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指南针 | 和三十个人聊了一星期,我总结出了这4把「万能钥匙」
大家好,我是 Taka,春节假期过得还愉快吗~
不知道是不是过年期间,家里事情比较多,前段时间收到的留言特别多,问题也都挺复杂:
想转行,担心去了干不好,可现在的工作又不喜欢,进退两难
学历不高,毕了业不敢投简历,拿到面试邀请也不敢去,怕过不了,两年来一事无成
觉得自己自卑、办事拖沓、不会说话,问题太多,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改变
……
在跟大家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问题的「钥匙」,也就是关键点,很相似。一旦指出「这一点」,许多无从下手的事,就大致有了解决的方向。
所以,年后的第一篇推送,我就把几个出场率高的关键点整理了一下,为大家奉上这篇「迷途指南针」。
当你遇到麻烦,可以先把这4句话在心里「过一遍」,也许能帮你找到方向。
别因为「担心」就选择「放弃」
有不少同学跟我聊天时,说「我总是依赖别人,遇到事情只会慌,什么也做不好」。
其实,「想办法」的能力大家都有,不信的话你想想:
你朋友失恋了,来找你倾诉的时候,你是不是安慰的有理有据,自己都被自己说服了?
那为什么,旁观的时候啥都懂,一轮到自己就手足无措了呢?
其实就是因为「当局者迷」。
你自己面对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办」,而是「这可怎么办啊」。
如果只关注问题的严重性,满脑子都是「太难了,我不行」,只会越想越害怕,最后就真的「不行」了。
事实上,面对未知的后果,担心是正常的。
但如果因为担心后果,就干脆连「开始」都放弃了,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一对情侣中的一方要去外地求学,因为害怕异地恋会分手,所以还没开始异地,就先分手了。
看看这段话,你是不是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
图片来源:Pintrest
所以很多时候,面对你觉得困难的问题,别翻来覆去的「害怕」。
把让你害怕的原因一个一个列出来,你会发现,其实每一个都不是「死胡同」,都有解决的办法。
比如,异地恋常见的难题——维持信任。
对于这一点,两个人可以约好,聊天时多跟对方表白,有新鲜事记得分享,一周交换一次「愿望清单」,有空就打视频电话……
再比如「开销增长」的问题,可以女生少买点口红,男生少充点点券,找份兼职,多帮导师做实验……
害怕时就把问题具体化,而不是扣上一个「异地恋」的大帽子,然后天天琢磨「万一」。
就算真有那么多万一,也等发生了再考虑,来得及。
就像文章一开始的第二个问题那样,简历都没投,面试都不去,这哪是公司不给你机会?明明是你不给公司机会,对不对?
担心是正常的,但别因为它选择了放弃。还没试过,你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
整理「问题笔记」
像异地恋、考研、找工作这些「大问题」,让你觉得棘手的原因都比较明确,所以「答案」也好找一些。
反而在生活中有些小麻烦,经常遇到,但每次都不知道怎么办。比如:
被人欺负,事后才想到该怎么「还击」,又悔又气;
觉得自己不会聊天,想不出来好的话题;
跟人说话老是词不达意,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太粗心,工作或者学习上经常犯小错误;
……
对于这样的小问题,我强烈推荐的一个办法是记录「问题笔记」。
具体操作是:把你遇见的问题记录下来,在旁边写上原因,以及正确示范或纠正方法。
比如你跟人讲话,说不清楚,那就把你「说得不好」的那几句话记下来,仔细找找「不好」的原因。
这个词是不是太笼统?那个说法是不是太绕嘴?这三句话的顺序用不用换一下?
图片来源:Pintrest
把这些原因记下来,再把修改之后「容易听懂」的话写在旁边。
等积累的多了,你再开口时,写过的那些「病因」和「示例」就会浮现在脑海中,你也就「久病成医」了。
至于不会找话题这类情况,可以只写正确示范。
比如你身边有几个人很会聊天,那就多注意下他们跟人说话时,经常用哪些话题?天气、手游、新出的电影,还是最近的新闻?
把这些别人爱用的话题记下来,等你聊天的时候,现学现卖不就好了?
「问题笔记」这个习惯,说简单也简单,但操作起来也有点麻烦,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坚持。
Taka 自己上高中的时候,物理学的很差,一到考试就紧张,甚至犯过「1+1=1」这种自己都佩服自己的错误。
但是后来,就是靠两大本正反面都写满了的「错题笔记」,我高考时理综的成绩是260分。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这个分数并不算高,但对于我这枚「1+1=1」的理科生来说,实在是非常满足了。
所以「问题笔记」真的是我强烈推荐的方法,如果你觉得自己需要,不妨一试,而且请务必坚持。
先了解再决定
新的一年,也许是大家都想有所改变,收到的留言里有很多「跳槽」、「换专业」、「转行」这样的词。
大家的问题主要都集中在:这个和那个,我该选哪个?
