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食、艺术、夜游……沉浸式“戏剧+”拓展上海演出边界

城市光网 2023-10-28


坐着“热气球”,吃着美食看着表演“环游世界”;跟随艺术脱口秀导览员徜徉在“世界名画”中,一场莫奈名画里的塞纳河畔午宴就在你身边再现;穿越回老上海里弄里“破案”并参与怀旧游戏……最近这段时间,上海城中多了各种剧场之外的演出空间,演出形态日益多元


沉浸式美食互动剧《玩味探险家》在首轮演出后,第二轮在上海兴业太古汇还会持续演出三个月。


上海南京西路的科勒上海体验中心,一场汇聚了卢浮宫名画复刻和表演场景还原的沉浸式艺术展《奇境美术馆》也在12月对观众预约开放,并持续到明年1月中旬。


在上海虹口区北外滩来福士和月亮湾商场,沉浸式演出《里弄1992》和《疯狂理发店》日日演出,场场爆满,喜剧表演、互动破案、怀旧游戏、剧本杀等各种元素的加入,让戏剧有了各种新的体验。


而在人民广场演艺新地标亚洲大厦,每晚都有十几场各类小型沉浸式演出轮番上演,观众和演员近距离互动,整个大厦的演出场地甚至供不应求。


随着沉浸式演艺越来越深入人心,演出越来越多走进各种新的空间探索和其他形式的结合,演出的边界被无限开拓。在上海,演出越来越“无界”,沉浸式演艺也越来越火爆。


《疯狂理发店》

《里弄1992》

《奇境美术馆》


沉浸式美食互动“艺术性”边吃边看受欢迎


沉浸式美食互动剧《玩味探险家》今年暑假期间首次来到上海就引发了一波追剧热潮,11月,《玩味探险家》很快在兴业太古汇开启了二轮演出,并计划持续到2022年2月底。单场观众130人,持续驻演4个月。


对于如此连续时间的演出,把该剧引进中国并担任了中文版总制作人的谢已表示对市场颇有信心,“之所以把《玩味探险家》带到国内,是希望带给国内观众沉浸式美食互动的新体验。首轮演出的成功给了我们更多信心,上海作为一个2000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高品质演出内容在这座城市还是能收获观众。”


《玩味探险家》是一部融合了美食、表演和旅行等多重元素的沉浸式演出。原版由英国沉浸式美食互动剧领头者Gingerline创作,早在伦敦上演时,就成为一票难求的爆款剧目。此次中文版除了手绘动画外,从服装、表演、舞蹈、餐食,都由中外团队联合创作。观众从入场开始,就化身为“探险家”,90分钟里,乘坐“热气球”来到英国格林威治、冰雪北国俄罗斯和狂欢节时分的巴西,在环形巨幕多媒体效果、歌舞表演、肢体剧、默剧中,边体验世界美食,边体验环游世界的沉浸感和互动感。


《玩味探险家》


作为剧马当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谢已和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引进制作国外沉浸式戏剧,包括《爱丽丝冒险奇遇记》、《了不起的盖茨比》等。在英国,他们看了大量的沉浸式演出,其中很多都是此类“带餐秀”的表演,形式多样,也有不少在内容和品质都在线的作品。


谢已介绍说,之所以选择《玩味探险家》作为首个沉浸式美食互动剧落地的作品,从内容主题上角度,“乘坐热气球环游世界”是后疫情时代受欢迎的主题;从制作难度来说,将表演艺术和餐饮深度跨界在国内尚属早期,单空间的强互动是比较有操作性的方式。


首轮演出效果很好,第二轮演出选择了更大场地的商业空间,对灯光舞美进行了更艺术化的调整,并且增加有上海特色舞蹈以及餐食创作的“上海幕”,演出在菜单、服务等细节也都做了更多优化。


制作方甚至还和上海爱乐乐团合作,推出了限定的“沉浸式赏味音乐会”,12 位演奏家现场演奏古典乐,配合多媒体互动和异国风味下午茶,在戏剧+美食沉浸式之外,尝试了音乐+美食沉浸式的新可能。


演出中,很多观众边看边用照片影像记录现场和美食,也为演出进行了二次传播。


谢已表示,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艺术性的“边吃边看”是非常受欢迎的,它将视觉、听觉、味觉和互动打通,最大化地刺激观众地感官体验,有很大市场空间。未来他们还会继续引进相关演出,目前已经储备了几个沉浸式美食互动剧的内容,在接下来的1-2年中会着力发展含餐的互动戏剧,为中国观众提供更多元的沉浸式娱乐内容。


沉浸式演艺跨界艺术展览为品牌和公共空间赋能


沉浸式演出在和美食融合同时,也在尝试和艺术展览以及品牌形象跨界合作。


11月起,在上海南京西路在一个特殊的“美术馆”里,科勒x卢浮悦色“奇境美术馆”正式开展。展览甄选了15到20世纪卢浮宫馆藏每个时代最高水准艺术佳作的原画复制品,涵盖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印象派等经典名画,并通过场景还原、沉浸演绎,实现一种有别传统的沉浸式观展体验。


