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语给你带来哪些有意思的经历

RP Ricepanda 2023-01-05





01. 



学英语,用英语。


前段时间去了北京学习,刚回成都就收到朋友求助。有个外国朋友在机场丢失了行李,里面有很多重要的物品,包括护照,电脑,相机,驾驶证,信用卡,少量现金等。


丢失护照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因为住宿和出行都会受到很大限制。之前本以为他们只是丢失了护照,需要重新补办而已,就约了在出入境中心见面,我可以做一些翻译工作。


到了发现工作人员周天不上班,跟他们简单交流才发现丢失的是一个内含多种重要物品的书包。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旅行,丢了如此重要物品肯定是不好受的。


事情已经发生,抱怨没有用处,只能尽量去解决问题。为了让他们对成都印象好一些,我就带着他们去吃了火锅,人民公园喝了茶,太古里逛了逛。



为了转移注意力,我就尽量找话聊。有过很多次和外国人的沟通经历,很容易就找到合适话题来拉近关系。他们来自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西语国家的人比较容易聊开。


接着第二天又陪他们去了警察局做笔录,等了一整天的消息。之后两天也出了些小曲折,幸好最终在今天拿回了丢失的包。



这一切的沟通都是依赖于英语,

所以今天来聊聊英语给我带来的经历。




02.



我学英语是为了有更多的沟通,

不然我可能老早就放弃了英语的学习。


从初高中开始就比较喜欢英语,不过那都建立在应试做题上。大学的专业是生物技术,似乎听起来还挺酷的一个专业,入读之后发现真是一个无聊的专业。


所以在大二的时候修了一个英语双学位,周一到周五上生物专业课,周六周天整天上英语课,好歹是和英语专业建立了联系。


因为喜欢旅行以及和别人沟通,所以空闲时间主要用在口语上。那个时候喜欢参加校内英语角,因为英语而认识了一群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的朋友。这群朋友们大多积极向上,所以沟通起来也是比较对味。


那时候我什么都不懂,但从这群朋友知道了很多没听过的事情和经历,比如NGO,Working Holiday Visa,带薪打工度假,川大英语角,志愿者活动信息,学习资料等等。


因为对于英语的兴趣爱好,大家组成学习小组,经常一起学习英语以及用英语沟通。学校内的英语角毕竟比较小,环境也比较单一,为了和更多人的年轻人一起用英语交流。我们就组队去了有名的“川大英语角”。


川大英语角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每周五的晚上7点左右的体训馆,你会看到几百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参与者大部分为中国人,也有不少外国人。


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大学,不同年龄的人聚在一起用英语谈天说地。这也是川大英语角如此吸引人的地方,你永远你不知道你会收获到什么。


记得大一第一次去英语角根本不敢加入到圈子中,只是站在圈子外面竖着耳朵听着。慢慢地随着去的次数增多,后来基本上聊天无压力。


去英语角的路程时间为两个多小时,每次结束都是伴着疲劳和兴奋,活动几小时,鸡血一整周。在这个英语角认识了朋友,获得了很多资讯,更是看到了别人学习的态度,这些所有的感受在影响着自己。


很多学习者抱怨没有环境,国内的环境也差不多。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没有环境就尽量给自己创造学习的环境。





03. 



用英语去沟通。


后来开始尝试做与英语相关的志愿者,更多地去接触不一样的人和环境。那时候也想法单纯:锻炼自己,认识朋友,开阔眼界,还可以旅行一趟。参加志愿者的经历不少,很多都还有深刻的印象,下面就分享几段吧。



2013年去了山西的平遥古城作为摄影展志愿者,在美丽的平遥古城呆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本来是当外国摄影师的陪同翻译,最后不知怎么得去了布展组。


最开始还有些不甘心,后来也发现有意思。我和几个其他大学的朋友白天一起忙活,帮忙布置各种材料,困了就在地上睡一睡。晚上的时候经常出去溜达溜达,夜晚的古城特别有感觉。


有时候窝着在住的客栈喝酒吃肉瞎玩,每天似乎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平遥古城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也认识了两位很好的朋友。



