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马站地方志》之第十编社会

2017-12-14 者乎也

第十编 社会

第一章 民政

第一节 革命老区 

    大革命时期,王国祯、张培农在家乡蒲门开展农民运动。1934年,林辉山等在马站地区开展革命活动。1935年春,在福鼎县上东区苏维埃领导下,成立界牌村苏维埃。同年3, 4月,中共平阳中心区委在岱岭、魁里、沿浦等地,先后建立3个党支部。翌年8月,在中共鼎平县委领导下,成立蒲矾区人民革命委员会,开展分青苗运动;进行抗租、抗粮、抗捐、抗税斗争。全区老根据地人民从1926年起历经大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烈火的考验,解放了马站全境。革命老根据地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载止1987年,全区共有9个乡(镇)被定为革命老根据地乡(镇),计有78个老区村、21个老区自然村,总计13753户、56700人。其中:“二战时期”的有岱岭、云亭、南坪、城门、魁里等5个乡,45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抗战时期”的有沿浦、霞关、渔寮、澄海4乡(镇),34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1992年5月,马站镇扩镇后,定为“二战时期”革命老根据地镇。

马站区革命老区乡(镇)、村、自然村分布表

单位 时期

岱岭畲族乡(二战时期)

福掌村 二战时期 城东村:

龙凤村 二战时期 城墙顶自然村 二战时期

朗腰村 二战时期 城北村:

坑门村 二战时期 陈厝自然村 二战时期

云遮村 二战时期 下峰村 二战时期

云山村 二战时期 山边村 二战时期

斗弯村 二战时期 闸桥头村 二战时期

南山村 二战时期 石头岗村 二战时期

大厝基村 二战时期 马站村:

杨家边村 二战时期 草埕自然村 抗战时期

东宫村: 利垟村 二战时期

战平头自然村 二战时期 三墩州村 二战时期

后垟自然村 二战时期 顶魁村 二战时期

顶台后自然村 二战时期 中魁村:

蒲城乡 

西门外村 二战时期 农通湾自然村 二战时期

城西村: 牛粪巷自然村 二战时期

陈厝自然村 二战时期 中姑村:

城南村: 小姑岙自然村 二战时期

陈厝自然村 二战时期 山田湾自然村 二战时期

牛乾岭村: 下魁村:

四亩田自然村 二战时期 

马站镇 魁里乡(二战时期) 半山自然村 二战时期 28 46510 28 13305 0 0 5308 0 0:00:08 0:00:02 0:00:06 5307

城门乡(二战时期)

三泮自然村 二战时期 牛运村 二战时期

小姑村: 流枫仔村 抗战时期

小姑自然村 二战时期 深湾村 抗战时期

南垄村 抗战时期 小槽村 抗战时期

鲂鱼山村 抗战时期 柳垄村 抗战时期

云亭乡(二战时期)

界牌村 二战时期 长沙村 抗战时期

沙岭村 二战时期 松柏林村 抗战时期

牛乾村 二战时期 顶海村 抗战时期

木林村 二战时期 下海村 抗战时期

孟福林村 二战时期 大贡村 二战时期

南堡岭村 二战时期 谢家垟村 二战时期

云亭村 二战时期 半岭村 二战时期

白蓬岭村 二战时期 西边村:

南坪乡(二战时期)

南坪村 二战时期 门内自然村 二战时期

卓垟村 二战时期 新厝自然村 二战时期

下南坪村 二战时期 后坟自然村 二战时期

蛟龙头村 二战时期 车岭村:

水门宫村 二战时期 林厝自然村 二战时期

下林村 二战时期 下屿村 抗战时期

桥仔头村 二战时期 棋盘村:

义吾村 二战时期 石坑内自然村 抗战时期

澄海乡(抗战时期)

大庵内自然村 抗战时期 岭尾村 抗战时期

渔寮乡(抗战时期)

王梅岭村 二战时期 新塘村 抗战时期

蛤蟆头村 二战时期 沿浦村 抗战时期

虎井村 二战时期 斗垟村 抗战时期

务城村: 库下村 抗战时期

城内自然村 二战时期 陈家坪村 抗战时期

城后自然村 二战时期 十五亩村 抗战时期

后槽村 抗战时期 岙内村 抗战时期

荷包田村 抗战时期 仙岩村 抗战时期

览瑞村 抗战时期 路尾村 抗战时期

霞关镇(抗战时期)

交椅宽村 抗战时期 瑶洞村 抗战时期

渔寮村 抗战时期 大垵村 抗战时期

崇安村 抗战时期 下关村 抗战时期

王孙村: 蕉坑村 抗战时期

马鼻自然村 抗战时期 第一居民区 抗战时期

沿浦乡(抗战时期)

李家井村 二战时期 第二居民区 抗战时期

大姑村 二战时期 三星村:

鼻头村 二战时期 田寮自然村 抗战时期

下在村 二战时期 后岙仔自然村 二战时期

外垟村 抗战时期

第二节 褒扬革命烈士 

    1950年,开始追认革命烈士的工作。1983年,进行烈士证更换工作。至1991年,全区有85人被正式批准为革命烈士。其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有64人,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9人,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3人,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1人,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抢救人民财产而牺牲的8人。 

