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 I AM DEVINE, SO ARE YOU
原著信息
I AM DEVINE, SO ARE YOU
How Buddhism, Jainism, Sikhism and Hinduism affirm the dignity of queer identities and sexualities
Introduced by DEVDUTT PATTANAIK
Edited by JERRY JOHNSON
Co-editors: Rev’d Loraine Tulleken & Rev’d J.P. Mokgethi-Heath
Contributors: Devdutt Pattanaik, Jerry Johnson, Sukhdeep Singh, Sachin Jain, Vivek Tejuja, Dr Meera Baindur
First published in hardbook in India b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 2017
P-ISBN: 978-93-5277-485-2
译序
PURPLE学术组(蛸)
本文译自《I AM DEVINE, SO ARE YOU》第一部分“Introduction to the Karmic Faiths”的第二节,第十至十二节。第一部分由印度教徒、神话学及印度文化学者Devdutt Pattanaik著。如同原作编者所述,本书的目的并非对业力信仰作权威的解释或严肃的学术论述,而仅是一些有关建立在业力原则上的信仰如何助力于酷儿的身份认同的个人意见。
业力信仰发源于印度,播及亚洲,在世界上有着为数众多的信徒。在中国,各种业力信仰中群众最为熟悉的是广为流传的大乘佛教。不过,若非宗教人士,一般人(尤其是无神论者)可能对佛教的教义只有简单的认识,如“不杀生”等行为戒律,而对其背后的哲学/神学基础知之甚少。即使是在信息流通的现代,国人对于我们的南亚邻居复杂的、多元的、与宗教紧密交织的文化背景也较为陌生。一方面,这是出自基础文科教育中对东亚以外亚洲文明的忽视——我们还有太多更紧迫的主题需要年轻人们了解,中国、西方、现代……而学生们毕竟精力有限。一方面,语言也是一道无形的壁垒。尽管英语足够用于日常沟通,但是若要真的深入了解宗教与文化,就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多种语言或方言的卷帙浩繁的经典——梵语、巴利语、泰米尔语、古代俗语(Prakrit)、藏语……学习这些在现代生活中缺少实用性的精巧语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这还只是为了获得一块开门砖。由此可见培养印度学学者何其艰难,而待有志研究者挖掘译介的南亚文明宝山却是无尽藏的(向他们致敬!)。
近年来,我国引进了不少印度流行作品,使得国人对南亚文化重新燃起兴趣。由于佛教对本民族的深远影响,中国人天生就比西方人对南亚更加容易亲近。在西方文明遭遇现代性危机的时候,东方的古老智慧或许是一块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回到正题。译者向Purple推荐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正是希望它能为众多已经/正在/即将纠结于性主体身份认同的朋友提供一点启迪。这并非要求读者接受业力说的全部或某些内容,或劝告读者皈依某宗教以期救赎(如此短的篇幅也不可能做到)。“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但我们不必对它完全抗拒,仍可从中炼取一些为我所用的部分。在思想的交锋中,坚实的信念是锋利的武器,古板的教条是锈钝的链条。我们从各种意识形态体系(业力信仰/亚伯拉罕诸教/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中也许都多少可看出酷儿的所指,但是文本的简单呈现与解读并利用话语进行的现实实践之间仍有着一条鸿沟——这是需要我们跨出的一步。作者在文末亦指出了阐发业力信仰的理念核心及脉络的重要性——对某种意识形态体系依托的文本做酷儿化的解读,这本身就是在为酷儿群体争夺领导权。
