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最纯正的中国式浪漫

脑蛋黄 北戴河桃罐头厂电影修士会 2021-08-21


提起主旋律电影,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聚焦革命领袖的人物传记,还是历史先辈的斗争胜利史?

 

是弘扬主流价值观的现实主义题材,还是讴歌人性光辉的赞美辞?

 

基于题材的缘故,这些影片通常是沉重悲悯或者严肃深刻的,所以没有经历过这一切的年轻一代观众往往很难在观影时沉浸其中,感同身受。

 

可有一部电影却没有以上所说的这些这么拒人于千里之外。

 

因为与其说它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首充满着浪漫主义情怀的光影诗。

 

他,就是电影《革命者》。

 



其实一般有关伟人的传记电影很容易陷入的困境就是过于冗长无聊。

 

毕竟在大银幕上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历史并不会比文字性叙述的历史书有趣到哪里。

 

但《革命者》却没有采取一般电影那种单一时间线的叙事手法,而是把李大钊临刑前的倒数38小时作为叙事主线,把他与夫人赵纫兰的相处过程作为主要情感线,把他与张学良、蒋介石、毛泽东、陈独秀四个人相处的故事作为分线,其中穿插与李庆天、徐阿晨、徐三几人之间的互动来展开叙事的。

 

 

主创团队精心设计了一个庞大繁杂的立体时间轴,用两条主线使整部片子有两套完整的骨架支撑,再通过不同时间相同场景之间人物的对比,记忆的反复闪回跳跃,独角戏与群戏相互穿插等剪辑手法,让叙事过程不再单调乏味。

 

1927年,张学良试图说服其父张作霖放过李大钊,张作霖见状顺势问了一句,你见过他?

 

然后时间瞬间跳转回1918年,年仅16岁的张学良在上海滩街头目睹了报童阿晨被维克托谋杀这一幕,并亲眼见证了李大钊仅凭个人就号召了上海各行各业穷苦百姓共同为阿晨申冤。

 

 

影片将27岁的张学良和16岁的张学良进行了一个对比,鲜明地突出了这十年前后张学良心态的变化,以及从侧面刻画出了李大钊跨度之久的巨大影响力。

 

 

当然,除了个人的时空对比,还设计了党派之间的反差对比。

 

比如把革命党人被枪杀暗杀的场景打散,穿插到蒋介石看戏的过程中。

 

 

这边是戏台上熙熙攘攘,戏台下众人簇拥;另一边是漆黑的巷子里,革命党一个接一个地死去。


虽然没有看到蒋介石本人下达指令的镜头,但通过这种对比,就足以突出蒋介石这个人物的冷酷无情。

 

 

而在对李大钊的表述中,影片没有把叙事视角放得很高很虚,是直接以李大钊身边人的视角逐步深入,分别从爱人、敌人、朋友、家人等多方面视角出发,通过现实发展和回忆碎片,一点点拼出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革命者的样子。

 

他是狱中孤立无援的“囚徒”,也是街头巷尾强有力的革命倡导者;

 

 

他是被酷刑折磨到奄奄一息的“犯人”,也是和蒋介石打赌时意气风发的守常先生;

 

 

他是严格的北大图书馆主任,也是和毛润之雪天爬景山的师长;

 

 

他是挥斥方遒一呼百应的马克思主义先驱,也是亲自护送陈独秀出京的人生挚友。


 

观众可以看到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先行者,更是一位愿意多花几枚铜币去吃涮羊肉的穷编辑,是共产主义道路上值得信赖的革命挚友,更是爱妻爱子的人夫人父。

 

可以看到影片本身的视角是立体多面的,而作为主角的李大钊本人也是立体多面的。



《革命者》的英文名是 “the pioneer”,可以译为先驱者、创始人、拓荒者

 

 

所以影片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为中心进行重点叙事,并通过他身边那些知名历史人物如陈独秀、毛泽东等人铺陈开来。

 