    为了褒扬革命烈士,缅怀先烈,教育后人,先后在马站园山仔和南坪建立烈士墓和革命烈士纪念室。 

    马站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马站镇桥头村园山仔,建于1960年夏。1990年3月重修。陵园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21.5平方米。正中为三座空庐式墓冢,两侧并列方形墓穴,中央竖立着浙江省长周建人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共安葬着中共浙南特委书记王国祯等43位革命烈士遗骸。 

    南坪革命纪念室位于南坪坑子尾岗,1987年春建成。是一座3间砖木结构的平房,坐南朝北。占地面积399平方米,建筑面积288.5平方米。纪念室四周有高3米的围墙。跨进大门,两侧各有一间陈列室,陈列着南坪党组织在各个革命时期的活动情况、烈士生平简介、照片、手书和武器等。其中有1927年成立的“平阳县第四区农民协会印”,1926年张培农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与同乡同学合影的照片,1927年2月20日南坪农民协会在蒲南学校宣告成立的证件等。馆内建有一座高5米、宽l米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龙跃题写的“南坪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在纪念碑后,是一个椭圆形的花坛。花坛后边是一列横向的烈士墓屏,嵌着用青石磨制的10块墓碑,碑上刻着著名烈士张培农、张传卓等人的生平。 

第三节 拥军优属 

    拥军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子弟兵非常关怀,认真做好拥军支前工作。1950年,成立马站区拥军优属委员会,决定每年“春节”和“八一”建军节作为拥军日,组织干部群众向当地驻军及烈军属拜年、慰1113,贴光荣联、挂光荣灯、开座谈会、开联欢会、送慰问品等。此后,每年例行这些活动。1955年2月,设立霞关支前供应站,对台山、镇下关等地驻军供应军需物资。全区发动群众8175人,参加支前运输。组织海上运输船30多艘,运送大米49.95吨,猪肉3.15吨,青菜6吨,柴月130吨。1962年春节,平阳县拥军慰问团亲赴马站、霞关等地驻军进行慰问,并召开联欢会。马站区、社组织慰问组到马站、霞关、南关、北关、渔寮、信智等沿海驻军慰问并赠送慰问品。1983年春节和“八一”建军节,马站区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纪念“双拥”三十周年。马站区、社党委组织慰问组和文艺、体育代表队与驻军联欢,举行兰球友谊赛。 

    优属1951年,对贫穷而缺乏劳动力的烈属、军属用互助组固定包工和临时拨工代耕,以乡为单位统筹代耕负担。1952年,65户烈属中,有50户、250亩耕地享受代耕;100多户军属中,有60户、310亩享受代耕。1956年开始,采用优待劳动日办法,即以农业社每个劳动力平均所得劳动日为标准,补足烈军属本人参加劳动后低于标准的部分。优待的劳动日金额,由公益金内开支。1981年以后,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优待劳动日改为优待现金。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1951年以前的复员军人安置,均安排参加农村土地改革和土地、房屋、农具的分配。1952年,成立马站区转业复员军人建设领导小组,安置复员回乡的军人。没有土地和住房的,从机动田和保留公房中分给。有疾病的,国家给予治疗或医疗补助,并在招收国家工作人员和工人时,给予优先照顾。由于一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发挥复员军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至1956年,复员军人担任区、乡干部的有36人,农业合作社社长的有55人,信用社主任的3人,被选为县、乡(镇)人民代表的48人。 

    1958年,义务兵开始退伍,安置原则是“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城镇吃商品粮的退伍军人,由安置办公室统一分配到全民单位工作。1961年,设夏退军人接待安置小组,具体负责安置工作。1979年以后,又实行按系统包干安置办法:吃商品粮的,分配在全民单位;吃定销粮的,分配到集体单位。三等以上残废军人,也安置在全民单位工作。1982年,对回乡务农的退伍军人,以区为单位普遍进行家庭访问,帮助落实责任田。对无房户和严重缺房户,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带病回乡的,由当地乡(镇)政府给予工作照顾或资金补助。 

第四节 社会救济 

    建国初期,救济对象广,有灾民、难民、贫民、各种无业游民和失业人员。1953一1956年,经常性救济对象主要转为孤、老、残、幼及人口多劳力少的困难户。1956年,平阳县人民政府支持老区建设拨款4万元,木材400立方米,帮助岱岭乡的福掌村、云亭乡的界牌村新建二层楼房l 181可。1958年9月4日,特大台风在马站登陆,温州专署和平阳县拨出专款,救济灾民。并发放棉衣1000件,棉被500条。1960-1962年,由于连续遭受自然灾害,群众生活发生了严重困难。除孤、老、残、幼外,救济对象主要为因灾造成的困难户。 

    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生活逐年改善,困难户逐步减少,救济工作也有了新的改革,只对天灾人祸造成的困难户发放临时救济款。大量的工作,转为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脱贫致富。 

    1985年,苍南县委、县府决定对岱岭、云亭2个贫困乡进行重点扶持。4月,县府拨出扶持岱岭舍族.乡发展生产有尝周转金350万元,发展生姜500亩。1990年9月4日,马站特大热带风暴灾害发生后,省、市、县人民政府、各界人士、浙江省红十字会、台湾红十字会、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等单位和个人,捐助一大批资金和物资,救助马站灾民。其中揖助马站镇灾区现金37.30万元,大米12.83万斤,以及棉被、毛毯、衣裤等共1000余件。省民政厅批准在马站镇金山村、蒲城乡牛乾岭村兴建灾民新村,定名为4483Q项目,共58户、60间房屋,建筑面积5034平方米,总造价92.56万元。其中外地捐助和政府拨款64.08万元。此外,杭州钢铁厂无偿援助钢材15吨,以及平价供应钢材、水泥、玻璃等物资。 

