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可以摆脱“35岁焦虑”吗?
图源:pixabay
● ● ●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我的学术生涯一直很顺利。但其实,我在普林斯顿留下了很大的遗憾。当时选择课题也在平衡科研兴趣、经费和发文章的关系,在我创新力最强的时候,所研究的不是真正希望去完成的最重要的大问题。回到清华之后,我做了一些改变,不再做那种平衡,选择了挑战性更大的课题方向,文章产出也许不像原来那么多,但所做的研究会令我更加骄傲。”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在刚刚结束的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上如是说。
9月28日,第四届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在深圳开幕。在其中的圆桌对话环节,主持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问窦贤康、潘建伟、施一公三位:你们觉得,阻碍青年科学家成长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圆桌对话:如何为青年科学家成长创造更好条件
施一公在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之后总结道:“青年科学家最大的纠结是科研经费的获取、科技评价体系以及自己学术方向确立三者间的矛盾。”很多年轻人会首先选择一个保底的方向,可以尽早地发表文章,拿到“帽子”。因为,如果去挑战那些很难有持续产出的重大问题,他们会面临很大风险,“尤其当跟自己同时期开始从事科研的同事、同行都有了文章、帽子——一个小同行已经发两篇Nature了,另一个拿了杰青、优青,而自己还什么都没有。这时候,年轻人会经历各种自我怀疑——我能行吗?那是崩溃的感觉,很多青年科学家很难经受住的。”
如何更好地从青年科学家中选拔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是今年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的核心话题。论坛由南方科技大学、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及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进一步突出“鼓励原创”,推动国际交流。
韩启德说,很多科学家都会有“35岁焦虑”,他们在学术上开始独立发展,可能处在瓶颈期,不确定性增加。他们要去争取科研经费,还要面临资源分配机制、科研评价机制、成果归属机制当中的种种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也提到,一些拿到比较好科研经费的年轻人,“思路就散了”,并没有在某个领域深耕下去,做深、做系统。 “一些优秀的青年人才得到支持是比较充分的,但是不要急着发展更多的方向,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那么,该如何帮助科学家破解“35岁焦虑”,让年轻人在最有创造力的时候,有底气抛弃“保底”的想法,去勇敢地追求,做真正让他们一生都骄傲的研究?破除焦虑,令有潜力的科学家不只“低头拉车”,只看眼下的经费和论文,还能“抬头看路”,关心战略,眺望远方,是当下尤为重大的问题。
呼唤新一代“战略科学家”
201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其发布的《2018年科学和工程指标报告》中首次指出,中国的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已经超越美国,跃居全球首位。
听到这一喜讯,多位科学家却表示担心。他们所担心的,是数论文式的科研评价体系,对整个科研生态的误导。
在论文的数量、引用量上,中国已经逐渐追及甚至超过部分科技强国,但最顶尖的科学家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仍然不足。2024年斯坦福大学的全球前2%科学家职业生涯影响力榜单上,前1000名中有16位学者来自中国,入选前百的更是只有一位。
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Elsevier Data Repository)发布《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Stanford University Top 2%Scientists List 2024)。
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等国际顶级科技奖项的检验,更是体现出中国当下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的成色不足。
如果说引用数量和影响因子体现的是研究的热度和影响力,诺奖等国际顶级科技奖关注的则是科技之树的主干和关键节点,没有它们,后续的研究都无从说起。只看论文的数量和引用数,中国科技发展显得枝繁叶茂,但很多成果仍然生长在别人家的主干上。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急切呼唤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呼唤新一代“战略科学家”的诞生。
韩启德介绍,“战略科学家”往往在科技发展的重要节点上发挥引领作用,如新中国重要科技发展期的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周光召等。他们正是为新中国种下科技之树的一群人。
无论中外,战略科学家的养成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少战略科学家都是早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在重大科技项目中承担重要任务,因此,需要尽早在青年科技人才中选拔,在实践中长期磨练。
截至2022年,中国的科研人员总量已经超过600万人年,多年保持世界首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2》则显示,中国当下科技人力资源40岁以下的比例超过71%,未来可能超过80%。
在这个全球最大的,年龄结构年轻的科研队伍里,不会缺乏潜在的“青年钱学森”,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去识别和选拔这些有创新潜质的人才。“近年来,国家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关注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这也为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韩启德说。
既选拔项目也选拔人
在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上,科学家们对科技人才评价的底层逻辑展开了讨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技人才的选拔和评价方式,流行的首先是统计论文数量、等定量指标。
曾经有人把传统的选拔机制和评价方式总结为“五唯”,即“唯论文”“唯项目”“唯奖项”“唯职称”“唯帽子”。五唯的背后,是将并非匀速、线性进行的科研工作如同普通的体力劳动一样“算工分”、“赶工期”、“一刀切”的惯性。
受影响较大的就是年轻人。尚无积累的青年科学家,虽然满怀梦想和干劲,在科研产出排名方面却丝毫不占优势。而等到这帮年轻人终于爬上了经费分配体系中较好的位次,他们创新想法却往往已经不多了。一项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于《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杂志上的研究甚至显示:科研生涯进入第12年时,虽然研究者获得的科研经费会持续增长,但他们的科研产出却会开始下降。
图源:How to boost scientific production?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search funding and other influencing factors | Scientometrics (springer.com)
如何改变这种错位的经费分配方式,让往往离最接近创新、最有创造力的青年研究人员真正拿到他们需要的科研资源?
