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凝望先贤丨楚图南:但愿人间皆乐土,满头何惜尽秋霜

北京民盟 2022-05-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团结报团结网 Author 邱凌

楚图南先生水墨肖像

(刘红选创作)

  这位老人的生命历程几乎贯穿了20世纪,他书写着、见证着、参与着、建设着彼时的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四处奔走,传播民主思想;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加入民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重视对外文化交流,为党的统一战线事业贡献才智。他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家、著名的民间外交家,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也是著名学者、书法家和翻译家——楚图南。


“但愿人间皆乐土,满头何惜尽秋霜”,为了民族解放和社会发展,楚图南不畏艰险,甘于奉献。2021年8月18日是楚图南122周年诞辰,让我们再一次用文字共同缅怀这位革命老前辈。


 楚图南(1899-1994),云南文山人。学者、翻译家、书法家,曾任暨南大学、云南大学教授、上海法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西南文教委员会主任、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走出去

坚定不移走上革命道路
1899年8月18日,在云南省文山县一个家境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一个男婴出生了。“(鹏)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中这两句很受父亲喜欢,于是,父亲为他起名“楚图南”,字“方鹏”,寓意鲲鹏展翅,志向远大。楚图南6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又长年在外地谋生,他只得依靠亲属照料读书。艰苦的生活让他萌生了“走出去,改变命运”的想法,“我要走出去,让人们的脑袋都不再贫穷,才能改变这个世界!”14岁那年,亲戚告诉他养活不了他了,让他随着马帮到昆明找到父亲。在昆明,楚图南作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选择——继续到学堂读书。1919年,楚图南拿到官费名额,考入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即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史地部,从此与地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楚图南研究地理学,不仅旨在传播知识、服务教学,更着眼于服务现实政治。针对当时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野心,他还收集了华北一带的兵要地理资料,准备以实际行动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作出自己的贡献。与此同时,来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他结识了李大钊、蔡和森等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阅读马克思主义启蒙著作,参与组织“劳动文化社”,主编出版“劳动文化”周刊。随后,楚图南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我国早期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青年知识分子之一。


不怕牺牲
死亡威胁下坚持开展爱国进步活动
由于楚图南是通过官费名额学习的,按照规定,毕业后必须回到云南敬恭桑梓。


楚图南(左)躬身教育事业


1923年秋,楚图南踏上回乡归途任教。带着李大钊先生“一要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生,多组织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二要适当地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建立党团组织准备条件”的嘱托,楚图南在省立一中任教时,在进步学生中组织“读书会”,帮助一批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楚图南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来他又辗转哈尔滨、长春、吉林等地,以中学教师为职业掩护,从事党的工作。1930年10月,吉林爆发了震惊东北的“五中共产党案”,楚图南也面临险境。他以“共党要犯”的名义被逮捕入狱,并以所谓的“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的主义”的罪名被判处死刑。面对死亡威胁,楚图南依旧坚持自己的信念。在狱中,他不畏强暴,严守党的秘密,机智地团结组织同案难友,坚持斗争,锻炼身体,学习外语,乃至从事翻译和著述。“在死的战栗,也是在死的大宁静中”,他陆续翻译完了《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等书,还写完了小说集《没有仇恨和虚伪的国度》。1934年6月,伪满溥仪“执政”大赦,楚图南提前结束了监禁生涯。出狱后,他到河南开封北仓女中任教,继续在学生中开展进步活动。


加入民盟

为抗日救亡积极奔走


1935年春天,楚图南到达上海,改名楚曾,进入暨南大学史地系任教授。“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楚图南又去到昆明,出任云南大学文史系主任、教授。楚图南以云南大学教授的公开身份,积极投身于昆明的抗日救亡运动。


