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10月2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骗子”于丹如何跌落神坛:《百家讲坛》往事

叉少 往事叉烧 2021-10-12


2006年国庆黄金周,于丹在《百家讲坛》走红,一跃成为明星学者。外界称她为“学术超女”、“女版易中天”。
 在一次活动中,崔永元问于丹:“读书有什么用?”于丹说:“读书可以使我们安定的生活锦上添花,惶惑的时候给我们雪中送炭。” 崔永元说:“读书好了可以讲书,讲书好了可以挣钱,挣钱就可以买大房子。”于丹露齿一笑:“我最讨厌功利性阅读。” 

但于丹的书被越来越多的读者当成灵丹妙药。签售时读者问她:“我离婚了,很痛苦,我应该看你书的哪一段?”“我要高考了,很焦虑,我应该看哪段话?”

 


1965年,于丹出生在北京。父亲于濂早年是地下党员,80年代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

 

于丹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爸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下放了,于丹跟着姥姥长大,住在一个破旧的四合院里。

 

姥姥是大家闺秀,早年在张之洞创办的女子师范读书。她对于丹很严格,三岁前就用卡片教她认字,背诗词。每当于丹朝着窗口往外望,姥姥就说:“不能出去,在家看书!”

 

父亲一个月回家一次,住一晚就走,跟她说不上几句话。小时候,于丹对父亲的唯一印象就是:带着黑边眼镜,很儒雅,中山装永远系到最上面那颗扣。

 

虽然父亲下放农村,但他常给于丹带书回去,一有时间就到新华书店转悠,搜罗各种小人书。于丹妈妈数落他,说他都买重复了,八个样版戏光《红灯记》就买了七个版本。

 

有一年生日,父亲送于丹的礼物是一本大厚书——浩然的《幼苗集》。于丹一有时间就坐在门后面看,这是她最大的娱乐。

 


于丹8岁接触《红楼梦》,为黛玉葬花感动掉泪。9岁又开始读李商隐。她喜欢细腻的诗词,最喜欢李商隐和李后主。她把李后主的83首词抄了一遍,装订成一厚本词集。

 

父亲擅长情景式教学,于丹总能在玩耍中学到知识。一年级,于丹在学校学了“麦浪”这个词,她搞不明白,去问父亲。父亲带着于丹坐长途汽车来到郊外,指着翻滚的麦田对女儿说:“看,这就叫麦浪。”于丹非常惊讶,觉得父亲太厉害了。

 

等小于丹长大一点后,反而怕起父亲来。于濂沉默矜持,人很严肃。他一看见女儿就要检查她的作业,关心她读了什么诗,有没有写字,于丹每次看见他都会发憷。

 

于丹迷恋赵孟頫的字,父亲很生气,命令她写魏碑:“赵的字你不能练,这个人节气软媚,老写软的字,人也会变软的。”于丹害怕了,改练魏碑。

 

因为长期不出门,于丹没什么朋友,也不会玩游戏。不论丢沙包还是跳皮筋,谁带她,那一拨就总得输。

 

每当她听到街上有孩子在打闹,于丹都非常羡慕。邻居工人家庭的孩子,父母可以为他们上树掏鸟,于濂却只会给自己买书。

 

有次,父亲给她买了一个娃娃,于丹经常打这个娃娃,因为讨厌父亲。

 

于丹成名后接受采访,她说:“我的童年是沉重的。”

 

 

 

初中,于丹读的是个很一般的学校。她除了语文好,别的什么都不好,英语、数学和体育一塌糊涂。性格也很内向,一点也不自信。

 

她也没什么朋友。同学们都觉得她矫情,感叹风雪雨露,下初雪的时候舔着雪感慨生命的美好。

 

但是于丹遇到一个好老师,认为她非常有才情,一定要把她培养进大学。那时候刚恢复高考不久,于丹压根不敢想。

 

老师有天把于丹喊去他家。于丹注意到老师家墙上全是书,抽屉里都是读书卡片,她非常惊讶:“就在那破败的屋子里,我十四岁,突然懂得了什么是文化,太震撼了!”