这篇文章不只面向LGBTQ+,也面向所谓的“性多数”:无论我们自认具有何等性特质——我们反思过自己的生活意义和生活方式吗?我们为什么是男人/女人/或者其他什么人?为什么他们规定爱与欲望的善恶?要不要建立家庭?要不要延续血缘?这种生活是完满或者缺憾?这样的问题不一而足,也不仅涉及性与性别。有的人或许从本国传统中继承了对天伦慈孝的向往,有的人或许从西方传统中汲取了对自由权利的渴望,这些外部固有的文化观念(意识形态)有时是承载内心立命的支柱,有时却把我们逼入存在的绝境。当话语出现裂隙的时候,这些话语的命令让我们感觉困惑痛苦。一块他山之石,或能助我们照亮话语系统中不被言说的阴暗背侧,成为意义荒芜之地上播下的种子。
图为作者DEVDUTT PATTANAIK
一、业力信仰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佛教、耆那教、锡克教以及印度教有许多共同的根基。
[1]
1.他们都相信世界无始(anādi)[2]亦无穷尽(ananta)。事件总是循环地发生。
2.他们都相信没有任何事情会自发发生。每个事件都是以往事件的业果,包括前世。过去的事件创造了现在,现在的事件创造了未来。这就是业(karma,音写“羯磨”)。
3.他们都相信人类因为拥有心智的力量而是幸运的——人类拥有认识世界的本真的潜能。
4.世界在人类的心灵中激起了各种各样的感觉,情感和想法。人可以去享受这些,但我们也因此冒着陷入愚痴无明(moha,音写“谟贺”)的风险。
5.错误地认识世界、被世界迷惑、试图控制世界[3]、被世界所控制会让人陷入不幸。
6.由于幻(māyā),众生囿于生死轮回。
7.如果一个人能认识世界的本真,不再愚痴而被迷惑,就可能从物质世界和转世轮回解脱而获得自由。
8.智者和大师的教导和他们开示的实践法使我们能应付不幸,包括而不限于:仪式、祈祷、崇拜、朝圣、服侍、冥想和祝福。
9.正法[4](dharma,音写“达摩”)是一系列理念和行动,它帮助人在航渡于业力的河流时既不受惊惧也不惊惧他人。它植根于同理心,而不仅仅是正确性。
10.瑜伽(yoga)是一套使我们能够打开忧惧的心结,不再被世界幻惑的实践。
[1] 译注:这些宗教都建立了相当复杂的宗教哲学体系,区区数言只能描画出大致框架,而不足以窥其全貌。显然,在以下列出的诸观念的具体解释问题上各教各派也有所分歧。选编这一篇章的目的仅是让不熟悉业报宗教的读者能对其建立基本的了解。它所用的语言相当通俗,并非对其所介绍的观念的严肃定义。
[2] 译注:括号中为对应梵文词的IAST转写或英文,下同。
[3] 译注:“控制世界”,不宜理解成“在世界中行动”。
[4] 译注:汉译佛经中常用“达摩”。这个词的含义在历史上经历了复杂的演化,各教派别也发展出不同的用法。道德伦理、人生道路、政治法律、信仰教法、事物的本质秩序、维持事物存在的发展规律,都是“正法”的指涉范畴,佛教还用“达摩”指一切事物现象。“正法”强调的不是理论,而更偏重实践。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词完全对应“dharma”概念,“法”、“道”、“理”、“义”等词,或可帮助读者理解。关于此概念,海内外有不少专门论著,读者可自行了解,此处只是极其粗浅的介绍。
二、业力信仰如何看待酷儿?
普罗大众总是通过故事来理解他们的信仰。理解业力信仰,关键在于理解宗教故事。
我们发现,在印度教的许多故事中都有男神变幻为女神及普通人在男女性别中转换的情节[1],这暗示了性别的流动性,并显示出它对跨性别更加包容的态度。然而,尽管在这些故事中刻画了男性之间、女性之间的友爱图景,我们仍旧无法确证这些感情是柏拉图式的、罗曼蒂克式的还是包括肉体关系的,留下了解读的空间。另外,在印度教中许多酷儿主题的故事都是隐喻,意在以叙述的形式传达复杂的形而上学思想。
印度教对跨性别故事的包容性更强。例如,一些故事描绘了毗湿奴变为少女、湿婆神变为半女性的情节。不过,同性情爱并不是印度教神话的主导话题。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希腊神话中充满了同性爱情的故事,男人与男人相爱,女人与女人相爱。阿波罗钟爱雅辛托斯,他的姐姐阿尔忒弥斯则赶走了怀孕的卡利斯托。希腊传说中也有许多男子与男孩相爱的描述。所以希腊神话体现了对酷儿性取向的包容,更关注内显的内心感情;而印度教神话则体现出对酷儿性别的认同,更关注外显的形体特征。
这样的分野也体现在现代LGBTIQ政治中。受到希腊神话影响的西方社会比起跨性别更包容同性恋;而受到印度教神话影响的印度比起同性恋更包容跨性别。
亚伯拉罕诸教传统中,往往认为罪恶之城所多玛和蛾摩拉受到的天罚是缘自其酷儿行为,但重要的是,在印度教、佛教或耆那教的圣书中并没有类似的传说。
[1] 译注:作者Devdutt Pattanaik另有著作《The Man who was a Women and Other Queer Tales from Hindu Lore》对这些故事做简介。。
三、业力信仰是如何被用来反对酷儿的?
