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宋文化 美立中国

2016-03-26 恋上宋代生活美学 宋扇
点击上方“宋扇”订阅公众号,宋生活美学早知道


 “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宋朝是个群星汇粹的年代,因为极其重视文教,学术文化的成就极高,中国文化至此更趋精深成熟,所以更方面的人才也就不断的涌现了。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沈括、岳飞、朱熹、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等等一大批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中光彩夺目的人物。宋代文化空前进步,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

宋文化艺术
宋徽宗《腊梅秀眼图》

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到了宋代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不仅仅把风景描绘,还强调画中意境。道家强调阴阳,宋代理学注重天人合一,追求暗藏在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义理。两宋画风有别。北宋山水画多灿烂辉煌转,质感强烈,时而柔和温雅,气势宏大。在苏轼的提倡下,慢慢走向最求自我表现,追求意境,务求神似。南渡后,多描绘秀丽江南山水景色,构图简约,但花鸟画则更趋严谨精致。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宋朝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顶峰期,宋朝皇帝特别重视书画事业,在宫廷设立了翰林画艺局,翰林图画院与画学。宋画主要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三大分类。

宋代瓷器
哥窑青釉鱼耳炉

宋朝瓷器,以其古朴深沉、素雅简洁,同时又千姿百态、各竞风流的气象为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工艺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让世人景仰的丰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2、品类繁多,器型多样。最受欢迎的有“梅瓶”、“玉壶春”等3、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4、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
宋代诗词
米芾《致伯修老兄尺牍》

宋朝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宋朝诗歌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有各个方面的知识财富。但这个宝库,我们认知开发的极少。宋朝的诗歌是唐朝诗歌的延续、再发展与突破。宋朝的诗人更广泛、诗篇更丰富。诗歌的种类、形式在宋朝达到丰富。宋诗创作数量空前丰盛。北京大学正在编纂《全宋诗》,据初步统计所收作者不下九千人,为《全唐诗》的四倍。《全宋词》辑录,共收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章近两万首。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占了六位,包括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各有风格,其特色在于,内容写实,大部分是论政与论道的作品,当中带有忧患意识;风格平易自然;艺术表现手法,多以古论今,是结合实用与艺术的作品。苏东坡等人认为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当中的学问不仅仅书本上的,还包括了个人的修养。他们的作品不只反映情感,更描写了对事物的洞见。他们并不侧重表现形式与技巧,反而侧重于个人胸襟与艺术人格。因此,他们能够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词为文。
宋代史学
《资治通鉴》

史学与前代相比,宋朝的史学特别发达。历史学家陈寅恪说:“中国史学,莫盛于宋”,“宋贤史学,古今罕匹”。宋朝有多个官方修史机构,如起居院、日历所、实录院、国史院、会要所等。最著名的史学著作当属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
宋代理学
朱熹,南宋时期重要的理学家、教育家、史学家,一生著书立说儒学在宋朝得到的空前的复兴,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新的儒学思想—理学。理学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要内容,在建构儒家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代表人物包括“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和陆九渊}。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理”和“气”是并存的,密不可分,但有先后之分。理是万物之源。“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两方,人欲是一切罪恶之根源,应当去人欲、存天理。经过二程与朱熹的发展,理学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南宋末年理宗时成为官方哲学。之后,陆九渊又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也”。人们应当去人欲,存本心,到达清明寡欲的境界。理学大行其道,肯定了道德人格,因此文坛从强调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演变为强调文学作家的道德人格。要求作家具有圣贤的正气。

宋代宗教
宋太祖建立宋朝,致力于统一全国,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统治,在一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周世宗的政策。宋太宗任用文臣执政,儒学随之逐渐兴起,佛教也渐流行。宋真宗自称“礼乐并举,儒术化成”,大力提倡儒术,同时又提倡佛教,信奉道教,建立起儒佛道的思想统治。然而整体来说,宋朝宗教以道教较为兴盛,北宋许多帝王如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等都信道教,政府支持提倡,使北宋道教大盛,南宋较衰,但余风仍在民间。宋真宗是道教的狂热的信奉者,对人说:“释道二门,有补世教”,又说:“三教(儒、道、释)之设,其旨一也”。尊玉皇为玉皇大天帝,赵氏始祖为圣祖天尊大帝,布告天下。参知政事丁谓等制定礼仪,大事祭祀。并且在东京修建玉清昭应宫,表明他是道教的忠实信徒。宋真宗又命王钦若主持续修道藏,搜编道书四千三百多卷。全国各地大修道观。道教得以广泛流行。
宋代教育
宋朝政府对文人之待遇在中国史上属于最高水平,由于宋朝非常重视考生质素,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援。宋仁宗时,下诏州、县办学,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 宋朝官学,规模空前,政府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太学、武学、律学及四门学和广文馆。中央各部门也设立书学、算学、画学、医学。地方上,设立州县两级学校,并在路设立学官。教师先由地方选聘,后改聘进士或国子监、太学毕业学生,教材有国家统一颁布,多以五经为主。宋朝时,官方为了对私人办学进行管理,对私学“赐匾”、“赐书”、“赐学田”,给予承认,于是书院形成了以私学,半官办,官办私学等多种方式。另外由于当时有学识有威望的学者,比如朱熹、陆九渊都喜欢在书院讲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书院式私学的威望。著名书院有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茅山书院。南宋时期,书院规模扩大,学生增多,逐步在社会上形成另一种办学和上学的风气。书院也从最初的教学场所变为兼顾研究的学术机构。宋朝政府还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至元丰元年(1078年)、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三次进行兴学运动,以改革教育制度,提高人文品质,这三次运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考试的公平使得平民的机会均等,因而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宋代建筑
《营造法式》