 

高考前于丹许愿:如果考上大学,我就一条一条把数学书撕了。结果她还真考上了大学。那年,父亲放弃国务院高职,平调中华书局任副总编辑,他说:“投身革命前我学习文史专业,三十年没回老本行,我最大心愿就是为孩子多留点书籍。”

 

于丹告别父亲,上了大学,受压抑的性格一下子开放起来,当上了学生会主席,经常上台发言、组织活动。她还喜欢上旅游,一到周末就揣着200块钱跑出去玩。

 

有次于丹和两个师兄坐火车去敦煌。看够了石窟,她特别想闯沙漠。两个师兄都不许她去,她就一个人偷偷跑进鸣沙山,留了张纸条:你们别担心,我带手电了。

 

下午四点多,沙漠里气温高达三十八九度。于丹顺着一条河道进沙漠,但一转眼的工夫河道就不见了。晚上气温降到四五度,于丹又冷又怕,扒骆驼刺生火,把手都拉破了。

 

到了凌晨,两师兄终于找到了她,把她一顿臭骂:“你不知道沙漠里有狼吗?你不知道沙丘会平移吗?”

 

“你带那手电有用吗?唯独手电是没用的!”

 

后来于丹跟他们失去了联系,两个人一个去了美国读书,一个去了海南创业。

 

 

1989年,于丹研究生毕业后下放基层,分配到柳村印刷厂。于丹第一次到农村,遇上两只比自己膝盖还要高的狗,吓得大叫起来。这时出来一个农民小伙,他看了于丹一眼,说: “喊什么喊,看把狗给吓的。”

 

于丹被这句黑色幽默逗乐了,她用文学眼光打量起两只狗来,觉得它们是在欢迎自己,偶尔吠两声,也非常温柔。

 

于丹初到农村,看着夕阳、田野,以为自己要过很田园的日子。住进宿舍后,她还把一间空房装扮成图书室。晚上她在灯下读书,散着头发靠着墙,让灯光静静地照在打开的书页上,她很享受那种意境。

 

但现实的工作却很辛苦。她先是被安排擦地上的油墨,后又分配去“闯活”,把厚厚的一大摞纸在桌子上闯齐。纸很锋利,闯一下就划出一道口子,一天下来,两只手划满了口子。攥不起来,也拾不起筷子。

 

于丹委屈地大哭,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翻琼瑶的手要来干这些活。

 

某天夜里,于丹听见身边有动静。她起床一看,一个音乐系弹钢琴的女孩正在拿剪刀戳自己的手,一下又一下,把手掌心都戳烂了。于丹跑上前夺下剪刀,两人相拥大哭,长发纠缠在一起。她想,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有一天,于丹收到一封来自海南的信,打开一看只有一句话:我什么都不怕,我带手电了。

 

于丹感动得流泪满面,重燃对生活的信心。她看清了理想和现实,剪了短发,从那以后再没留长过。

 

 

 

从柳村回城后,于丹决定去大学教书。她成了母校北京师范大学的讲师,讲传媒和古代文学。于丹擅长讲故事,深入浅出,学生们都很喜欢她。

 

因为早年打下的国学底子,除了教书外,于丹还受邀到国学节目做主持。后来她的工作括大到影视领域,先后担任《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20余部电视节目撰稿人。还给2001年申奥宣传片做过策划。

 

于丹成了央视节目《百家讲坛》的主题策划。《百家讲坛》是央视出品的讲座节目,2001年开播,早年请来霍金、杨振宁、叶嘉莹等大腕学者,收视率却非常惨淡。

 

一直到2004年,阎崇年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有野史,也有正史,吸引了很多观众。节目盘活了,编导又请来了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嬉笑怒骂,观众很爱看。节目收视率越来越高。

 

节目组策划国庆七天讲《论语》,连换几个嘉宾都不满意。领导属意于丹来讲,于丹没有打怵,几天后登上了《百家讲坛》。

 

 

