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焦墨大师李颠:不傍一人,独登绝顶

2017-08-14 巩义吃喝玩乐汇

        一日,于一体跨界大讲堂吃罢午餐出来,见一须发皆白的老者,抱一大卷儿书画,在暮春的大风中远远走来。不知为何,在那一刻,心中被一种莫名的东西所触动,让我情不自禁地上前问候了他。

      怎么可能?这竟然是被众多权威机构、权威媒体、专家评定为焦墨山水大师的李颠先生!

     佛家讲,我们所遇到的一切皆是我们的心所感召。深入宋庄三年,一直想遇见一位名符其实的大师,可一直也没能如愿。谁能想到我与大师相距竟然不足百米?这让我更加相信缘分不到,寻之觅之皆是惘然。

      李颠先生的眼睛似孩童一般清澈,笑起来亦像一个孩童。拨开时间的烟云,我与他一见如故。

    在李颠先生的画室,我着实被他的焦墨山水画震住了!

那山雄奇壮伟,大气磅礴,一言难尽……

也许别人看到的是山,也是被山所震撼。而我看到的却是云,极度震撼我的亦是黑的山所衬出来的皑皑白云。

那用焦墨画出的翻滚留香、顾盼自雄的白云,已独步古今。

李颠先生半个世纪从教,独创钢丝皴法,尤善焦墨山水,成果丰硕,名声斐然。

      越是细品李颠的焦墨山水画作品,越是钦佩他、敬仰他。虽然李颠先生一再强调,他师承明末的程邃、近代的黄宾虹、张仃,他是在对中国传统的焦墨山水进行传承、继承和发展而已,绝没有自立门派。并且李颠先生一再强调:我不是大师,有人称我为大师,这对我是一种鼓励。

我这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师?真正的大师的品质又是什么样的?

我这才知道,为什么众口一词,大家都叫李颠先生为焦墨山水大师了。

众口铄金,不得不金。

李颠=焦墨山水大师;焦墨山水大师=李颠。

说点题外话。因为这话,在没遇到真正大师之前没法讲。所以得遇大师李颠,甚是畅快。

什么是大师?

     大师是指得了道的人、开了悟的人,是像孔子、孟子、老子一样的人,是像佛一样的人。

       各行各业都有大师,他们都是在自己的行业得了三昧的人。绘画界的大师是在绘画上得了三昧的人。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古人讲的。

      什么是三昧?道理很深。简单讲,得了三昧就是有了一定的定力,一心不乱了。

也许有人因此会问:李颠老先生有没有得到绘画三昧呢?

让我们先看李颠先生的焦墨山水画,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李颠先生的焦墨山水,在中国传统焦墨山水画的笔墨、章法、画势、意境的基础上,突破了黑白两极的极限,不但画出了两极之间的灰色,而且还画出了白云和流水。那白云是有厚度、有生命、有香气的;那流水是有性情、有声响、有故事的。总之,它们都是活生生的,都是自自然然的,仿佛是本来就有的。

四十年前,焦墨山水大师张仃先生用焦墨画出黑与白两极之间的灰色。在焦墨山水画中,自古以来,灰色调子从来没有出现过,过去的灰色调子都是墨用水调了以后,才能表现出来,这是人们的公论。张仃凭借手上的功夫,用焦墨画出了灰色调子。张仃这一创举震动了整个画坛。

李颠先生很激动,对张仃先生说:我要用焦墨画出白云来。不但要用焦墨画出白云,还要画出白云气韵的动感。

张仃先生说:白云的渐变,用焦墨太难把握了,从古至今没有人做到过,你就不要做这种无谓的努力了。

二十年后,李颠先生做到了,用焦墨画出了白云的变化莫测。

李颠的云,翻滚流动全靠焦墨灰色调子的渐变。

可惜,张仃大师已经不在了。

焦墨山水两个重量极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话没有说。

在他们之前,还没有人能够画出灰色,更没有人能够画出白云。

所以人们一直认为焦墨山水是残缺的艺术。

李颠攻克了这个难题。

他用了足足二十年的时间,不断探索,在吸取国画养分的同时,借鉴西洋画法中的光影和透视技法,最终使白云从平面走向了立体,从静止走向了奔腾。

李颠画出了白云,填补了空白,举世震惊。

李颠使残缺的焦墨山水变得完整了,也使焦墨山水真正成为了一个画种。

可是张仃已经不在了。此刻李颠大师的万般悲喜说与谁人听?

现年84岁的李颠先生独坐焦墨山水画的绝顶之上,看云起云落,看四时轮转,看沧海桑田,看人生潮起潮落。

李颠先生认为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就是大师,永远都不会自满,永远都觉得所有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耳。所有画家都有可取之处,唯我自己需要不断学习。

也许在人们看来李颠是寂寞的、孤独的,是高处不胜寒的。可实际上他一点也不孤独,他已与天地人生相融相合,宇宙万物皆是他的知己。他可以随意地将天地古今、山水云树、人情物性融于一体,然后只用焦墨大开大合、气壮山河地表现出来。看着他的山水,我常常有一种壮烈之感。可以说他所画的已不是山水,而是大师之精、气、神在焦墨山水这一艺术形式上充分地自我表现,是与大自然深度融合之产物。已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

这样看来,我们能不能说李颠已得绘画三昧了呢?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李颠已是真正的焦墨山水大师了呢?