第二章 卫生

    清代和民国时期,区内缺医少药,医疗技术和设备落后。特别是传染病流行期间,一些乡村接连有人死亡,人民处在贫病交困之中。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卫生事业。1956年,成立马站区卫生所,增设乡(镇)卫生医疗机构,培养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配置医疗设备,开展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治理环境卫生,发展城乡卫生事业。 

第一节 医疗机构 

    民国元年(( 1912),中医曾清水在马站中街(今蒲中街)创办私人“宝生堂”,设有中草药店铺,主治妇科及小儿科。民国26年,徐沛昌在马站中街开设私人“蒲门医院”。民国27年,镇下关开设中光医院。继后蒲城、沿浦、澄海开设私人医疗点。民国31年6月,马站街又增设叶学谋私人“西医诊所”。民国35年,夭主教传教士周志石、夏保和分别在马站中街开设2家私人“西医诊所”和“延龄医局”。 

    建国后,1952年马站各乡(镇)普遍设立联合诊所。1956年11月,建立马站区卫生所,设有内外科和妇幼科室。乡(镇)设联合诊所。1958年,乡(镇)联合诊所更名乡(镇)医院。1962年,医院又改称保健所。60年代中期,渔寮公社办起全县第一个合作医疗站。此后,全区农村兴起合作医疗,提倡“土医”、“土药”、“土法”,药材自种、自采、自制、自用,开展群众性防治,培养赤脚医师。1968年9月15日,渔寮公社合作医疗站被评为浙江省合作医疗集体先进单位,林赐真医师被评为省合作医疗先进工作者。1980年Z月,马站区卫生所改名为马站区卫生院;12个公社保健所也更名为公社卫生院。1981年,马站区卫生院有医务人员34人,设有病床25张。区内12个公社医院,有108名医务人员。1985年,马站区有区、乡(镇)卫生院12个,医务人员115人,病床29张。1992年7月,马站区卫生院更名马站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38人。设有外科、内科、妇产科、五官科、眼科、整容科及手术室,生化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胃镜室、B超室等六科六室。 

第二节 防疫保健 

    民国期间,蒲门地区曾流行天花、霍乱、麻疹、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结核病等10多种,尤其是霍乱、天花、白喉、流行性脑髓膜炎等病,流行面广,死亡率高。民国21年至37年,全区有3次霍乱大流行,2次天花大流行,3次麻疹大流行。 

    霍乱民国21年(1932),马站镇马站村从外地传尸入霍乱病后,全区连续发生染病死亡事件。其中马站山边村1家8口人染上霍乱,在4天内有7人致死。魁里顶魁村开设赌场的人患霍乱死后,有赌徒5人也先后丧生。民国30年秋,马站圆山仔仅10多户人家,就有8人染病身亡。民国33年,蒲城一商民家里3口因霍乱致死,送葬亲人1人及封圹司父亦染病而死。 

    天花民国30年,全区天花流行,波及马站的桥头、霞峰、顶魁和沿浦等地,有10多人染病死亡。 

    疟疾民国期间,中姑村沙田湾有60%的人染上疟疾,造成全村田园荒芜,民不聊生。 

    丝虫病即橡皮腿病,称俗“大脚筒”,主要分布在平原水网地区。民国期间发病严重,亦无防治措施。仅顶魁村就有50多人患丝虫病,占全村劳力的10.25%。城门、西边、桥头等地有少数染上此病。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开展卫生防疫工作。1951年春,培训100多名种痘员,开始接种牛痘,接种人数占应种人数的85%。仅马站镇达1100人,有效地控制了天花的蔓延。由于加强预防接种工作,传染病逐年下降,霍乱、天花、疥疮、花柳病绝迹;疟疾、伤寒等病得到控制,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节 妇幼保健 

    新法接生旧时妇女分娩采用旧法接生,因受感染和难产而死亡的妇婴时有发生。 

    建国后,1952年开始对妇女进行婚前生理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1956年4月,对产妇进行产前检查和产后家访。1958年,马站区卫生院配置接生器械。1968年,新法接生占30%, 1978年提高到50%,1985年增至80%。到1991年,全区全部实行新法接生,彻底废除旧法接生,杜绝了婴儿破伤风和产褥热的发生。 

    妇女保健建国后,农村社队推行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保健,实行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等制度。1959年,开始妇女病普查普治,对发现闭经、子宫脱垂的进行治疗。1962年,全区开展对妇女身体检查治疗,发现妇女患子宫脱垂、闭经和乳肿病,采用中草药综合治疗,收效良好。 

    儿童保健民国期间,仅对儿童接种牛痘苗。建国后,除继续种牛痘苗之外,还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流脑、乙脑、白喉等疫苗。1975年,马站公社小儿麻痹症接种200人,占74%;百日破三联接种185人,占68%;麻疹接种210人,占77%;卡介苗接种220人,占88%。1991年,全区小儿麻痹症接种占97%,百日破三联接种占94%,麻疹接种占97%,卡介苗接种占95%。通过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提高了儿童的健康水平。 