2006年,国庆黄金周,于丹留着一头短发,身穿白色条纹西装出现在观众面前。她操一口京腔普通话,开口就是:

 

“《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观众没怎么见过这样知性干练、侃侃而谈的女学者,如沐春风,很吃这一套。“于丹”这个名字一下就红了。连易中天都说:“于丹真棒!今天看了节目……不禁拍案叫绝!气定神闲,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诚可谓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

 

于丹一字一顿,不打愣,不岔气,微笑得恰到好处。观众都迷上了这个会说话的女学者。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

 

“谁的生命没有遗憾,如果你能够用一种内心的富足和饱满,去弥补这些遗憾,那你就会成为一个坦荡、磊落而勇敢的人。孔子所提倡的‘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说的就是这样的境界。”

 

国庆七天之后,于丹从大学教师一跃成为“明星学者”。媒体称她“学术超女”“女版易中天”。中国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称赞她:“于丹让经典走出象牙塔,惠泽社会和人民!”

 

十一月,同名图书《于丹〈论语〉心得》出版,首印60万。签售会当天,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排起长龙,一天之内卖出15万本。

 

签售会现场,有一位从新疆赶来的老大爷握着于丹的手说:“于老师,谢谢你把中国的孔子找回来了。”

 

 

 

于丹爆红的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不同声音,说她知识有硬伤,是心灵鸡汤。有人拿她跟易中天比较,说易中天“油腔滑调但有东西”,于丹净是“正确的废话”。

 

2006年12月,于丹在广州举办签售会,媒体问她如何看待外界将其和易中天比较。于丹讲了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扁鹊是春秋战国名医。魏文侯召见扁鹊,问他两个哥哥医术如何?扁鹊说,大哥医术最好,二哥次之,自己的医术最差。魏文侯追问,那你两个哥哥为什么不出名呢?

 

扁鹊说,大哥治病,能将其控制在发作之前。二哥治病,能将其控制在发作之时。而自己治病是在病情危重的时候使用猛药,所以见效最快。病人经历由重到轻这个过程,才误认为我医术高明。

 

于丹博士读的现代传媒,深谙信息传播之道:传播以受众为中心,没有受众信息传播就无效。当有人质疑她老讲故事,她就说:“我讲什么是观众决定的,讲故事是我在传媒策略上的一种探索。”

 

 

2007年春节,于丹又登上《百家讲坛》讲庄子,从初一讲到初十。

 

可春节刚过完,中山大学古文献学博士徐晋如就写了一篇“讨于丹檄文”。他声称于丹“极度无知,传播错误甚至有害的思想”,要求于丹道歉。在文章末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联名抵制。

 

网上出现争议,并没有影响到于丹新书签售。第二天,《庄子心得》在北京首发,一天卖出去一万五千册。一对老夫妻冒雨前来,老汉说:“我们天天吵架,准备离婚,听了于丹的讲座,心里很舒坦,不想离了。

 

就在大家排队买书时,人群中钻出一个人,身穿印着“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的T恤。保安问他在干嘛,那人高声喊:“抵制于丹!”签售结束后于丹接受采访,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就像有人喜欢麦当劳,有人喜欢肯德基。”

 

2007年,于丹以1060万的收入,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二位,仅次于郭敬明1100万。于丹拿到了《于丹〈论语〉心得》12%的版税,著名作家版税也不过10%。

 

 

于丹红了之后,不少老板都请她演讲、培训,在商业圈,企业家把能请到于丹视为身份的象征。于丹的演讲按小时收费,两个小时六万块,成为中国身价最高的演讲人。

 

崔永元想找于丹做节目,但是请了几次都没请到,于丹排满了好几个月的行程。还一度火到了国外,在日本有人追捧她为“女孔子”。


 



2007年1月,批评家李悦在天涯论坛发文《<论语>可以乱讲吗——批评于丹》。全文近4万字,列出于丹14处知识谬误,仅两天点击就破三万。

 

于丹看后回应:我需要顾及大众,不确定的地方我会回到网上查询。

 

