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8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那些被称为“国家的良心”的人们,是人类的一束束光芒

胡锦成 花月满楼 2021-05-29

无论中外,都有一个与行为、道德、伦理相关的词,中国人称之为“良心”,外国人则称之“conscience、Gewissen、Совесть等。


良心本来是“内心、意识”的代名词,但在被赋予道德意义之后,良心就成了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和应负的道德责任的一种稳定的自觉意识。


一个有良心的人,做好事和善事不求别人的赞赏而只求无愧于心;做错事或坏事能扪心自问并深感内疚自责。


朱熹对于良心的定义很直白也很明确,他说,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


良心就是心中的善念,是出于仁爱之心的价值观,也是一种基于正义的判断。


在《悲惨世界》里,伟大的作家雨果借主人公冉·阿让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良心是首要的司法。


是的,良心就是对世界最深刻的审判和救赎。       


1

1715年9月和1716年10月,他因讽刺皇帝与摄政王两度被投入监狱。


从1726年到1728年,他详细考察了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和当地的社会习俗,深入研究了英国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


1734年,他宣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就,抨击法国的专制政体。书信集出版后即被查禁,巴黎法院下令逮捕作者。他逃至情妇夏特莱侯爵夫人在西雷村的庄园,整整隐居了15年。


1750年6月,他被迫离开了法国。



他是一生都在为争取自由地说话的权力而奋斗的弗朗西斯·马利·阿鲁埃(1694-1778),他的笔名是伏尔泰,他被称为"欧洲的良心"



2


他也曾因为家庭出身的原因,不能报考大学。他当过化学实验室的助理,上过技工校,服过兵役,干过舞台管理,并迷上了写剧本。


在布拉格之春期间,他呼吁人人凭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做实事;在1968年8月21日苏联派兵占领布拉格时,他进入自由捷克斯洛伐克电台工作,将当时发生的事实现状通过无线电发出来。


他因此受到公开迫害,他的作品被人从图书馆下架,他的家中也被人安装窃听器,他本人被送到酿酒厂劳动改造。


在工厂,他仍然持续写作并公开要求特赦持不同政见者,并且与其他作家与异议人士发表《七七宪章》,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遵守赫尔辛基协议的人权条款。


为此他多次被投入监狱,九死一生,直到天鹅绒革命的成功。



他就是捷克首任民选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1936-2011),他被称为“捷克的良心”



3


1966年,她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论文集《反对阐释》。这部作品使是她成为美国" 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 。


20世纪70年代中期,她因患乳腺癌,做了乳房切除手术,从而写出了《疾病的隐喻》一书。


生病以后,她更加关心眼前的世界。


1982年,她在曼哈顿市政厅发表的演讲里对进步人士进行了抨击。在那次支持波兰团结工会运动的集会上,她公然指责东欧的共产主义是"带着人面的法西斯"。


1989年,她根据艾滋病的盛行,又写下《艾滋病及其隐喻》。


进入21世纪之后,她写下了《真正的战斗与空洞的隐喻》一文,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



她是作家和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1933-2004),她被称为“美国公众的良心”。



4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他站出来反对日本侵华,公开呼吁执政者悔改。 


他说:国家的理想在于主持正义,使弱者的权利免于强者侵害压迫。


他说:今天,在虚伪的世道里,我们如此热爱的日本国的理想被埋葬。我欲怒不能,欲哭不行。如果诸位明白了我的讲话内容,为了实现日本的理想,请首先把这个国家埋葬掉!



因屡出“不和谐言论”,他被迫辞去教职,但却继续办刊、出书发表反政府言论,直到日本战败。 


他是前东京大学的校长和教授矢内原忠雄(1893-1961),他被日本人称为″日本在黑暗时期的良心"。



5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他为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而参战,因属托洛茨基派系(第四国际)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因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


二战期间,他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因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对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写出了《巴黎伦敦落魄记》、《通往威根码头之路》与《向加泰罗尼亚致敬》这三部纪实作品。

在这些作品里,他为自己曾经服务于殖民体制服务而忏悔。他他下到矿井最深处,住进破败肮脏的工人住宅,用笔尖使煤矿工人生活的每一个侧面都纤毫毕现。他怀疑进而痛恨割裂英国社会的森严阶级壁垒。同时,他也审视自我内心的社会主义之路。


他最伟大的作品还是《动物庄园》和《1984》。在这两部作品中,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



他是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乔治·奥威尔(1903-1950),他被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



6


从从1946到1952年,他先后发表了《列车正点到达》、《亚当,你曾在哪里?》等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揭露法西斯战争的罪恶,反映德国人民的苦难。


1953至1965年,他的创作主题从批判战争转为批判战后的西德社会,小商贩、小职员、孤儿寡妇等小人物的社会遭遇成了他作品的主要内容。


1970年代,他的作品通过小人物的不幸遭遇,展现德国战前、战争年代以及当前人们的生活风貌,揭露西德社会的弊端。


他的作品大多针砭时弊、暴露黑暗和批判现状。


他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他声讨战争,批评国家与社会,也批评大众传媒和教会。



他是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7


1945年,因通信中出现了对史伟大的不敬,他被流放哈萨克8年。


1962年,他出版了反映那段集中营生活的作品,被吸收进作协。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他被开除出作协。


197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随后因出版描写极权主义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被监禁后又被驱逐出境,他最终他流亡到美国。


在美国,他拒绝一切活动邀请。他说:我不想成为他们攻击我的祖国的工具。


1978年6月8日,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因批评西方社会的人类中心主义、实利主义和自由主义,引起一场争论;流亡期间,他还不断指责西方社会的道德堕落。


当他结束20年的流亡生涯回到俄罗斯后又大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毁了俄罗斯,立场让左右两派都无法相处。


在80大寿当天,他对俄罗斯总统叶尔钦要颁给他的、象征俄罗斯最高荣誉的“圣安德烈勋章”嗤之以鼻,并说:“目睹俄罗斯从欧洲强权的巅峰,堕落到当前如此悲惨的地步,我无法接受任何荣誉。”



他是苏联时期的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2008),他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



8


他不仅是印度影坛上的巨星,在世界影坛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他演戏很努力,为了演好一个“摔爸”,从138斤一个月增肥到194斤,再用五个月减至144斤。


他的每一部电影,几乎都像开炮,击中印度社会的弊端。


演戏之外,他为公正和平权而奔走。


因为电影题材和访谈节目的敏感,还有他敢于抨击的当权者的观点,高级官员形容他是“毒蛇”,他的电影经常遭遇地方性封杀,他本人也曾面临人身安全的威胁。民众在他家门口游行示威,焚烧海报,以示抗议。


面对网上频频发出“滚出印度”的声音,他公开表明“从来没想过要离开这个国家,并且永不会有这样的想法。那些因为我的感慨而用污秽的语言攻击我的人,令我很忧虑,你们恰恰证明了我的观点。”



他是印度影星阿米尔·汗(1965- ),《时代周刊》称他为“印度的良心”。



每一个人都有良心发现的时候,无论这个人有多么的邪恶,每一个国家也都有良心不泯的人,无论这个国家有多么的黑暗。


那些被称为“国家的良心”的人们,是人类的一束束光芒,虽然未必会熠熠生辉,但却会让我们知道天理和人心的方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