第四节 公共卫生 

    1952年3月,成立马站区和各乡(镇)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领导全区人民大搞室内外环境卫生。机关、学校、商店、居民,家家动员,人人动手,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6年,全区轰轰烈烈开展以除“四害”(鼠、蚊、蝇、麻雀)讲卫生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捕杀、药灭“四害”。马站镇共灭鼠2590只,麻雀2260只,苍蝇20.5斤,蚊子2.1斤,疏通阴沟568米,清除污泥垃圾9500担。1989年4月,马站区各乡(镇)开展第一个“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发动干部、群众、师生打扫卫生,清除蚊蝇孽生场所,疏通下水道。1990年,建立马站区食品卫生领导小组,配备兼职食品卫生检查员。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户,进行检查验收。1991年,全区有60%以上居民饮用自来水,改变历史以来居民饮用溪水、河水,饮用水不分的不卫生习惯,从而提高了饮用水卫生水平。 

第三章 风俗

第一节 礼仪习俗 

    区内的婚丧喜庆、岁时祀祭等习俗相沿积久,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和地方性特点。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人们的道德水准进一步提高,一些旧风陋习逐步扫除,健康有益的习俗仍在流传,男女平等、尊老爱幼等新风正在形成。 

    婚姻 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媒人说合。双方父母认为“门户相对,八字相合”后,女方托媒人送“庚贴”到男方,请算命先生“合婚”。然后,选定吉日进行纳聘、定婚。纳聘,又称定亲、起订,今称订婚。男方备彩礼、聘金,由媒人送往女方。女方回送喜糖、喜果。当日男家办“订亲酒”,宴请媒人、亲朋。 

    迎娶前,男方选定纳彩、合帐被、开剪、迎娶等吉日,开具“迎娶吉课”,备彩礼由媒人送往女方,俗谓“送日”。迎娶时,男方派人抬彩轿到女方迎亲。新娘穿戴凤冠霞披,头盖“纱巾”,向父母跪别上轿。新娘兄弟拉轿三进三退,谓之“留轿”。轿到男方家门前先停下“添灯”,由外甥担灯,至厅前新娘下轿。牵拜翁婆携新郎新娘上厅拜堂。然后进入洞房同吃汤圆。亲朋老幼到房中分“瓜子”。当日办贺婚酒,称“正酒”。酒至半筵,新郎头顶茶盘,上置喜酒数杯,跪于堂前向宾客敬酒。舅父送给新郎“红包”。是夜,男女老幼到新房看新娘,闹洞房。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提倡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事新办。严禁包办代替,买卖婚姻,废除彩轿、拜堂等旧俗。近年来举行集体婚礼、旅游结婚者逐渐增多。 

    冲喜 旧时,未婚丈夫重病,选定结婚日期,迫女登轿至婿家,草草成婚,名为“冲喜”,以望病愈。如果夫婿病亡,则女终身守寡。建国后,冲喜之俗已废。 

    入赘 男到女家结婚称“入赘”,俗称“招女婿”或“进婿”。旧时,因有女无男,为传宗接代、养儿防老,招男到女家成亲。生子随女姓,供养女家老幼,称“养老女婿”。另有一种为寡妇幼子,或翁姑在堂不忍离去,而招女婿,叫“坐家招夫”。70年代后,实行计划生育,国家提倡男到女家结亲。 

    再醮 旧时,妇女夫亡再嫁,称“再醮”。离婚后再嫁的妇女,叫“生人妇”。几旧时再嫁时,一般不举行婚礼,夜间由人作伴,领到男家,或坐小轿到男家,吃汤圆后同宿。建国后离婚再嫁再娶渐多,有的亦举行婚礼。 

    童养媳 过去家贫,怕男孩长大无力娶媳,抱养“童养媳”,俗称“新妇儿”。领养童养媳多选除夕夜。长大结婚称“完亲”,也叫“做大人”。建国后此俗禁止。 

    阴配 旧时,子女夭疡,父母为之觅一已死男女作婿或作媳,叫作“阴配”,俗称“配阴亲”。择日,将其夫妻香火、骸骨移为一处。建国以后,此俗偶或出现。 

    孕妇诸禁 旧时孕妇坐月,多禁忌。忌看戏,怕胎儿花面;忌包塞瓶口,以免胎儿口、鼻、耳、肛门闭塞;忌吃螃蟹,不使胎儿横难产;忌切鱼肉,以免胎儿皮肤破袭或四肢畸形、五官不正;忌杀禽畜也不看人家杀禽畜,免使胎儿四肢不全、五官缺陷;他人结婚七天内,孕妇不进洞房,以免新婚夫妇不和睦。 

    做月内 孕妇分娩后的一个月内,称“做月内”。孕妇不出房门,头缠包头纱或戴帽。手脚不下冷水,多吃姜、酒、挂面、红糖、鸡蛋及有营养的食品。娘家及亲朋携鸡蛋、挂面等物品来贺喜,称“送月内羹”。分娩第二天,女婿携礼品到岳母家报喜。岳母送婴儿的衣服、围裙、尿布、鞋帽等物。 

