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丹枫第一期公布,聆听你的非遗故事
陈一丹基金会发起的品牌项目“一树丹枫”一直用心关注非遗文化领域,此次陈一丹基金会在谷雨计划中重点关注,定向支持非遗议题中非虚构作品的创作或出版。它们是:程新皓《莽》、阎海军《陇中手艺》。本期项目评议由曾任《南方周末》记者、南方都市报记者、非虚构写作者南香红女士,著名摄影师、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评委王身敦先生的专业意见支持。润物细无声,枫雨在一起。
一程新皓:《莽》
▲程新皓《莽》
▲程新皓《莽》
▲程新皓《莽》
自述
莽人是生活于中越边境上的一个人数极少的族群,在走出原始森林定居之前,他们一直生活在中越边境附近的高山密林中,过着迁徙不定的猎集生活,形成了独特的生存形态。古时,莽人一直在避免和其它民族接触,一直在云南南部、越南北部的高海拔原始森林游耕,通过狩猎、采集和刀耕火种来获取生存所需的口粮。由于生活艰苦,莽人的人口增长率很低,加之时常爆发的瘟疫,这个族群的人口一直被限制在极低的数量上。
现代化的浪潮和回归传统的反抗形成了莽人生活中的张力。他们前一分钟在看国际新闻,讨论世界局势,后一分钟就能拎着猎枪,扛着酒壶上山打猎。他们能够在放弃更高回报的劳动的同时,默默坚持自己的传统耕作,不断的回到自己在老林中的精神家园。这种张力让人惊讶,本应是不可逆转的同质的现代化在这里似乎受到了最强烈的抵抗——至少在此时,在此地,出现了一种不一样的可能性,出现了一种不一样的现代化,我们似乎还有另一种未来。我想要知道,这是一种暂时的回潮,还是真正能持续下去,创造另一种现代化的通途?莽人能否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传统,发出自己的声音?
简介
程新皓,1985年出生于云南。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作为艺术家工作生活于云南昆明。以摄影为主要的创作媒介,关注当代中国背景下的现代化问题。作品曾参加“离相——2015年度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2015)、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爆名展!”单元(2013)等展览。其中《对一条河流的命名》入围2015年三影堂摄影奖,获资生堂摄影奖,并由假杂志出版计划出版。
二阎海军:《陇中手艺》
自述
陇中地处黄土高原中央,属于周秦故地,关陇咽喉。自古胡汉杂居,历史地域文化特色十分鲜明。“陇中苦瘠甲天下”,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这里文化变迁的步伐显得相对迟缓,以至于有许多民间习俗保留得相对完整。很多手艺寓技能于生活、汇故事于人情,富有温情和力量。
食物(麻腐馍、荞圈圈等各种具有当地特色的食物制作技艺)、草编、刺绣、剪纸、石匠、铁匠、脊兽、砖雕、木雕、皮影、高台、小曲、木匠、扎纸火、总理(司仪)、唢呐、阴阳……这些手艺都是陇中群众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内容,有的关涉生活旨趣、有的关涉生命仪式、有的关涉宗教信仰;有的具有广博的民间基础,普通人都可以信手拈来;有的具有高深的美术价值,只有匠人才能驾驭完成;这些手艺有的获得了政府非遗保护,有的正在濒临灭失。
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手艺人依然坚守的执着精神难能可贵,挖掘记录可为后人留下些许乡土精魂的记忆。
简介
阎海军,媒体人,非虚构作家。长期从事三农问题调查。2015年出版专著《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入围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获2015华文好书社科类十大好书奖等多个好书奖(榜单)。
关于我们:
深圳市陈一丹公益慈善基金会(简称:陈一丹基金会)成立于2013年3月,是经深圳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发起人为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终身荣誉顾问陈一丹先生。基金会以弘扬、复兴、繁荣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为宗旨,致力于文化传承、文化信仰、伦理道德教育与人生智慧教育相关领域的公益事业,开展“一片丹心”和“一树丹枫”两大品牌项目。
我们寻找什么样的创作者?
1、对非遗文化表现形式的记录,如传统技艺、节庆、民俗等。
2、对非遗传承人、手艺人的习艺生活、传承故事等传记记录。
3、一切深度关注非遗文化议题的非虚构类作品,鼓励探索非遗文化背后的重要意义、情感根源及其独特的审美习惯、表现方式。
4、重点参考作品题材的重要性、唯一性、迫切性、思想性。
非遗故事的呈现形式:
提倡深入精准的表达,可以是文字、影像(图片、视频、音频)等单一形态,亦可以是融合形态。
非遗故事的申请方式:
请填写《谷雨·腾讯非虚构作品创作支持计划申请表》,注明申请【非遗项目】,与附件内容一并发送至邮箱:GuyuStory@qq.com,为了我们能更准确、客观地评估你的创作计划,烦请尽量详尽地填写。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