但在叙述这些大人物的同时,影片也表现了那些在历史上虽然未被记载姓名,却是有血性的普通人的故事。

 

 

他们的故事穿插在他的故事中间,于是观众可以看到的是,革命是由他指引的,却也是由他们践行的。

 

开滦煤矿罢工的工人们,平时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可能愿意放下“不值钱”的尊严忍受欺辱,可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愿意躺在铁轨上用行动反抗压迫和不公。

 

 

三一八事件中的大学生,他们不过也才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是平时俯身桌案拿着笔杆子的读书人,甚至能看到他们在初次面对军阀的枪口时会害怕得咬紧牙关瑟瑟发抖,但他们还是能为了更多的人,鼓起勇气手挽手肩并肩地撑起人墙朝着黝黑的枪口走去。

 

 

除了这些愿意以身殉国的仁人壮士,还能看到那些更加平凡的底层民众,他们可能根本不懂所谓的自由民主平等,却也能感受到来自每一位中华民族同胞的力量。

 

比如除夕夜款待全城乞丐洗澡的澡堂老板,比如那些自发愿意帮李大钊发放宣言的报童、纺织女工、煤矿工人,甚至是那些在三一八事件时自发救助学生的市民们。

 

他们没有做什么以身殉国的壮举,却能凭借本能做出最感人的事。

 

这一刻观众能更深刻地懂得《国际歌》的唱词: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他们可能至今没有墓碑,无人知晓,史书上不会记载他们的姓名,也没人知道他们的样貌。

 

但他们也是革命者,是这条熠熠生辉的革命路上愿意以身躯铺路的守夜人。

 


除了讲述故事,这部影片存在的意义还可以是表达诗意。

 

《革命者》没有刻意专注于故事内容,更多的是把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剪辑在一起,这种手法很像是诗歌的表达。

 

所以,在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理念,尊重李大钊生平的同时,主创团队更多地把心思用在了情绪和氛围的烘托上面。

 

影片的故事从一块墓碑讲起,从一台绞刑架落下帷幕,从孤身一人的监狱开始,从万众齐心呐喊“我相信”的信念中结束。

 

 

除了用剪辑渲染情绪,其中的光影表现更是堪称一绝。

 

张作霖从坐着拍照到与张学良面对面对话的那一段,灯光反复变换,从相机拍照的镜头光转到桌前的自然光再转到压抑的顶光,在强烈的明暗对比里,突出了张作霖心思沉重阴晴难定的心理。

 

还有李大钊与李庆天在狱中对话时,通过半边模糊的仰拍镜头,突出了监狱的阴森压抑,以及表现了庆天本身虽然表面看着处变不惊,其实已经泪眼朦胧情难自禁的内心活动。

 

张学良,蒋介石的出现都是在压抑深沉的暗调氛围中,但李大钊和毛泽东、陈独秀的相处中,更多的是采取暖调的灯光,就算是雪夜出行,也有两盏煤油灯一路伴行。

 

 

除了视觉的表达,声音也起着烘托气氛的主要作用。影片中不论是人声演唱、交响乐、钢琴独奏,或是最后的童声,各种方式出现的《国际歌》都在不同层次地将观众的情绪进行着拔高。

 

 

当然,除了这些渲染的气氛,其实能看出主角李大钊本人本身就是具有浪漫主义的。他会在狱中对着阳光投下的阴影用双手模仿飞翔的鸟儿;用树枝假装烟,吸两口还抖了抖烟灰;临刑前面对狱友还不忘开个有关剃头的玩笑。

 

所以影片能够有如此浪漫的氛围,其实也是李大钊人格本身的浪漫造就的。

 

浪漫的镜头语言、浪漫的叙事结构、浪漫的人格魅力,中国人,中国革命者的浪漫,都在这部影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了。

 

在这个红色洋溢的七月,每个浪漫的中国人都应该去亲身感受一下这种革命主义情怀的极致浪漫。

 


设计/视觉:NOMA



#推荐阅读#


革命者永远是浪漫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