甚至在上市阶段已经发展了十年或二十年的企业,我们都会去结合产业布局来做投资。从投资形式上来说,控股投资、参股投资等多种不同的形式我们也都有所覆盖。


空天界:您为何看好航空发动机领域?您是如何发现乘风航空这家企业的?乘风航空是什么打动了您并最终达成了合作呢?

首先航空发动机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空间都是非常大的。刚才沈博士也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及其关键的零部件、工艺、材料整个链条有多难,发动机也代表了工业制造领域皇冠上的明珠。从我国现在的情况来看,未来能成熟的做到批产列装的型号将来会越来越多。经过前期漫长的积累沉淀,现在正是要迎来一部分收获的阶段。我国人口众多,从自产自销自用的角度来看,内在消费市场庞大。航空发动机本身的特质体现在技术壁垒高,链条较繁杂,需要特别强的专业化能力支撑。它的研发制造直接影响航空器飞行的安全以及生命安全。从整个专业化的划分和体系化的支撑的能力来看,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欧美先进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多需要值得去学习和借鉴的。沈博士可能也深有体会,最开始军用发动机对自主可控自主化的紧迫性特别强,随后商用发动机也迎来了比较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在航发集团商发的带领之下,一直朝气蓬勃。以上种种反映了发动机领域可投资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我一直非常关注航空发动机产业的情况,现在又相对呈现军民并举的模式,所以我很自然地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去探索、寻找一些有专业化特色、技术能力特别强的企业。当遇到乘风航空并与沈涵博士相识后,就特别认可这个团队,特别希望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专项的技术能力特别强的企业。而且沈博士和他的团队拥有很强的国际视野,他们其中很多人都是通过在海外学习并参与欧美顶尖发动机型号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等工作。我一直认为国际视野非常宝贵,再加上当时机缘巧合得知产业内本身在专业化做得非常好,并且非常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航业科技也投资了乘风航空。我们就毫不犹豫的参与了乘风航空的投资。


空天界:您认为航亚科技为什么会投资乘风科技?乘风科技的核心技术优势有哪些?

第一部分原因是航亚科技从自身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需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全产业链。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包括压气机叶片、机匣盘轴类产品等有很多需要用到乘风科技提供一些技术支持,其中包括电加工、焊接、热喷图等。另一部分原因是觉得乘风科技团队是比较朝气蓬勃的,很看好我们发展的前景。


乘风科技在一期建设时的核心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漆膜孔加工,包括了激光加工和电火花的加工,这两方面我们都采用了自主研发的设备,完全脱离欧美设备的制式并形成良性竞争。第二,热障涂层以及其他特种涂层的制造,其中包括纳米涂层、封严涂层、热胀涂层等。甚至现在的发动机上将会大规模采用的铂铝涂层以及EB-PVD涂层等,都是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甚设备的研发来打破欧美卡脖子的问题。

空天界:贵公司在发动机零部件加工技术方面还有哪些应用场景?现在国际环境对公司有哪些影响?是否考虑参与国外市场的竞争?

因为国外发动机的热端部件,特别是像我们承接的燃烧室和涡轮的业务属于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里特别关键的部分,国外是对我们从设计和制造业上进行技术封锁,所以大概率是不会放到国内来承接。


我们的目标市场是在国内领域里的,所以即便国际形势变动,但从业务进展看,对我们来说是没有特别大影响的。对我们有影响的是原来我们可以走捷径采购国外设备况,但因为疫情的影响,目前基本上是断掉的情况。


但是在公司创立的时候,我们就考虑过不管能否购买到国外的设备,我们都是以自主的研发设备为主,把影响降到最低。甚至最后完全跟国外形成脱钩,或者后期在设备上形成竞争关系。


空天界:贾总,您觉得目前航空航天领域主要的机会在哪里?

其实我平时也会与沈博士讨论一些特种工艺技术和加工链条上的企业。我们集团关注的核心零部件上游企业,包括我们储备的可能会投资的标的,特别巧,在讨论中总会发现沈博士多少也有一些接触。从我们集团自身的定位角度出发,我们比较多关注和布局在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上下游的企业。


像国外有一些数据,航空发动机和飞机领域加起来,它的产业链整体规模带动大概是1:12 -15 ,即每造一台发动机或者一架飞机会带动全链条的产值增值是放大到12-15倍。链条环节特别多,而每一个链条将来都会慢慢的走向专业化划分的道路。


因为航空飞行器或者航空发动机是要求做到极致的产品,无论是安全性、质量、可靠性、一致性,对专业化的划分要求是非常高的,会经过淘汰、沉淀、洗牌等过程。所以我们首先还是聚焦于核心能力,技术专业能力过硬,技术壁垒足够高的,并且往往都是有一个复合的研发体系和研发能力来支撑的企业。可能包括它的技术来源,持续研发的投入支撑,包括和上下游的产业链里的重要行业客户,在最重要的装备型号产品能够深度的去耦合,一起去迭代,一起去进步。以上这些是我们比较看重的因素及重点关注的方向。


空天界:您觉得像沈总这样的青年海归科学家回国创业发展的例子多吗?