楚图南在工作


同时,他积极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昆明的活动,1943年,楚图南、闻一多、吴晗、费孝通等先后加入了民盟。1945年12月,楚图南被选为云南民盟主委,逐步成为云南省民盟的重要领导人,云南文化教育界抗日救亡活动,以及昆明民主运动的重要组织者、领导者之一。在1945年的民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楚图南当选为民盟中央委员。在此期间,他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代表传达的周恩来同志的指示,为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独裁,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7月,民盟领导人之一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昆明街头,楚图南写下挽联,愤慨疾呼:“更坚定、更英勇地走上前去,与民族的敌人斗争,与民主的敌人斗争。”他和闻一多分别主持了李公朴被害事件的记者招待会和死难经过报告会,要求严惩凶手,以慰民心。随后,国民党特务用同样的手段,又暗杀了返家途中的闻一多。而同在暗杀名单上的楚图南因为临时改变了回家路线,才幸免于难。面对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死亡,楚图南选择继续留在昆明,并照常主持了李公朴先生和闻一多先生追悼大会。1947年1月,他出席民盟一届二中全会。同年10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楚图南离开上海到香港继续进行盟务活动,委托周新民代表他出席民盟在香港举行的三中全会,随后回上海准备赴解放区。


爱国为民

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


1949年北平解放后,楚图南进入北平,参加文教接管,并作为民盟代表参加新政协和新中国建国的筹备工作。9月下旬,他出席了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楚图南和参加新政协的代表一起,登上了庄严的天安门城楼。


1949年9月,周恩来、楚图南(右一)以及参加新政协的部分文化教育界的同志
新中国成立后,楚图南先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主任、文教部长,同时担任民盟中央西南特派员、民盟西南总支部主任,为在西南地区的文化教育建设、盟务整理做了大量工作。1954年5月以后从事民间外交工作,先后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为了打开外交局面,在担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期间,他广泛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以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践行者。1986年1月,楚图南被推选为民盟中央代主席,4月,被补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五届三中全会上又当选为民盟中央主席。作为民盟中央领导人,他为民盟的健康发展,为共产党的统一战线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才智,作出了宝贵的贡献。1988年,楚图南响应中央关于干部年轻化的号召,主动提出不再担任领导职务的请求。离开领导工作岗位,他仍积极关心统一战线事业,关心文化教育事业,关心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尤其关心青年、教育、知识分子问题。


晚年的楚图南


1992年11月13日,因病住在北京医院的楚图南,以《冬云》为题,顽强地写就了他人生最后一首诗:“凄风苦雨日已斜,冻云如墨冷天涯;此身安得化灰烬,爝火传薪暖万家。”1994年4月11日,楚图南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翰墨风骨

70余年笔耕不辍


除了是一名民主斗士以外,楚图南还是一位真正的学术大师。70多年的笔耕生涯里,楚图南著作颇丰。他译有(美)惠特曼诗集《草叶集选》、(德)威斯布《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俄)涅克拉索夫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出版小说《没有仇恨和虚伪的国度》,出版散文《悲剧及其他》、《刁斗集》、《荷戈集》、《枫叶集》等。即使到了89岁高龄,楚图南还撰写了《孔子、儒学与中国文化初探》等作品,用实际行动引领学术、启发人生,为国家的文化事业不断耕耘。


1983年12月,楚图南为湖南长沙天心阁书写匾额


楚图南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肇始于汉碑,脱胎于颜体,受益于爨碑,字体稳健大方,法度严谨,《慕田峪长城》、《屈原碑林》、《岳飞庙》、《黄帝陵》等都留下了他的墨宝,“千山闻鸟语,万壑走松风”,楚图南写的这句书法也被镌刻在泰山的岩石上。“居身青云上,植根泥土中”总有凌云志,不忘菜根香”。

1989年12月,楚图南为民盟北京市委题词


楚图南一生波澜壮阔,却常常把这两句话挂在嘴边,彰显了他谦逊、脚踏实地的品格。不论身处哪种境地之中,楚图南始终心系家国,胸怀天下。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建设新中国,他一路风雨兼程,不断探索,不断奋斗,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生。斯人已逝,风骨长存,楚图南先生值得我们永远尊敬、永远怀念。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微信号,略有修改

推荐阅读

▶ 央视专访 | 对话丁仲礼:人类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 民盟北京市委召开第十二次全会暨加强自身建设工作会

▶ 央视专访丨吴为山:百年美术创作,是丰碑,也是新的起点

▶ 民盟北京市委参加市政协议政性常委会议并作大会发言

▶ 民盟丰台区工委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学习



请长按二维码

关注北京民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