北宋《金明池夺标图》描绘了金明池当时的景况宋朝在经济、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都有发展,使得宋朝的建筑师、木匠、技工、工程师、斗栱体系、建筑构造与造型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建筑方式也日渐趋向系统化与模组化,建筑物慢慢出现了自由多变的组合,并且绽放出成熟的风格并且拥有更专业的外型。由于注重意境的园林设计特意追求把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的意境,所以这一时期的建筑,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变得纤巧秀丽,柔弱纤秀,曲线柔和,注重装饰,华丽而繁细。建筑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不像唐代浑厚的风格,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油漆的大量使用,颜色十分突出。在窗棂,梁柱与石座的雕刻与彩绘的变化十分丰富,柱子造型更是变化多端。历史学家通过水墨画中所描绘的建筑物了解宋朝建筑的配搭。此外李诫所著之《营造法式》是宋朝建筑学的重要文献,它对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献更有组织,也对后世中国建筑设计,影响深远。另一方面,朝廷设立了专门负责建筑营造及相关的官职与机构-将作监来掌管宫室建筑,让建筑智慧有系统地流传下来 。

宋代曲艺
《听琴图》 赵佶

宋是中国文明的高潮。不仅使神韵文明向绝对化发展,还使平民文化发展起来。戏艺,有滑稽剧、杂技、傀儡戏、皮影戏、说话、杂剧等等。其中杂技就有上百种。宋人宋词中抒发的感情大多都是抒发那种浅斟低唱的闲情逸趣,体现了宋朝稳定的政治局势、繁荣丰富优越的社会生活。宋代的娱乐业则分得更明确,大致分为了“官妓”、“声妓”、“艺妓”、“商妓”四类。宋代的“妓”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妓”。大部分可以买艺不买身。她们大多数相当于现代的文艺工作者。她们一般都是才貌双全的,有的人对琴、棋、歌、诗、书、画、等有很深造诣的,有的可以称上是那个方面的艺术家了。“官妓”是最为人们仰慕。她们不只是相貌出众,还非常有才华的。她们品貌、学识、才智和艺术趣味都非常出众超群。

宋代茶文化
茶文化是在宋代时才达到艺术的境界。宋朝的茶不是我们意义上的茶,而是茶饮料。有的要加糖,有的要加盐,要加各种作料的茶。这是有无数种喝法的茶饮料与茶文化,遗憾的是像宋朝大多数的工艺、文化一样没有遗留下来。宋时已有各种花瓣茶流行叫卖。宋还有斗茶之风。蔡襄在《茶录》中介绍建安斗茶,特别推重当地所产的一种半发酵的白茶。宋人用各种漂亮的、精致的瓷碗的饮茶,其中兔毫盏、天目碗等都是当时有名的茶具。民间根据兔毫盏色泽的微妙不同又分称“金兔毫”、“银兔毫”。宋代茶盏分黑釉、酱釉、青釉、青白釉四种。“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矮纸斜行闲做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鸡唱三声天欲明,安排饭碗与茶瓶”“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宋朝的诗歌里就时常渗透着茶文化。“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于霞。啜之始觉君恩重,休作寻常一等夸。”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也写出这么悠闲具有小资情节品味的品茶诗。宋徽宗《大观茶论》二十篇文章介绍茶文化。由于徽宗非常喜爱,上行下效,玉雕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木雕、竹刻、漆器、碑帖、印章、铜器、金银器、牙角器、乃及笔、墨、纸、砚等等都有极高的造诣。宋代茶文化是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综合体现,是雅俗共有的文化。

综上所述,对于当下,宋文化的知识普及和场景体验,实际上是提倡一种艺术化生活方式,对于整个社会,可以起到彰显个人才华、激发人民创造力、提升人民幸福值、节约社会财富、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宋文化的挖掘和发扬,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身心健康、社会繁荣稳定有保驾护航的作用。 在我国,宋文化遗址丰富,宋代文化艺术名人众多,分布于各省,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而宋代生活美学,及以琴棋书画诗香茶为表现形式的文化生活内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将艺术融于生活,对于任何时代都非常适用,特别是当下,由于激烈竞争引发的个人悲剧、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层出不穷,宋文化可以提升全民文化品味,从根本上治愈不良社会心理,提升人民幸福值,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国家形象。



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4443501。欢迎原创文学、诗词、艺评、史评、生活美学、原创产品、摄影作品免费发布,可投稿至主编邮箱:zn@zyxch.com!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宋扇生活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