    满月 有大满月(四十天)、小满月(三十天)。亲友携礼物来贺喜;外婆家要送婴儿衣服、银手镯等物,设筵款待亲朋,称“满月酒”。 

    对周 小儿一周岁生日,亦称“试周”、“望周”、“对周”。外婆家要送礼。家中宴请亲朋,并将红鸡蛋、糖果糕点分送左邻右舍。 

    养子 为继承遗产及传宗接代,无子或只生女孩之家,则抱养他人之子为养子。建国以后,国家提倡计划生育,规定男女有同等继承权,已有女孩之家一般不抱养子。 

    溺婴 建国以前,贫困之家因多子女无法抚养,即将刚出生的女婴溺死。建国以后,此习只在山区偶或出现。

    弃婴 旧时多子女的困难户,将婴孩遗弃路旁,或探得无子女之户,弃之门口,给他人抚养。近年弃婴现象偶有出现,主要是一些人重男轻女,欲再生男孩,将女婴弃于集镇路旁。 

    吃长寿面 旧时,每逢家中长幼生日,要吃挂面和鸡蛋,称“吃长寿面”。如逢十周年的生日,亲友买面和猪肉送礼,称“祝十”。30岁称“头十”,60岁谓“大寿”。 

    做寿 50岁以上逢十生辰,亲友前来祝贺,称“做寿”。中堂挂寿屏,四周挂锦帐,堂中摆八仙桌,两旁排列大座椅。鸡鸣即起,举行拜寿仪式。天明之后,众宾客前来拜贺。然后,厅堂饮酒,吃面。有的富家贺寿时,雇戏班演寿戏至深夜方散。现已废。

    送终 病人将绝,亲人守候床前,直至气绝。子女必到送终,以尽孝道。 

    小殓 人死后,先给死者沐浴、换殓衣,然后将尸体移到门板上,以待大殓。在尸体脚边点一盏灯,谓之“照冥路”,并在堂中设饭一碗。取一双筷子插入饭中,绕以苎,称“试生”。 

    守灵 尸体未入棺时,亲人伴守尸体,直至入棺,谓之“守灵”。 

    大殓 即入棺。棺内放木炭、柴灰等干燥物、铺以素席。择时辰将尸体移入棺内,称“见棺”,或“入木”、“落殓”。大殡时,锣鼓齐鸣,放双声炮,子女披麻执杖,六亲下辈穿麻、戴白,跪伏阶前。然后将棺木抬出室外。旧时亦有停棺后堂或停放家中。大殓时,一般均请道士做道场或和尚念经“超度”。做道场俗称“开火光”。 

    出殡 起丧时桌上摆木主、香炉及祭品,子孙亲属向死者拜祭,称“白祭”。出殡队伍有开路神、高灯、锣、旗、伞、“执事”、香亭(内放木主、香炉)、容亭(内放死者头像)、乐队等及送葬子女亲朋。棺木到了坟地,择时辰推入墓室,称“进棺”或“入室”。回山后举行“红祭”,然后开筵宴请宾客。 

    做七旬 死者从寿终之日算起,每隔七日祭奠一次,称“做七”。四十九日满七,有的二十一日满七。满七时,亦有请和尚、巫师放焰口。有的还在死后满一百天时奠百日;满周年时做周年羹饭,俗称“做对年”。 

    旧俗丧葬之礼烦琐糜费,昔人已予批判。建国以后,丧事从简,逐步改革丧葬旧习,提倡开追悼会,戴黑纱,反对出大殡和铺张浪费。 

第二节 岁时习俗 

    过年 除夕与春节,通称过新年。各家大扫除,做年糕,办年料。除夕前,贴春联、年画。除夕设酒宴,合家团圆,吃辞岁酒。家长给小孩分“压岁钱”。是夜,合家“守岁”,谓“坐午夜”。今电视普及,合家老少观看春节联欢节目。旧时,债主手执灯笼上门讨债,穷人无力还债被迫躲债,俗称“淋豆芽”。正月初一(今称春节)凌晨,家家户户开门放鞭炮、焚香、点烛,欢庆佳节,老幼皆穿新衣。商店不营业,工农皆休息。初二日开始探亲访友,向长辈拜年,称“探正月”。 

    元宵节 夏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名上元节。旧时,灯节活动从十三日“上灯”开始,延至十八日。二月初二日“谢灯”。是夜,煮南瓜,爆糯米花以卜丰稔。 

    清明节 民俗采野艾做米粿,称“清明粿”。前后三天家家户户上坟祭祖扫墓。还有插柳种树的传统,俗话“清明不插柳,外甥不认舅”。建国后,扫墓仍相沿袭,各群众团体、学校还组织青少年和学生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 俗称五月节。夏历五月初五日,各家包粽子,饮“雄黄”酒。门上插艾、蒲“驱邪”。采“午时草”煎汤洗浴。小孩佩戴香袋,还有用艾草、食盐、茶叶制成“端午盐茶”饮用。 

    六月六 俗谓狗生日。家家户户翻箱倒柜,曝晒衣服、棉被、书籍等,以防虫蛀。 

    七月七 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舅父为外甥送“巧食”,俗名送“七月七”。 

    中元节 俗称七月半,也叫鬼节。夏历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家家蒸“九层粿”,设晚宴。烧纸钱,祭祖宗(今废)。 

