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厉害了!浦北这项工作在全区作了经验介绍……

2017-12-20 浦北之声


12月19日,

全区“美丽广西  宜居乡村”活动综合现场会在百色田阳县召开,

我县作经验交流(书面)。


今年以来,浦北县把开展“宜居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实施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全面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机制



创新建立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把“基层办、脱贫攻坚办、乡村办”拧为“一股绳”,合力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实现“五个融合”:目标任务融合。将“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产业富民”“基础便民”“服务惠民”和“文化乐民”与脱贫攻坚工作“特色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和“科技文化扶贫”深度融合;平台载体融合。利用“互联网+”电商企业的平台技术和商业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推进脱贫攻坚和“宜居乡村”建设工作;项目资金融合。在渠道不变、管理权限不变、用途不变的前提下,把投向相同、目标相近、所需资金大的项目集中投入,综合打造“宜居乡村”示范项目,避免分散、重复投入;人员资源融合。整合贫困村第一书记、党建工作站工作人员、“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等合力开展工作;工作机制融合。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和脱贫攻坚、“宜居乡村”联系制度,形成纵横联动、各方配合、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全市“产业富民”现场会暨“产业富民”业务培训班、“文化乐民”现场会先后在浦北县召开。




保护与开发并重,进一步打牢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保护与开发并重,科学开发农业新业态,推动产业富民扎实开展。培育新兴农业产业。利用获得“世界长寿之乡”称号契机,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富硒农业。全县建成185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创建1个自治区级和2个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培育柑普茶新兴产业,带动柑桔和茶叶生产,年产值超2亿元,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出台品牌建设和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奖励办法,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42个、富硒认证农产品6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17家,推广“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等模式,覆盖和带动行政村70%以上农户增收,45%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5000元;搭建电商服务平台。推进全国第三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全县90.5%行政村建立电商服务点,今年以来实现电商交易额4.12亿元,带动2.5万人创业就业。




实行“八个统一”,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便民、利民、惠民原则,统一整合全县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示范村建设、统一集中办公场所、统一制作牌匾和办事指南、统一服务工作内容、统一开展业务培训、统一台帐规范和上报口径、统一签订服务协议、统一验收标准及考核制度,推动“服务惠民”扎实开展。全县100%行政村按照标准建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规范29项服务事项办理流程,77个示范村签约594名协管员,规范开展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10个方面服务。




推进“三个注重”,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条件



以“三个注重”推进“基础便民”,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乡村建设规划。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组织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统筹安排项目;注重资金监管。成立资金监管小组,对项目建设实行全监管,定时、不定时加强督查,确保资金运行规范、安全;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加强施工业主技术指导、服务培训,实施严厉的黑名单制度,保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质量。今年以来,全县铺设农村硬底化道路129公里,完成危改1387户,建成19个移民新村和38个镇村垃圾处理中心。




强力保障“四个有”,不断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扎实推进“文化乐民”,统筹文化惠民工程,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62个,完善村级文化书屋、篮球场、舞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接受文化熏陶“有阵地”;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成立农村文艺队206支,录用优秀人才充实文化队伍,配备村级文化协管员,农民传播文化“有队伍”;组织各种文艺演出。每个村组织文艺汇演2次以上,对于有创意、上水平的节目,推荐参加上级举办的比赛活动,农村文化传播“有平台”;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挖掘“跳岭头”“舞青龙”“舞春牛”等本土民俗文化,举办“世界长寿之乡”旅游文化节进行包装宣传,激发群众文艺创作热情,农村文化“有特色”。

转自:浦北动态


公益宣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