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文化更“活”更火!“数字化”为文化发展装上“加速器”

城市光网 2023-10-28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意见》提出了8项重点任务。


一是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


二是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形成国家文化专网


三是鼓励多元主体依托国家文化专网,共同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


四是鼓励和支持各类文化机构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利用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五是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


六是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


七是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在文化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呈现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业,引领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方向。


八是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强化文化数据要素市场交易监管。


《意见》要求,在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传输存储及数据治理等环节,制定文化数据安全标准,强化中华文化数据库数据入库标准,构建完善的文化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完善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产权保护措施。加快文化数字化建设标准研究制定,健全文化资源数据分享动力机制,研究制定扶持文化数字化建设的产业政策,落实和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在文化数字化建设领域布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支持符合科创属性的数字化文化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融资,推进文化数字化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用好产教融合平台。


《意见》强调,各地要把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相关部门要细化政策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意见》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注重效果评估。


01如何看待《意见》并做好贯彻落实

提升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思想意识。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特征,数字技术是其最核心的内容。尤其是在国家文化建设领域,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扩大国家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把握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重点任务。从中华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到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从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到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从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到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从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到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等,每一项工作都要落到实处,每一项工作都要扎实推进。

细化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具体措施。一方面需要我们吃透把准《意见》精神,明确目标任务,把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也要结合本地区的文化建设与数字化推进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制定不接地气的措施办法,也不能束之高阁。一方面我们要注重探索实践,在工作推进落实中去发现矛盾问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意见》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注重效果评估。
02数字化战略将如何丰富文化生活

文化数字化,是让文化更“活”更火的重要途径,是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文化产品让老百姓“百看不厌”“惊喜不断”。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将如何丰富我们未来的文化生活?许多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打通数字资源,丰富当代表达
谈到这一意见出台的意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范周表示,意见的出台解决了目前文化数字化的四梁八柱问题,是实现党领导下数字文化治理的系统工程。

中宣部文改办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高书生说,中华文化全景呈现,是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统筹利用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全面梳理中华文化资源,提取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

“中华文化全景呈现,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华文化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全民共享的体现。”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说。

图片来源:新华社

消费更多样,体验更多元
未来,了解一座城市或许不用再走街串巷,城市文化将有数字化体验这一新的游览方式。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永恒说,数字技术从内容建设、展示方式、传播途径、交互手段等方面丰富了用户的文化体验,使数字文化生活日益融入人民群众生活并成为一种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呈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新特征。

“数字化文化消费是轻资产的,可以卖衍生品、可以卖IP(知识产权)、可以做沉浸式餐饮,场景不限于线下,也不限于实际体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少峰认为,可以把城市旅游与数字技术结合,实现沉浸式和交互式的旅游体验。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公共文化云,惠及更多人
陈少峰说,公共文化云就是所有的文化资源数字化以后形成的线上综合系统,这类公共服务将会惠及更多人群。

在傅才武看来,公共文化数字化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路径。智慧图书馆体系与公共文化云建设在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过数字化加工整理,通过多终端的广泛传播,文化资源就会走出博物馆、图书馆,跨越时空限制,让人们随时共享悠久璀璨的中华优秀文化。”傅才武说。

权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新华网、中国甘肃网及网络,如需转载或有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号:Shiuzse404)~

END



本文编辑 | hjy
投稿、合作 | cxf@urbanlight.cn

推荐阅读 💡

沉浸式夜游| 东北不夜城如何在疫情中火爆出圈?

沉浸式体验| 利用“环境叙事”提升观众的沉浸感

全民运动到来!开启一个潜力无穷的元宇宙健身场景

国际博物馆日| 疫情之下,海外博物馆的应对与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