    中秋节 俗称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舅父给外甥送月饼,谓“送八月十五”。举家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夏历九月初九,有登高的习俗,故又称登山节。198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老人节”,又称“敬老节”。 

    冬至 又称“冬节”,各家煮汤圆,意味旧岁完满结束,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旧时有祭祀祖先,整修故墓俗习。 

第三节 姓氏习俗 

    祠堂 农村多聚族而居,各姓氏家一族建有祠堂,称某一氏宗祠。祠堂主要用于供奉祖辈灵位及宗族活动。旧时宗族有众田、房产,由族长管理,收入用于宗族活动。土改时,有部分宗祠分给贫穷者居住。 

    宗谱 又称“族谱”。入谱均为男子,女子不记名。旧时,宗谱三十年一修,按人丁派钱,雇人修谱,记载一族人员演变历史。“文化大革命”时族谱烧毁较多,后多重修。 

    祭祀 旧时,每年春秋两节,族人赴祠堂祭祖,由族长主祭。祭毕,设午宴,又叫“吃祠堂酒”。清明必行扫墓,祭祀祖先,由子孙轮值。有的大族联合数村几百人,鼓乐前导,进行奠祭。现祭祀已废。 

    族规 旧时,族中制定族规,违者受罚。族长召集族众会议,于宗祠中处罚触犯族规之人。族人之间争斗,也请族长调解、处置。调解、处置不成,才诉之于官。现族规均已废除,仅行辈称呼基本照旧。 

第四章 宗教

第一节 佛教 

    佛教于唐时传入马站境内。唐懿宗元年(860),沿浦大姑始建大义寺(俗称大姑庵)。从唐代至今全区共建造34所寺庵。建国后,部分寺庵拆毁,改建他用。现存寺庵有26所,简介如下。 

    大义寺 原名大姑庵,在沿浦镇大姑村。始建于唐懿宗元年(860)。1980年,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和藏经楼。 

    延寿(寺)院 在城门谢家垟村铁场内。始建于唐大中年间。清乾隆《平阳县志·神教志》作唐咸通间建。1981年重建。1992年,扩建门楼和东西厢房。 

    东庵 旧名东林寺,在蒲城城东。唐会昌(一云唐大中)间建。清同治七年(1868)戊辰重建。1991年重建观音阁。 

    景福禅寺(今称金福寺) 在蒲城西门外。唐大中年间建。 

    积谷寺 原名古迹寺,在马站镇山边村积谷岭。元至正五年(1345)重建。明正德、清光绪间两次重建。1984年2月19日重修。1990年10月,改名“紫竹寺”。1991年6月,扩建观音楼和宿舍。 

    灵岩寺 在城门棋盘村。建于南宋末年。清道光、光绪间两次重建。1979年修建。1987年春建造“大雄宝殿”。1990年,扩建观音楼。1992年修造厢房。全寺有正殿、门楼、观音楼、厢房等15间。 

    观音阁 俗称新庵,现改名“西隐新庵”,在马站镇山边村积谷岭山。建造年代无考。1988年,修建正堂61旬,厢房6间,新建观音楼和地藏王殿等。 

    崇福寺 在城门风门村。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民国37年(1948)秋被台风刮毁。后重建五间正殿和厢房各二间。1976年秋,扩建仙姑殿。 

    妙峰寺 又名白莲堂,在马站镇桥头村半山。建造年代无考。1970年重建。 

    玉莲寺 在魁里顶魁山。建造年代无考。清光绪间重修。民国25年(1936)重建。1976年重修。 

    东升寺 旧称大坪头庵,在魁里中魁村顶浪通湾。建造年代无考。1992年秋重建。 

    安源寺 在马站镇桥头村半山。1990年始建。 

    南阳寺 在澄海库下村。建造年代无考。1981年修建。1994年再次修建。 

    仁和寺 在云亭南堡岭村。建造年代无考。1976年和1980年两次复修。 

    能净寺 旧名三官堂,在霞关镇蕉坑村。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1980年重建。 

    云林寺 在沿浦岭尾村黄牛栏。1978年6月建。 

    西竺寺 又名西庵,在蒲城城北村。明时建。1987年重修。 

    碧云寺 在蒲门乡甘溪村。始建清光绪间,1983年后重建。 

    静隐堂 又名虎宿庵,在澄海仙岩村石钟岗。清光绪年间建,正堂5间,左右厢房各3间。1958年冬拆毁。1981年移址重建,恢复原状。 

    运灵寺 在南坪流枫仔村锁只。民国20年(1931)建。1958年9月被台风刮毁。1985年6月重建。 

    知止堂 又名坑相庵,在云亭白蓬岭村。清光绪十七年(1891)十一月建。1982年后多次修建,寺庵有正堂7间,左右厢房各3间。 

    玉泉堂 在蒲城甘溪村。清同治十年(1871)建。 

    金林堂 在沿浦岭尾村黄牛栏。民国2年(1913)建。20年重修。1985-年至1995年2次重建。 

    白云堂 在渔寮交椅宽村。民国l0年(1921) 10月建。1995年重建左右厢房。 

    志善堂 在霞关南关岛。民国18年(( 1929)8月建。 

    明云堂 在岱岭云遮村。始建年间无考。1984年拆毁。90年代初重建。 

第二节 基督教 

    基督教又称耶稣教,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传入中国。清同治六年(1867)开始传入温州。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传入蒲门。至民国12年,先后传入马站的后舰、凤尾山、中小姑、兰垄、大贡等地。 