业力信仰的隐士传统认为感官[1]会导致个体被束缚在物性之海,并将人困在无尽的转世轮回中。性被认为是污浊的,只有独身男子(saṃnyāsin[2])和贞妇(sati)才被认为是圣洁的,所以基于性特质的身份认同招致了许多批评。因此规范僧侣行为的佛教戒律明确说明了酷儿的一种,般荼迦(paṇḍaka[3])不应该剃度出家。这些规则也延伸到那些装扮得像男性,或者行为举止不像女性的女性(我们可以认为是指女同性恋)身上。耆那教中对同性恋的排斥也来源于它对隐修禁欲的生活方式的偏爱。《摩奴法典》中对同性恋行为的反酷儿批评更多是出于玷污种姓而非性行为本身的考虑。有过非阴道(ayoni)性交的人被要求进行净化仪式,例如穿衣沐浴或禁食。针对异性私通或强奸,则有更严酷的净化方式。
业力信仰认为生命得于祖先,从而众生需要通过婚配和繁衍子孙来偿还此债务(pitṛ-ṛṇa[4]),这是其宗义中的核心仪式[5]之一(saṃskāra[6])。因为同性关系基本被认为是无法繁衍,没有生产性的,于是这就成为了反对同性关系的主要根据。锡克教中并没有对酷儿性别或性取向的批评,但珍视婚姻和家庭生活的价值。
[1] 译注:英文原文“sensuality”。阻止解脱的“感官”包括但不限于性方面,但下文主要探讨了性方面。
[2] 译注:印度教主张人生分为四阶段: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遁世期(又译游方期)。进入遁世期者称弃世者,舍弃对世俗的所有关注,四处游方冥想,唯求解脱。
[3] 译注:指“不男之人”,生殖力(欲望)有某种缺陷的男性。但此词并不限定具体如何缺陷,文献中可见不同的解释和更详细的分类。
[4] 译注:直译为“(欠)父祖的债务”
[5] 译注:英文原文“key rite of passage”,人进入下一阶段、获得新的身份地位时举行的仪式
[6] 译注:此词含义众多。可译为:准备;再生族家庭中净化的仪轨;[佛教]为,等。
四、业力信仰如何确立酷儿的尊严?
以下基于业力信仰的理念可用于确立酷儿群体的尊严:
1.在众多业力信仰中皆没有“审判日(Judgement Day)”的概念。神(God)不是判官,也没有任何人将堕入所谓“永恒的惩罚(eternal damnation)[1]”——酷儿们也不会。
2.自然/神(God)是无穷尽(ananta)的。无穷尽没有边界(rekhā),没有区隔(khaṇḍa)。它如同液体,酷儿也包蕴于这川流中。人类的心智有穷尽,受到限制,所以我们无法理解所有事物。我们必须怀着对无穷尽的奉爱和虔信,接受一切,甚至是那些我们看来毫无道理的事情。
3.我们的身体、我们的人格以及我们的性特质(sexuality)是其因果业报(karmic burden)的结果。接受它们的原本面貌,而非拒斥才是智慧的做法。
4.知识帮助我们适应社会中的酷儿。每个社会都必须根据地理(sthāna),历史(kāla)和人(pātra[2])的需要改变社会规则。 往昔认为,女性次于男性,贱民[3](Dalit)次于婆罗门,而酷儿次于直人。但是在现代,这些观点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5. 我们必须思考以下的实际问题:
a) 我们的家庭如何接纳酷儿成员?
b) 当酷儿老去,由谁照料Ta?
c) 酷儿如何照顾Ta年迈的父母?
d) 酷儿如何延续家族氏名香火?
