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郝蕾17年前演过一位紫禁城精神病人

明记 北戴河桃罐头厂电影修士会 2021-03-25

编辑:判官



之前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被下架了,上面给的罪名挺丰富。



虽然最大头的《甄嬛传》无事,但也预示着市场上很有可能逐渐放弃清宫剧,今天就借着这件事带大家回顾一部冷门但绝对牛逼的清宫剧



在众所周知的《金枝欲孽》诞生前,内地2003年实际上已经诞生过一部极为优秀的清宫剧——《少年天子》。(我知道《孝庄秘史》早,但是热门剧啦)



此剧根据凌力同名小说改编,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聚焦于清初顺治帝宫闱纷争。


改编成剧后由何培、刘恒导演,何培一般,但刘恒是写过《秋菊打官司》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大佬,豆瓣书评是这样评价的:



主演班底都是硬骨头,年轻稚嫩的邓超、郝蕾、霍思燕,以及老戏骨潘虹、何赛飞。


我一直觉得这是邓超和郝蕾最好的表演之一,夸张点都可以去掉之一两个字,那时邓超还没有开始演霸道总裁,郝蕾也没有接触The Summer Palace,他们当时年轻、相爱的状态和剧中角色达到了完美合一。



《少年天子》与以往《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清代帝王传记题材专注于帝王的政治生涯不同,故事是以顺治帝悲哀的情感、家庭生活为主轴。


清王朝初入关一统,孝庄太后为维系爱新觉罗皇室与蒙古科尔沁部族的联盟,将侄女嫁给顺治帝福临为后,幼年起就在母亲与叔父多尔衮控制下的福临与妒忌跋扈的皇后互相看不顺眼,皇后甚至下麝香致使贵人花束子流产。


少年夫妻其实互相喜欢过


孝庄为了延续皇室血脉又开始选秀,太妃为自己的儿子博果尔相中了汉女佟腊月,博果尔却在相看时看中了鄂硕之女乌云珠。


博果尔提前向福临求娶乌云珠,谁知事后福临却通过诗书传情与乌云珠交心,无奈之下仍将她指婚给博果尔。


哥哥看上了弟媳


佟腊月入宫为妃后很快怀孕,福临终于下定决心废皇后为静妃,佟腊月本以为自己能凭子直升后位,谁知静妃的父亲赶入京师嘱托妹妹孝庄继后仍要出自蒙古后离世。在孝庄的胁迫下,福临又娶了静妃的侄女为继后。


好混乱的关系


大婚典礼上,福临与乌云珠相逢,两人借着探讨书法感情愈渐热烈。在博果尔愤懑自尽后,福临终于如愿纳乌云珠为贵妃。



伴随着福临乌云珠爱意深重的,是静妃、新皇后、花束子、佟妃的失宠,静妃、花束子被孝庄幽禁在侧宫里互相取暖。



新皇后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游走于皇宫中,而佟妃甚至同太监亲狎来缓解心中困境。



佟妃的三阿哥突发天花,花束子偷走了三阿哥的肚兜,静妃暗中将这肚兜绑在乌云珠的四阿哥身上。四阿哥很快发天花夭折,孝庄为了维护静妃,杀害了花束子顶罪。


乌云珠在经历了儿子与父亲先后去世后也很快撒手人寰。福临痛失爱人,意图遁入空门,孝庄又意图胁迫儿子,让他要么继续回来当皇帝要么自杀让位。福临从静妃处得到了毒药自杀身亡。



孝庄终于逼迫自己亲生儿子至死后,又送年仅八岁的孙子玄烨成为新一代的少年天子。悲剧,完,而新一代的悲剧,又重新开始。


整部剧的基调非常沉重,相比于其他宫闱剧对宫廷奢华生活的细致描摹,《少年天子》在场景与影调上也显得更为阴郁,除了董鄂妃乌云珠居住的承乾宫外,其他宫室内景都鲜少呈现富丽堂皇的精致,而代以冰冷、黑暗的氛围,宽阔的场景往往只有一两道硬光打入室内,很多场景甚至于苍凉到可以直接拍摄清宫恐怖片的程度。



