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民盟与“东胡林人”

北京民盟 北京民盟 2021-08-26


什么是“东胡林人”


“东胡林人”是因东胡林村而得名的约1万年前生活在北京西郊的古代人类。“东胡林人”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清水河北岸。1966年至2016年以前,考古专家数次发掘,共发现6具“东胡林人”遗骨。一同发现的还有石磨盘、石斧、石磨棒等上万件石器,以及牛骨镯、紫游螺项链等文物。第7位“东胡林人”于2016年底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时发现。



“东胡林人”遗址是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年代最古老、内容最丰富的新石器早期人类文化遗址之一。1985年,该遗址被确定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地下文物埋藏区。

 

发现“东湖林人”的意义


根据1号“东胡林人”骨骼特征复原的少女形象,该油画作者为北京大学郝守刚教授


自距今3万至2万年的山顶洞人之后,北京地区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缺少古人类发展的证据。新石器早期“东胡林人”遗址的发掘,填补了北京地区人类发展史的一段空白。从距今数十万年的北京人,到山顶洞人,再到“东胡林人”,形成了完整的人类发展链条,为体质人类学、遗传学、古病理学等其它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6年底发掘出的“东胡林人”肋骨


“东胡林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对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及其文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民盟市委做了哪些工作


近年来,民盟北京市委充分发挥民盟的智力优势,对挖掘、提升门头沟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促成“东胡林人”论坛成功举办,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2016年初,就“东胡林人”遗址的保护及其文化价值的挖掘和提升,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第一书记杨艳拜访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大学矿物材料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鲁安怀教授。鲁安怀教授亲自带领团队实地调研,提出“东胡林人”遗址保护迫在眉睫,呼吁建立“东胡林人”遗址博物馆,进一步挖掘和提升“东胡林人”遗址的文化价值。


2016年底发掘出的“东胡林人”下颚骨


2017年1月23日,鲁安怀教授、张进江教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和郝守刚教授(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一行赴“东胡林人”遗址现场考察,并与斋堂镇领导班子以及东胡林村第一书记杨艳等就“东胡林人”研究及遗址的保护、开发等工作进行会谈。鲁安怀教授建议举办首届“东胡林人”论坛。


2017年3月鲁安怀教授向全国政协提交《关于提升北京“东胡林人”遗址保护级别》的提案,建议尽快提升新石器早期的“东胡林人”遗址的文化单位保护等级,建立“东胡林遗址博物馆”,该提案得到北京市政府的认真办复。



2017年9月1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宋慰祖专程赴门头沟区出席首届“东胡林人”论坛筹备会议,与斋堂镇就论坛筹备工作认真研讨,充分交换意见,为论坛圆满举办奠定了基础。


2017年9月15日,经过多方合作、认真筹备,首届“东胡林人”论坛成功举办。论坛聚拢了众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既能扩大“东胡林人”遗址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又能为“东胡林人”的挖掘、保护、研究与传承集思广益,同时带动斋堂镇以及门头沟区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


(民盟市委综合整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