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8月2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我为什么写不了​“尿了”“怂了”“服软了”还有“害怕了”?

花月满楼 2021-05-1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海边的西塞罗 Author 海边的西塞罗



他可不是乱打的哈,他是有beer来。

这两天我一直都在写《指环王解码》系列,有位读者就劝我:“小西啊,你这个系列好虽然好,但在中国受众面太窄了,你这个号想生存,还是要多写一些国际大事,可以学一下xx,多做一些短平快的国际时评解读……当然,你没必要像他那样做的那么low。”
我很感谢这位读者的指点——尤其是他最后那句要求。让我看到了我在他心目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当然,他说的这个xx,我是有耳闻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一些第三方给微信公号有排行榜,榜上名次会决定这个号的营收状况。你能不能接到广告,接什么样的广告,广告价格如何,取决于这类榜单的排名。
《海边的西塞罗》被分在“文化”这个分类下,日常排名大约一百来名,但我一写指环王、巴赫、莫扎特、雾海漫游者这种自己觉得特有“文化”的题目,排名立刻就会跌到五百名开外,因为点击量一般都有点抱歉。
但反观这个xx,从来都是“文化”类排行榜前三甲的存在。
说实话,这让我羡慕不已。早有了学习之心。
那这个号,究竟是怎么个有“文化”能总排名这么高呢?今儿早上我专门花时间研究了一下,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微信顶流大号,都是怎么分析国际问题的。

1

首先说,这个号(或者说这类号)起标题的功夫确实让人钦佩。
前些年网上流行一些国际报道的标题党。什么“美国震惊了、日本吓尿了、俄罗斯后悔了、澳大利亚认怂了、印度举国哀嚎了”等等,一度让这类写手骗流量骗的不亦乐乎。
但应该是去年吧,由于这类标题闹得实在是太出圈,央媒等国家队终于出手管了一次,撰文严厉批驳,这个风气稍微刹了一刹。
而我们这个xx号,它的尺寸就拿捏的非常好,虽然避免直接使用了这类“吓尿体”,但依然能让你感觉到那种余韵悠长的尿骚味。
人家的标题都是这么起的:
“美国终于黔驴技穷,G7彻底沦落!”
“刚刚,欧盟上了美国的大当,中国冷笑不语!”
“日本终于尝到了苦头!后面还有更狠的”
“印度新冠爆炸对全球的战略影响曝光!中国机遇来了”
这是进阶版的“吓尿体”。每个标题都会有且只有一个感叹号,撩动你情绪,却又不撩的不那么过分,避免惹怒官府。同时还留个扣子,逗引你点进文章去看。
如果你满怀好奇点进去,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上了他的第一个当
因为这篇标题唬人的文章一上来,首先一定是一则广告,一般都卖什么内裤啊、防臭脚鞋垫啊、蚕丝被之类的。
这里要说一下,作为公号主,我支持同行打广告、而且自己也打。因为在微信公号当下这个生存环境下,如果你要全职做号,甚至养一个团队,不发广告是活不下去的。
而广告就那么些,有时候没的你选。所以卖内裤就卖内裤呗,大家要理解。
但广告和文章的次序你总得有点把握吧?
同样是文字阅读,在传统纸媒时代,报纸一般会强调采编要分开,广告要适量——最关键的是,广告和新闻的次序不能乱。
不信你可以买份报纸看一下,一个版面上,一定是头条放新闻,次条以下才放广告的。
中国绝大多数的都市报,即便经营状态再不好,穷的再揭不开锅,也不会把广告顶置,而到版面的下方再去谈新闻。
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媒体人的起码操守。传统媒体人再砸锅卖铁,也是遵守的。
而这个号称“文化”类顶流的xx号,上来什么事情还没说,直接先广告糊脸。我只能理解为他对自己的文章和其受众的阅读耐力没有半点信心,只好先恰饭。
但这个做法,不仅没节操,而且有些时候特别搞笑——你比如我点开的那篇文章吧,他起的标题是“刚刚,中国在联合国出手,高明!”
你看了这个标题,肯定会好奇:我们究竟在联合国上施展了什么高超的外交战术,让作者直呼高明呢?
然后你抱着好奇心点开一看,第一段就告诉你:“xxx高级石墨烯抗菌内裤新款!轻薄弹如没穿!360度立体一片式剪切防夹臀!……”
考虑到该号主体受众的读解能力,我真的很担心,作者这么排版会让他们误解,以为咱的外交战术跟这“穿如没穿”、“防夹臀”的内裤有啥关系……
说的严重点,这都涉嫌高级黑了。
即便不上纲上线,他这样做,也是打着“爱国”的旗号恰饭恰的不顾吃相。
另外,吐槽一句,这个作者把自己的名字就设为了“谢谢赞赏xx”。
这得是想讨赏想的多疯狂、才能干出来的事儿啊!
你看火车站那些乞丐朋友们,他们拿砖片当粉笔,在路边写一千字长文,痛说自己钱包丢了、被拐卖了、卖肾救父等等悲惨遭遇,然后扑通一声长跪不起,引来一众闲杂人等围观。
这讨赏讨的很拼了吧?
但从没有哪个乞丐会把自己名字直接改叫“大哥大嫂行行好,可怜可怜我这苦命的xx”。
因为名字这东西,直接关乎一个人的尊严,它是一个人的脸面,你再穷不能把脸皮约几斤卖了拿去换吃的,那样就太不要脸了。
名字就叫“谢谢打赏xx”……作者这得是多缺钱啊?家里有什么困难吗?
应该不会,据业内传说,这个号年入在数千万了,号主也早已财富自由。那就更让人不解了,这怎么还这么急于讨赏呢?你这类文章有人愿意读,应该是你给读者打赏才对么,毕竟浪费了人家的时间。

