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陷「拖延症」无法自拔?三步教你摆脱它

2018-02-10 Taka 重构自己

大家好,我是 Taka ~

 

随着现在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不知为何,「拖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 明明早就醒了,玩了俩小时手机才下床,一上午又白白浪费了


  • 说好晚上九点背单词,每天都有理由「再等会儿」,等到十一点,哎呀,该睡觉了


  • 三天后就要考试,就是不想复习,宁愿打扫一天卫生,都不想坐下来看会书


  • ……


当你总是遇到这样的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陷入了「拖延症晚期」、已经无药可救了?

 

有时,拖延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考试失利、跟朋友失约、在重要场合迟到……

 

每当这时,你是否既后悔,又绝望,感觉自己「糟糕透了」?

 

今天Taka 就来跟大家说说「拖延症」这个话题,看看你到底为什么会一拖再拖?

 

你是否有「拖延症」?

 

判断你有没有拖延问题的一个标准是:看看你的拖延是否给你带来了「烦恼」

 

有的人面对压力会觉得兴奋,他们「渴望压力」。


所以面对一些重要的事,他们会故意拖一阵,等 deadline 即将到来时,在「紧张」的氛围下他们的思维会更活跃,表现也会更好。

 

有的人天生就是「慢性子」,做什么都喜欢慢慢来。


他们不认为多花时间是一种「浪费」。所以把事情拖着做,对他们来说很正常,也就不会带来困扰。

 

还有的人不为拖延烦恼,是因为他们只拖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像扔垃圾、洗碗、刷牙之类的。「重要的事」他们都会按时完成

 

而存在拖延问题的人,会因为自己的「拖延」承担这样的后果:

 

受到恼怒、后悔等情绪的折磨,不断谴责自我,长期累积后,甚至会对自己「感到绝望」。

 

身患拖延症的人会发现,你没法完成「你觉得自己能做好」的事,还可能会因此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成绩、工作、珍贵的感情……

 

拖延的病因

 

要治病,首先得找到病根。那么,你究竟为什么会患拖延症?原因可能有这几个。

 

害怕「全力以赴」

 

在有些人看来,自己的表现=能力,而能力=价值,所以表现=价值

 

如果你习惯用自己的「表现」衡量自己的价值,那么通过拖延,你可以打破「表现=能力」这个等式。

 

因为你拖延了,你时间不够,所以你表现出来的不是「最佳水平」,你的表现<能力。

 

这样,当你做的不够出色,你就能安慰自己:这是因为我没时间准备!我现在都能做到这样,如果我全力以赴,那我表现的该有多好!

 

事实上,你是害怕自己全力以赴了,表现的也「没多好」

图片来源:Pinterest


你不敢展示出自己全部的水平,所以你才会拖延。

 

想等待「完美的契机」

 

你想跳槽,可是不知道去哪里好。你觉得一定有一个「完美的选择」在等着你,只是时机还没到,你还没找到这个选项。


所以你一直拖着,继续干现在的工作。

 

你想去健身,想开始减肥,想读完一本书,可你总觉得现在「没心情」。你想等自己「状态好了」再开始。

 

「完美」是不存在的,所以你永远都有理由拖延。

 

没做完、没做好,都等于没做

 

这条有点像我们在《如何提高「钝感力」,从此不再「想太多」?》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非此即彼」。


在这些人看来,只要没做到100分,那就相当于0分

 

比如你想一天背100个单词,结果只背了70个。第二天你太忙了,只背了50个。


等到第三天,你要开始背的时候,想起了前两天的事,就开始想:拉倒吧,我根本不可能完成这种目标,还是算了。

 

只要没完成全部计划,或者完成的不够好,在你看来这就是「一事无成」。

 

所以你宁愿拖着,什么都不干,也不想「白费力气」

 

拖延的药方

 

想解决拖延症,可以用这几个方法。

 

反拖延症表格

 

比如你想写一篇手帐,但是你想想就觉得很「麻烦」,懒得行动。

图片来源:Pinterest


这时你可以列一个这样的表格:

 

  • 1栏写下做手帐的每个步骤,比如打格子、画标题、写内容、贴胶带……

  • 2栏写下你认为这一步的难度,比如打格子——40%;写内容——80%

  • 3栏写下你认为做完这一步后,你会有多少满意度,比如画标题——10%;贴胶带——30%

 

然后你就去行动。等你完成了写手帐这件事,再回到你的表格上来:

 

  • 4栏写下这一步骤的实际难度

  • 5栏写下这一步骤的实际满意度

 

看看实际和预期的差距,我相信,下次再遇到写手帐、日记、信件这类事情,你拖延的可能性会降低很多。


摆脱「但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想法:我很想去跑步,但是我真的好累;但是我很懒;但是我没心情……

 

这时,你需要把这些「但是」写下来,并且在它们的旁边写下反驳的话。


比如:

 

  • 跑完我会觉得很爽

  • 我不想做个懒人,跑个步就能摆脱这顶帽子

  • 跑起来我的心情肯定比现在躺在这里好,我还能顺路去买点零食

 

别把注意力放在你现在的状态上,去想想做完这件事,你能获得的东西。

 

把焦点从「维持现在」转移到「如果那样,我就能……」上来。

 

认知替换

 

这个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把让你抗拒行动的想法,换成让你愿意行动的想法。


图片来源:Pinterest


面对一项有难度的任务,你可能会不停的想象「可能面临的失败」。

 

比如你下周要考试,你可能会想:复习不完怎么办?考试的时候忘了怎么办?越这样想,你越不愿意复习。

 

把你脑子里这些「干扰性」的念头,替换成「引导性」的,去想象这样的场景:

 

你复习的特别充分,考试的时候,名词解释你全都会,论述题有两个原题。

 

这样的想象会让你整个人的状态都好起来,对复习充满了信心和「愿意」

 

虽然最终你的想象不一定会实现,但是积极、投入的背书,总比你越想越怕,越想越烦,拖到最后才复习,成功的可能性要大的多吧?