    民国5年(1916),“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平阳分会”成立,范树德为蒲门乡总长老。同年11月,上海闸北区长老会华人牧师俞国祯来南港等地进行教会视察,宣传建立教会组织。民国38年,以平阳自立会为中心的浙闽边境建立7个牧区,马站、赤溪为第六牧区,设有10个堂点,信徒2200人。 

    建国后,1951年至1952年,马站基督教会活动基本停止,信徒只在家做礼拜。1958年“大跃进”和“文革”期间,教会活动受到严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落实,基督教信徒的正常宗教活动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1979年,区内出现合一教会,定名为“中国基督教平阳县教会”。马站、赤溪区会有7名执事,基督教开始全面复苏。至1990年,全区教堂增至21个,信徒发展到7061人。其中,自立会14个堂点,信徒6748人;安息日会5个堂点,聚会处2个堂点,信徒313人。基督教自立会、安息日会堂点简介如下: 

    蒲城教堂自立会教堂,在蒲城城西。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基督教开始传入城内,时有信徒35人。光绪二十九年,建立教堂,信徒增至145人。1985年,教堂重建。1990年,有481名信徒。 

    后岘教堂自立会教堂,在马站镇后观村,1981年10月建。清光绪二十九年传入,时有信徒70人。1990年,信徒增至420人。 

    岱岭教堂自立会教堂,在岱岭东宫村,民国7年(1918)建。清光绪二十九年传入,信徒15人。民国7年信徒增至65人。1990年,信徒310人。 

    马站教堂自立会教堂,在马站镇朝阳路,民国4年1月建。清光绪三十一年基督教由平阳传入马站,有信徒95人。民国4年信徒200人。1990年,信徒增至865人。 

    牛乾教堂自立会教堂,在云亭牛乾村,1968年建。光绪三十一年传入,信徒15人。1960年,信徒193人。1990年,信徒增至392人。 

    沿浦教堂自立会教堂,在沿浦新塘,1984年10月建。清光绪二十九年传入,信徒95人。1984年信徒150人。1990年,有信徒416人。 

    兰山教堂自立会教堂,在兰山兰垄隔,1990年移建。民国9年传入。1990年信徒347人。 

    中小姑聚会点自立会教堂,在魁里中姑村。民国4年传入。1990年建教堂时,有信徒204人。 

    崇安教堂自立会教堂,在渔寮乡崇安村,民国20年建。民国12年传入。1990年,信徒增至707人。 

    雾城教堂自立会教堂,在渔寮雾城村,1983年8月重建。民国12年传入,信徒50人。1990年,信徒增至696人。 

    菖蒲垟教堂自立会教堂,在云亭营蒲洋。民国25年建堂。民国17年传入,信徒50人。1990年,信徒增至744人。 

    城门教堂自立会教堂,在城门西边村,1950年建。民国37年传入,信徒60人。1990年,信徒增至852人。 

    云山教堂自立会教堂,在岱岭乡云山村,民国9年建。宣统三年(1911)传入,信徒21人。1990年,信徒增至l40人。 

    蒲峰会堂安息日会教堂,在马站镇闸桥头村,民国27年建。民国25年传入,时信徒25人。1990年,信徒38人。 

    桥头聚会点安息日会教堂,在马站镇桥头村,民国22年建。民国25年传入,信徒25人。1990年,信徒25人。 

    城门会堂安息日会教堂,在城门棋盘村,民国37年建。民国29年传入,信徒30人。1990年,信徒增至176人。 

    蒲城聚会点安息日会教堂,在蒲城城南村文昌阁。,民国29年(1940)传入。1990年,信徒20人。 

    雾城会堂安息日会教堂,在渔寮乡雾城村,1986年建。民国37年(1948)传入,时信徒10人。1990年,信徒34人。 

    霞关教堂在霞关镇车站边,1982年1月建。民国15年(1926)传入,信徒15人。1982年有信徒101人。1990年,信徒增至181人。 

    松柏林聚会点在南坪松柏林村,有信徒100人。 

    大贡教堂自立会教堂,在城门大贡村。民国12年传入。1991年8月建。1993年,信徒330人。 

第三节 天主教 

    天主教亦称“罗马公教”,是基督教的旧教派,与东正教、新教(耶稣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教。天主教除崇拜天主(即上帝)和耶稣基督外,还尊马利亚为“圣母”。清光绪十五年(( 1889)传入平阳。光绪三十四年(1908)传入蒲城。 

    民国21年(( 1932) ,戴安德主教亲自到江南钱库堂区主持开堂大典,时蒲门教徒属钱库天主堂管辖。民国24年,神甫黄学胜(玉环人)曾驻蒲门分管教务。民国29年,蒲门建立堂区。民国34年,蒲门堂区驻有神甫,管辖马站、赤溪、圆屿、牛乾4个分堂(公所)。 

    建国后,天主教活动照常。1958年,天主教活动停止。“文革”期间,十年禁教,马站各地天主堂多作为当地群众团体活动场所,教具遭受损失。1978年后,天主教恢复活动。