对于这类问题,我整理了一个「自问模板」作为回答,反馈都还不错:
1. A 会带来什么好处?B 会带来什么好处?哪个更吸引你?这种吸引足够作为动力吗?
2. 这两者分别会遇到什么困难?你会怎么解决?
3. 你的学长学姐/同行/这个行业的前辈里,选 A 的那些有什么建议给你,选 B 的那些有什么建议给你?
A 和 B 可以替换成很多内容,比如考研/找工作,文科/理科,跳槽/不跳槽……
图片来源:Pintrest
其实简单来说,想保证决定的「正确率」,关键的一点就是收集信息,了解你面前的「选项」。
举个具体的例子:
有些同学考研之前,犹豫要不要跨专业,担心自己学不会、考上了也找不到好工作……
然后就这么担心来担心去,别人都开始复习了,你还没想好要不要考。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你能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
在研招网上搜下这个专业的参考书,花几十块钱买一本,背一章试试;
问问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有没有这个专业的,他们都学什么、就业如何;
找找「上一代的朋友圈」里有没有相关行业的前辈,咨询一下;
……
淘宝买衣服的时候,你会跟店家咨询尺码、材质,看买家秀;换新电脑之前,会对比各种款式的性能、外观、价格……
做这些小决定前你都会认真咨询,那面对「重要决定」时,就更得这样了。
当你觉得不放心、不确定,就去收集信息。
对你的选项了解的越多,将来后悔的可能性就越低。
知道了就要「做到」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懂得了很多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在 Taka 看来,过不好的这些人,都只是「得」了道理,却没有「懂」,更没有去做。
其实我在上文中提到的这几个关键点,总结成道理,几秒钟就念完了:
第一条,别自己吓自己
第二条,多总结,量变带来质变
第三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些道理你不知道吗?第三条连小学生都会说。但只是这样念,什么用也没有。真正难的是「理解」和「使用」。
「知己知彼」这四个字,解释清楚,加上案例,做出分析,能扩成一段甚至一篇文章。
你平时记住的那些道理,哪一条「懂」到这种程度了呢?
所以,把你觉得有用的那些道理列出来,就像上文中举的那些「例子」一样,用这些原理去分析、解决你自己的问题。
如此,这些道理才能帮你「过得好」。
图片来源:Pintrest
经常有人来给我留言,说这篇文章写的很实用,已收藏。
看到这样的留言其实我一点也不欣喜。因为对很多人来说,「收藏」就等于「放着」,下次再看感觉跟新的一样。
但还有一些同学就会说:
「成就清单」这个办法很有效,现在我觉得自己可爱多了;写完留言就去学习,拖延再见;这是我分析的,今天生气的原因……
「重构自己」确实是很难的事,但如果连试试都不愿意,那关键的问题其实并不在于它难,而在于「你没试过」。
拿年前最近的《亲密关系指南 | 为什么情侣之间会吵架?》这篇文章来说,读完之后,你有没有尝试用「冰山模型」的理论,去分析你和别人吵过的架?
单身不是问题,跟朋友、爸妈,你没吵过架吗?是不是一样可以分析?
如果你已经明白行动的重要性,但还是「懒得动」,那可能有这三个原因:
1. 不知道第一步怎么走
2. 觉得走第一步耗费的精力太多,想想就累
3. 不知道目标是什么,比如用了「冰山模型」会有什么改变
先来举个例子:你和另一半昨天晚上讨论谁该打扫卫生,结果吵了一架。
图片来源:Pintrest
现在,你打算用冰山模型分析这次吵架。那么针对上述三个问题,答案分别是这样的:
1. 第一步是和伴侣讨论,对昨天「打扫卫生」引起的争吵,他的感受是什么?
2. 第一步的具体操作可以是问问 TA:哎,昨天晚上的事儿,你还生气不?你当时是不有点委屈?
这一点也不「耗费精力」,不是吗?
3. 使用冰山模型后,你们能互相了解,为什么你觉得「打扫卫生」是一件 XXX 的事,而他不觉得。
如果气氛好的话,还能探讨出合适的「打扫卫生」方案。而不是以后一遇到这个问题,除了吵架,就是为了避免吵架而保持沉默。
承认并牢记行动的重要性,如果觉得还是不想动,就想想是不是因为上述的三点,对应的解决掉。
另外,还可以借鉴《深陷「拖延症」无法自拔?三步教你摆脱它》这篇文章中的一些方法,给自己增添动力。
总之,只有通过行动「内化」了的东西,才能真正帮你成长。
以上这些,就是我从与大家的交流中总结出来的,遇到问题时,值得注意的几个关键点。要是你也有经验想分享,在留言里告诉我吧。
如果觉得今天的文章对你有些帮助,就请在文末给我点个
如果你还有更多困扰,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者希望给「重构自己」提出建议,欢迎添加 Taka 的微信(ID:aimant001)。
记得要备注暗号:重构自己 ~
反鸡汤,每天打碎一点你的「幻想」
重构自己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