抛弃了论文、成果的量化指标,另一个问题则应运而生了,不数论文不看成果,那么,选拔的依据应该是什么?
因此,高水平、负责任的评审至关重要。韩启德提到刚刚去世的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例子。在周光召奖的评审时,有一个9人的理事会,理事认真地提出意见,最后评出来的人都要一一谈话认定。这些获奖者最后都被证明是优秀的科研人员,也都做出了很好的成绩。
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做出决策的依据不仅仅是过去的成绩和项目规划等等,还有研究者本人。
基础科研资助,支持项目“揭榜挂帅”固然重要,但支持人同样重要,毕竟决定科研成败的关键是人。
诺奖得主Brian远程演讲:我的科研之路:G蛋白偶联受体(GPCR)
在欧洲资助机构ERC主席Jean-Pierre Bourguignon看来,关注人是科技评价和选拔体系的基本。对科研人员的关注体现在三个方面:确保科研人员的可持续职业发展道路,特别是对于有才华的年轻研究人员;给予研究人员时间和自由去探索新知识;鼓励科学中的多样性、冒险精神和跨学科研究。
腾讯出资成立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探索从支持人的角度出发,设立“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它以“选人不选项目”为最鲜明的特色,小同行评议结合权威专家评议,利用“负责任的同行评议“、“高水平的同行评议”,真正地把经费——5年最高2500万——交给最有从零到一创新潜质的科学家。
在新基石研究员的评审中,被评估的不再是科学家提交的项目的可行性、交付时间,而是科学家本身,他们是不是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足够的热情,他们是否有勇气去挑战领域中那些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这不是选拔那些已有的成就,而是鼓励探索未知。这个项目与获得资助的科学家,大家都同样笃信,有那么一个问题,需要不计成本不计回报地去探寻,只要,这个问题足够重要。
这是一个充分信任科学家的项目,申请者既往的成果、已获的奖励、影响因子等纸面依据都只是辅助指标,他们所要做的只是:亮出自己的梦想,展现自己的热情,去投入一个最大胆的挑战。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首期新基石研究员祁海曾解释:“选人不选项目,是为了鼓励科学家做更大胆的探索,更大胆地提出研究计划。通过这些研究计划,他的同行便能够做出一定的判断:这个人的潜力在哪里。它更强调的是,通过一个也许会失败的研究计划,看到这个人内在的创新动力和捕捉科学问题的敏锐度。”
“强调支持人,实际上是支持这种潜力,以及它可能产生的突破,并不是一味地强调这个研究计划最终是完成了60%还是100%”。祁海解释,“这样的设置有一个好处,就是会支持到那些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结果的研究计划。比如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基因编辑技术,最初的发现并不是以编辑基因为研究初衷的。我想那些推动科学发展、造福社会的基础研究,因为其不确定性和无法预测性,特别适于用‘选人不选项目’的方式来支持。”
如何营造科学家友好型的生态?
