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北京到上海,关于断舍离的碎碎念

崇旭 崇旭
2024-08-22

离开北京来到上海,这一天来得比自己想象的要快些。

为什么离开?理由可以有很多个,就像一年前我解释为什么留在北京的一样多。人的自我合理化能力就这么强。

不过,倒是不乐意给这次贴上「逃离北京」的标签。更多是,趁还能折腾的时候多折腾,牵挂比较少的时候,让自己多跑几个地方吧。

每次搬家的时候,都是断舍离的好时候。我挺舍得丢东西的,原因是几年前看过这两个 TED 演讲:

讲者曾身居公司管理层,拿着高额年薪,要什么有什么,俨然人生赢家的模样。直到母亲去世,他帮忙收拾遗物,猛然发现人生不需要那么多东西。于是辞去了工作,变成一个极简主义者,发现这才是生活,之后走上了宣传「极简主义」的路……

我按照他说的方式试了试,发现东西越少,活得越轻松。

为什么东西越少,活得越轻松呢?

因为真正能给生活增添价值的物质,其实很少。物质多了,反而是个负累。它们占据的不只是物理空间,还有我们的心智空间。

物理空间很贵(看看房租和房价),心智空间更贵。物理空间再贵,赚多点钱就可以买到;心智空间则不然,它无法扩容(也许可以,只是更难),能被我们放在心上的东西始终是有限的。

而且,拥有更多的物质,并不能真正让作为个体的我们更为独特(或者说,不可取代)。所拥有的,可以轻易失去;别人没有的,要买到也不难。

所以,我在想,我们也许应该注重投资自己的精神世界,努力拥有更多别人拿不走的东西,比如经历、思想、智慧……

正如王朔所说:

你必须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

最后,分享几个帮我在物质取舍上更高效的贴士。

抛弃「万一」的想法。不管是买东西还是丢东西,都要彻底抛弃「也许未来哪天用得到」的想法,一旦有这个想法,这东西就大概率不该买/留。少了这个「万一」的想法,可以少掉很多纠结。

「心动」法则。《怦然心动的生活整理魔法》的作者近藤麻理惠有个主张很启发我,「不让自己心动的东西不应该留着」。将这一条与第一条结合,你会发现很多东西没有留着的必要。

只添置给生活增值的东西。想添置东西的时候,可以试试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吗?为什么需要?使用的频率有多高?它能让生活更快乐、更有效率吗?一周后、一个月后、一年后我对这件东西的感觉可能会有什么变化?更多我的消费主张可以看:《为「你想要的世界」花钱

对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拍下来然后丢掉。有些东西本就「无用」,但我们可能会因为其纪念意义而留着,因为它们能够轻易唤起美好的回忆和感觉——但也必须得承认,我们只有极少数的时候会想起它们。丢掉不舍得,不丢掉又实在占地儿,这个时候不妨通过拍照,将这份回忆和感觉用电子化的方式来存储。丢掉之前,别忘了真诚地感谢它,好好告个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崇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