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碎念 || 别让你的格局限制了孩子的未来

2016-10-10 五万文艺青年都在 志造美

志造美

执于美好向往

“始于志,从于智,止于质”的美学思行逻辑

“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美学分享平台

“美、艺、礼、学”为主题的品质格调生态圈


编者按:

这几天被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离婚的消息刷屏之后,小编不禁要感慨两人恋爱10年结婚2年,怎么说离就离了呢?而朱莉给出的离婚原因是两人的教育理念有分歧。


看到这儿小编不禁想起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这部戏以孩子中考和留学为主线,展现了三个家庭对孩子的不同教育方式,而黄磊和海清扮演一对夫妻,每天操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有没有早恋,和孩子斗智斗勇,在这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中国式家庭教育在方式和理念上的缺陷。



为什么讲了那么多道理,孩子却听不进去?



电视剧《小别离》中,海清扮演的童文洁争强好胜,一切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主,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与“虎妈”相比,黄磊扮演的方圆,不愠不火,通情达理,看起来是个完美的爸爸。这种家庭的发展规律是表面平静,每次强弱对比不均衡时,战争就会爆发。尤其是当孩子逐渐成长,冲突更是不可避免。时间一长教育的无力感也就愈发明显,这就是为什么童文洁每一次苦口婆心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甚至将女儿的心越推越远。




“为什么讲了那么多道理,孩子却听不进去?”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常谈常新。在之前我们分享的文章痛苦的家庭式陪伴》中,就很好的诠释了这种无效沟通产生的原因。



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当我们想要改变对方时,无论出发点多好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是在传递:”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你应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这个改变本身就会让对方感到抗拒。


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不停地挑剔、指挥孩子。孩子玩水,嫌浪费水;孩子玩土,嫌弄脏衣服;孩子自己吃饭,嫌吃得太慢;孩子想吃肉,指挥孩子多吃青菜;孩子开心地跑过来要妈妈抱,妈妈却让孩子先去洗手。在这种“陪伴”下,大人小孩都很累,而且不开心。


为什么想要改变对方?因为看不见对方的真实存在,只看见我们头脑中想象出来的“正确”的对方。头脑中的想象是最可怕的,因为它会找到一万种理由来证明自己就是真理。比如,父母看到孩子弯着腰玩iPad,头脑中就会立刻响起一个声音:“这样容易变近视,对身体不好,所以我要纠正他。”而父母纠正孩子的结果必然是:孩子不开心,和父母的关系进一步疏远。


所以,当父母看到孩子弯着腰玩iPad时,不妨去看看究竟是什么让他这么聚精会神,有兴趣的话甚至可以跟他一起玩。在爱的灌注下,孩子的脊柱自然会挺直。真正的陪伴是关注,但不打扰。



所谓的“起跑线”不过是因为父母不够自信



在电视剧《小别离》中,学霸琴琴的妈妈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是一个阶级,所以一心想让孩子出国学习,因为她看到国内的现实是“人才市场人山人海,博士硕士都跟哪儿排队等着”找不到工作。其实她的孩子已经很优秀了,但她却对孩子将来竞争就业完全没自信,因为自己家里“没有关系”:“将来孩子找工作,能拼爹还是能拼妈?”因为一心想送孩子出国,这与想要知足常乐的丈夫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让夹在父母中间的琴琴非常痛苦。


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忧虑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纷纷给自己的孩子加码,希望他们能赢在起跑线上。但池莉却在她的叙事散文《立》一书中提出“‘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不知道是谁先说出来的一句缺乏逻辑的混账话。”




“人生本来就没有统一的起跑线,这是基本常识。既然爱自己孩子,就要先防止自己脑残,要对那些社会流行的伪经典、大话空话假话先过过脑子。”池莉说,最有效的教育不单是学校教育也不单是社会教育,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从孕育开始,父母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孩子就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是她与女儿一路在中国教育的重压下寻求快乐成长的夹缝,其间还经历了痛苦的家庭剧变、与丈夫的离异。而18年过去,女儿考上了英国的名牌大学,并成为一个身心健康,敢于梦想、敢于追求美好生活的“小美女”。


作家六六也曾表达过相同的观点:“我相信90%以上的家长择校的原因是对自己不自信。觉得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不如那些优秀的学校。学校、社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要,不要把责任都推给社会、学校,更多是在家长。我认为他有充分的睡眠,足够的玩乐空间,比上名校好。我的孩子就在上海上相对普通的学校。”六六大胆提出了不赞同家长为孩子择校的犀利观点,并坦言,陈偶得从新加坡回到国内,落户上海上小学时,她的选择不是就名,而是就近。



“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指令,与孩子商量未来的发展而不是限定。”——他喜欢爱好音乐,我才会让他学习,而不是因为大家都在学或是为了让他在大众面前表演。哪怕他成绩不那么好,我也相信他是个好孩子,主要是他要善良,努力,拥有爱的能力,能够与自己,他人和环境和平共处,他会认为“活着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这个很重要。当然不是说不重视学习成绩,而是说,有好多的品质是要比这个成绩,分数更为重要的。这是六六在《小情人》中提到的教育理念。


所以聪明的父母是知道他们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交给他方法比答案长远得多;聪明的父母不会把孩子的童年当做通往成功的工具,只希望他们过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而不是成功。


来源:新浪微读书


点击下方,阅读近期文章

碎念 || 冯骥才:老夫老妻

碎念 || 最好的教养,就是不给人制造烂摊子

碎念 || 怎样的人生都不算用力过猛

碎念 || 林夕:是啊,朋友,你一定很辛苦吧

碎念 || 你的与众不同,在别人眼里是个烦恼

思享 || 硬实力不行,才会假情怀泛滥

话题 || 不发朋友圈的人,是什么心态

碎念 || 适当离群,是保证优秀的必要

话题 || 从郭曹看“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碎念 || 你想要的,岁月凭什么给你

碎念 || 爸妈离婚,就因为弹烟灰

影音 || 最狠的相遇,是久别重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