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庚到底是怎么把自己作糊的?
众所周知,爱豆的尽头是演员,演员的尽头是老板。
能从舞台上唱跳转型为荧幕前哭笑再到幕后呼叫,粉丝在做实绩表的时候,都能硬气到顺便多做几面锦旗给自己。
可这句话就和《葵花宝典》一样,谁都知道该咋做,但不是谁都能做到。
随着年岁渐长,除非驻颜有术,永葆新鲜,不然哪怕再十万个不愿意,也只能硬着头皮转型。
但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大多数想要转型的偶像最后都转成了nbcs,或者魑魅魍魉。
如此想来就难上加难之上青天之事,却有一位艺人在十年之间通通都做到了。
他是谁呢?
初代顶流韩庚是也。
韩庚?顶流?
看着《北辙南辕》里一脸横肉,脸泛油光的俞颂阳,确实很难让年轻观众把他和舞台上光芒四射的爱豆联系起来。
可但凡在十几年前经历过韩流洗礼,提起韩庚那都是青春里105℃的蒸馏水,纯情又难得。
当韩流的春风以锣鼓喧天,红旗招展吹入中国之时,看异国的帅哥美女以多倍体裂变的形式为自己载歌载舞是大部分一字出头年轻人的头号追星选择。
而韩庚作为这浪潮之中唯一一位中国人,更是显得弥足珍贵。天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大家不自觉地把目光对这个年轻人多投入了几分。
在当时那种流行花美男审美的时代,拥有着妈生秀气感的韩庚无疑是最漂亮最吸睛的存在。
金色长发,戴着十字架耳饰的他可以是少年吸血伯爵。
裹着毛线围巾,微卷黑发的他就是纯情的日系美少年。
此时,同人文化也是盛行正在进行时,韩庚和同队的金希澈所组成的庚澈CP位列天涯六邪之一,他们的同人文是堪比几年后小四文学般言情圣经的存在。
毕竟在一本精装言情小说就可以称之为奢侈品的当年,在报刊亭随便就能买到一整本的同人文合集,传播渠道可谓是相当的广。
当夜晚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细细品读那些“经典”时,偶尔也会觉得那几个男人之间的故事离自己是这么远,那么近。
此时,韩庚的星运可谓是顺的天时地利人和。
有颜有才且同期没有撞型艺人,韩国出道形成了天然的地理神秘感保持屏障,CP的大热吸引了大批手痒的创作者自发替他推广。
但当时,尚未了解一切真相的群众不知道的是,韩是他的姓,也是他的心病。
当年作为韩流三大之一的SM公司,在缔造出了H.O.T这类跨时代现象级的偶像团体后,对于如何制造偶像无疑是得心应手,于是批量化造星模式开始启动。
这种产业线高效是高效,但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总会有还不错的未出道练习生剩余。
于是在东方神起组团出道后,李秀满怀着来都来了,都给个机会吧的心情,把同期落选的十二个练习生组成三个月限定男团super junior,也打包送出了道。
韩庚正是从这样一个限定团中走出来的。
虽然是寿命有限的限定团,可成员们并不甘心止步三个月,于是大家在舞台上发了疯地努力,最终确实成功让super junior活了下来,还活的很漂亮,后来成了二代团的典范代表。
但那时候的光荣都是他们的,与韩庚无关。
因为是第一位在韩务工的中国艺人,公司还没有搞清楚如何正确让韩庚合法登台,所以他干脆戴上面具假装自己存在又不存在。
公司想要拓宽中国市场这块大肥肉,于是让在国内较火的韩庚参加节目以一带多,但是利用完价值后并不让韩庚本人再多占一分利。
身心俱疲的韩庚在不堪高压及看准了祖国这片沃土之后,毅然决然地回来了。
不同于后辈们薛定谔的跑路,韩庚“在韩务工”的心酸是肉眼可见,所以不仅是唯粉,队友及团粉对他的选择都是肯定且支持的。
基于这种原因,回国之后的他不仅没有痛失粉丝,反而收到了更多的爱。
知名谁火我就带谁玩的快本,加起来总共请了韩庚七次,次数堪比娜姐夫张杰。
