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件碎布拼成的织品——特里尔《毛泽东传》读后感

渤海郡守 万卷悦读 2019-11-30

看外国人写中国历史,总有着一种期待:在他们眼里的我们是怎么样的呢?而如果涉及到的是中国近代史的人和事,就又会多了一层期待:他们不需要为尊者讳,会不会写出来一些国人不愿写,不便写,不敢写的东西呢?

《南都周刊》曾经有一篇汉学家卜正民的专访,就写到了下面这么一段:

20世纪90年代初,卜正民至北京参加学术会议时,发现清史研究专家朱维铮教授也在。

空下来的时候,他们在北京月坛公园散步,卜正民突然向朱维铮吐露心声:“既然我不是中国人,那当一名中国历史学家到底有什么意义?”

他感到迷茫,而朱维铮回答他说:“你想象中国是一个仅有一扇窗户的房间。我坐在房间里面,屋里的一切都在我的目光之中,而你在房间外头,只能透过窗户看见屋里的景象。我可以告诉你屋内的每一个细节,但无法告诉你房间所处的位置。这一点只有你才能告诉我。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研究需要外国学者。”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就是西方汉学家存在的意义。


这也是我翻开本书的原因所在。不过很遗憾,这本书并没有让我看到作者作为旁观者的“清”,而是表现出一种“云深不知处”的“迷”。



中国民间有百衲衣的民俗,说的是对于经常生病遭灾的小孩,须穿百衲衣(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方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我以为人物的传记也因该如同百衲衣一般,从人物一生中无数的片段中挑选出具有重要意义的片段,将其缝制起来,让读者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物。

但是很遗憾,作者没能把这些收集起来的片段拼成一件百衲衣,而是缝成了一件满是碎布但整体上却不知为何物的织品。或许作者的这本书本来所面向的读者就是外国人,他只想让外国的读者知道毛泽东这辈子干了些什么,以及从毛泽东个人的角度来说为什么要这样干,而不是面向我这样的读者,想要把毛泽东作为一把钥匙,通过这把钥匙来理解当时的中国以及那场席卷中国的革命,理解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承接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我对本书评价不高的原因。因为它并没有从本质上超越那些常见于茶余饭后却又似是而非的观点。例如建国前毛基本是对的,建国后毛基本是错的;1966-1976年是高层的“宫斗大戏”等等等等。

实话说,我并不想讨论上面这些似是而非观点的对错,因为黑色和白色之间存在着无数种的灰色,而历史的真实往往是灰色的,那种一看就知道好人和坏人的故事往往是给小朋友看的,而这种复杂,纠缠,多面的灰色总是让人一言难尽,评价困难。



如果说本书建国前的部分还有洞见的话,那么到了建国后的部分,作者的观察的焦点就开始逐渐模糊了,而到了1966-1976年期间则似乎完全迷失了方向。大量的事件片段、毛泽东的只言片语被强行缝合在一起,让读者起来仿佛掉进了一个巨大的迷宫。

有的评价或者结论出现的很突然,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禁要问这个结论从何而来

有的事情在我看来十分重要——往往是国内的一些事情——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细节,可是作者一带而过;而有的事情在我看来则无关紧要——往往是没什么国际影响力的小国高层来访——可是这些事情作者却提供了太多的细节,可能是作者希望通过这些人的评价来让读者了解一个多样的毛泽东吧。

有的时候,作者会表达出对毛泽东某些行为或者言语的不理解——也许这种不理解也部分源自于他所使用的文献的作者——但是作者将这些难以理解的东西归结为毛泽东的神秘、反复无常、老糊涂了等非理性的因素。我想如果是在毛泽东去世的1976年,这种解释还有某种合理性的话,那么其他的年份用这种解释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毕竟毛泽东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而且就算是出现了对某些事情的反复无常,那么这个反复的过程中又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使得他改变了观点呢?或者这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理解一个观点迥异的人总是非常困难的,但把他视作是非理性的人总要容易得多。因为没有人会因为理解不了他而受到指责,对那些看起来不和逻辑的行为下结论很简单,只需要一句话:他现在已经不理智了。

我认为观察一个历史人物,观察的距离很重要,而且应该能够在不同的距离之间进行灵活的切换。有时候使用放大镜,从微观看细节,有时候使用望远镜,从宏观看环境,有时候就都不用,从中观看整体。但是拿捏好切换的时机,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切换什么样的视角才是最难的。作者在这里对于毛泽东的观察,更多的是采用了微观和中观的角度,而宏观的角度涉及不多。但是在毛泽东所在的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缺乏宏观视角就无法真正理解毛泽东。于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变成了个人奋斗的历程,透露着一种英雄史观的气息,应该说这个视角是有缺憾的。



最后,说说本书的两个突出的特点:

1、书中毛泽东与别国——苏联、美国及其他国家——交往的内容比较多,这或许也反应了作者资料来源广泛的特点。

2、作者在书中展现了各种人对毛泽东的评价,包括毛泽东的对手、同事、老师、外国首脑等,或许是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全面展现毛泽东,虽然我认为作者并没有达成其想要实现的目标,但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不同的视角。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