潘建伟说,关键要营造一种好的学术氛围和土壤,帮助青年科学家成长。比如松茸,要在云南的森林里才能长得比较好,普通环境下长出来的都是蘑菇,那就没有特色了。
在这个系统中,要真正实现科学家为核心,在这里,科研自身的客观规律被严格遵循,在这里,一个科学家成长的生命周期被接受和尊重,而公平公正的评估更是应有之义。
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在工作上需要科研经费的支持,在生活上需要解决养家、育儿等种种烦恼。
而更加重要的,是鼓励原创、释放年轻人潜能的科研文化和土壤。国家自然基金委主任窦贤康认为,对于相对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是腾讯等民间机构组织的科研资助项目,获得相当数额的科研经费资助之后,“阻碍这些年轻人成长的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能否心无旁骛地把科研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深耕。”
日本的经验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借鉴。进入21世纪后,日本诺贝尔奖获奖次数仅次于美国。日本文部科学省的一篇报告总结,日本诺奖得主基本上是二三十岁就获得稳定职位,这使得他们可以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在日本资助机构JSPS,原创性和挑战性是各类资助项目一以贯之的选拔要求,基础研究资助项目、年轻科研人员资助项目、挑战性和探索性资助项目构成了青年科学家成长的三级台阶。青年科学家可以在有经费保底的情况,在经验成熟后挑战更具难度的原创研究。
发现优秀的青年科学家,给予长期稳定资助,让他们放手探索。这种信任青年科学家潜力的土壤,或许是现在急功近利的科研环境最缺乏的。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院士等在内的资深科学家角色,也非常重要。潘建伟就提到,此次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的演讲嘉宾之一、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先生回到清华之后,花了大量精力用于培养青年的杰出人才。比如姚先生把段路明引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给了全力支持,段路明后续做出了比较好的工作,去年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但在一些大项目中,或者是一些超级课题组当中,有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年轻科学家做出主要贡献,但荣誉和功劳归于“领衔”的资深科学家。
因此,韩启德说,要规范科研成果归属机制,包括无实质贡献者不得列入论文作者与获奖成员。
潘建伟则提到,年长科学家要放心让贤于表现优异的后辈,有的科学家七八十岁还在主导,很多年轻人都在他下面做,这样对年轻人成长是不利的。像奥本海默领导曼哈顿工程的时候,就只有三十八九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窦贤康在2023年的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上透露过:2024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拿出一半的基金项目,支持年龄不超过55岁的科学家,以确保基金委最重要的钱用在中国最具活力的中青年科学家身上。
民间也开始有自己的探索,2018年,腾讯注意到了青年科学家的处境和愿望,设立了科学探索奖,以及2022年出资成立了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设立了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希望能充分发挥社会资金宽容度高、灵活性强的优势,力求成为国家资助基础科研的有益补充,探索社会资金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科研的创新模式。
给青年科学家底气,支持他们大胆自由探索的“科学探索奖”,截至2024年已累计资助297位青年科学家。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并且可自由支配。此外,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已有两期共104位科学家入选。这也是政府资助主渠道之外,民间资助基础研究的有益探索。
这些来自民间的科学资助项目所希望提供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公平公正科研评价体系的探索。
一个良好的评估体系,才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乌托邦”的起点,在这里,科研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和纯粹,因为大家都明白,每一份经费的分配,依据的是科研的质量和科研人员的能力和潜质,而这里的青年科学家,从踏入科学界开始,他们就知道,最重要的是要解决真正有影响力的重大问题,而不是迫于评估压力去凑齐所需的论文数目。
民间的“核心经验”
可以用什么样的评价体系来发现和支持青年科学家?多位科学家提到了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探索。
韩启德总结,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有一个“核心经验”:找到了高水平、负责任的评审者,并给予充分的信任。
韩启德发布报告《关于促进青年科学家成长的几点想法》
而且,在奖励和资助时,还会适当向学科交叉与“冷门绝学”倾斜。
1945年,万尼瓦尔·布什提交给美国总统的内部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曾提到,“研究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并且必然充满不确定性。常规方法、传统和标准都会对科学研究产生抑制作用。”
实际上,因为过于创新而得不到赏识,在科学发展中并不少见。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今年的获奖者包括今天热门减肥药物GLP-1激动剂的三位研究者。而饶毅在文章中亦提到,上世纪90年代起时就曾有过一些机会,但几大药厂都做出了误判,导致相关的药物晚了20多年。
回到科学探索奖,2022年前沿交叉领域获奖人侯旭得到支持后带领团队,从章鱼、墨鱼、鱿鱼等头足类动物的变色能力得到启发,发明了能变色的活性胶体材料。而2019年前沿交叉领域获奖人李铁风在获奖两年后,以狮子鱼为原型发明了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实现在马里亚纳海沟的万米深海畅游。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研究都是小众领域,是“冷门绝学”,激励的是“自由探索的可能性和信念感”。
腾讯公司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说,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的基础研究,需要“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求真精神。腾讯资助青年科学家的初衷,就是想让青年科学家这个关键群体,在寻求创新但还没有最终突破的关键时期,得到雪中送炭的关键帮助。
在一个向好的科研氛围中,真正有潜力、满怀梦想的青年科学家们不需要困扰于生活压力,也不需要把宝贵的时间耗费在“短平快”项目中,不需要为了拿到科研资助而到处找人“打招呼”。他们可以去更多释放自己的潜力。
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上,谢晓亮对在场的新基石研究员、“科学探索奖”获奖人说:“从现在开始,你不再困于经费,创新能力是你唯一的天花板。”
主旨演讲嘉宾谢晓亮
在论坛的“科学夜话”,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鼓励在场的青年科学家和博士生在科学上勇敢追求,当没有任何一个条件阻挡展示你们的才能,你们有可能像一些伟大科学家一样,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