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军转人应该明白的四件事(越早想明白损失越小)

2017-10-19 熙熙天下 熙熙天下

军转人应该明白的四件事

 文|熙熙天下

 ◆ ◆

我发明了个词,叫做『转业危机』。因为身边的军人朋友们,很多在面临转业这个人生大转折的时候,都会处于焦虑、迷茫、重压、烦闷之中。

社会中人,大多都会有迷茫的时候,但那种焦虑远没有军人面临转业时来得撕心裂肺,刻骨铭心,挥之不去。

曾经我以为,转业不就是换一种职业,换一种活法吗,到时候了,一切都会水到渠成的。在经历过后,现在回想曾经的想法,真觉得好幼稚。

曾经我以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国家有那么多保护军转人的政策,部队有那么坚强可以依靠的组织,自身有那么多历练积累的经验,转业到地方那还不是如渔得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啊,现在想想,真的好天真。

人生是需要导师的,这位导师可以是一个人、一本书、一句话,当然更可以是一段经历。

有些事情,你若没有经历,真不是你以为的那样;很多事情,只有你经历过了,想明白了,才会真正懂得,才不至于在歧途上越走越远,离想要的越来越远。

有这么几件事,作为过来之人,我希望军转人能够越早明白越好。

单位好不代表前景妙

在网上流传着许多分析转业干部如何去选择好单位的文章,有的文章还把所有的党政单位逐个进行了分析排位,标出了所谓的什么权力指数、待遇指数、发展指数,好像按照这个指数去选单位就一定能有美妙的工作岗位。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样的排位法实在是太肤浅、太简单化了,也误导了不少转业干部。

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好单位有差岗位,差单位也有好岗位”。

这句话无非是在告诉我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的单位才是好单位。

现实也正是如此。曾经接触过不少的转业干部,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番心得。

有的转业干部费尽心机,使出浑身的解数,如愿以偿地进了世人所谓的权力指数高、政治前途好的单位,但多年后回过头来看,事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世人所谓的权力指数,政治前景,福利待遇是指的那个单位,并不包括进了这个单位的所有的人。仔细想想就能明白,在那样的单位里打杂跑腿,边缘化,又能有什么权力,和发展前景呢?

也有的转业干部无心插柳柳成荫,进了一个并不被世人所热衷和看好的单位,结果却干得风生水起。

曾经看过一个在中央部委工作的老机关总结的所谓“官场定律”,大意是提拔快的往往是那些看似清闲的单位的人,能重用的往往是那些手中没有什么资源和权力的部门的人。

这个“定律”准不准姑且不论,但世上的事情大抵如此,有得总会有失,有失也可能会有所得。

所以,不必迷信所谓的排位和指数。一切还是在于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在于在那个岗位上自己能否有发挥特长的平台,能否抓住机会去勤奋努力。

朋友多不代表人脉广

 转业到地方后,在很多时候和场合,“人脉”经常会被提及。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我们这个国家,人情世故大有学问,也很信奉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社会生存法则。

谈到人脉的时候,作为军转人往往会非常焦虑。从相对封闭的军营,初到一个新的地方,哪里会有多少地方上的朋友呢。

其实,对此大可不必多虑。

朋友多和人脉广,实际上完全是两码事。

在部队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干部在机关工作,由于工作上的需要,经常会和一些主要领导、大校将军们打交道。但交道打得多,认识的领导多又有什么用呢。工作上的交往都只不过是泛泛之交罢了,他们不会因为和你认识就帮你的。

在地方更是这样。有人微信好友有三四千人,有人认识不少政府官员、企业老总等所谓的上流人士,但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施以援手的人又有几个。

只有真正遇到问题了,才知道哪些朋友是人脉,哪些朋友只是相识一场。

说现实一点,所谓人脉,其实就是互相利用,所谓关系就是资源交换,一个人越指望你,就会对你越上心,你手中有多少筹码,就会有多少人肯帮你。

所以,作为军转干部,与其相信所谓的朋友多了路好走,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一些无效的社交上,还不如埋下身子来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

你得永远相信,你能给予别人多少,别人才会真心对你帮助多少。

经历多不代表阅历足 

曾经接触过不少部队的干部,有的在部队呆了十几年、几十年,自己也认为经历过了部队的不少事。但一到地方,就觉得自己就像个白痴,这也不懂,那也不明白。

在部队那个相对封闭的圈子里,天天接触的就是身边那几个人,年年重复的就是训练场上的那些事,如果再加上自己不主动去学习,去求知,去思考,回到地方怎么能适应呢?

在部队经历得多,还真不一定就能说明你的社会阅历丰富。

转业后,别总笑话,总不服气,单位的那些毛头小伙年轻,你有想过自己的年龄、经历和社会阅历匹配吗?

地方有些单位,85后的处长、90后的副处长都大有人在,他们的工作经验,包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比很多70后、80后的军转干部都要来得成熟老道得多。

阅历与年龄、经历,从来不是一比一的关系。

一个人阅历不够,就容易被社会所遗弃,进而被淘汰。

作为军转人,我们本来就先天不足,如果转业后还是囿于办公室和家,两点一线式的生活;如果还是不主动去向身边的年轻人学习;如果还是不懂得去开阔视野提高格局;如果还是很少出去旅行......

那么就会被社会、被单位遗弃和淘汰得更快。

付出多不代表业绩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我们从小时候开始就经常听到。

在部队,我们的一些干部也可能尝到过当老黄牛吃香,做扎实训练标兵有前途的甜头。

但转业到了地方,可能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付出多不代表业绩优,努力也不一定成功,这才是真正的社会现实情况。

在部队,你只要刻苦训练,打枪打个五环,跑五公里跑个优秀,背指挥流程背个烂熟都是有可能的,毕竟那些都是简单重复的事情。

社会上的事情和工作比军事技能还是要复杂一些。我们如果还不动脑子,还不讲求效益,还不学习新的东西,还不跟上时代的潮流,那么再勤劳,再踏实,也不见得会有什么优秀的工作业绩。你可能将最大的精力用于了单位的工作,单位也许淘汰你、边缘化你。

所以,付出多不一定业绩优,虽然会有所收获,而如果想要取得好的业绩,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调整、调整、再调整,得法、得法、再得法。

人啊,最难改变的是思维。作为军转人,我们必须跳出部队那个环境,在思维上对自己进行挑战。


熙熙君希望军转人们好好思考,想明白这几件事,而不是整天焦虑、郁闷、发愁。虽然说知道很多道理可能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但总会有人因此而改变。

世事多艰,祝所有的军转人好运!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喜欢熙熙天下,按个点赞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