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人物】驰援武汉:连线战“疫”中的勇为医者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牵动着无数中国家庭的心。一时间,“自我防护”、“居家隔离”、“社区管控”,大家都在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焦急忙碌着。正当人们“谈疫色变”,避之唯恐不及之时,在北大生科人的大家庭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直面病魔,坚守岗位,更有人志愿逆行驰援疫情最严重的江城武汉,这就是我们可敬可爱的校友医师们。这是一场战“疫”,而他们无疑是其中的勇者。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时,已有包括朱畴文(84医预)、杜斌(86医预)、吴东(95医预)、孙雪峰(97医预)、王春耀(99医预)、吴凤(00医预)、曹玮(00医预)、江伟(00医预)、李宏(00医预)、李源杰(01医预)、王娟(01医预)、张炎(01医预)、钱浩(02医预)、陈焕(02医预)在内的众多校友医师随同各自单位的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
在这个特殊的非常时期,北大生科校友会通过“微信连线采访”的特殊形式,第一时间联系到了正在支援武汉一线的两位生科校友。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战场,为他们加油,更为武汉、为中国加油!
【采访人】:刘超
孙雪峰
1997医预校友
吴 凤
2000医预校友
一、初 心 与 使 命
刘超:
两位校友辛苦了!首先和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情况吧。
孙雪峰:
大家好,给大家拜年了!我是北大生科1997医预的孙雪峰,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工作,现作为北京协和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支援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分院医生一线岗。
吴 凤:
校友们过年好!我是北大生科2000医预的吴凤,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现作为广东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的一员,服务在武汉汉口医院医生一线岗。
刘超:
众所周知,这次的疫情很严重,是什么促使你们加入到抗击疫情的一线,并志愿来到疫情的核心区工作的。
孙雪峰:
我本身是一名呼吸科的医生。不论是以前的“非典”还是这次的“新冠”,在这种危急的时刻,我想任何一名医生,尤其是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出于救死扶伤的职业本能,其实都会毫不犹豫地投入这场战斗的。
吴 凤:
说到初衷,其实很简单。我是湖南人。武汉的冬天很冷,还没有暖气,这和我的老家湖南气候很相似。相比于北方和广东同事来说,我觉得自己应该更能适应这种天气,不容易出现生病着凉进而丧失战斗力的情况;加上我的从医方向是重症医学科,是目前的急需领域,所以就报名请战了。
二、战“疫”的日日夜夜
刘超:
现在大家都在关注武汉,更关心你们在武汉抗击疫情的点点滴滴。可否请两位校友介绍一下你们当前的工作环境。
孙雪峰:
我来武汉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我觉得我所在的团队在日常工作中是很乐观的,没有过多的紧张,工作就是工作,没有谈疫色变,努力做好个人防护就好。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其他同事一起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每6小时一班,共同管理照料病患。随着收治患者的逐渐增加和医护人员的有限,我们每个人负责的病房数也在增加。而北京协和医院团队重点负责的是重症病房,工作强度和危险系数相对也会更高。
在重症监护病房,因为会涉及到气管插管、做支气管镜、吸痰、使用呼吸机等高危操作,在这期间病毒会大量释放,相对防护要求会更高。但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尽自己的本分力争做到最好。
吴 凤:
我这边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传染病房管理照料30个左右的严重肺炎呼吸危重症病患(6小时一轮班)。每次值班,需要提前1个小时出门;医院的条件相对简陋,要下班回到所住的宾馆才能洗澡、洗头、洗口腔鼻子耳朵。比如某天我轮值7点到13点的班。早上6点出发后,要一直工作到14点半才能轮上吃饭。中间不能上厕所,所以我们所有人都要穿纸尿裤。
每天到病房后,先在外面穿上防护服。现在防护用品相对紧张,只能做到2级防护。所以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防护用品。把口罩、护目镜等尽可能扣得严实。但是太紧了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满脸压痕,甚至出现皮肤溃烂的情况。
我这边支援的医院,中心供氧压力相对不足,无法同时给这么多呼吸危重症患者提供氧疗。于是我们医疗组的成员们各显神通,充分利用医院的氧气筒等设备,极大改善了病人的护理条件,成功把日常的普通病房,变成了有80多张床位的超大规模ICU病房。
刘超:
谈一谈你们在武汉工作生活中最让你感触的事情吧。
孙雪峰:
说一个细节吧,我在武汉所住的宾馆旁边有一个小区,有一天晚上真的听到小区很多住户在一起高喊“武汉加油”。当你真的身临其境并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也更感觉到自己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的肩头上的责任。
吴 凤:
令我最动容的事,还是看到自己负责的病人挺过了最艰难的阶段,慢慢恢复起来。这是让我们医者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比如之前负责的某床,1月26日还是“大白肺”,经过治疗,1月30日居然基本上吸收好转了,这让我们都很高兴。
三、寄语
团结起来 护佑中华
由于白日繁重的医护工作,本次采访只能放在夜间进行。为了给校友们留出充分的休息时间,采访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在对话的最后,两位校友医师也各自留下了他们的寄语:
孙雪峰:
希望广大校友们和我们一起,团结一心,在国家带领下共渡难关。
吴 凤:
尽自己所能,希望能切实帮助每一名病人,尽到一名医者对国家的责任。
孙雪峰、吴凤两位校友的精神是可贵的,话语是真切的,更代表着众多校友医师的心声。真心为你们点赞加油!在此北大生科校友会要向全国所有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的校友医师们道一声“珍重,等你们凯旋!”同样我们还时刻牵挂着已知长期工作生活在武汉的近60名北大生科校友的健康,也请你们多多保重。在此,让我们全体北大生科人共同道一声:
“校友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注:如有意对上述校友医师支援单位提供资金、设备、物资支持的校友、社会友人或单位,欢迎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校友会取得联系,我们将协助对接联络。
联系人:刘超 010-62751192
18610006424(同微信号)
注:文中图片除校友自拍照外,均来源网络。
北大生科校友会
微信:bdskxyh
努力构建全球万余名北大生科人的精神家园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