    蒲城天主堂在蒲城乡城内。清光绪三十四年建堂。民国29年成立堂区。民国34年驻有神甫。1973年拆毁。1987年在城北村书馆巷复建。1990年,有信徒100人。 

    马站天主堂在马站镇马站街。清宣统三年(1911)建堂。1990年,有信徒236人。 

    牛乾天主堂在云亭牛乾村。民国7年建堂。1981年10月重建。1990年,信徒100人。 

    白蓬岭天主堂在云亭白蓬岭村。1987年3月建堂。1990年,信徒30人。 

第五章 人民生活

    旧时,区内少数殷富人家,生活优裕,多数居民终日辛勤劳动,却缺吃少穿。 

    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土地,安居乐业。城镇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工资收入不断提高,生活逐步改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成倍增长,部分居民生活向小康型转化。 

第一节 居民收人 

    民国时期,农民少地或无地,靠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灾害多,产量低,租金重,入不敷出,连年闹饥荒。店员、作坊工匠、手工业者工资低微。泥水匠、铁匠、木匠日工资15斤稻谷;理发匠工资按人头包干,成年人年交付15斤稻谷;搬运工以货物重量及里程计酬。民国28年(1939),国民党区署机关公务人员每月生活费35--50元(法币),折大米252--360斤。民国34年,马站中心小学教员人均月薪2583元(法币),仅购大米48斤。此后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职工的实际收入大幅度下降。据民国36年1月统计,马站小学教员人均月薪109285元(法币),仅购38斤大米。 

    建国后,居民收入逐年提高。1950年,乡(镇)干部人均月工资为120斤大米。1956年工资改革后,乡(镇)干部平均月工资35元,折大米350斤。马站中心小学教师最低月薪29元,最高月薪43.50元。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一些地方出现少数饿、病、流、荒现象。1963年后,国民经济好转,居民收入提高。1972年,全区农民年人均收入75元。 

    1978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区内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工副业迅速发展,大部分农民劳动力向工业、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转移,农民收入逐年增加。1985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增至283元。1991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312元,比1981年增长4.4倍。是年,区、乡机关行政干部人均月工资230元。居民收入提高后,参加储蓄的人数增多,数额不断增大。 

第二节 居民消费 

    建国初期,消费水平甚低,衣着以土布为主,卡其布为上等衣科。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属高级消费品,在农民家庭中极为罕见。随着居民收入逐渐增加,居民的衣、食、住、行、用等起了重大变化。 

    饮食建国前,区内居民以大米,番薯丝为主食。水稻虽是农民所种,但多数吃的是番薯丝。富裕人家和商人以大米为主,一般农户则番薯丝为主。贫穷农民时常断炊,以糠菜度日。 

    建国后,居民饮食水平逐步改善。1957年,全区农民人均口粮455斤;非农业户口居民由国家供应商品粮。三年暂时性困难时期,曾一度以瓜菜代粮。1978年以后,全区居民口粮大为增加,饮食水平也大有改善,菜肴数量增加,品种增多。多数人经常食用鱼、肉或禽蛋,不仅讲究吃饱,而且注意吃好。 

    穿衣旧时,穿的是自织土布衣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贫苦农民则“衣不蔽体”,难避风寒。民国后期,少数经济稍好人家始穿机织布,也称“厂布”。 

    1950年以后,境内居民普遍穿机织布衣服,土布逐渐被淘汰。男穿中山装,女穿列宁装,甚为多见。“文革”期间,草绿色军装、劳动布服装风行一时。改革开放以来,西装、牛仔裤、茄克衫等新式时装盛行。特别是青年人,讲究服装高档,款式新颖,衣着入时,美观大方。女青年普遍使用高级美容化妆品,佩带黄金首饰和金戒子等。 

    家用民国时期,区内居民多用菜油灯照明,“火绳”引火,蒲扇招凉,“火笼”取暖,草灰洗衣。 

    建国初期,居民普遍使用煤油、火柴、肥皂。1955年,马站街开始供电照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电视机、洗衣机、收录机、电风扇、电冰箱和录像机等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农家。1993年8月,据马站镇的马站、凤尾山、金山、闸桥头4村和南新街居民区的1832户居民的调查统计,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86.89台,洗衣机44. 76台,收录机46.83台,电风扇124.73台,电冰箱8.4台,缝纫机31.44架,自行车108辆,黄金首饰128.27件。少数居民已装上电话,购置了录像机和空调机等。男女青年结婚普遍以组合橱、沙发和席梦思等高档家具取代过去的衣橱、大凳和木床。 

    住旧时,居民住宅低矮简陋,多数为草房和木构平房。有的贫苦农民则几代共居,人畜同舍。 

    建国后,陆续拆建旧房,新建房屋。50年代至60年代,以平房和2层瓦屋为主,70年代末以砖木结构为主。1978年以后,私人建房越来越多。1985年至1991年的7年中,全区新建住宅5411旬,220812平方米。新建住宅多为2层至4层砖木结构和混合结构,一般设有阳台,造型美观,居住宽敞、舒适。 

    行建国前,本区没有车辆,来往只靠步行,极少数士绅和富裕人家才雇人抬轿。 

    建国后,特别是1978年以来,居民出外一般乘坐公共汽车、私人面包车、四轮卡车和拖拉机等各种车辆。内河通航小汽轮。境内自行车、三轮车十分普遍。长途旅行则坐火车,也有搭乘飞机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