2

当然,这些其实也都无所谓,国际分析号,关键还是要文章的质量。
好我们看看他的文章质量……那就更有意思了。
应当说,该号的行文,确实有一个我值得学习之处,听他分析国际问题根本不用动脑子。
看我号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无论写还是读国际时事分析,其实都是非常费脑子的事情。您看我写美国大选(特朗普的三月十五日)那个系列,虽然我已经尽量写的简略、概括甚至武断,但还是将事情说得很复杂。
这是没办法的,因为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它的国内派别、主张、思潮实在太多,八个人恨不得给你说出十六种内政外交政见来。分析这样的国家内部的权力博弈和政治逻辑,那是多复杂的一件事啊?
一个国家内部如此,在国际上就是这样了,大多数国家的外交政策之所以复杂多变,正是由于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公众利益的集合体,又多种派别的多种利益诉求需要通过外交这种内政的延伸来达成。而多个这种集合体组成的多边互动,又进一步构成了风云诡谲的国际格局。所以整个国际博弈就宛如数学上的“三体运动”复杂而难以计算。
但这种复杂性,在看这种号时你是看不到的。他们为你呈现的国际格局从了都特别简单。
除了引用国内媒体的公开报道和少数几个首脑或发言人的名字,这类号的行文中一般看不到任何单独个人。
所有国家,都是作为一个整体,被“国拟人”,像一个人类一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你一拳我一脚的展开国际版的“宫斗戏”。
你经常能看到的,是“中国”突然放出哪个杀手锏,“美国”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然后“印度”就震惊了,“澳大利亚”就被吓怕了,“日本”干脆就认怂了,“俄罗斯”则在一旁冷笑……
亦或者“美国”做出了什么背信弃义的举动,“俄罗斯”拍案而起、仗义执言,“日本”惊觉被卖了、后悔不已,“欧盟”“澳大利亚”“印度”首鼠两端……
是的,在作者给你营造的这个简化版国际关系中,国家非但不是不同诉求人群利益的集合体,反而像一个个体一样,有着单一的意识,它们(或者说他们)的诉求是单一的、情绪是简单的、人格是脸谱化的,彼此之间勾心斗角的层级,则稳定保持在幼儿园大班的水平……
还不是这种萌化的……
然后这种文章的爽点在哪里呢?在于作者给你分析了一大顿后,一定会告诉你:我们的谋略层级比这些国家都高,已经脱离了幼儿园,达到了小学一年级的水平。所以大家放心,咱们完虐这帮“国际儿童”,早晚会让美国震惊了、日本吓尿了、印度悔的捶胸顿足了……
然后作者和信他这一套的受众,一起获得了一种上小学的熊孩子回幼儿园暴打小朋友似的爽感。

