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丰巢时,我们从没把别人当人 | 严肃脸
孙汝亮丨作者
李拓、刘冬宇丨编辑
放大灯团队丨策划
五毛买不到辣条,雇不到水军,但能送丰巢这家公司上热搜。
最近两周,我们可能目睹了一场最具性价比的“热搜”:4月30日,丰巢在官网宣布免费取件时间只有12小时,超时后每12小时收0.5元,随后引发争议。而5月10日,《上海中环花苑小区致丰巢公司的公开信》还添了把柴,指责丰巢“用提供免费服务仍陷亏损的姿态博取舆论同情”。
今天我们不关心丰巢到底赚不赚,只关心你——被科技奴役的人类。
五毛の怒火
网友们的怒火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一派觉得,有问题的不是丰巢收费,而是快递员不尽责的配送服务。
大件快递是否需要放到智能快递柜?多数快递员并没有给这些上帝们选择的机会,以至有一群人认为自己因此失去了“选择的权利”,有被这种服务冒犯到。
有关“快递员是否能直接做主寄存”的问题,其实早有定论。2019年10月,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开始施行。其中规定:
“智能快件箱使用企业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收件人不同意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的,智能快件箱使用企业应当按照快递服务合同约定的名址提供投递服务。”
对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将快件投入智能快件箱等不规范行为,用户可以进行投诉或者举报。这也有规可依[1]。
另一派则觉得丰巢收费本就不合理。要知道,快递公司寄存快递是已经付了丰巢钱的。两头收费,蚊子再小也是肉。若考虑到还是在未经同意就被快递员寄存的情况下,那丰巢的行为简直是抢钱。
你有你的立场,他有他的逻辑,但快递员和收件人、24小时在家的用户和“996社畜”,似乎总有一方不把对方当“人”看。
我们很少记得自己以外的人,也是人
技术革命给人们带来便捷生活,也让人们之间的交往日渐机械、乃至丧失互相理解的能力,变得敏感而低智。
从技术对人的影响来看,一件五毛钱的“小事”闹到如此田地,更多是技术带来的一种“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缺失。
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曾将之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工具行为是“主客体关系”,而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行为。他提倡交往行为,以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以达到社会的和谐。[2]
然而,现代社会中冷冰冰的契约和看似中立无害的技术,往往会使我们下意识地将他人符号化、机械化、客体化,最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异——更多的是一种工具行为而非交往行为。
说句简单的人话就是,我们很少记得自己以外的人,也是人。
快递柜的问题也是如此,它本质上是个效率问题——是让快递员在更短时间内送更多快递,但每单少赚几毛钱;还是让每单快递都送到用户手中,并拿到足额的佣金?
逼迫他们做出选择的,正是我们自己——更频繁、更廉价的网购,把问题的答案指向了多快好省,快递超多,每单要快,服务不好,但必须省字当先。谁让快递就只值这9.9包邮。
作为用户,我们往往无意间将快递员视为送快递的机器,而不是活生生的人。
我们经常忘记,我们的快递员、外卖小哥没有底薪,收入完全靠多劳多得,还时不时面临罚款、差评等刁难和委屈。毕竟,连外卖超时晚一分钟配送都无法接受,连五毛钱的收费都能在热搜上高挂一周,更别说体谅其行业的生存不易。
这也就像在快递员和外卖小哥眼中,客户也往往只是个收件机器,他们难以理解这些“机器”不愿多走100米的“懒惰”、不乐意再等几分钟的“焦躁”与随时不在家的“任性”。
我们终将丢掉说“谢谢”的能力
提出“地球村”理论的技术哲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媒介是人的延伸。”[3]
同理,技术也是对人的延伸。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快递柜,即是人们接收快递能力的延伸性媒介工具。
物联网时代,智能快递柜和人实现实时链接,使得上班族即便在公司,也可以因物联网的存在,实现24小时“虚拟”在家,同时使得快递员24小时都能找到“签收人”。
听起来,社会效率可藉此大大提高,生活仿佛也变得更美好。然而麦克卢汉还预言,“由于不断拥抱各种技术,我们成了技术的伺服机制”[4]。也就是说,一旦人只顾着拥抱技术,最终一定会使技术反客为主。
这导致,本应为人带来便利的物联网技术,反而成为快递员“一刀切”地将快递放智能快递柜的借口,仿佛家中24小时“无人”一样。最终,尴尬的情况出现了:你甚至无法决定自己是不是“真在家”。无论在家与否,不是人说了算,而是技术说了算;无论是快递员送快递上门,还是用户下楼去快递,都陷入“能做而不愿做”的困境。
同时由于物联网技术目前的不完备,一些设备在提供便捷的同时,实质上也限制了人们应有的权利。像是电商所承诺的先验货再付款,面对智能快递柜几乎成了空谈。
甚至从某个角度上,人类社会中一些温情萌发的可能,也为物联网所限制。就如无人配送车对于配送员的替代,使得宅在家里的人,更难见到活生生的人,更不要说感同身受的沟通。这使得现代社会的钢筋水泥,正在进一步驱逐人性的温暖。
那时,我们甚至可能会丧失说“谢谢”的能力。
近百年来技术发展的太快了。快到相关的人文学科都还跟不上。这种环境下若是对技术听之任之,将他人乃至自己都视为冰冷的机器,甚至因为100米和五毛钱而勃然大怒,这样的社会发展下去,未来社会或许会智能有序,却不一定有人性,甚至不一定可称为“人类”社会。
下次讨论技术、讨论他人的时候,请多一点宽容和理解。
请记得,你讨论的是他“人”。
参考文献
[1]4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实录,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xinwen/gwylflkjz103/index.htm
[2]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3][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
- 我们的文章,也许你会感兴趣 -
《关于呼吸机,你该知道的9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