6.对我们来说,酷儿们面临的问题同样是众多年轻男女面临的问题——他们愈发乐意选择事业胜过家庭,单身胜过婚姻,离婚胜过貌合神离,以及只生育一个孩子。 随着男孩和女孩们跨越宗教、语言、种姓、社区的界限而结合,旧的宗教习俗被抛弃,新的实践被创造出来了。这样的改变(adjustment)和为了适应于酷儿群体的改变没有什么不同。
7.酷儿可以结婚,因为婚姻是没有性别的灵魂(ātma[4])之间的结合。一具身体可以是男性,女性或酷儿,可我们却赋予了无关紧要的身体(śarīra)赘余的价值。
8.无论我们的身体是男,女,或者酷儿;无论我们的社会地位如何(富人/穷人,受过教育/未受过教育,已婚/未婚,商人/服务业者);每个人都必须应对孤独,无力感,以及沮丧和被遗弃的感觉。这是众生普遍面对的状况,而智慧在于去帮助人们应对这一切。
9.神内在于你我(jivātma[5])及他者(parātma[6])。通过他者,我们能知晓终极的神圣存在(paramatma[7])。奥义书中有格言:我者即梵,汝亦其如(ahaṃ brahmāsmi tat tvam asi[8])。探索如何去爱并领会现实世界(the world as it is)而非我们希望世界成为的样子,就能获得智慧。更加宽容,接纳自身和他人的酷儿一面,就能发现内在的神——神即智慧与爱。
10.在永恒信仰(sanātana dharma[9])中,众生皆有出路(upāya,音写“烏卑夜”)。只要我们心态开放,智识开阔,愿意“适应”,就会发现:没有什么是永固不变的。
[1] 译注:业力信仰并非没有地狱,但是它们所谈论的地狱既不永恒,也不是终点。
[2] 译注:梵文本义“容器;主人”
[3] 译注:被排除于四大种姓(瓦尔纳)之外,最下等的“不可接触者”,历史上长期受到社会严重压迫。印度独立后立宪废止种姓歧视和“不可接触”的旧习。印度官方于2018年9月建议媒体停用“Dalit”的称法,改用中性的“Scheduled Castes”,不过亦有说法认为这两个词覆盖的人群并不完全一致。
[4] 译注:梵文本义是“自我;自己”,印度哲学中常以“自我”为“灵魂”。
[5] 译注:梵文本义“众生的自我”
[6] 译注:梵文本义“他者的自我”
[7] 译注:梵文本义“无上自我”,又译“第一自在我”,即宇宙最高精神。
[8] 译注:即标题“I am devine, so are you.”此两句是吠檀多哲学中的核心格言(mahāvākyam,直译“伟大的言辞”),传递了最高精神“梵”与“自我”统一的不二论思想,并从形而上学角度暗示不同个体间的平等。佛教也受到这一哲学理念的影响。
[9] 译注:梵文本义“永恒正法”。现代印度人常以此称呼自己的宗教信仰,“dharma”是印度文明的核心,就如同“仁”在儒家思想中占有的地位。古代典籍如《薄伽梵歌》等也有用例,不过是以本义出现。
我们必须考虑到佛教,耆那教,锡克教和印度教不是同质的,这些宗教本身也由无数教派和社区组成。然而,在各种业力信仰的智慧中共通的提纲挈领的原则能够以多种创新路径留出容纳酷儿群体的充足理论空间。
当论及国家和性特质(Sexuality)时,问题之复杂容易引起困惑。如前所述,虽然印度对跨性别者持有深刻的宽容,且这种宽容的态度有着久远的历史,跨儿们仍然是印度社会的边缘群体。不过,印度总理莫迪在2016年8月公开倡导了跨性别权利;中央邦乌贾因市于2016年6月举行的盛大节日庆典中,政府实际上也为跨性别者(当地称为“紧那罗”[1])提供了单独的厕所。美国的情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是否建设跨性别厕所引发了争论,恐跨女权主义也不乏拥趸。值得注意的是,在亚伯拉罕诸教中,上帝是明确的男性,他的大多数著名使徒也是如此。它们也讲述同性之爱的故事,例如大卫和扫罗的儿子乔纳森之间的爱情;关于性(sexuality)的重点论述则集中在所多玛城和蛾摩拉城,二城皆因酷儿和享受肉欲的倾向而被上帝摧毁。
虽然第三性别的存在得到了承认,但其余的酷儿光谱仍然是被不可见化的。在印度,虽然跨性别者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和人权,但同性恋结合依然是“非自然”法条规定的刑事犯罪[2]。这种恐同症可以追溯到基督教保守主义和伊斯兰框架的影响,以及印度至上主义者尝试以亚伯拉罕路径重构印度教的努力。因此,强调业力信仰核心中的自由主义基本原则,并阐明可树立酷儿表达之尊严的理念脉络是非常重要的:佛教主张对酷儿怀有深刻的共情心,并鼓励一种真实的,业已从虚幻的社会建构中解放的身份认同。耆那教主张非暴力和激进的怀疑主义,因此它不会意图急匆匆地对酷儿现实(queer realities)下定论(judgement)。锡克教强烈主张不同性别和不同个体之间的平等。印度教崇尚多样性,其中自然也包括所有表现形式的酷儿。
[1] 译注:来源于神话中的半人半兽(有说半鸟或半马)紧那罗神,在不同宗派中演绎出不同形象和司职,此处从略。梵文Kiṃnara,意为“是人乎”,即“是人非人”。佛经中又译作“真陀罗”等。
[2] 译注:即印度刑法377条。377条订于19世纪中叶英殖民时期,2018年9月被最高法院判定违宪,从而实现了印度的同性恋非罪化。本书出版时,该法条尚未被取消。
翻译:蛸 南流水
排版:邢浩宇
插图: Athena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