《奇境美术馆》


展览分 “卢浮画境”、“虚实之境”、“幻境复活” 三个板块,观众除了观赏各种名画,还可以走入还原画作的现场艺术装置,进行互动打卡。在免费预约的“艺术鉴赏版”体验里,艺术脱口秀创始人罗依尔作为导览员,用生动讲解,串起名画背后的历史脉络。


展览最特别之处,是“沉浸式演出再现名画”。观众忽而置身于塞纳河畔,与巴黎的名流们共进午宴,忽而闯入耶稣与十二门徒最后的晚餐……两幅展品《游艇上的午餐》与《最后的晚餐》以真人表演再现,带给观众时空穿梭的感受。


《游艇上的午餐》中,十余位演员在微波轻漾的塞纳河畔悠闲地享用午餐、热烈举杯,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黎明媚午后的人文生机,将雷诺阿笔下的场景生动展现。


《最后的晚餐》更是把世界名画演绎成了戏剧场景,几组人物在不同场景中或窃窃私语、或彼此揣测,各怀心思,最终相继走上长桌,十三人的情绪与心事形成达芬奇笔下的经典构图……


这一展览中的沉浸式演出由科勒与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合作出品,希望以此改变观众与艺术品之间的“观看-被观看”关系,使观者有机会步入艺术作品。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产业中心主任毛佳敏介绍,这次“奇境美术馆”的沉浸式演出,已经是和该品牌方的二度合作。随着沉浸式演出的外延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品牌都希望寻求艺术合作,通过演艺与消费场景的融合,打开品牌的无限可能。此前,上海文广演艺就曾经以《不眠之夜》的创作团队为广州的太古汇度身打造了《十号礼铺》的沉浸式戏剧,探索了沉浸式表演和公共空间的融合。


《奇境美术馆》


沉浸式演艺进入商业综合体探索文娱消费新模式


在上海虹口最新开业的两大商业综合体,北外滩来福士广场和月亮湾,开心麻花的两个新剧《里弄1992》和《疯狂理发店》入驻几个多月来,几乎天天满场,火爆程度甚至超出了制作方自己的预期。两个演出都不是常规的剧场演出,而是在商业空间重新设计打造演艺新空间,以沉浸式的体验,独特的理念,带来了新型演出形态。


《里弄1992》


《疯狂理发店》原型作品是全球小型空间驻演标杆剧目,但来到中国后,在商业空间里独辟了一个“理发店”,演出融合了互动喜剧、悬疑探案、沉浸式乃至剧本杀多种元素,观众作为凶案目击者和演员一起参与到演出推理,喜剧元素让这个作品充满欢乐感。


《疯狂理发店》


《里弄1992》更是打出了“沉浸式梦游体验”的概念,首创性地在深夜十点半开演,而演出地点正是上海最新的网红打卡地“城市集市”,在这个复原了老上海里弄场景的商业空间,餐饮营业结束之时,也是演出开演之际。观众在这里集体穿越回1990年代的上海里弄福安里,除了和十几位演员一起“破案”,还可以重温老上海里弄生活的场景、游戏和小物件。演出的过程,除了观看,还有各种参与、互动和怀旧和发现。


《里弄1992》


“城市集市”高逼真地还原了老上海弄堂场景,为演出提供了极有想象力的和可能性的空间。该剧的总制作人、上海开心麻花副总费溢群介绍说,演出和北外滩来福士的合作属于“一拍即合”,彼时开心麻花正在为沉浸式项目寻找合适的题材和场地,而已成网红的“城市集市”也希望通过演艺项目,让这里发生故事,延续热度和生命力。对于商场而言,在一个场地进行餐饮、演艺多种业态的错时经营,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和普通演出不同,这种在全新空间的沉浸式互动演出,在创作思路和团队构成上,和普通的剧场演出有很大不同。费溢群透露,《里弄1992》的剧本编写是从用户结构开始,一开始就考虑了观众人数、用户机制,观看动线等因素,观众可以在演出中自己选择视角。


演出每晚深夜一点多散场,但即使工作日演出依然每晚满场,对此费溢群认为,年轻观众都在寻找新的娱乐消费方式,疫情更让这种线下互动变得可贵。Z世代观众从小在游戏环境成长,这种互动参与的观演方式也很符合他们的习惯。而控制在80位左右的观众数量,更让观众在这个空间的深夜体验非常独特。目前,开心麻花还在筹备新的和商业空间合作的沉浸式演出项目。


在演艺行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娱乐消费升级和线下娱乐的日益多元,年轻观众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在剧场观看演出,更多元体验、更强的互动,以及现场社交型体验的演出,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


今年6月,在文旅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鼓励沉浸式体验与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旅游景区等相结合”。


事实上,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开始寻找合适的演艺项目合作。随着越来越多元的演艺新空间不断涌现,演出的形态也在不断突破,为演艺业态创新,不断提供崭新的思路。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澎湃新闻,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号:snowwhiteche)~

END



本文编辑 | cxf
投稿、合作 | cxf@urbanlight.cn

推荐阅读 💡

万物皆可沉浸!全球首座专业定制化体验式娱乐综合体赏析

惊艳!“神之围楼”福建土楼沉浸式夜游即将上线

争流利器!沉浸式商业如何俘获人心?

关注游客体验!沉浸式旅游主打“穿越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