这个也是深有感触的,因为从我自身讲,在海外求学工作了几年。不管是从事研发,还是偏生产制造,我也有很多朋友和同学这几年陆续回国,投身国家高端制造业领域。还有很多人之前本身在国内,但在外企或者其他大型企业平台工作,后来出来创业或者加入到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链生态内的民营企业中。


从大家回国经历看,我国在整体的基础条件上是呈现越来越好的趋势。现在能够释放出来的市场空间也越来越大,所以在国内去创业或者在大企业的平台当中工作,参与到重要的型号装备当中,能够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去提升,对自身是一种进步。而且国家提供的平台视野也会越来越高,我觉得是不可逆的趋势。所以其实不管是出来创业,还是在大企业的平台当中去工作,产业环境是越来越好,也是我们为什么特别有信心的原因之一。


空天界:您在看项目时,会从哪几个维度筛选备投企业?最终选择与企业合作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无论是从平台还是从我自身来讲,对专业化的定位是比较看重的。技术能力方面的持续投入和巩固,使自己的技术具备发展的能力,包括搭建有效的机制和促进研发能力提升的平台,都是比较重要的。


从企业角度讲,产业和市场的全局观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理解市场的需求,通过应用和需求去驾驭技术。


从团队的管理者角度讲,经营者的进化能力,适应能力,抗压的能力等多元化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都是不断迭代的,我们经常说创始人或者创始团队的天花板决定了企业的高度。企业的管理团队和创始人会随着公司的运转发展经历一些起起伏伏,需要在过程中不断的去成长和突破自己。


同时我们也希望帮助创始人及团队一起共建良好的机制,打造优质的运营管理规范,帮助企业和创始人一起成长。


空天界:在选择合作的投资机构时,您有哪些合作标准?在与贾总的沟通交流中,双方促成合作的契机有哪些?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和投资机构的结合过程就像谈一场恋爱。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不能跳过恋爱的过程,就直接去结婚。需要双方相互沟通、磨合、理解、经营,直至步入婚姻的殿堂,即达成最终的合作。


从长期充分的沟通交流方面讲。第一,投资者需要非常了解行业。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并不被很多人熟知,我们不像消费品那样能直面消费者,所以从行业的了解程度看,就已经筛选掉了绝大部分投资人。第二,我们希望投资人有很好的耐心,陪伴着我们企业共同的成长。因为我们行业的周期相对长一些,产品的成长过程可能会经历一些坎坷。我们希望大家一起在此过程中了解市场,针对航空发动机的市场一起寻找应对的方法,把我们的技术应用到市场中去。


从以上两方面看,贾总都是非常符合我们标准的不二人选。首先他一直从事行业内的工作,我们不仅有很多共同语言,而且贾总也非常有耐心,他给我们讲解一些在技术层面了解不到的市场行情。我们能看到贾总是非常有意愿并且有能力陪伴乘风航空慢慢成长的投资伙伴。


空天界:您认为投资机构是如何赋能企业的?未来如果再寻找投资机构,您更看重他们具备哪些增值价值?

首先我们所从事的领域是带有一定国家的意志行业,可以说是又红又专,所以我们关注的投资机构背景也需要他符合以上要求。第一,希望它能专门为我们国家的卡脖子技术、基础工业、高端的制造业提供投资服务。第二,因为我们行业的技术门槛比较高,很多的创业者在技术方面是具有核心的竞争力,但是在企业管理方面有一定的欠缺。所以希望投资机构能给到我们多一些企业管理与运营的机制的帮助,以及市场培育的技巧或者资源等服务。

空天界:像通用资本这样的国有资本投资机构是如何强调投后服务的?航空领域的技术在被投资后,是否有机会拓宽其原有边界?