《<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发布不久,市场上诞生了一系列于丹“纠错书”,包括《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解“毒”于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黎鸣说:“我是最早在网上批评于丹的,讲孔子不能建立在歪曲的基础之上。”

 

9月,于丹做客央视《名人面对面》 。主持人王志问:“怎么看待于丹把经典碎片化了的这种批评?”于丹转移话题:“我干嘛要去回应呢?我拿电视资源去做这种探讨吗?我觉得这是对频道资源的一种浪费。”

 

王志问:“有硬伤,你承认吗?”于丹说:“我觉得这看你怎么说了。诗无达诂,我们再纠缠细节,不符合我的风格。”

 

2007年,于丹在央视讲解《邯郸记》时,随口把陕州说成陕西,立即有网友指出:陕州不是陕西,陕州是三门峡的古地名。

 

观众对于丹犯错的容忍度越来越低,等她2008年第四次登上《百家讲坛》,各大媒体和专家都看不下去了。学者周孝正怒怼:“漏洞百出,一分钟一个硬伤。” 《北京晚报》批评:“巧言令色,鲜矣仁。”就连曾经同台的易中天,也批评于丹把谋生放在第一位,是被市场耽误的知识分子。

 

批评归批评,于丹的名气却越来越大,挣的钱越来越多。有次于丹应邀到兰州某事业单位演讲,临场却因价格没谈拢拒绝露面。2009年,报道称于丹在陕西省神木县做演讲,两个小时出场费30万。

 

于丹还盯上了中学生市场,点评高考作文,举办校园讲座。除此外,她频繁登上杂志封面,引发网友讨论:于丹该不该露乳沟。

 

在“2007中国出版高层论坛”上,主持人崔永元问:“读书有什么用?”于丹说:“读书可以使我们安定的生活锦上添花,惶惑的时候给我们雪中送炭。”

 

 

崔永元感慨: “读书好了可以讲书,讲书好了可以挣钱,挣钱就可以买大房子,谁说读书无用呢?”于丹露齿一笑,说自己最讨厌“功用性”读书。

 

《于丹<论语>心得》卖了三百万册,越来越多的读者把于丹的书当成灵丹妙药。签售时,读者问她:“我离婚了,很痛苦,我应该看你书的哪一段?”“我要高考了,很焦虑,我应该看哪段话?”

 

 

 

于丹成名后,很快就火到国外,受邀去其他国家演讲,宣传国学。出版的书也发行了好几个外语译本。

 

2009年,英文版《于丹〈论语〉心得》在伦敦首发。于丹前往伦敦宣传,入住海德公园附近一家高档酒店。

 

于丹觉得酒店配不上自己的档次,半夜给翻译打电话让她投诉。三天换了三个房间,直到住进最好的套房仍不满意。翻译每晚只睡两个小时,对于丹的随从诉苦,随从告诉她,当年出书,这个女人把中华书局上下200人折腾够呛。

 

宣传期间,于丹又跟翻译发生矛盾。她说的又多又快,不给翻译停顿的时间,女翻译示意她停一下,于丹瞪着她说:“不要打断我。”

 

“我说过的呀,你为什么不听?为什么不及时记下来?”

 

宣传结束进行采访,于丹对工作人员突然发难,指责他没有给自己好好录像。外媒记者很疑惑,翻译只好解释:“她在跟中国员工说话,我就不翻译了。”

 

几周后,这名翻译发出了自己的经历,题名《于丹伦敦街头撒泼记》。她说:“我做梦也想不到,一个对《论语》有研究的知名学者竟然能做出如此匪夷所思之事。”

 

国内记者联系于丹,核实消息真伪,她回应说:“完全是因为该翻译能力有限,无法胜任。”

 

“撒泼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于丹声誉受到不小影响。国民很吃惊:“宣传孔子的学者背地里竟是这样?”

