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尽头没准就在吉尔吉斯
“
老人们的眼里满是乡愁,他们对旧秩序无尽留恋;年轻人却想着如何逃离旧的体制,拥抱新的身份。
”
● ● ●
自1991年从苏联独立后,年轻的吉尔吉斯斯坦一直在找寻属于自己的身份。在苏联时期,他们只是加盟的国,加盟的人,属于主流之外的蛮荒之地。而置身于现代化的21世纪,这里则显得更加落后,没有存在感。
不可否认,许多吉尔吉斯人仍然活在苏联的旧梦中,活在计划经济和生老病死都有人包办的幻想中。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令人着迷的文化,这个后苏联小国依然走在21世纪初出茅庐的幽暗小路上。
道路崎岖,灵魂颠簸。世界的尽头没准就在这里。
● ● ●
位于吉尔吉斯西南部的贾拉拉巴德地区,裸露的山体上覆盖着大量煤渣,它们有的是运输途中掉下的,有的则是被风刮来的。
丨 被煤渣覆盖的山体。
许多贾拉拉巴德人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一辈子都没离开过煤炭厂,他们也没有别的选择。女工嫁给了煤矿工,跟随丈夫在厂区工作、生活,直到死去。
丨煤矿女工
苏联解体后,曾经繁荣的煤矿业受到了冲击,许多企业瞬间垮掉。残存下来的,也无法提供足够安全的工作环境。井下作业变得越来越危险,光是上个月,就有4个人死在矿上。
丨 塔什库梅尔的退休挖煤工人,他干了34年煤矿活儿,前26年是在苏联时期。
● ● ●
贾拉拉巴德附近的小城迈卢苏(Mailuu Suu),是苏联时期重要的铀矿产区。铀矿关停后,当地改建了灯泡工厂。传言政府为了让城市不被废弃,努力维系着灯泡厂的运转——人们有了工作,就有了钱;有了钱,就有了生活,便不会逃离了。
丨 这是苏联时期第二大的灯泡制造工厂,已运转了40多年。
这里堆积着大量被开采的铀矿以及核工业遗留下的废料。2006年,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Blacksmith Institute)评选全球十大重污染城市,迈卢苏位列第三。尽管土壤和水源已被严重污染,人们依然生活于此。
丨 灯泡厂女工。从工厂建立之初,她就一直在此工作。
丨 灯泡厂女工
丨 灯泡厂男工
● ● ●
Min-Kush是苏联人在1953年建立的一座工业城市,专门负责采集铀矿。因为涉及军事及科研项目,Min-Kush不对外开放,只有拿着许可证,通过层层检查点才能进入。
丨 Min-Kush
与所有的封闭城市一样,Min-Kush得到了官方的极大优待。在全国都处于贫困的大环境下,这里被优先供应香槟和鱼子酱。随着苏联的瓦解,美妙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
丨 Min-Kush的房屋,外墙被粉刷成彩色,它与吉尔吉斯其他破败的房屋有所区别,这是曾经富足过的痕迹。
丨 Min-Kush,两辆被废弃的「莫斯科人」牌老式苏联轿车
丨 Min-Kush的煤矿工人。铀矿被关闭后,潜藏在地下的煤矿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丨 穆斯林公墓。这里埋藏着被开采出来的铀矿,山谷里几乎没有生机。
丨 一名94岁高龄的Min-Kush老人
● ● ●
首都比什凯克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沙俄和苏联人的到来,为其带来了城市化的变革。比什凯克作为首都的历史,只有不到百年。对于吉尔吉斯而言,它是年轻的象征。
丨 比什凯克的铁路枢纽
丨 一名二战老兵的军装
和所有后苏联社会面临的断层一样,这里有上了年纪的「苏联后代」和西化的年轻人。老人们的眼里满是乡愁,对旧秩序的废墟无尽留恋。而年轻人思考的则是如何逃离旧的制度,拥抱新的身份,依靠经济发展让生活现代化起来。
丨 24岁的Ayim在比什凯克学习服装设计,她梦想有一天能够在巴黎工作。
丨 Mark Siniakov,16岁,在电视台的音乐频道做实习生。
在比什凯克,许多家庭出于贫困,无法抚养自己的小孩,于是把他们丢给孤儿院。孤儿院抚养小孩至16岁后,便让他们离开,到社会上谋生。许多青少年走了犯罪的道路,或者面临更加悲惨的生活。
丨 比什凯克孤儿院的一名小孩
● ● ●
丨 这是一个海洋的国家,所有的河流都留在了排水系统里,没有流向海洋。
做一个吉尔吉斯人,而不是苏联遗老。
在偏远的世界角落,没多少人关心的地方,在瓦砾和群山里,人们的挣扎不止来自生计。更深远的,更忧愁的,是传统和新生的矛盾,以及世代更迭的裂痕。
摄影 / Elliott Verdier
撰稿 / 吴达奇
编辑 / 胡令丰
看客栏目长期征稿,形式包括且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
投稿请致信:insight163@163.com,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质量提供稿酬。
其它合作、建议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