《北京欢迎你》MV中别的前辈明星都得组团出现的时候,韩庚却能拥有多运镜方式的数秒单人镜头,排面尽显。
2010年,韩庚开通了微博,在微博还是小众平台、还没有数据造假的当年,一条简单的图文转评没多久就过万。
后来,还推出了由他个人为粉丝设计定制的手机“庚Phone”。虽然现在看来就是略加包装的普通手机,但当时确实是与众不同小高奢明星周边了。
总而言之,韩庚的火可以这么形容:
那时候追星如果追的是韩庚,爸妈听了都放心。
虽然对于已经有如此虐文男主背景的韩庚,粉丝只愿他回国后平安幸福就行。
但韩庚却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着清晰的认知,可不能三十多岁还在台上唱跳,演戏才是能站稳脚跟的不二选择。
于是他没有花太多时间在舞台上过渡,回国还不满一年就参演了电影《大武生》。
这部由高晓松执导的片子,虽然腐里腐气,槽点颇多,还因为导演本人酒驾无法宣传,但最后的票房比起同期其他电影来说还算可以,韩庚也因此片拿了奖。可这种电影对于他演员口碑的积累并无太大帮助。
而第二部比较知名的电影《夏有乔木,雅望天堂》,却因为阴阳剧本,和某凡争番等事件闹得很不愉快,而现在观众回想起这部电影的时候,也只会记得某凡的本色出演,全然不记得有韩庚的存在。
而后的影片要么是如《大话西游3》一般烂到已经让人没有脾气再骂,要么就是如《变形金刚4》一样戏份微弱到就是一句重在参与,就算是有《前任攻略3》这种还能看到点演技的片子,但却因为影片本身让人反感从而被捆绑讨厌。
韩庚前期积攒的人气在过量烂片的产出中逐渐消耗殆尽。而在此时间段,逐渐成熟的娱乐产业也造就了更多合法made in Korea的国产爱豆,于是他与SM的往事,已经成为过眼前尘无人在意。
而除了堪忧的业务质量,越来越暴露的还有他那些禁不起考验的人性。毕竟没有了距离感的美化,滤镜总会破碎,金甲总会剥落。
他在电影《万物生长》的宣传现场绘声绘色地讲述偷电脑事件;
在《以德服人》里不以为然地讲述往同学水里尿尿的故事;
在包贝尔婚礼现场,联合伴郎团捉弄柳岩。
大家发现,曾经那个讲话都会颤抖,眼神亮晶晶,充满腼腆不安的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这个自大、油腻、错而不自知的韩庚。
反差实在太大,脱粉大潮来临。
但不同于做错了事就哭天抹泪,狂发律师函的流量明星,从神坛“跌落”的韩庚并没有过多自怨自艾。
他自己明白偶像的价值无非是粉丝的簇拥,于是在展露真性情的同时,他的戏路也在这种自杀式爆料中得以扩展延伸。
因为没有了无瑕偶像身份的限制,自然角色的形象与自己本身形象的差异也不再需要考虑。
于是,他演了《革命者》中阴鸷多疑的蒋介石,也演了《北辙南辕》里的爹味直男俞颂阳。
如果撇开所有事件道德的本身,韩庚本身的转型之路确实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
要知道,爱豆转型演员一直有三座大山:
一是偶像包袱太重,没法放开;
二是表演观不同,没法兼容;
三是粉丝接受无能,没法固粉。
但韩庚却能有条不紊地跨越了三座大山,成功转型,并且从一定程度带领粉丝经济,到后来自己当了老板,做起了幕后投资。
所以,人们讨厌他却又不得不肯定他。
说到底,其实很难准确判断韩庚如今在观众眼中是怎样一个形象。毕竟人们对于他的情感,在厌烦抵制和感慨怀念中矛盾地存在着。
而一个一开始看起来优秀无瑕的偶像背后到底是什么,我们从韩庚身上全都可以看得到。
可以说,韩庚这十几年的经历,有着内娱艺人从爱豆到演员,从台上到幕前,从人设到本身的全部缩影。
曾经被塑造成无瑕偶像的韩庚并不想成为粉丝眼中的神。他只想快速填饱肚子,而你却觉得他是在喝着露水追梦。
作为总爱捧神造神封神的粉丝,在目睹了初代顶流消亡后,是时候该问一下自己:
你深信不疑的神,他真的存在吗?
设计/视觉:NOMA
#推荐阅读#
初代顶流消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