通用投资自成立以来已经20多年的时间,一直在一二级市场联动布局,包括参股、控股各种形式的覆盖、到自有资金的产业直投。在央企的平台里面,是比较少见,比较有特点的。相对来说我们是一个“重投重帮”的理念,就包括很多合作的产业公司,即便在上市之后我们还是长期陪伴经营的,共同帮他来打造一个有效的董事会,建立决策机制。在与非常多的上市公司合作了十几年之后,在通用投资平台见证了不少的起起伏伏,遇到各行各业领域的企业,还有包括和不同领域的带头人、创始人的磨合。经验逐步丰富起来,能够带给很多初创企业一些成型的经验。我们致力于一直做专业化的赋能,帮助企业来成长。有很多企业如果有一个好的股东以及成熟的股东合作机制,它可能轻松渡过一些坎坷,也能及时抓住关键的机会,能够成长为新的平台,迈上更高一层的台阶。


从技术的延展性和企业边界的拓展来说,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从事航空航天或者国防军工这些高端制造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延展性,技术相对成熟后能够支撑规模化,成本可降低时,它就可以去应用到各行各。例如,石油化工、新能源汽车、包括医疗领域里面一些特殊的医疗器械的合金材料,涂覆技术等都是能够去应用的。现在因为新能源行业发展比较热,在一些热端部件的加工和涂覆技术上面,可能未来沈博士的技术就有降维应用的机会。所以技术和产业的延展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


空天界:虽然乘风航空成立时间不长,但您的技术成熟度却相当高,你们是如何做到的?您创业以来加上疫情的影响,您觉得最难的事是什么?

技术成熟度高,是来自于我们优秀的团队,大家都是在行业内深耕多年且拥有海外背景,所以也一直在追踪着国外最前沿的技术,起码在 5 到 10 年之内我们都没有放松过追踪。当时在航发的平台上时,我们也通过结合国内外的现状,做了很多的研究和研发。所以从技术成熟度来说,乘风航空并不像一个初创企业。成立至今,我们依然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怎么样把我们的工艺和技术落实到自研自产的设备上去。


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对我们所有的团队的成员来说,我觉得最难的一件事情就是角色身份的转变。原来我们是在科研岗位上担当纯粹的技术人员,但是现在到达了新的平台,甚至说是我们自己的平台。我们需要考虑的就不仅是在技术上面,还有很多方面包括资金的要求,研发时间的把控等等一系列的成本因素,甚至与我们供应商进行管理和交流方面,都需要考虑周全。所以我认为最难的还是角色的转变,原来只是一颗螺丝钉,但现在变成了螺丝钉+铁锤。既要去敲打供应商,让他给我们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服务。同时又要做好这颗螺丝钉,把自己的产业链上的技术强化牢固。


空天界:在上次采访中您提到技术要向下兼容,计划将涂层技术运用到在如医疗等领域,那现在这项计划进展的如何,有开始启动吗?

我们前不久还和贾总聊起了新能源方向的应用。比如像我们碰到的一个项目,电池可能有爆炸和燃烧的风险,需要在短时间之内保证火焰或者它的温度不烧穿整个部件,保证车内乘客的安全。正好我们的热障涂层就可以应用其中,能够保证在短时间之内乘客有一个逃离的机会。从这方面来看,我们不太像投资企业和被投企业的关系,更像是合伙人的关系,会经常来讨论一些项目,同时讨论一些我们的技术还能在什么地方进行应用,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做的轴承上的一些特种涂层。

空天界:现在技术研发到了什么程度?接下来公司的发展规划方面透露一下吗,对下一轮的融资计划在什么时候启动?

整个研发计划分成三期,是主要考虑到热端部件的产业链比较长,工艺比较复杂,所以一次性的大规模投入从技术上来说风险更大一些,同时对于资金的使用上面风险也比较大。所以我们就分成了三期,一步一步地走,先把必要的东西建起来,再把充分的东西建起来,最后我们就完成了整个热端部件全工序制造的建设。目前我们还处于第一期的状态,但是按照我们自己的规划,即11 月中旬或下旬,我们第一期就完成了。激光的这一台设备将会在11 月中旬到达我们公司,这一期就以激光设备的到达圆满结束。我们将在明年启动第二期,为了配合第二期的建设,我们也进行了融资,而且这一期的融资也马上结束了。在明年3-4月份,我们会启动第三期的融资,主要针对第三期的建设。

空天界:作为投资人,您觉得乘风航空到目前为止的发展是否符合您的预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哪些?

