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账本2018:从财政政策的微妙变化读懂中国经济

2018-03-11 杜涛 经济观察网
理性·建设性

2018年的国家财政将如何支出?重点在哪里?又将如何减税?与所有人相关的财税改革将会有哪些进展?



2018年3月5日,财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今年的“国家账本”显现真身。


《报告》显示,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来计算,2018年全年预算收入总量为收入总量为186030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9830亿元,其中包含着与2017年持平的赤字23800亿元,支出连续两年超20万亿元。


若是按照全口径预算来看,一般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部加总,2018年收入总量为335000亿元,支出为354000亿元。


2018年的国家财政将如何支出?重点在哪里?又将如何减税?与所有人相关的财税改革将会有哪些进展?


收支情况
2018年的“国家账本”依然是四本帐,分别是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而在1997年之前,中国政府只有一般公共预算这一个账本,十年后的2007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单独编制,预算报告拥有了三个账本,到了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开始编制,成为现在的四个账本。


2018年的四本账中,除了一般公共预算,全国政府性基金相关收入总量为 78050.44亿元,支出78048.98亿元;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为2951.25亿元,支出2273.58亿元;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68092.99亿元,支出64542.32亿元。《报告》称,2018年的收支政策主要是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三大攻坚战分别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精准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2017年整个财政支出总量超30万亿元,2016年是28万亿元,每年的支出总量增量很大,四本账的支出占据了GDP的三分之一,中国财政总量已经很庞大,有很多机遇,政府的政策空间很大,政府的支出调整有效率,如何花好纳税人的钱,更加考验政府。


2018年政府承诺要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也预示着未来财税改革在整体改革中的份量会越来越重。”《报告》称,要立足于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基本特征,着重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继续实施减税降费;二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三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六是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2.6%下的积极财政
201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赤字率没有上升,而是下调了0.4%,被设定为2.6%,赤字绝对额度与2017年持平。


这是中国多年来首次降低赤字率。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调低赤字率,主要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财政增收有基础,也为宏观调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间。”


一方面赤字额度持平、赤字率的下调,出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考虑,但是另一方面则提高了地方专项债券,政府工作报告中称今年安排地方专项债券1.3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500亿元,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平稳建设,合理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


财政部长肖捷在3月7日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财政赤字率与上年预算相比有所降低,这也是近年来中国财政赤字率首次降低。尽管今年财政赤字率比上年有所降低,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没有发生改变。今年预算安排的财政赤字是按照23800亿元考虑的,这个规模和去年预算赤字规模是持平的。赤字率有所下降,这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财政状况不断改善是相吻合的。同时,赤字率下降也将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和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留下更大的空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认为,3%的赤字率是国际上一个约定,轻易不会超过3%。中国连续两年3%,今年进行下调,一方面去年的情况和供给侧改革的实施情况,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全球经济的复苏情况,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助长因素增加,所以适当下调赤字空间,若是下半年有变化,还有调整的空间。“所谓的空间,就是留有余地,财政讲究相机抉择,财政调控的灵活性也要有所空间。”赵全厚告诉记者。


对于2018年大幅提高的政府专项债券,赵全厚认为,地方政府很多项目有现金流,比如污水处理、轨道交通等,更适用于专项债券,大幅提高了专项债券额度。而且专项债券在政府性基金预算里管理,不受一般公共预算的资金制约,基金预算的很多专项收入用于建设为主。


减税
在2018年,积极财政的另一个体现则是减税。其中包括:第一大税种增值税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及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等与个人相关的税种。


全国人大代表黄建平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希望在两方面降低企业成本,一个方面是降低中等收入工薪阶层的个人所得税。“作为企业中坚力量的工薪阶层员工收入不低,大部分月薪过万,但他们所承担的个人所得税却很高,每月将近700元,同时面临房价高企的供房压力和生养二孩的家庭支出压力,扣除各项支出费用后收入所剩无几,幸福感不强。另一方面,所得税过高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年年攀升,比如公司2017年新招聘大学生试用期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近30%。”


因此,黄建平建议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中等收入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负担,为工薪阶层争取更大福利的同时,为企业降低人工成本创造条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在3月7日“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除起征点之外,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前还有一些抵扣的安排,比如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在一定的限额以内的比如说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等,这些都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另外还会适时推出商业养老保险的税前扣除政策。


澳洲会计师公会中国华北区委员会委员吴嘉源表示,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对于满足个人基本生活支出的扣除规定,是个人所得税制中人性化的体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走向富裕,人们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但同时物价水平也在逐年上涨,个人基本生活支出随之提高。因此,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中国个税制度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调整。


吴嘉源说,关键在于个税调增幅度是否能足够反应个人基本生活开支。其次,此次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的提出,是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突破。首先,这为有子女教育支出和大病医疗支出的家庭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帮助,有利于降低这些家庭的负担,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不少发达国家都为纳税人提供了这类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扣除优惠,此次扣除额的提出,释放出一些积极的信号,是我国对个人所得税制度迈向更合理、全面作出了积极的尝试。这意味着如果这些扣除能发挥正面作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其它方面扣除(如供养父母、住房按揭利息等)的出现。


“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最直接的效应是减轻了个人的所得税负担,使得人们能有更多的钱留在口袋里,提高了个人和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个人消费和储蓄,进而扩大内需。从企业雇主的角度来看,个税起征点的提高意味着,若企业支付的是税前工资,员工税后收入会增加,劳动报酬对于员工的吸引力会增加;若企业支付的是税后工资,则总的工资薪金支出会下降,企业能保留更多的利润用于生产经营等方面。同时,雇员的工资薪金低于新增的起征点,雇主可以不用代扣代缴有关雇员的个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个税起征点的提高,都会带来个人或企业整体税负和申报工作的下降,使得更多的钱被用于消费、储蓄和生产,有利于促进个人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另外,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受到提高个税起征点这一政策影响最为明显(税负下降比例最大)的群体应该是收入额位于起征点附近的中低收入人群。因此,适当的提高个税起征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吴嘉源告诉记者。


但是这些只是开始,2018年更多的是给企业减轻税负,降低企业非税负担。


政府工作报告称,2018年将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其中包括:改革完善增值税,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实施企业境外所得综合抵免政策。扩大物流企业仓储用地税收优惠范围。继续实施企业重组土地增值税、契税等到期优惠政策。


肖捷在“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测算实施上述减税政策,全年减税预计将超过8000亿元。同时,我们今年还要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等,预计全年将减负3000多亿元。”


吴嘉源认为,减并增值税税率、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的增值税率。这不仅能简化增值税制、促进行业公平发展,还能引导资源回归实业,从而对经济发展作用重大。“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多项减税举措都非常及时且力度很大,除个人所得税减税措施之外,报告所述只是个开端,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尽快出台具体政策和实施细则,使得这些政策早日落地,同时也期望政策实施过程中能有适当跟进,让它们能精准到位。”吴嘉源告诉记者。




经 济 观 察 报 理性 建设性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