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跟自己和解

崇旭 崇旭
2024-08-23

一直想写这篇文章,不知道怎么下笔。

其实吧,老跟自己过不去,才会写「跟自己和解」这种话题。

死磕自己是近些年被浓墨渲染的特质。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否定,相反,我欣赏死磕自己的人。

(我对「死磕自己」的定义:对自己要求高到几乎不留情面的地步。)

只是,我渐渐发现一旦过了头,人容易陷入一种病态的焦虑。什么事情过头了都不好,所以我在思考,如何更好地看待和运用这种特质,试图找到其中的平衡。

想起有一次我在工作里犯了疏忽,表现得很是懊恼。我这人有点完美主义,不太容易原谅自己在工作上的瑕疵。这时同事跟我说了句「别这样,我们是人啊。(犯错是难免的事。)」

那一刻,我似乎能感受到,内心的那点不安被抚平了。

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在刚开这个公众号的时候,我写过一篇《让通勤时间更「值钱」》。朋友 @小邵东在朋友圈给我留言说:「这篇看着太焦虑了,人真的一秒都不能浪费吗。我的通勤时间有二十多分钟,很多时候我都选择发呆……」

我当时说当然不是,选择无对错,以及「人要允许自己为人」,还答应说要写一写这个话题。算是这篇文章的缘起吧。(已经一年半过去了!)

什么叫「允许自己为人」?

我听万维钢在聊「人工智能将来会不会接管一切」的时候,他说到个有趣的观点,很好地帮我解释了这一点:

AI 的优势是少犯错,但犯错恰恰是人的优势,也可以说犯错是一个基本人权。人类做主的社会中有很多错误,有很多遗憾,甚至有很多不幸,但是也有很多惊喜,有很多活力,总是在你出乎意料的地方发展壮大。AI 主导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正确」的,那才是最可怕的。

犯错误是人的弱点,但也可以说是人的特点和风格。有些事儿当时看是错误,时间长了未必是坏事。逃课打游戏、一怒之下跟领导翻脸、为了理想不管不顾,这样的人身上充满了人性的魅力。社会就是在各种错进错出、不安和危机之中前进。什么都符合算法的生活没意思。

人会犯错。人会犯懒。人会犯怂。人会拖延。人有情绪。

……

人是有缺陷的。但与其把它看作缺点,不如看作「特点」。接受它,拥抱它,是迈出了「允许自己为人」的第一步。

但接受不等于放纵

所以,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犯错、生气、拖延吗?要这样的话,我们就变成了一个做事不靠谱、情绪不稳定、效率不高的人。

接受不等于放纵。

接受,跟自己和解,是为了减少负面情绪,从而更好地前进。前进,才是目标。

而放纵是什么?是用「人的特点」作为借口蒙蔽自己——告诉自己这样是正常的,并允许自己一直「正常」下去。

成长和进步是一个「挣扎」的过程,这是我自己一直在「重启」过程中的深刻感受。

近两年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每天冥想、运动、看书的人,但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即便到了今天,我还在挣扎着——我总是能持续一段时间,暂停一段时间,再重启持续一段时间……以此反复。

我的主观感受如何呢?不是特别好,因为跟理想有距离。在「暂停」的时间里,我经常反思和观察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是其他事情消耗了太多能量吗?是我的意志力不够吗?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做得更好?

但抛开主观感受,从客观来讲,我必定比两年前的自己要进步不少。因为就算我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懈怠了,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行动。我中间确实会懊恼会自责,但我实实在在地前进着。

比起感受,我们更应该在乎自己的行为。

记得,不要搞错重点

这个启发来自我看的另一个专栏,来自张潇雨:

我发现人在做事的时候很容易本末倒置,本来我们的目的是把文章写完写好,把工作完成,而在内心里我们把它转化成了一种「测试意志力的自我实验」。而这个实验一旦出点问题,一旦和自己内心那个完美的计划产生了偏差,我们就开始了自我责备的循环,并且越自责就越没有动力把事情做好。

于是我开始学着不再评判自己,而是把精力都集中在任务本身上面。

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我是有的。人走得远了,容易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走上「为了证明点什么」的歪路。但事实上,很多事情不需要我们去证明,也无法被证明,只能自然而然地发生。

我个人有个处事原则,是「不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前些天跟一位老朋友叙旧,他说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良多,大意就是「重要的是你真的做到了,我看着你做到了。」

类似「我想做什么」的话,你我可能都说过不少。但坦诚地说,它们没什么价值。关键是,我们是否真的「把精力都集中在任务本身」,而不是去回答内心的那个问题,更不是回答别人的问题。

把事情做成了,才是最好的答案。


谢谢你读到这里。

点赞、评论、赞赏请随意,下次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崇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