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好礼 | 带上这本书,与饶毅一起读懂中国首个科学诺奖
《辛酸与荣耀——中国科学的诺奖之路》,是值得铭记的中国科学诺奖圆梦之年——2015即将过去之时,《知识分子》想要留给广大读者的最佳纪念和礼物。欢迎大家长按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参与众筹。
2015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正在电脑前奋笔疾书。“我之前预测果蝇的生物钟研究可能会得诺奖,但马上要宣布结果,稿子还没写完,搞得我很紧张。”
数分钟后,屠呦呦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传来,饶毅瞬间如释重负。“所以,听说屠呦呦获奖时,我先是松了一口气,然后才感到高兴和激动。”
半小时后,《知识分子》第一时间推送饶毅对屠呦呦获奖的解读文章,阅读量瞬间破万。他在此文编者按中连发数问,掷地有声:
1970年代,科研条件很差、经费有限,屠呦呦如何能取得如此重要的科学发现?
屠呦呦做出举世公认的成就,为何没有得到国内的重要认可,没有大奖、没有院士荣誉称号?
……
的确,屠呦呦获诺奖对中国科学的冲击,是今天人们不能不反思的问题,而饶毅的发问也并非只是情之所至。
对于青蒿素研究的历史,他比常人有着更为清晰地了解和感悟。早在2011年,他就曾撰文专门介绍青蒿素和屠呦呦的工作。
不过让他始料未及的是,饶毅也因此而被外界称作是屠呦呦获得诺奖的“推手”。
于是,在多个不同场合,他都不得不作出解释:“我和北医的老师带研究生研究青蒿素和抗疟药的科学发现历史,这是一个科学史的研究项目。我们是以科学和历史的态度来研究有趣而且有意义的问题,可以说是科学史家,但不是屠呦呦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推手’。”
《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教授饶毅
饶毅对青蒿素研究的历史感兴趣始于2000年左右,不过一直到2008年,才有机会与刚刚考入北医的研究生黎润红以及医学史教授张大庆一起,全面挖掘并梳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探究这段历史的任务是艰巨的,经过长达6年的不懈努力,对50余位亲历者的访谈,我们看到了一项特殊时期国家科研任务的艰辛,懂得了青蒿素这一重大人类科学成就的来之不易。
这一切,都被收入了今天我们想要出版的《辛酸与荣耀——中国科学的诺奖之路》一书中。
不过,与一般记述青蒿素研发历史的书籍不同,《辛酸与荣耀》以更为全面的科学线索和历史背景,还原出中国科学在诺奖光环下的一段悲欢往事。
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疟药,青蒿素成就于“文革”期间的“523任务”,而本书所讲的抗疟药研究历史,则要从1940年代的民国科学家张昌绍写起。
张昌绍(1906~1967)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张昌绍这个名字,但对他的外孙女、著名女影星陈冲一定有所耳闻。
陈冲手持外公照片
事实上,第一位从中药里面获得抗疟药化学分子的,正是当时的上海第一医学院教授张昌绍。他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进修后,于1941年回到战争期间的重庆。所以,他是放弃国外工作回到苦难深重的中国的“爱国科学家”。
来到重庆后,张昌绍放弃了自己原来的神经药理研究,转而研究中国急需的抗疟疾药物,而且经过几年努力,他和同事成功地从中药常山中,提取到有抗疟作用的常山碱。所以,张昌绍是从中药获得化学药物的第一功臣。他的思路和方法,正是以后研究青蒿的思路和方法。
虽然张昌绍不是屠呦呦的老师,但屠呦呦的老师也是留学西方的科学家,他们将西方研究药物的科学方法引人中国, 他们在中国的科研实践和教学,为以后的科学工作者所传承。
可惜的是,张昌绍在1967年“文革”中不忍屈辱而自杀。
了解这样的历史,才能了解屠呦呦,一位上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医学院的药学系本科毕业的学生,是如何得知怎样从中药中提取化学分子的。
“文革”期间,老一辈科学家要么自杀、要么受到批斗。但是当时年轻的一代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训练和基础。青蒿素的科学研究过程重复了1941~1947年张昌绍的研究过程,不过将常山换成了青蒿。大家之所以不知道常山碱,是因为它在抗疟之外会造成呕吐,故而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青蒿素的副作用小,因此才被大家广泛使用。
我们的新书《辛酸与荣耀——中国科学的诺奖之路》忠实记录了亲历者的回忆和看法,这种客观的历史研究,是《知识分子》所推崇的精神和方法。
通过此书,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更希望有青年人能够因此而热爱科学,让他们看到科学是值得追求的人生选择。
先睹为快 | 附新书目录大纲:
序言 秦伯益
引言 饶毅
第一章 诺奖梦圆
历史性突破
获奖第二天
所谓诺奖“推手”
迟到的肯定
延伸阅读:
• 饶毅发给屠呦呦的第一封信
• 屠呦呦诺奖颁奖礼发言
第二章 神秘工程
代号“523”
寻宝中医药
延伸阅读:
• 疟疾与抗疟小传
第三章 “绞取汁,尽服之”
药典再发现
缘分未到
重新锁定青蒿
青蒿素现身
青蒿素究竟是什么
延伸阅读:
• 古代药典中的青蒿
第四章 分歧与争议
首篇论文与青蒿素命名争议
国家发明二等奖引发分歧
延伸阅读:
• 屠呦呦口述实录
第五章 抗疟第一丰碑
铭记1967,两代科学家的命运
谁是中药提取抗疟化学分子第一人
延伸阅读:
• 重识张昌绍
第六章 启示与反思
认可屠呦呦的意义
久远历史的当代启示
延伸阅读:
• 饶毅:女性文武双全是中国的骄傲
• 施一公:屠呦呦获诺奖后的三点感想
• 鲁白:“屠呦呦现象”提出的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议题
• 王晓东:诺奖,我们来了 我们还会经常再来
后记/跋
典藏文献
一、青蒿素论文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
青蒿素的晶体结构及其绝对构型
二、回忆张昌绍
为中国药理学奠基的人——张昌绍的一生
回忆我的父亲——重庆时期和最后的时期
忆父亲张昌绍
三、常山碱论文
国产抗疟药常山之研究
国产抗疟药常山之研究(初步报告二)
Antimalarial element, dichroine, contented in Dichroa fabrifuga.
常山之抗疟成分——常山碱
三十年来中药之科学研究
Ch'ang shan, a Chinese antimalarial herb
Pharmacology of ch'ang shan (Dichroa febrifuga), a Chinese antimalarial herb
Chemotherapeutic studies on Ch'ang Shan dichroa febrifuga. III. Potent antimalarial alkaloids from Ch'ang Shan.
Antimalarial constituents of the Chinese drug Chang Shan, Dichroa febrifuga Lour.
青蒿素研发大事记
附注与参考文献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达众筹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