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几年,文旅业将如何发展?多省“十四五”文旅业发展规划出台!

城市光网 2023-10-28



河南:推动文旅文创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近日,河南政府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十四五”时期河南文化和旅游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确立了明确目标和清晰路径图,亮点纷呈。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深入人心


到2025年年底,以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优质内容生产形成规模,高品质、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业态谱系基本建立,文化旅游消费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重要阵地,“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绘制“读懂中国”文化图谱


《规划》从彰显中华文明根脉、筑牢中华民族之魂、塑造国家人文景观三个维度,对绘制“读懂中国”文化图谱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加快推进二里头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夯实二里头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的历史地位。保护利用殷墟、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北宋东京城等古都大遗址,展现华夏文明和中国历史演进脉络。



组建河南省国家文化公园管理局


组建河南省国家文化公园管理局,指导建设黄河、大运河、长城、长征等国家文化公园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4类功能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改革创新先行区,探索重大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子。


构筑文化旅游发展新空间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高标准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展示“隋唐胜迹·运河根脉”品牌形象。重点打造楚长城文化和旅游复合廊道,展示“万里长城·河南开端”品牌形象。


建设文化创意城市,建设人文旅居乡村。到2025年,打造450个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000家精品民宿。打造黄河小浪底、郑州花园口、开封东坝头3大文化旅游片区和黄河豫晋陕、冀鲁豫、豫皖苏3大文化旅游协作区。


大力发展考古遗产旅游


大力发展考古遗产旅游,打造大嵩山国际文化旅游圈。建设黄河小浪底交通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深化“互联网+旅游”和文化产业数字化融合创新。


打造中华文化超级IP


实施中华文化超级IP工程,聚焦以姓氏根亲为代表的老家河南、以天下黄河为代表的大河文明、以华夏古都为代表的中国气象、以太极少林为代表的中国功夫,做好国际化阐释和表达,打造全球著名的文化IP。


打造艺术精品创作高地


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推出3至5部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艺术精品、50部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实施豫剧振兴工程,提升《焦裕禄》《重渡沟》等精品名作质量,创作《大河安澜》《黄河故事》等豫剧精品力作,培育一批戏剧名家和艺术大家,在全国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保持领先地位。此外,在国风、动漫、数字出版等方面打造增长极。


打造一批夜游品牌


鼓励旅游景区和文博场馆开展夜间游览项目,优化夜间餐饮、购物、演艺、娱乐等服务,推动建设24小时书店、深夜食堂、不打烊购物中心、夜间休闲街区、夜间剧场等业态,打造洛阳“古都夜八点”、开封“夜开封·欢乐宋”等一批夜游品牌。



推出“读懂中国”十条文化线路


重点培育拜祖寻根之旅、大河文明之旅、华夏古都之旅、中国功夫之旅、仰韶文化之旅、中国文字之旅、中华美学之旅、东方智慧之旅、文明交流之旅、中华诗词之旅10条具有国际范、中国味、中原韵的精品文化线路。


构建10分钟文化生活圈


促进文化空间与旅游空间双向赋能。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打造成为旅游目的地。在城市增加城市书房、小剧场、音乐厅等休闲空间,打造集阅读、咖啡、文创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共阅读空间,构建10分钟文化生活圈。


安徽:打造黄山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安徽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日前发布,黄山与合肥将成为全省旅游点状发力的两大中心。规划指出,依托黄山旅游品牌和资源禀赋,加快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打造成为引领安徽旅游走向国际、实现全省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和建设安徽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桥头堡。


高水平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打造最美皖南、欢乐皖江、红色大别山、休闲皖中、风情淮河、传奇皖北六大旅游特色板块。其中,以黄山为龙头的最美皖南板块,将高水平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努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强化国际视野、国际标准,推动生态、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提升黄山、西递宏村等精品景区发展水平,推动优势旅游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构建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引进国际优质资本和智力资源,进行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推进新安江、青弋江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实施太平湖等重点湖泊生态保护和修复。



推动黄山高水平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我省将着力做好“景”的文章,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突出黄山景区龙头地位,推进东黄山国际小镇建设、汤口镇转型升级以及黄山环线开发,加速推动“四门呼应”“四门串联”。做好“城”的文章,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推动合肥、芜湖、黄山等市高水平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做好“村”的文章,打造世界特色旅游产品,突出打好皖南古村落这张王牌,将古村落保护开发与徽文化传承弘扬相结合,推进“古村落+乡村旅游、+休闲体验、+生态康养、+研学教育、+电商物流、+文化创意”,打造一批“生态村”“电商村”“画家村”“摄影村”“民宿村”“作家村”,建设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


推出多条以黄山为核心的精品线路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畅通内外循环,搭建运行平台,推出一批精品线路。其中包括:


皖南世界遗产之旅。核心城市:黄山市。重点旅游区: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核心产品:山岳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三山三水”之旅。核心城市:黄山市、池州市、安庆市。重点旅游区:新安江、黄山、太平湖、九华山、升金湖、天柱山、花亭湖。核心产品:山地休闲、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科考研学、探险。


古徽州文化体验之旅。核心城市:黄山市、宣城市。重点旅游区:西递—宏村、屯溪老街、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徽杭古道、龙川、江村、查济。核心产品:徽文化体验、徽文化研学、民俗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山水观光、乡村旅游、特色美食旅游。


