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头条丨胡舒立回应“财新全面收费”:相信新闻的力量!

2017-10-19 内容成就品牌 自媒社


财新传媒突然宣布,从11月6日开始进行收费升级,启动全面收费,并推出“财新通”付费产品。有媒体称之为“胡舒立的激进改革”,也有媒体形容“财新传媒逆流而上”,并引用了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的话——“中国读者享受免费的幸福程度太高了”。


针对外界热议,胡舒立在回复南友圈-自媒社采访提问中既强调业界是支撑,“更重要的是相信新闻的力量”。她说,财新传媒生产出的财经新闻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我们不用外稿(除了通讯社),不对外出售版权,也不‘抓取’任何其他网站。”


根据财新传媒的公告,目前已经启动收费过渡,购买《财新周刊》数字版(298元/年),可立即成为用户,并在三周后平稳过渡为“财新通”用户(498元/年)。



在此之前,财新属于半收费网站,其推出的《财新周刊》、财新“数据+”和“财新英文”(caixin global)系收费产品。2010年上线的《财新周刊》数字版一直实行收费制,定价为298元/年,每周一出版,一年50期;2016年底面世的“财新英文”(caixin global)定价1348/年;今年7月上线的数据分析产品“财新数据+”定价则是1998/年。


此次启动全面收费,意味着发稿量最大的财新网也将对主要新闻实行收费或分时收费。


全面收费后,基于不同的用户需求,财新推出了“四通”优惠订阅专享计划——“四通”产品即周刊通、财新通、数据通和英文通。其中“周刊通”用户可在多平台无障碍阅读《财新周刊》全部内容;“财新通”为财新网每日新闻以及“周刊通”全部权益;“数据通”再覆盖“周刊通”和“财新通”全部权益;“英文通”除涵盖财新英文平台Caixin Global的全部内容外,还享有“周刊通”和“财新通”的权益。


财新传媒表示,在收费升级的同时,还将在提升内容质量上进行更多投入,包括继续追求高质量新闻报道,构建自有数据库,并在新闻内容中实现财经数据全面嵌入。此外,财新还将在提高播音质量、丰富视频内容方向付诸更大努力。


这是财新成立近八年来的一次商业模式转型。“财新自2009年创办以来,在坚持提供专业和深度的财经新闻报道过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财新拓展收费旨在聚焦精准用户,倾力提供高质量原创财经新闻内容。”财新公告称。


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


对于财新传媒为什么选择从11月6日开始启动全面收费,胡舒立在回复南友圈-自媒社采访提问中解释,没什么特别考虑,就是11月6日是周一,《财新周刊》出版时间。“另外,庸俗地赶一下‘双十一’。”胡舒立表示,财新传媒还会加大投入为财新付费用户提供更多增值,现在还在继续招聘专职运营人员。


财新传媒执行总编辑王烁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也回答了媒体的不少疑问。


一问:财新启动全面收费策略是一个长远布局的决定还是短期做一个快速市场验证?

 

王烁:自财新传媒2009年底创办以来,一直秉持着“专业专注、真相真知”的理念,坚信并践行新闻专业主义,以现场报道、调查新闻、专业分析为主的原创作品奉献读者。我们认为,在当前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国最需要的是专业和深度的原创财经新闻,致力于还原事实真相的调查报道依然是国内最稀缺的内容。全面收费也是财新“借鉴国际同行经验,为寻求基业长青做出的重要探索”。从这一点来说,这不仅是一个长远的持续的布局,也将是财新始终坚持探索的方向之一。

 

二问:之前有没有做过市场调查论证?如何做出“要全面收费”的决定?


王烁:对中国用户天然习惯于新闻免费的观点有很多,比如认为多数新闻内容缺乏稀缺性,认为门户、社交平台、资讯分发平台这些流量巨头在各个时期强化了“资讯免费”的用户认知。这些论证有其合理性,但财新有自己的判断,它们来源于财新团队多年的经验教训,来源于财新已有的付费用户提供的宝贵反馈:其一,可靠媒体的独家新闻具有独特的价值,用户愿意为之付费,提供支持;其二,当新闻产品具有足够高的水平,用户会认可其作为创作作品的价值,从而有为之付费的意愿,这同音乐作品相似;其三,一则新闻可能对某些特定用户有特定的价值,而对公众利益和其他用户并无影响,这些特定用户就会有为之付费的意愿。


三问:媒体在对这次财新的报道中不少都提到了“对于国内媒体环境来说,阅读付费在推广过程中难度颇大”,财新此举是“逆流而上”,财新的勇气或是底气来自哪里?

 

王烁:付费阅读在近两年的国内市场已获较大发展,不仅有传统的轻阅读,例如小说,也扩大到了专业内容的知识分享和严肃新闻的付费阅读。这一市场变化在今年尤为显著。我们认为,严肃新闻和调查报道在中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市场需要,用户需要。我们相信,有价值的内容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环境下,有更大的可能被需要他的用户和读者找到。我们对用户、对市场均有信心。


四问:转为全面收费后,财新在内容上会有什么变化?对内容会有哪些更高的要求?


王烁:应对读者需求的不断升级,是财新团队从建立伊始就开始做的事,我们自信在这方面居于国内和国际最高质量媒体之列。从这个角度讲,财新不是因为收费升级才要提升采编水平,而是基于采编水平,从而抱有对高价值内容可收费的自信。

 

当然财新依然需要不断保持和努力提高内容质量,这是永恒的挑战。提高办法简单的来说,一靠制度,二靠人。财新有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严格的采编制度,并且还在持续更新和完善,以期在流程上和结果上都带给用户可信任的新闻。财新的核心采编团队一直保持得比较完整,而自2010年创业以来,也有一批新人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可喜的是高素质的年轻人,包括采编和技术人才,近两年都还在不断加入。在秉承理念和创新求变这两方面,我们都有可靠的“老中青”储备。


——  自媒社精选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