而相对于《康熙王朝》的帝王史诗与《孝庄秘史》的爱恨情仇,《少年天子》则显得更加阴郁,这是一个非常致郁的悲剧,故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物得到圆满的下场,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孝庄”与“懿靖大贵妃”,互为参照一对母亲角色。



孝庄行为的出发点首先是国家,而太妃则首先是儿子。孝庄的手腕更倾向于“帝王权谋”,而太妃的行为则更接近于“宫斗”。孝庄最后为了国家逼死了儿子,而太妃则为了儿子逼死了自己。



曾被太妃看中为儿媳的佟妃佟腊月,则似乎有一点太妃的前史气质:曾经是羡煞后宫的第一宠妃,却在皇帝真爱到来后被弃置一旁,一心为儿子奋斗。



佟妃在剧中的内容不多,却无疑是特别大胆的一个处理,毕竟现如今谁敢演出康熙的生母与太监偷情,还被康熙偷偷看在眼中肯定会被举报到删改封杀。



佟腊月也是以高傲、清冷的贵族小姐姿态出现在观众眼前,如果没有博果尔误相中乌云珠这一段,或许嫁入王府也算各自皆大欢喜。



命运让一心攀高枝的佟腊月如愿成为宠妃,却也让她随着皇帝的无情逐步陷入太监吴良辅的怀抱里。但相比于静妃和花束子,佟腊月还是相对没有那么悲惨,毕竟她和儿子虽然失去帝王欢心,但却得到太后赏识,她没有失去尊位,儿子还成为储君。



残酷的是历史给这个人物的命运,康熙登极仅两年后,其生母孝康章皇后英年早逝,年仅23岁。电视剧中并没有提到这一点,或许也是创作者对这些可怜角色的一点怜悯。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女性角色,得到皇帝全部爱的乌云珠,这个角色的原型是大名鼎鼎的董鄂妃。



董鄂妃与顺治帝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悲剧爱情故事主人公,他们的故事从清初一直被演绎到现代,历史上顺治帝对董鄂妃的爱就是出乎寻常的,特选入宫、入宫两月即升为副后、清代第一位皇贵妃、唯一一位仅靠皇帝宠爱追封为皇后、去世后皇帝亲笔写悼文纪念。


而关于董鄂妃的出身同样一直扑朔迷离,《少年天子》选择了较为靠谱又不乏传奇性的“博果尔福晋”说,使剧中福临与乌云珠的爱情蒙上了一层命运的黑纱。



与其他女性角色的神经质塑造不同,乌云珠则显得温柔、善良、和顺,一个完美得反而有些不正常的女人。



乌云珠的一生,同样从没为自己活过,少女时一味遵循师傅的引导、嫁人后顺从太妃与博果尔、改嫁入宫后又时时刻刻照顾着太后、皇帝与宫中诸人的喜好情绪。



有别于以往艺术作品中四阿哥夭折后立刻陷入悲痛沉疴的董鄂妃,《少年天子》中的乌云珠反而是冷静地安抚着悲痛欲绝的福临,甚至去照料病重的太妃与父亲鄂硕,创作者没有详细刻画她如何陷入病魇,而是在她照料完父亲离世的场景后下一次出场就已然弥留不起、吐血而亡,仿佛一个一直压抑隐忍的人在最后一刻内伤爆发。



与剧中其他爱恨炽烈的悲剧女性不同,乌云珠的悲哀与疼痛深深掩藏在她的完美人格、奉献人格之下,除了出轨以外她的外在都无比完美,这也是许多观众对乌云珠这个角色的批评高于喜爱。


相比于对“孝庄”“董鄂妃”这些知名历史人物的塑造,《少年天子》编剧从原著中复杂纷乱的后宫角色线中提炼、整合、改造出了几个全新的戏剧人物,尤其是“顺治废后/静妃”这个角色,作为郝蕾的代表作品,让她的早期演艺生涯畅通无阻。