建设引领全省的旅游项目


规划提出,我省将适应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以国家战略为依托,引领全省旅游项目体系建设。其中包括:


黄山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富有文化内涵的黄山世界级旅游景区,以“黄山”“徽派建筑”为主要旅游吸引物,深入挖掘黄山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价值,以“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为标准,着力推进黄山湖田山景区、牯牛降西黄山康养度假基地、黄山永丰森林康养文化旅游、全域旅游服务中心等项目,提质升级,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



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与文化旅游廊道。贯彻执行皖浙两省《共建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继续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工作,谋划实施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规划建设杭黄国际黄金旅游线、皖浙1号风景道及“千岛湖—新安江大画廊”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整合沿线4个世界遗产、7个5A级景区、50多个4A级景区,以及众多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众多资源,以点串线、多线成区,探索区域旅游合作新模式,共建“城—山—江—湖—村”有机互融、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杭黄国际黄金旅游示范区。推动黄山与杭州、衢州的旅游精品线路合作和产业协作,完善黄山与杭州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创新研学等精品项目。


广西:打造南宁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


到2025年,广西旅游经济主要指标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文化旅游强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年旅游总人数达到9亿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1万亿元……日前,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广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广西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蓝图。


力争新增5A级景区3家(含)以上


《规划》明确“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广西旅游经济主要指标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文化旅游强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展望2035年,高水平建成文化旅游强区,全面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广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超过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超过10家,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总数达到70个以上。新增国家5A级旅游景区3家(含)以上,新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家(含)以上,建成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2个(含)以上。培育一批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旅游骨干企业。年旅游总人数达到9亿人次,力争超过10亿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1万亿元,力争超过1.3万亿元。



打造六大品牌 实施十大工程


《规划》立足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实际,明确了“构建三大体系、打造六大品牌、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任务。


“三大体系”即现代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体系、文化和旅游高品质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六大品牌”即“桂林山水”大品牌“、浪漫北部湾”大品牌、“壮美边关”大品牌“、长寿广西”大品牌、“壮族三月三”大品牌、“刘三姐文化”大品牌。


“十大工程”即文艺精品创作与文化名家培养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惠民提升工程,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工程,数字文化与智慧旅游提升工程,世界级、国家级文化遗产申报工程,世界级、国家级旅游景区与度假区建设工程,高端度假酒店、山水主题酒店与精品民宿建设工程,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与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工程,新业态与新消费提升工程,大健康与文旅装备制造业发展工程十大工程。


新建或改造提升一批公共文化设施


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适应人民改善生活品质新期待、补齐文化发展短板弱项?根据《规划》,广西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惠民提升工程,完善各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实施数字文化与智慧旅游提升工程,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改造升级广西图书馆、广西群众艺术馆、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创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广西民族剧院、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自治区少儿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旅游公共服务方面,构建“快进”“内畅”“慢游”的现代旅游交通网络体系。打造南宁、桂林两大国际航空枢纽,加密南宁、桂林至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入境口岸城市和其他省会城市的航班,拓展直达港澳台和东盟各国、欧美主要国家的国际航线。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所在县(市、区)通高速公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通二级(含)以上等级公路建设。


打造南宁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


《规划》还提出,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动“三地两带一中心”升级版建设,打造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优化升级,形成全域协调、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其中,着力打造南宁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提升“中国绿城”南宁的国际化旅游服务水平,建设面向东盟、便捷高效的立体化旅游交通网络,打造具有更大辐射力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枢纽城市;发展文化演艺、休闲娱乐、创意设计、数字文化、文化会展、工艺美术品、文化装备制造等多种文化产业,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


山西:推动文化旅游会展康养四大产业融合发展


构建起文化、旅游、会展、康养四大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近日,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山西省“十四五”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


据介绍,该《规划》由10章48节构成,围绕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出“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会展康养四大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规划》明确山西省“十四五”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的定位是,充分发挥山西作为文化大省优势,统筹推进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打造中国文化传承弘扬展示示范区;做优做深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会展经济的窗口作用,建设全国能源低碳产业会展高地;依托优势康养资源,建设全国山岳型夏季康养重地,设定了18项主要指标。



《规划》明确了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打造文艺精品、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加强非遗保护传承,繁荣文化事业,围绕工艺美术、文化创意、演艺娱乐等重点领域,壮大文化产业,引导扩大文化消费;实施国家战略对接工程、A级景区倍增计划,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加快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聚焦设施供给短板,优化会展空间布局,积极加快会展品牌国际化、市场化转型和地域化培育;合理布局康养产业,构建特色康养产品体系,做强载体,完善配套,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打响“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立足四大产业多链耦合、融合发展,提出以业态创新、空间集聚、企业培育、深化改革、技术进步促进融合,并从加快对外开放和市场开发、提升综合配套服务质量和水平等方面提出系列政策措施,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政策储备和组织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由城市光网整合,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或有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号:snowwhiteche)~

END



本文编辑 | cxf
投稿、合作 | cxf@urbanlight.cn

推荐阅读 💡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预计2022年国内旅游人数39.80亿人次

揭秘!七大卫视跨年晚会舞美灯光设计全面解析

《魅力山城》-2021重庆灯光艺术大赛二等奖获奖作品赏析

《异·重庆》-2021重庆灯光艺术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赏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