3


不值得费笔墨去批驳这个作者笔下的国际博弈水平是多么低幼。我们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在分析国际问题时,一本正经的把国家做如此拟人化的处理,真的好吗?
是的,如果你解剖一下“美国气急败坏了”“日本吓尿了”这种句式,你会发现,这类论断最大的问题,不在于那浓浓的yy气质,而在于它所描述的这个行为主体对行为动作本身来说,是一个“空概念”
你说“日本”“吓尿了”,日本作为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做出这个“吓尿”的动作的,那你说是日本哪个人代国家做出的吗?是安倍?是菅义伟?还是日本天皇?
安倍:我只跑肚拉稀,从没吓尿过啊?
都不是。这些人在他写这个文章时该吃吃该睡睡,谁的裤裆里也不湿。
同样的道理,你说“美国”“气急败坏”了?你说谁?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是拜登还是特朗普?你说清楚?
众所周知,眼下,这老哥俩带着他们的党派,恨不得连“翔可不可以吃”的问题都得掐一架。一个人要是气急败坏,那另一个肯定就乐开了花。所以非要把美国比作一个人,那美国这个“国拟人”就将处于永恒的“气急败坏&乐开花”的状态。可以任由写手所以自己方便来胡编。
实际上,他们也真就这样胡编了。
如果你长期追更这种号,你会觉得最精神分裂的政治实体莫过于欧盟。
你看,在他们笔下,欧盟年均十来次的“误上美国贼船”,而后一定会被美国人“卖了”,再然后肯定又后悔不迭,赌咒发誓说以后一定跟着咱中国混。
可再过了一段时间,该号又会告诉你,欧盟又双叒叕的“上了美国贼船/被美国绑上战车,这次他们一定会后悔……”
你说这些文章是胡编乱造吧,还真未必,因为他每次还都会引用一些新闻——欧盟或盟内某国家的某个首脑、官员说了个啥啥啥或访问了哪里。然后这句话就被作者挑出来,成为欧盟目前精神状态的代表了。
反正欧盟这个组织内国家太多,首脑说啥的都有。
于是欧盟的精神状态就变得特别不稳定,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一会儿是美国的帮凶爪牙、一会儿又成了打入敌人内部的反美斗士……
最经常被引用的是德国总理默克尔,这位“铁娘子”外交身段其实特别柔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于是她的很多发言就成了这类号选择性引用、拿来代表欧盟的主要素材。
可是我要说,这样的分析,是作者要么出于无知、要么出于恶意的一种欺骗。
国家不是人,严格来说也不能被比作人(除非抒情或调侃)。因为一个现代国家,往往是一群不同阶层、不同诉求的人群的集合体,所以在国际博弈中它的随求一定是多样的、性格一定是多变的、谋略一定是复杂。
国际间的交往的,其实更类似于家庭与家庭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交涉,而不是一场个体之间的“甄嬛传”,更别说还是幼稚园版的“甄嬛传”。
诚然,在我们中国,有很多人本能的将国家比作一个个人,总是本能的觉得国家就是一个个体,有一种情绪,主张、谋略,都是个人化的。而这类公号,利用的就是中国人普遍存在的这种思维漏洞。
这种思维模式,不得不说跟我国有着漫长的帝王专制历史有关。
在封建帝制时代,国家和皇帝确实有某种重合。皇帝一人的性格确实就基本标定了这个国家的性格,他的个人诉求也经常会代替了国家的诉求。
在这种“朕即国家”的文化下生活久了的人,很自然的会把这种“国拟人”的思维模式当真。用于思考国际问题。
所以你观察一下,用这种模式思考国际问题的人,分析起那些有政治强人长期主政的国家,还是靠点谱的,比如有普京坐镇的俄罗斯、有最高宗教领袖的伊朗、还有我们的某东临,在这种“国拟人”的分析模式下都生动鲜活、方针明确、战略有章有法,让他们颇为欣赏。
所以他们觉得普京一定是这样的,很符合这帮人的审美。
可是,一旦其所分析的国家决策层不属此类,是一个群体甚至几个群体,他们的分析立刻混乱起来。只能以偏概全、以个人代国家。所分析国家的制度模式离“国拟人”的模型越远,他们的分析就越混乱。像美国这样联邦制国家解析起来已经是胡说,分析欧盟这种邦联都还没形成的政治实体就更是胡扯了。
他们根本不理解这些国家的政治构成机制和外交基准原则,就忙不迭的展开了自己的瞎分析。
这完全是在盲人摸象。
当然,写这种文章的人其实也不管这些,“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反正人家流量有了,钱挣到了。
虽然他的底层逻辑都错的离谱,但这样的文章写起来、读起来都轻松省劲,你愿意不费脑子的话,还能收获一番爽感。结尾再听作者卖一波“穿似没穿”的内裤,然后投币赞赏“谢谢赞赏xx”。跟几万人一起点个“赞”和“在看”。
恭喜你,你又获得了一遍思维强化——在这场作者为你虚构的低幼国际博弈中,所有其他国家都震惊了、吓尿了、认怂了、后悔了,只有该文作者和被他忽悠的读者们,畅快淋漓的完成了又一场YY。
唉,这个文体,我还真学不来……主要我没人家那个脸皮啊!
全文完
本文5000字,感谢读完,喜欢请给个三连,多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