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上映的《泰坦尼克号》,无人欢呼
一转眼,《泰坦尼克号》已经在内地第三次上映了。
区别于第一次上映时的影坛地震,第二次上映时的一呼百应,这次25周年的纪念版重映则显得有点不温不火。
重映一周,票房刚过3500万,远不及上线前网上翘首以待,呼朋唤友的热切。
线下的影厅也能看出本次重映的疲软,在排片率极高的上海影院,只能看着杰克和肉丝对着空荡荡的观众席尬演。
提前一天预定某连锁影城的IMAX黄金场,光秃秃的占座页面让人生出一种是不是系统卡bug的恍惚感。
怎会如此?
这可是《泰坦尼克号》,小李子的颜值巅峰,席琳迪翁的养老保险啊!即便上映过两次,也应该有从未在影院看过的00后观众慕名而来,吸引一批新的年龄层的粉丝,更别提一些卡梅伦铁粉、电影发烧友。
怎么就有了英雄迟暮、明日黄花的凄凉。
也许必须要说,时代变了。
而《泰坦尼克号》每次上映所面临的不同情形,正是中国电影业的时代映照。
1998年4月,《泰坦尼克号》在中国第一次上映,一票难求,万人空巷。
在当年的照片中,影院里张贴的全是《泰坦尼克号》的海报,其宣传口号“世纪末的船难,史诗级的爱情电影”搞足噱头。
售票厅外排队的不用想,都是大船的观众。
当时任最高领导人江泽民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泰坦尼克号》的肯定,“不要以为资本主义就没有思想交流的东西。最近要上演一部叫《泰坦尼克号》的电影......”更是让全国疯了一样扑入杰克与露丝的动人爱情中。
广播和报刊没有了后顾之忧,开始不遗余力地全方位宣传。电影院加急排片,有些电影院每天放6场,几乎24小时不间断放映。
电影宣传车走上街道,开始大喇叭全城迅游宣传。
内地观众对这一“好莱坞烂俗爱情片”的观念,也在领导人的首肯下发生转变。年轻人但凡去影院看过一次,一定会有第二次。
它成了父母爱情的记忆,成全了不少爱情故事。
也成了一种话题,那一阵儿,县城人们打招呼的方式也不再是“吃了没”,而是“你看了没有?”。
票房上也可见一斑,在平均票价为15元的98年,《泰坦尼克号》卖三十元,广州部分影院甚至卖到50,人们依然慕名而来。要知道,当时的城镇居民月收入也不过500元。
除了自掏腰包的观众,单位也把《泰坦尼克号》的团体票作为给公司员工的假日福利。不少70后、80后回忆道:“当年看了六七遍,其中有好几遍都是家里人单位发的票。”
到最后,《泰坦尼克号》在中国收获了3.6亿元的票房奇迹,在中国电影票房史维持了十年之久。
而作为一种“集体记忆”、“时代印象”,《泰坦尼克号》在中国的爆火也与当时中国电影业的荒芜有关。
在大船之前,70、80后对电影的记忆通常要追溯到“广场电影”时代。
那时周周都有露天电影在广场上放,但放的几乎都是战争电影,《铁道游击队》、《上甘岭》、《地道战》等。等到他们中学时期,才能看到《少林寺》、《高山下的花环》这些比较新的电影。
那时的电影院里也经常贴出新上电影的海报,但两三块的票价对应当时三四十的工资,无疑太奢侈了。
九十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让中国电影的“好时代”彻底结束。
当时的电影制片厂,发行方式从中影统购统销转为自主发行后不得不自负盈亏,直面市场压力,
但市场是残酷的,当中国电影进入分账时代,好莱坞大片与国产电影同台竞争,而中国电影制片厂水准还停留在八十年代,就面临人才流失,入不敷出的问题。
《超人》与《第一滴血》
以长影为例,3000名员工加上1200名离退休人员,每年维持电影厂的正常运转都需要4000万人民币,一度生存不下去。
与制片厂处境一样不好的是电影院,九十年代的电影院主旋律高奏凯歌,却又几乎靠国外大片救市。
1997年,主旋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取得超过3000万人民币的票房收入,但上映后高达四分之三的政府包场才是其票房的底色。
最重要的是,VCD的冲击与盗版碟片的流行,打得电影院毫无还手之力。
自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接轨,人们像块干海绵一样疯狂渴求外界文化,中国就进入了盗版时代。
当时自香港传来的盗版碟片滋润了人们贫瘠的精神世界,也让录像厅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九十年代,VCD的普及则标志着全民盗版时代的来临。
当时VCD的价格已经被打下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VCD机,可以在家看电影了。而等到需要自己买碟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原来这玩意也分正版盗版啊!
