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候选院士的心里话

李晗冰 知识分子 2022-05-18

图源:Pixabay.com

整理 | 李晗冰(本刊特约作者)


● ● ●


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遴选,正在进行中。前段时间中国工程院公布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又在圈内引发不大不小的轰动。


落选的自然不乐,入选的是不是就感觉很爽?


日前,笔者和一位入围第二轮的候选院士聊天,听他谈了自己的切身感受。他的话自然只是一家之言,也许情绪还有些偏激,但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思考。


一些科学家评上院士,好多事情都变了


工程院第二轮候选名单公布后,一些同学朋友给我发微信“祝贺”,弄得我哭笑不得。


不知道大家心目中的院士,或者日常接触过的院士是什么形象,从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讲,一旦评上院士,好多事情都起了变化。


第一,有些科学家一旦选上院士,人都变得不一样了,连脾气、做派都变了,到哪儿都指手画脚,感觉自己非常牛。


一些老院士当年评的时候,在那同一批人里面,水平还是不错的;但过了许多年之后,跟很多年轻科学家比,水平可能就跟不上了,但是他们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有些人可能好多年不看文献了,还是觉得自己水平比谁都高,到了地方上什么都敢说。年轻人讲话时,他不管听懂没有,动不动就“你这儿不对”“你那儿不对”。其实对方的水平不见得比你低,只是因为你是院士,不好意思反驳你。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院士都这样,不少院士,包括老院士、新院士,还是挺令人尊重的。但是当上院士后能与没当院士保持一样的,真是不太容易。因为当上院士就意味着掌握很大的资源、权力,周围的人都捧着你;到哪儿都是特殊待遇,久而久之,能保持不浮起来的,相当不容易。


第二,评院士破坏了正常的学术生态。


在院士面前,非院士的科研人员,大多毕恭毕敬、唯唯诺诺。明明知道他说的不对,但没有一个人敢反驳他,不管是学术上的还是其他方面的。


很多人反过来还会主动讨好院士,起码不敢得罪他们——你真的是不敢得罪他们,哪怕是其中一个人。


因为院士具有除了有分配资源的话语权,还有推荐权、投票权。如果你得罪了一个院士,很可能自己想选院士就选不上。院士基本是大同行评选,好多人对你的研究其实不太懂,即便是同一个学部的,也不见得真懂。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一个人站出来说“我反对”,影响就非常大,你很可能就通不过。


据我所知,有人就是因为得罪了某位院士,由于他一个人的强烈反对,而名落孙山的。


第三,评院士把同龄人的关系搞坏了。


本来,同一研究领域的四五个人,水平、年纪差不多,如果没有评院士这回事,大家都是同行,平等讨论、合作,相处得很好。


如果四五个人里面,有一个人评上了,评上、没评上的立马天差地别,久而久之,关系会变得疏远;如果这四五人都想评院士,因为僧多粥少、竞争激烈,关系也会变差。这就把气氛搞得非常坏,不仅影响工作,而且影响私人感情。有时候为了争名额,好朋友最后变成了路人。


评院士的烦心事


按理说评院士最重要的当然是看学术,但实际操作并不是这样。学术上你肯定不能太差,但到一定阶段后,其他因素就起作用了了。像在圈子里的人缘啊,如果有个得力的院士帮你撑腰,结果肯定不一样;如果你是领导、掌握资源、影响力大,肯定有优势啊。


如果你是普通的实验室主任、课题组组长,就得把人际关系处理好了。比如,平时有事没事找院士们汇报汇报、套套关系啊;评院士之前发发微信、打打电话,去拜访一下啊。


其实谁愿意放下尊严跑关系?但如果有人的水平和你差不多,他到处去跑关系、最后上了,你说你跑不跑?跑的话会觉得“这不应该”,不跑的话人家上了你没上——你该怎么弄?