静妃无疑是这个故事中悲剧性最强的一个人物,如果说福临作为一个皇帝的角色即便一生处于强势母亲的胁迫中,他至少还有抢来自己热爱的女人的自由,而静妃是一点自由都没有的。



作为科尔沁的公主、大清的皇后,这些荣耀的虚衔下,静妃作为人的个体从来没有得到过尊重,从福临、孝庄到科尔沁王爷这些与静妃有血亲的亲人眼里,她只是一个政治手段工具。


需要联盟时她可以成为皇后、需要向朝臣宣誓亲政权威时她随时可以被废,为了满蒙的“情谊”,她甚至没有死的自由。



而她作为女人的欲望在皇帝太后的眼里也是缺失的,静妃后期病态地寻求花束子的慰藉,并非出于所谓的同性爱情,而是两个被忽略了欲望的女人迫切渴求欲望释放的不得已。



花束子本身是静妃还是皇后的侍女,偶然被皇帝宠幸得到“贵人”的地位,然后随着被静妃谋害流产,她又很快失去宠爱,随之被弃如敝履。



花束子出现的形象一直是卑微的,即便在她成为贵人后也是唯唯诺诺地跟随在福临身边,但这个角色亦被塑造成内心非常勇敢的人,在静妃被打入冰冷的侧宫后,她立刻判断出皇帝的无情,顾念旧情去侧宫陪伴静妃。


她会在危机关头时时刻刻保护静妃,甚至为她献出生命,这或许可以被归咎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但这也是皇宫卑微女性的一丝凄惨写照。



这冰冷的紫禁城里,其实她们什么都没有,原来竟只有彼此可堪依靠,可怜可悲。


她和静妃从主仆到仇敌,最后再到相互依傍的亲人,这冲突关系的起承转合令人心酸。



“静妃”与“花束子”这两个人物是互为参照的,一个是从尊贵跌落谷底,一个是从卑微提升到尊位;一个是从疯狂的傲慢被折磨到卑微可怜,一个是从卑微的柔顺被折磨到疯狂的勇敢。


静妃在剧中最后一次出场,是在花束子也被杀害后,她假装自己跟侍卫偷情有孕,跪在地上祈求已经剃度出家的福临摸一摸自己的肚子和脸,让福临告诉她这还是一张女人的脸,祈求福临下辈子分一点爱给她,这里已经是一个被欲望折磨到失去尊严的女人。


这一段无论何时看都会被震撼到无语凝噎


而看到这里时再翻回第一集,观众会惊异于原来这个在地上祈求的疯女人,曾经是一个清高的、孤傲的、美艳的、尊贵无比的、举世无双的高贵女性。



那个时候的郝蕾25岁,出名点的作品还是《十七岁不哭》的杨宇凌,《少年黄飞鸿》里的十三姨,都是比较活泼文静、知书达理的角色,难度也不大。



刘恒觉得她尚且稚嫩,并未怀揣什么期盼,结果郝蕾在剧中展现了惊艳绝伦的天赋。


静妃这个女人的癫狂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一步步形成的。前期她张扬跋扈,敢和皇帝对着吼。



后期因为得不到的爱和极度的嫉恨心思逐渐阴沉,开始病娇化,去看望佟妃时那眼神仿佛要吃人。



到后期她被废掉,成了一个真正的疯子。



每一场戏,郝蕾那双秋水剪瞳里都含着或怨恨或痴情或悲伤的泪水,无法不叫人动容,我觉得这个角色但凡换了郝蕾以外的任何一个演员来演效果都大打折扣。



后来,郝蕾和剧中的邓超因戏生情,又因为夏X宫和其分手,她也有了余虹、明明这样更具代表性的角色。



可是我始终忘不了那个在冷宫跪着嘶吼哭泣的女人。



也忘不了这部最具深度的清宫剧《少年天子》。



两年前,中国的古装题材,还都是清宫剧的半个天下。是各种霸道皇帝、阿哥、王爷、贝勒、侍卫爱上我,即便很多网友嫌弃“辫子头”,但依然遵循王境泽真香定律。


其实,从朱石麟的《清宫秘史》,到李翰祥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再到耳熟能详的《还珠格格》《怀玉公主》《格格要出嫁》,再到让于正一举踏上“金牌丫头”之路的《宫锁心玉》,直到如今已成当代流行文化的一张大旗《甄嬛传》,清宫剧伴随了中国影视行业的跌宕沉浮。