不用说,对比几块钱一张的盗版碟和几十块一张的正版碟,选便宜的就完事了。
与此同时,彩色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人们习惯于吃完晚饭一家人窝沙发上看电视剧,就是想看电影,也能在电视上看译者片,这就更没有人去影院花那个冤枉钱了。
于是乎,中国大批电影院陷入沉寂,濒临倒闭,中国电影市场处在最低迷和最困窘的时刻。
直到《泰坦尼克号》的出现,它对当时电影院的意义不下于救世主,也给中国电影市场打了一支强心剂。
其后续影响包括且不限于街头巷尾都在唱《My heart will go on》。
甚至1999年中国第一女rapper赵丽蓉老师在最后一个小品里与席琳迪翁跨世纪同唱此名曲。
而进入新世纪后,一切都变了。
2012年4月,泰坦尼克号沉船一百周年纪念日时,电影被转制为3D版再次上映。
宣发时,片方大打怀旧牌,发起了“我和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征集活动,中国观众显然很吃这一套。
微博和SNS平台上,“14、15年前,你在哪看的《泰坦尼克号》?今天,你将牵着谁的手一起重温经典?”、“哥看的不是电影,是青春”等内容在电影未映之前就成为网络的热门话题。
电影院网络预售的零点首映电影票也是火爆无比,国内三千多家影院,几乎场场爆满,“欲购从速”、“又加场了”等字眼经常在众多电影院的官方微博见到。
不少电影院还顺势推出“写出爱的誓言”之类的活动。
而在观众席上,90后正式加入观影队列。
他们最大不过大四,很多都是还在上初高中,穿着校服的学生。
这次重映的火热,让大船从中国观众兜里掏走了9.7亿元,占全球票房的43%。
为此,国内媒体争相报道,推出了忆往昔的《泰坦尼克号》舶来记系列。
外国媒体也都惊了——why?why?why?
《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争相报道。
《华尔街日报》亚洲版还试图发文分析为什么中国观众如此热爱《泰坦尼克号》。
虽然解释的狗屁不通,认为“迎合了中国观众渴望‘仙女’抚摸的男性心理”,但还是能证明《泰坦尼克号》在中国首次重映声势惊人。
要我来说,重映受热捧的原因是《泰坦尼克号》把各方面平衡做到了极致再加上当时国内的3D电影热。
21世纪,中国电影市场完成了从萧条到繁荣的跨越,正是能打之年。
形式上,有张艺谋的《英雄》;主旋律的升级,有《集结号》;风格的扩充,有了《疯狂的石头》、《风声》等。
可3D电影的发展趋势却显然与电影市场的井喷不对等。
2008年《地心历险记》在中国的首次上映时,内地仅有139块3D银幕。3D电影少,影厅少,是当时3D电影发展的现状。
可当2009年底卡梅隆的《阿凡达》公映,高达13亿的票房让电影人眼红,也让3D电影火了。
一张3D电影票可以卖到120元,IMAX则高达180元,在影院戴蓝白眼镜成为了一种风潮,花钱买高价票的影迷更愿意“享受优质体验”。
为此,各地影院火速订购3D放映机,增加3D影厅数量。10年之后新建的影院,基本都以3D影厅为标准,兼容2D格式,
很多县城、农村的电影院甚至没有赶上2D的班车,直接跃过20世纪进入21世纪。
到《泰坦尼克号》重映的2012年,中国的1.1万张电子银幕中有7000张可以放映3D影片。IMAX 3D厅也迅速“扩招”,2010年还只有11块,2012年已达到112块。
电影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电影市场一举进入3D时代。
那是电影院最好的时代,市场上,好莱坞的《变形金刚》系列、《复仇者联盟》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让3D成为主流产品,国产的《画皮2》、《龙门飞甲》、《智取威虎山》等也跟上3D的趟。
卡梅隆想要的“好像我们在船板上,和杰克与露丝共同经历这场生离死别”,也成为《泰坦尼克号3D》最好的注脚。
可等到23年的这次重映,《泰坦尼克号》却遇冷了。
十年前,席琳迪翁还上春晚献唱名曲,十年后,观众连哼都不哼了。
是故事吸引不了新观众了?是露丝的全裸画面被剪了?还是人们对情怀疲软了?
我想都是,也都不是。
21世纪第三个十年,电影进入工业链时代。
10到20年间电影完成的技术力升级,到20年后行不通了。
从院线管理上看,上个十年人们还能体会到购票体验的升级,线下购票变成手机app购票,扫码取票成为主流,可是现在还能有什么变化呢?
从价格上看,上个十年还有9.9价格战把人们从家拉到电影院,可是现在一张电影票动辄四五十,高达八九十,当年被价格吸引的那批观众如今买不起了。
从盈利模式上看,爆米花策略行不通了,虽然影城增加了周边售卖、按摩机、娃娃机等配套措施,可是观众显然并不买帐。
最重要的是,技术的上升并没有带来电影观感的升级。
曾经《阿凡达》的成功,是电影技术的史诗级胜利,可之后,技术的进步便不明显了。
李安的《双子杀手》虽然用了3D/4K/120帧的高规格拍摄,但观众看的时候心无波澜,还经常发生放映事故。
卡梅隆的《阿凡达2:水之道》筹备十年,用了动作捕捉、裸眼3D等高科技,却无法再自己打败自己。
口碑一塌糊涂
即便你现在搞什么4D电影,7D电影,但归根结底,电影看的是故事,形式不说虚头巴脑,也只是起辅助作用。
再加上视频平台和疫情对传统电影业的打击,电影市场疲软,世界电影的情形都不好过。
这两年电影院的情况有目共睹,类型单一,剧情拉胯,阉割严重,观众来影院图啥呢?
《泰坦尼克号》吸引不到00后,是显而易见的事。
对于他们而言,电影已经不是一种主流的社交手段了。
普通的电影,优爱腾就有,想看的电影,咱们只能搞点不文明。
这两年流行的是什么?
是网飞,是短视频,是短平快,而绝非是在影院呆三个多小时看耳熟能详的泰坦尼克。
在这时,世纪末的大船无法在急速狂飙的时代继续行驶,而铁心支持的观众也碍于现实无法为情怀买单。
也许这就是《泰坦尼克号》的悲剧,正像它的船难结局,我们早已知道,但仍会伤心。
每一次上映,每一次时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