 

“撒泼事件”平复不久,于丹又将孔子第75代后人孔健告上法庭,称对方署名的图书侵权。

 

孔健否认于丹指控:“于丹没有法律依据,完全是翻脸不认人。” 他称两人早就达成合作,于丹签字时还说:“我信得过大哥,不用签字,你具体操作好了。”

 

孔健还透露,两次邀请于丹访问日本,花费100多万日元。单给于丹买一件跟日本首相见面的衣裳,就花了130万日元。“我和于丹的交往是太亏了,感情亏,经济也亏……要不是怕侵犯肖像权,我就把两人的消息公之于众了。”

 

看热闹的人多,于丹的名声更坏了。

 

 

 

2012年11月, 北大百年大讲堂举办昆曲演出,演出临近结束,主持人请于丹上台:“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让内行的于丹老师来做个总结吧。”

 

“于丹”两字一出,观众席嘘声一片,等于丹登上台,底下直接喊话:“于丹,下去吧”,“你没资格代表我们。”于丹很尴尬,说完一句“把所有敬意都留给老艺术家们”,就匆匆下了台。

 

 

第二天,“于丹被北大学子轰下台”登上各大新闻头条。于丹试图解释,却迎来网友嘲讽。“老徐时评”尖刻地评论:“于丹这些年以娱乐明星的包装,兜售披着文化外衣的心灵鸡汤……矫揉造作胡说八道……对于这种人,难道不该轰吗?”

 

“这位女士今天很不合时宜地穿着超短、黑丝和恨天高就上来了,实在不太尊重人且有碍观瞻。”

 

被轰之后,于丹更多负面消息传了出来,辱骂手下、性格傲慢、明里一套暗里一套。

 

于丹都没理会,昆曲演出的第二天,她就去了南极旅游。从南极回来,她接受采访说:“我能理解(被轰),我不生气……为什么事后媒体没写赞扬声只写嘘声呢?我是学传媒的,了解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网友自动发起投票,百分之七十的人支持北大学子的做法,认为是“率性之举”。对于“如何看待于丹本人”,百分之五十的人认为她是“伪文化人”,百分之三十认为“修辞高手”“学术骗子”。

 

当年有记者评论:于丹在北大被嘘,关键不在于她当时说了什么或曾经说过什么,而是她一向的言行,过度透支了公众对她的兴趣——时时说、到处说、什么都说……何况说得太多,“心灵鸡汤”不断加水,既没有营养,也容易反胃。


 


有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曾反对于丹:“你老说让我们要活得开心幸福。可是我刚毕业,挣的钱在北京房租都交不起,只能跟女朋友住地下室。我朋友请我吃饭我都不敢去,因为不确定下一次我请不请得起。你说我怎么能活得幸福啊。”

 

于丹回应:“我从你的表述中总结了三个幸福的依据。第一,你有女朋友;第二,你看看,你有一份工作在北京呢;第三呢,你的朋友请你吃饭,至少说明你的人缘也不错啊。你还有什么不幸福的呢?”

 

此言论一出,网友都坐不住了,有人说:“于丹在一根骨头里挑出了三个鸡蛋。”

 

“于丹是不用买房吧。”

 

“于丹每天做的就是睁大眼睛,看看哪里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然后化作正义和道德的化身来匡正人心。”

 

 

除了“心灵鸡汤”,于丹的演讲风格也饱受诟病。


王朔说她“夸夸其谈”,梁宏达评价“于丹把浅白的东西一定讲成深奥的,肩膀一端,每一句都是书面语”。有网友总结于丹风格:“她的特点就是从不好好说话,拐弯抹角堆砌词汇。”还仿照于丹的讲话风格举了个例子。

 

比如“今晚我们吃了大肠刺身”,于丹会说:“在这个黑夜与白昼交替的时刻,我们共同完成了一次聚餐,当芥末的辣味划过食道的时候,肚子告诉我,我做到了。这是一根不同寻常的大肠,不仅在于它的臭,还在于它的滑。”

 

 

 

2013年,于丹微博闹了一出乌龙。她发的张大千语录被网友扒出,实际出自《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所练的《九阳真经》。网友调侃:“张无忌,字大千。”

 

紧接着,2014年春,北京雾霾最为严重的时期。于丹说:“如果关窗、净化器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入心里。”网友吐槽:“于丹老师把心灵鸡汤当成了‘心学’。”