 

化整为零

 

不要想着你今天「要背100个单词」,先「背5分钟」。


问问你自己,5分钟难吗?如果5分钟也很难,那就3分钟,或者先背10个。

 

一天结束之后,你也不要想着「我今天没背完100个」,而是要想「我今天背了四个五分钟」,「背了70个」。

 

不要总是认为,你的任务必须一次性完成,或者全部完成。你有所行动,这本身就很棒。

 

自我推动

 

当你该睡觉了,可还是控制不住玩手机时,把你脑子里的想法「捋一捋」,自己给自己「添点动力」。


图片来源:Pinterest


比如你现在想的是:我该睡觉了;但我还想玩手机;我好不容易才有独处的机会。

 

把这些想法换个角度:

 

我现在睡觉,可以睡9个小时,明天还能早点起床,吃顿早饭再出门;

 

明天也可以玩手机,现在已经关灯了,很伤眼睛,而且现在也没啥可玩的,我的青蛙不在家,追的剧还没更新,怪无聊的;

 

明天早起一点,我也能独处,还能做很多想做的事,现在「躺在床上独处」也就是玩手机,还会长黑眼圈

 

解除戒备

 

当你刚决定好要做点什么,如果别人跑来催你,可能你的干劲一下就没了,反而会开始拖延。

 

比如你刚准备好要起床,老妈突然走进来,大声呵斥:快点儿起来!都几点了!

 

你可能会马上「戒备」起来,本能的想反抗。于是,你一点也不想起床了。

 

其实这时,你可以霸气的说出你自己的决定:「我刚才刚要起来,你这么大声,吓了我一跳。」

 

告诉你自己:你这样做是因为你自己愿意,不是因为她催你。你没有「服从」,而是在「顺应内心」。

 

降下自己的戒备心,不用反抗。你可以回应,或者不理会,但一定别影响了你自己的决定。

 

验证你的不行

 

当你有这些念头:

 

  • 我动不了

  • 我起不来

  • 我看不进去书

  • 我背不下来东西

  • ……

 

把它们列出来,去验证一下。

 

你看不进去书,那这篇文章里的刚才这几句话,你看进去了吧?你背不下来东西,那上边这几个「我不行」,你现在是不是记住了一两个?

 

你连试都没试过,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到的? 

图片来源:Pinterest


不要害怕尝试。就算你真的做不到,那也等它变成「已知」了,你再去抱怨和解决。

 

别觉得自己「不能输」

 

要用上面那个方法去验证你的不行,你可能会觉得不情愿,因为你会想:万一我真做不到呢?

 

实话说,你为什么「不能输」?世界上有任何人从来没失败过,一出生就什么都会吗?


把你「怕输」的原因写出来,然后审视一下。

 

比如你害怕面试失败,可能因为:

 

我会永远都找不到工作——失恋的人还知道「天涯何处无芳草」,工作比爱人还难找?

 

我爸妈会看不起我——这不太可能,就算真的是,那也是他们的问题;而且虽然你失败了,但你敢于尝试,这本身就是一种努力,不需要别人来认可。

 

他们会说我就应该找个人嫁了——告诉他们,你不认同这种观点,这是性别歧视;如果他们不听,你也可以不接受。

 

先行动,然后才有动力

 

拖延症患者常常分不清「行动」和「动力」的顺序,总觉得要等自己状态满分时才能行动。

 

比如你想去跑个步,但觉得自己「没心情」,然后就拖着,想等自己心情好了再去。

 

得了吧,你无所事事的躺在这里,不停地想着「我现在没心情」,你什么时候都没心情!

 

谁说非得「有心情」才能跑步?跑步的必备条件有「心情好」这一条吗?

 

现在就下床,绕过你所谓的「动力」,直接行动。你会发现,在开始跑的那一瞬间,你的「心情」就来了。

 

另外,行动和动力的真实顺序是这样的:行动——动力——更多行动

 

记住这一点,不要以「动力不足」来找借口拖延。 

图片来源:Pinterest


总结一下这些方法分别对应的情况

 

1.你觉得自己有拖延症,什么也干不好——反拖延症表格;验证你的「不行」


2.你给自己的拖延找了很多借口——摆脱「但是」;先行动,再找动力


3.你总担心自己会失败——认知替换;别觉得自己「不能输」


4.你觉得任务太重了,看见就头大——化整为零


5.你觉得自己不太情愿行动——自我推动


6.别人一催你你就不想动了——解除戒备

 

 好了,以上就是 Taka 对于拖延症的一些见解。


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话题,就像「沟通」一样,一两篇文章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情况所以之后可能会出一个「拖延症系列」,希望能帮你们解决更多问题。我会尽快填坑~


如果觉得今天的文章对你有些帮助,就请在文末给我点个吧~


如果你还有更多困扰,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者希望给「重构自己」提出建议,欢迎添加 Taka 的微信(ID:aimant001)


记得要备注暗号:重构自己 ~



反鸡汤,每天打碎一点你的「幻想」


重构自己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参考资料:


《拖延心理学》  简·博克  莱诺拉·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戴维·伯恩斯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