我觉得不管是以前的沉淀积累,还是早期资源的组织,以及优秀团队、人员的加持,沈博士和无锡乘风的起点还是比较高的。我认为在研发上,企业的第一颗钉子要凿得足够牢、足够深。在航空发动机热端燃烧室相关的特种工艺方面,乘风打造的平台产能在咱们国内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跟一些国有企业相比,都是比较有特点的,我觉得这一部分已经有了一个阵地,组织起了一部分的战斗力量。我们要先在阵地上结合我们重要的一些装备型号和产品打胜仗,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再去扩展山头,谋求更大的发展。


未来还是希望能够定位于横、纵两个方向的扩展。横向我们可以把擅长的技术和这些技术的应用组合应用到其他的行业领域中去。可能有一些领域的技术细节,性能指标会有一些变化,要求不像航空航天这么严苛和极致,但是我们要更多地关注批量化的性价比,要尽可能做到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从纵向来说,在更多的特种工艺或者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上,乘风将来也有机会去谋求、拓展更多的空间,横、纵都要去发展。但更重要的是走好每一步,在自己现在的山头上多打胜仗,然后让团队发展壮大。


空天界:您身边航空相关的创业企业多吗?您觉得优秀的企业都有哪些特点?您怎么看越来越多社会资本关注航空产业链企业这件事呢?

我身边投身到航空相关领域的创业者有不少,而且都聚集在苏州、无锡,像原来商发的同事丁建国老师,现在在太仓做无人机的小型发动机研发,还有像刚刚落地的华天航空的创始人,原来也是我们航发燃机和六六所的同事。如果说到好的企业有什么特点,航亚的严总总是说管理出效益,以我现有的经验来看,我也觉得企业的技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管理。我们将不同的激励制度,整个的生产制度,质量的控制等方面都管理好后,企业才有更多向上的动力,才可以更好地发展。


说到社会化资本关注航空产业链的事情,我觉得非常好,甚至说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航空发动机或者从航空飞机的产业上来说,原先我们国家可能更多的是在国有的领域来进行研发制造和投资。如果有更多的民营资本加入进来,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助力。这也是推动我们的技术向前发展,甚至是产业向前发展的催动力和催化剂。


空天界:我们第七届大赛目前处在招赛中,贾总希望能在这次大赛中看到哪一类的项目呢?未来有什么投资计划,主要的投资方向在哪里?

今年和明年的重心可能还是围绕着集团主体的定位,可能会在材料应用和一些核心零部件的制造上重点去关注和挖掘项目。从阶段上来说,早中后阶段的企业都会去关注,也特别希望能够找到材料、工艺和设备研发能力相结合的优秀企业。另外可能会特别关注工业母机、机床平台相关产业链条上的企业。随着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我们也会去关注一些材料应用的项目,包括高分子材料、特种的功能膜材料、涂覆涂层、具有延展性的工艺等等,能够在包括储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领域里进行延展。


空天界:非常感谢二位,最后请二位给空天领域其他的空天创造者送一句祝福吧?

首先预祝第七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顺利召开。这次决赛在西安举办,所以有机会的话,希望能继续参与,弥补一下第六届的遗憾。在疫情环境的影响下,咱们第六届大赛能够坚持,并最终顺利、圆满的举办,我觉得很不容易,在此也向组委会表达敬意。我觉得咱们大赛是一个特别专业,又很有态度的平台。大赛吸引的各界相关领导和产业专家、企业家都特别愿意奉献,愿意多分享一些资源,多贡献一份力量,都愿意成为平台的一份子,所以它确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互通的平台。我们通过大赛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企业,有机会和很多的行业专家、企业家来充分地交流。我特别期待下一届大赛的顺利召开,也希望广大的创业者、企业家能够参与进来。

我站在创业者的角度,给创业者送一些祝福。第一是原来咱们航发经常说的这句话,不忘初心,航空报国。第二是创业不易,咱们继续加油。


乘风航空汇集了国内外航空发动机业内的众多青年人才,以热端部件的特种工艺(激光加工、热障涂层、特种焊接等)为切入点,逐步扩展至热端部件的全工序全流程加工,为中国最新一代高性能涡扇发动机以及大飞机/客机提供热端关键零部件。在第一期工程完成后,乘风航空将具备国内唯一的集热部件气膜孔加工、新一代涡轮叶片PtAl涂层及极端环境考核试验为一体的能力。其中所涉及到的关键装备,如五轴高功率激光加工系统、精密叶片电火花铣削系统及PtAl涂层生产系统等均为公司所自研,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解决了目前航空发动机所面临的多项“卡脖子”问题。

通用技术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通用投资)是中央企业-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旗下的资本运作平台。于2004年9月改组成立,前身是成立于1995年5月的上海中技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通用投资公司注册资本35亿元人民币,在北京、上海两地办公,主要从事境内外市场投资业务。

通用投资以“建设成为集团公司相关主业市场化投资、并购、孵化及培育主体职能的资本运作平台”为目标,紧密围绕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主业和发展战略,在医药医疗与大健康、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开展战略投资,覆盖一、二级市场,进行短、中、长投资布局和战略资产配置,推进产投结合、协助集团进行产业培育与孵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