 

有人把她跟声称“雾霾可防美国激光武器”的张召忠并列,称他俩一文一武,可保家卫国、净化空气。

 

北大教授钱理群也批评她:“于丹是有意遮蔽孔子批评家的一面,对中国现实的矛盾避而不谈,这是诱惑百姓,逃避社会。”于丹删了微博,没做什么解释。

 

从学术硬伤到人品争议,接连几次争端,耗尽了她积攒十年的人气。

 

2018年,于丹被免去北师大传媒学院分党委书记的职务。后来再看到有关她的新闻,则是去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讲课,到大西北扶贫。

 

近几年,于丹微博冷冷清清,通常是转发新闻、公众号文章。偶有两个人冒出来,说一句“于老师好”,更多的是骂她的。

 

7月河南暴雨,雨水倒灌地铁,人命关天。于丹发微博呼吁“保住文物,度过难关”,还写了个错别字。有人评论 :“整点正事吧。”


 

 

于丹成名时,外界曾报道她日常写书必得听昆曲、品茗茶,仙气飘飘。

 

鲁豫问她真假,于丹说:“要是我在家这样过日子的话,我先生早就焚书坑儒了。”


早年于丹做客《艺术人生》,朱军问她:“你丈夫对你感到骄傲吗?”于丹摇摇头:“从来不,骄傲是一种很不好的情感,在家里我就是个普通妻子。”

 

丈夫是于丹大学同学,平时帮于丹改改书稿。饱受攻讦的那段时间,她把事业上的事都交给丈夫打点,自己减少公开发言,一头扎进文字里。她带的学生都知道,有事找于丹教授一定要发信息,不要打电话。

 

每当感到压力,她就会躲到角落里写日记。有人问她写字的感受,于丹想了想,说:“文字给我安全感。写日记就跟男人抽烟一样,会放松。”



2016年,《于丹〈论语〉心得》再版。于丹感慨:“十年间,我从“不惑”到“知天命”……才明白《论语》中我不懂的东西实在太多,唯有以敬畏谦卑的姿态,悟出一份带着体温的心得。”

 

 

 

2001年,于丹父亲于濂去世,于丹36岁。


父亲为于丹取名“丹”,字彤如。小时候,于丹常问他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父亲告诉她:“彤如就是盈盈有光。”父亲逝世多年后,于丹突然悟出,父亲是希望她“光而不耀”,就像是他自己名叫于濂,意思是“廉而不刿”。

 

于丹最早接触《论语》,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把孔子跟学生的故事讲给她听。

 

一年级,于丹第一次接触Confucius(孔子)这个单词,前面的动词是criticize(批评)。那时正是“批林批孔”最盛的时期,流行的拍手歌里唱:“你拍一,我拍一,林彪是个坏东西;你拍二,我拍二,一起批判孔老二。”

 

但父亲对她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是好东西。

 

有次,父亲给她讲君子“慎独”这个概念。父亲告诉她,一个人,在人多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言行,在人少的地方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论人前人后,都要做到言行一致,吾日三省吾身。

 

但那时的于丹太小,觉得父亲太过唠叨,烦死了。她一边心不在焉地听着,一边瞅准机会,溜之大吉。

 

父亲在身后叹了口气,他张了张手,却没有把她追回来。


 

 部分参考资料:

 

1、《于丹:我不生气,我想得通》,人物

2、《于丹动了孔子,孔子也动了起来》,中国青年报

3、《于丹“纠错”书大量出版》,新京报

4、《笑谈于丹》,吴迪

5、《孔子哭了》,南方周末

6、《天下女人》,于丹专访

7、《鲁豫有约》,于丹专访

8、《名人面对面》,于丹专访

 

 

-END-

作者 | Zack



读上一篇:悬赏2162万,山西前首富破产后逃去哪儿了
推荐阅读:马薇薇姜思达决裂:回不去的《奇葩说》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可以更快看到更新


↓ 喜欢文章,别忘了“一键三连”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