为了评院士,要花很多功夫做这些事情。每两年折腾一次,准备材料、找人推荐、拜访托请……上一次如果没评上,下一次还要从头再来,把整个人搞的心浮气躁,难以安心做科研。


不光你自己操心,周围的人都关心。家人关心、朋友关心、老师关心,一见面就问:你什么时候能上院士啊?特别是经过多轮公示,选院士就成了全国瞩目的大事。如果评了几次没评上,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按理说,不应该把评院士太当回事,做了不太舒服,不做也不太舒服,结果就把人变得很扭曲。    


当上院士待遇太好了


10多年前我刚回国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如果我今天评上院士,明天死都可以。我就很好奇:为什么在国内大家把当院士当成这么大的一个事,甚至当成人生的奋斗目标?如果你有本事,应该去好好做研究、争取拿诺贝尔奖啊,怎么当院士就成了人生理想呢?


这么多年下来,我理解了:在中国,尽管水平差不多,但当不当院士差别太大。换句话说,在中国当院士实在是待遇太好了。


如果两个人参加同一个会议,哪怕两个人水平都一样,院士就会好接好送好招待,待遇大不一样。开会照相,人家绝对坐第一排;会议开始,人家要么是第一个发言,要么是总结发言,要么是主持会议。


院士的特殊待遇,表现在方方面面。申请项目,有院士和没院士,结果可能大不一样;成果鉴定,有一两个院士站台,绝对是很大的荣耀。


有人说中国的院士可以享受副部级待遇,其实比当省长、部长还舒服。省长、部长到点就退休,如果中间出了问题,说不准还要降级降薪、锒铛入狱。院士则是铁帽子、终身制,出了问题也会有领导帮你说话;只要不是社会影响特别恶劣,就会安然无恙。


难怪好多人都说:当了院士就像坐上一辆特权汽车,大家都想挤上去;一旦挤上车之后,就不希望下面的人再上去。


我在国外留学、工作多年,绝对没有院士特权这回事。包括你去国外参加学术会议,经常会看到各国的院士、诺奖得主,自己背着包走来走去,没有人太把他们当回事。开完会坐飞机,他们都是一个人背着包到机场,排队安检、等飞机,和普通乘客一样。


项目评审也是这样,大家看的是你当前的科研状况和项目的学术价值。优秀的年轻科学家,不管你有没有院士帽子、是否得过大奖,评项目的时候该上就上;而很多院士,包括诺奖得主,水平不行的照样被拒掉。


我就不知道,院士在中国怎么有这么大的权力?全民崇拜院士、科学家都想当院士——怎么会搞成这样?


院士评选怎么改?


我有时候就想:院士评选对中国的科技发展,究竟好处在哪儿、坏处在哪儿?想来想去,我是感觉,很可能坏处挺大,甚至大于好处。


2013年两院院士大会提出要完善院士制度,之后两院推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包括院士推荐、规范兼职、70岁退休等。当时还对改革抱有很大期望,但几年过去了,到如今没有实质性变化,变化只是形式上的。就说院士推荐吧,说的是推荐,其实还是申报——候选人自己准备材料、自己找人推荐。单位推荐、省部推荐都取消后,推荐权主要集中在院士手里,他们的权力比原来还大了。


其他的措施,比如70岁退休、规范兼职等,都是形式大于内容,原来咋样现在还咋样。


从我自己的经验看,这几年院士崇拜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严重了,院士变得越来越吃香、影响越来越大。


院士制度到底怎么改?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一种办法是多选。近些年国内优秀的科研人员越来越多,干脆大幅增加名额。物以稀为贵,院士多了就不那么稀缺了。但是你想想,如果院士的特权待遇不改变,院士多了反而更坏事。


第二种办法是休克疗法,干脆不选了。但这样一来原来的院士就更宝贵了,问题会更大。


院士评选出路到底在哪里?自己还要不要继续随大流?不随大流行不行?我自己也很纠结。


制版编辑 | 潺潺


更多精彩文章:


院士评选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其实是……


民企科技人员选院士,福兮祸兮?




点击“阅读原文”,与知识分子一起悦读201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