2014去了云南西双版纳作为摄影展的陪同翻译,在异域风情的版纳也呆了快半个月。每天的工作就是跟在外国人摄影师后面跑跑腿,需要翻译的时候来一段。


每天的工作量比起布展真是少了不少,完成翻译之后就是由自由随意安排。空闲的时间就是吃吃喝喝逛逛,这个过程中也结识一些优秀的小伙伴们。



2014去了泰国呆了一个月,有在一个生态农场工作过。这个农场在靠近清迈的一个小山村,村里最多的水果就是龙眼。去的时候随处可见满树的龙眼,忍不住随手就偷了几个尝尝。


农场是由一群欧美人创立的,房屋都是他们自己搭建而成,主要营地坐落于一个小树林当中。来自不同国家的义工一起劳作,做饭,游戏,吹牛,或者打坐,冥想,遛狗。


当然,沟通的方式全是英语。





04. 



突破心理障碍依靠大量的练习。


网上很多人看到我的名字,会自动地会叫我米熊老师或者panda老师。所以,就是“米+熊猫”么?还真是这样的。


每年夏天有几位美国研究生成都熊猫基地实习,空闲时间想增进对于中国的了解。所以我就带他们四处旅行和体验,今年将是第6个年头。



每次一起吃饭就是最麻烦的时候,因为有人吃辣,有人不吃;有人吃肉,有人不吃;还要形容下菜品如何,点个菜十多分钟就过去了。


我每次在吃饭时候会消耗很多米饭,并且还吃得特别香的样子。所以他们给了个绰号给我:Ricepanda 


我每年会去好几次熊猫基地,也很喜欢吃米饭。

所以,这个名字就保留了。


第一年的时候特别担心的英语不够好和不够用,经常不会描述就只能使用肢体语言或者查查词典。在相处的二十多天里,慢慢敢和外国人聊天了,也会聊天了。


发现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正常说话而已。其实跟人交流重要的是内容,加上表情和表达肢体的助攻,不会某个表达也没什么大不了。





05. 



跟一个人交流还行,面对一群人怎么办?

找准机会,不断练习。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参加Toastmasters的情形。那时候的英语还自认不错,于是参与了一场常规会议。在即兴环节站到舞台中间发言,面对着台下几十名的陌生观众,顿时觉得开始口干舌燥,手心出汗,大脑空白,吞吞吐吐说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英语。


那感觉,真是酸爽,有时候英语好一些也没有什么用。如何才能够降低了舞台恐惧感?答案就是多上台,体验那种紧张。多上一次台就多一些舞台经验,慢慢地就会控制紧张感。


后来加入了俱乐部,成了一名创会会员,期间也当过俱乐部职位。随着不断地上台发言或者演讲,表现也在不断地进步。同时也认识了很多朋友,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Toastmasters 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的非营利性组织,迄今已经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全世界130多个国家有几十万名会员,在中国也有几百家俱乐部。


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个提升演讲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的平台。


到现在除了教英语上课之外,我也会在空余时间参加一些活动。其中一个是带来到成都的外国人们品尝各类美食,我们在夜幕之中穿梭于大街小巷以及老社区去感受那不一样的成都。


面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性格的外国人们,作为一个领队如何让他们感到满意是一个挑战。细致的的观察,用心的沟通,麻烦的解决,都在锻炼我的沟通能力。现在基本上和外国人沟通可以比较快速地找到接入点,拉近彼此的关系。





06. 



通过外部刺激增强学习动力,

从而达到脱离学习舒适区的目的。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使用,将英语用语工作或是工作之中。如果你能够将英语用来参加活动,交朋友,旅行等,你会感受到外界对你英语的反馈。


这个反馈可能是你发现通过英语收获了知识,朋友,金钱这样的正向刺激。你感受到了使用英语的好处,会更加有兴趣地坚持学习英语。


也可能是经过一系列的丢脸,尴尬和困难之后,决定奋发图强学习英语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不管哪种方式,你已经没有局限在英语知识之中,你有了反馈刺激。




夏天来了,注意防暑。




点解下面链接查看

英语学习全面提升计划



报名通道






长按二维码可关注

英语/ 读书/ 成长


福利领取:


在公众平台回复:

福利

按照操作流程获取全部学习资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