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12个人的电影被拍了又拍,这部最轻盈

2017-01-05 电影菌 BOSS电影

最近讨论度比较高的院线电影,我发现是《你好,疯子》。


大部分观众一定会被万茜的一段长镜头表演惊到。


一人分饰六角的表演确实见功力。



但是也有部分人认为,这部话剧改编的电影,和《驴得水》有个同样的毛病:


话剧\舞台剧痕迹太重。


不管从演员表演,还是场面调度,都有着话剧\舞台剧特有的仪式感。


不算真正的电影。




也有人表示不服:


故事就是这样,故事背景就只需要单场景和多人表演来表现,有什么错?


这让电影菌想起《十二怒汉》,同样是单场景和多人表演,虽然本身不是话剧\舞台剧基础,这样的表现形式却被封为经典。


1957年版本《十二怒汉》


1957年的美国电影《十二怒汉》就一个贫民窟少年杀父案件,展开了12位陪审员讨论是否有罪的过程。


这部电影经典到有很多翻拍版本。


1997年美国再次翻拍过,2004年俄罗斯有一个版本,2014年中国翻拍的叫《十二公民》。


而电影菌今年要说的,是1991年日本版的《十二怒汉》。


这个版本,是我认为最轻盈的一版。


除了优秀地演绎了一次“话剧式”脚本的正确电影拍法。


电影还从原版故事里找到了本土化的角度,脱离了众多翻拍版本的沉重部分,别有味道。


《12个善良的日本人》

12人の優しい日本人



珠玉在前,我就不给你们普及原版的精彩了。


我们专门来说日版。


和所有版本一样的,电影几乎百分之九十五的戏份发生在一个房间内。


但是《12个善良的日本人》在原版的基础上做了基础大的改动。


第一个就是案件。


原版包括一些翻拍版本,审论的案件都是儿子是不是杀了父亲。


而日版里面,是离异的2单亲妈妈是否杀了前夫。




而随着案件设置的改动,第二个随之改动的就是陪审团成员。


加入了女性角色,以9位男性和3位女性构成的12位陪审团。


不要以为这样的改动没有意义,这样的设计对这一版主题的呼应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第三个非常大的改动,就是整体案件的发展。


原版包括后来的翻拍版本,都是在案件开头集体表决的时候,1人对11人。


故事的过程,就是在不断辩论的过程中,1人说服11人,最后达成大反转的统一。



但日版,则出现几次嘀笑皆非的反转。


开头集体无罪,然后出现一人持有罪意见。


中间集体叛变,大多数人持有罪。


最后又一个一个被说服,最后集体持无罪。




1957年版本《十二怒汉》,在1人说服11人的整个过程中,讨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司法正义。


后来的翻拍和俄罗斯的版本无出其右。


中国版很讨巧,不歪出大主题的情况下,还讽刺了社会贫富、歧视等话题。



但这些版本都集中在一个【一通到底】的故事顺序上。


就是出现一个【异类】,然后异类最终说服大家。



然而日版精巧就在于它调皮的故事发展。


原本坚持自己的立场被反方说服,接着又反悔,接着被说服又反悔。


这个过程展现的重点,就明显不在坚持司法正义和展现社会问题了。


主要还是谈人性。




而且看电影名就是知道,还是善良的人性。


这就为什么说换个案件和加入女性角色,有着重要的意义。


电影里的女性角色主要有三位。


感性懦弱的老太太。




理性干练的职场女性。




天真爱笑的年轻家庭妇女。




这三位在案件审论的过程中担当的似乎不重要,但关键。


老太太一直没法靠自己坚定的想法给出干脆的意见,不知道有罪无罪。


因为她本性善良,即使一直逼迫她站队有罪的小青年态度恶劣。当看见他袖子纽扣要脱落时,也提出要给他缝补。




理性干练的职场女性,一直给不出关键的无罪证据,但她凭直觉认为单亲妈妈无罪。


这是同性别的角度。




而年轻的家庭妇女,自己有一个和嫌疑人差不多大的孩子,在大立场上,她站无罪的决心不那么容易被撼动。


女性思维的加入,让电影整体有了与众不同的柔软色彩。




而对人性的深入贯彻,就让这种【话剧式】场景就没那么形式化和刻意。


一开始,12位陪审员进入房间,因为想快点解决,集体表决无罪。



但有人觉得太快,一直坚持【想再讨论讨论】的眼镜年轻人提出了【有罪】的异议。




之后他一直坚持有罪,知道拉到同盟,知道同盟又背弃他,他是坚持到倒数最后一秒的【有罪】立场。




因为有暗示他被妻子背叛过,所以情感带入到涉嫌杀父的嫌疑人。


而一开始为了速战速决的一帮人,因为年轻人的认真而逐渐认真。


中间有人反复站队,因为被对方的说法说服。




每个人的行事动机都是基于自己的人性被说服。


而这一点,在被部分观众诟病的《驴得水》、《你好,疯子》中就有不寻常的表现。


前面刚烈的青年,因为枪声就跪下求饶。



虽然强权确实会折服人性,但这样急转直下的态度不免让观众觉得突兀。


通过12个人不断表述、讨论的过程,来展现人性在时间、空间里的转变,脱离不了【话唠】的特质。


但怎么样让角色语言成为角色行为转变的有力证据,就需要琢磨。


这也是《你好,疯子》沦为观众吐槽的【无用话唠式】电影的原因。



说回《12个善良的日本人》。


除了前面提到的极大改动和由司法正义转向人性本善的主题。


这部电影,说它轻盈,还在于整体基调上加入了喜剧色彩。


《12个善良的日本人》编剧是三谷幸喜,日本有名的喜剧电影编剧、导演。



影片开头,12个聚齐在陪审室,还没开始表决就在点外卖。


热咖啡、苏打水、冰淇淋、香蕉果汁。


12个人在几个选项中换了又换,听见别人点这个,马上放弃自己点好的又要点那个。




场面很生活化,透着轻松。


但这一幕也是个隐喻。


暗示着后面陪审员们的举棋不定和屡换立场。


换饮料是因为喜好和新奇。


换观点,则是因为趋向良善的内心。



以一个喜剧式的开头,统领全片,轻松的基调就在那里了。


更别说案件讨论途中,因为单亲妈妈在案件发生前买了披萨,为了证明披萨是买来和儿子一起吃的,以此证明她没有作案预谋。


陪审员们竟然还点了那家店的披萨送到陪审室。




如此加入得恰如其分的轻松基调,让整部电影让众多版本里脱颖而出。


经典固然经典,在原有沉重的主题基础之上,加入全新的自己的思考,这不仅是话剧\舞台剧翻拍的要义,也是经典翻拍的点睛之笔。


花开几朵,各有不同。


才精彩嘛。




后台回复“12”,拿资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