应该是可以的吧。

焦墨山水大师李颠,对焦墨的掌握出神入化,于繁简、动静、收放中,无不洋溢着即时而生的创作灵感。不但没有受一点儿焦墨单一,渐变难以掌握的束缚,还能够随手而书,无不尽人情,尽物意,尽山河云水之灵变,无一丝一毫的匠气。

李颠大师对匠气有新解,我很认同。他说什么叫匠气?比如说,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一旦你陷在“推”“敲”里,你就已经沾染上了匠气。他觉得推比敲好。熟人、朋友才能推门而入。因为“推”是自然的。所以,李颠永远都是崇尚自然的。所以他才能从古今大家影响中脱化而出,在古今艺术大家的肩膀之上,形成了李颠焦墨山水的艺术巅峰。

须知云外千峰上,别有灵松带露寒。

这句诗,说的就是焦墨山水大师李颠的艺术境界。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和一个平庸者的区别是在某一天或是某一刻,他突然能够把自己的灵魂揉入自己的作品中,这个作品表现的内容和形式都可以是灰暗的、沉闷的,但是某种光亮会在深不可测的地方突然闪现,打动那些能够感应的人们。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悟”。它可能来得很早,也可能在很晚才出现,可是,没有它,一定不能算是艺术家。

这是美国作家林达说的。

照林达的话说,李颠焦墨山水的那某种光亮,那打动那些能够感应的人们的东西,我认为就是那翻滚奔腾之云。

你看李颠的云,白得多么的令人振奋。而焦墨黑得又是多么的纯粹!这不禁让人疑惑,他是怎么做到由黑到白这种渐变的呢?就算是能够做到,可那让云成为真正的云的风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到此,我不禁感叹:李颠真乃神人也!

李颠为了表现云,却神奇般地画出了风。这背后的努力,常人无法想象。风从何处来,会往何处去?李颠全部都一清二楚。云从何处来,会往何处去?李颠也是全部都一清二楚。 他通过读书、反复实践、观相、参悟,终于知道了云和风的本体。

这才使得他的焦墨山水风起云涌,气象万千,横扫中国沉寂的画坛。

李颠的白云因了风,才有了速度、力量和万千的柔肠……

李颠说:“水墨山水能表现出的气韵和云的仙气,如果焦墨山水表现不出来,那是焦墨山水画家的耻辱,是我李颠的耻辱。”

因为这样的担当,李颠要走的路确实还很长很长。

为什么要关注李颠?关注他的焦墨山水创作?这其中原因很多。主要有三个:一是中国画坛自黄宾虹、张仃以后,焦墨山水创作后继乏人,呈式微之势,需要关注。二是李颠的焦墨山水创作,根基深厚,走的既不是纯粹学院派的路子,也有别于江湖草根画家的笔墨范式,他有自家面目,值得关注。再一个就是他确确实实值得关注。如果我是画商或是藏家,我必定是会见到李颠的画便收。有一天他的画,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均会赶超黄宾虹,也未可知。

因为李颠的焦墨山水古今一绝。

更况且焦墨画本身就是绝路逢生的东西,一个很难掌握的东西。能画出白云,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五千年来第一次有人用焦墨画出了白云。那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李颠大师作品的价值不可估量。

焦墨画是采用干笔浓墨而不借助于水的淡化作用的一种画法,也是一种最古老的画法。五千年前的彩陶就是焦墨画法,隋唐时期兴盛起来的壁画,也基本上是焦墨。到了北宋,虽有了水墨的浓淡变化,但与后世在生宣纸上那种水墨淋漓的丰富变化相比,也还是以浓墨为主,所以黄宾虹先生题画有“北宋多用焦墨”之说。明末清初的程邃喜欢画焦墨,多半是以枯笔渴墨为主,水墨辅之。现在国内纯用焦墨作画也仅有李颠、崔振宽、赵亚铭、向维果、周光辉、陈火箭、尹大德等为数不多的一批焦墨画家,他们共同传承着焦墨这一难度较大的古老绘画方法。

而李颠无疑是当中的佼佼者,是引领焦墨山水当之无愧的大师。李颠大师正是从焦墨工夫的极处,求不可得的效果韵味。

大师李颠本是科班出身,而又不失法度地开创了自己的道路。他深知画论理,不论相,理明而相从之。所以他总是诲人不倦,出口成章。

如禅家之参最上乘,得三昧者,始可以为画。未得三昧,终在门外。

李颠大师已进得门里,相信总有一天他一定会开宗立派。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们也可以将此句看作是中国焦墨画的境遇和写照。

      而诗句中那袅袅升起的云,正是李颠大师用焦墨所画出的白云,也正是他所追求的艺术本真。

      李颠先生,巩义市人,字残人,号半狂,生于1934年,先生之焦墨云雾流水,气韵生动,山势磅礴,堪称大笔。

       文化部授予其焦墨山水大师荣誉称号。纪念堂収藏先生55米山水精品长卷《中华山河颂》, 河南电视台在《李颠先生采访录》中称先生为焦墨山水第一人,先生编入《中国书画家大词典》《当代卷》

       李颠先生现为中原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杂志专业画家,现为洛阳醉墨轩画廊主人。(边云岭,著名作家、书画评论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