主要是因为,人们一直喜欢看大女主剧。而宋明唐剧主要以男人权谋为主,清宫剧大都是聚焦三宫六院的女人争斗,张力十足。


最简单的一个例证,如果说清宫剧占据了古装题材的半壁江山,那么清宫剧的江山,就是由几个太后撑起来的。


《走向共和》《苍穹之昴》这些晚清题材逃不开塑造慈禧太后,《甄嬛传》《宫锁珠帘》《还珠格格》延续到《延禧攻略》《如懿传》串联起的“甄嬛”宇宙又让乾隆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占据了故宫一日游的特色旅行路线,而在“甄嬛”出现之前,中国观众们最耳熟能详的太后,应该是清代第一位真正的太后——孝庄文皇太后,aka大玉儿。



2001年的《康熙王朝》和2002年的《孝庄秘史》,斯琴高娃的沉稳“太后”形象和宁静的敢爱敢恨的“大玉儿”形象让“孝庄”火遍大江南北。《乘风破浪的姐姐》让宁静C位出道,也让“你在那万人中央”的名曲送《孝庄秘史》重新回到大众的讨论空间里。



而这次讲到的《少年天子》虽然作为一部大男主帝王传记,仍然有福临主导的政治戏副线,岳乐、博果尔、安巴度、济渡等男性角色虽然也精彩纷呈,但还是以“孝庄”等宫闱中的悲剧女性为主。



这或许也是描写封建帝王题材故事的必然结果,《金枝欲孽》为何经久不衰、《甄嬛传》为何大爆、《如懿传》为何在大爆剧后依然有大批拥趸,正是因为这些宫廷女性作为男性正史的附属品,她们的一生始终都代表着被封建、男权剥削残害的悲哀命运。



后宫剧中的女性依靠宫斗手段博取帝王宠爱,是她们悲哀人生中唯一能获取一点权益的抗争方式。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无论是宠妃还是弃女,都是失败的。



皇帝,无论是《金枝欲孽》中仅仅作为权欲象征的嘉庆,还是《如懿传》中同样作为权力竞争者一份子的乾隆,抑或是《甄嬛传》中被刻画成终极反派的雍正,他们本质上都是折磨着这群受害者的主犯,无论是他们出于“爱”的名义,还是出于“权力平衡”的名义。



包括《少年天子》里,同样在被权力禁锢着、折磨着的福临。



紫禁城,就是一个冰冷的精神病院。住在里面的,是被权欲折磨的精神病人。而女性,是这群精神病患中最悲哀的那一批受害者。



《少年天子》里的人物,正是深刻地去刻画了这些精神病人的精神状态,才会成为一部深刻的宫闱题材作品。


同样地,2018年夏天的一部大爆剧《延禧攻略》,令妃逆袭史,一部口碑两极争议的《如懿传》,废后心碎之路,都宣示着清宫剧在古装剧中承担着代表性的、不可或缺的女性被封建摧毁的录像带功能。



时刻警醒着人们,女性,是怎样被封建礼教迫害了上千年的。


然而,随着这两部剧这几年官媒批判、电视禁播,直到近期网络下架,再翻翻近年的立项备案,还没“亡”的大清朝或许短期内,都要在银幕荧屏上销声匿迹了。


紫禁城或许像一所精神病院,关押着一群精神病人,但观众什么也不是,观众只是想看戏而已。



设计/视觉:YAN



#推荐阅读#


我疯起来什么都不顾了!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