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剧版《我的前半生》跟亦舒原著到底差了多少个“有教养有格调”的罗子君?

2017-07-09 悠悠酱 新青年剧乐部

文/悠悠酱

亦舒的小说改编影视剧,现在看起来没有一部改到位的。


原因也很简单,亦舒长于描述,故事情节倒是其次。亦舒很像是古龙,后辈们要学,总是有点“学我者死,似我者俗”的意思,作品影视化更是难得其意。


杨凡曾经拍过两部亦舒小说,《流金岁月》和《玫瑰的故事》。


前者大家都很熟悉,几乎每次写关于钟楚红和张曼玉的旧八卦就会被拿出来谈论下。


后者杨凡本来想找林青霞演黄玫瑰,结果最后张曼玉成了玫瑰,电影一出来,亦舒看哭了,不是感动的,而是被气哭的。


亦舒的小说改编影视剧,现在看起来没有一部改到位的。


原因也很简单,亦舒长于描述,故事情节倒是其次。亦舒很像是古龙,后辈们要学,总是有点“学我者死,似我者俗”的意思,作品影视化更是难得其意。


也因为如此,所以《我的前半生》出来后,我能理解制作方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改头换面的想法,确实并不一定要全盘按亦舒的原著来拍,毕竟把三十年前的香港故事移植到内地确实会有些水土不服。


这也是很多没看过原著的观众觉得这个剧还不错的原因。


首先,演员演技基本在线,其次故事里铺垫丈夫出轨,家庭婆妈剧的狗血情节让很多人觉得有共鸣。


特别是把原著里会摸裆调情的十八线明星变成了所谓手段厉害的“绿茶女”,则更有了话题度,吴越的好演技甚至让一些观众跑去她的微博下面直接开骂…..


而马伊琍的罗子君,直接改成了操着刻意做作的上海腔普通话的上海女人。


真的很难让人不想起赵本山小品中故意扭曲的南方人形象,大概编剧自动把“作”跟上海女人对应了起来。


这种片面化的表现还出现在全面表现子君婚姻危机来源于她的“作”。


原著中子君开始是个不肯上进,懒洋洋的女人。到了剧版,为了更直接表现子君的婚姻危机,直接把天真木讷的女主改成了一个作天作地,谁看了都厌恶的女性。


生活中除了购物,就是拉响警报防小三。


就连原本原著中的好品位都变成了辣眼睛的风格,原著中写罗子君买衣服有一句:“我是古老人,不喜款式,有款式的衣服不大方”。


到了剧中,子君穿上了这样可怕的粉红套装……


这样花花绿绿配色可怕、款式艳俗的衣服……




要知道师太笔下的女主角们除了黑白灰三色,平日里穿别的颜色几乎都要被划上个没品味的标签。

参考一下那年《流金岁月》里的张曼玉穿着。这部电影也丝毫没能拍出亦舒作品的风骨,但至少服装上是合格的,电影里的装束现在看起来也是时髦大方的。


如果说,人设完全和原著南辕北辙能理解成集中表现矛盾,那么看到这一段,子君在丈夫公司对年轻女同事发难,被羞辱没教养时,会说出“等你到了我的境地,你就会明白对于婚姻和家庭而言,教养不值一提。”


看到此处,是真觉得忍不了了!千万别说之后子君会触底反弹…..


亦舒三十年前是这样写罗子君失婚的故事的:“我一切倚靠涓生,如今靠山已经离开我,我发觉自己已是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人。我还能做什么?我再也不懂得振翅高飞,十多年来,我住在安乐窝中,人给什么,我啄什么。”


而剧中台词是这样的……


原著里这个木头美人被女儿挑剔说不会撒娇,她能掷地有声说出“我不懂这些,我是良家妇女,自问掷地有金石之声”的骨气,失婚的时候,面对母亲嚎啕大哭时又有“不必哭,我会争气,我会站起来”的骄傲。


剧里的处理是这样的……


书中写她离婚之后的那段人生低谷,说她读《红楼梦》,学做陶泥,她会说:“因为命运对人,如双手对陶泥,塑成什么就什么,不容抗拒”,所以,离婚之后,反而她能走出来,能重生。


正因为如此,亦舒原著中的子君成长经历了一个前后变化,从全职主妇到职场女性,是有足够的说服力的。


对于情感的态度从“对婚姻的极度依赖到自信独立”,她的转变是有一个自我探索和自我实现的过程的。


亦舒的作品就是在风花雪月中充满了真实生活的残酷,虽然现在的作品越写越套路,但正视和接纳残酷的慈悲一直是存在的。


爱情在亦舒的笔下更只是表达的工具,她真正要说的是: 一个人的生活中发生什么都是有可能的,你需要做的是做好自己,让自己快乐,不麻烦别人,对自己慈悲,同时更不要苛求他人。


所以,亦舒的故事再怎么改,当一个女主角会说出为了婚姻不需要教养的时候,之后拯救自己,脱胎换骨这样的戏码哪里来的说服力?



亦舒更懂得的是女人之间那种微妙的友谊。


《流金岁月》中蒋南孙告诉我们人生如果没有华衣美食没有绚丽的爱情没有夺目的美貌,这都没有关系,首先你要努力耕耘好自己的人生,福报自然而来。


朱锁锁告诉我们,得到一时的绚烂人生并不等于永恒,财富的来和去都有理由,美貌也许可以得到爱情,但有时候却获得不了尊重。


而她们同时告诉我们友谊和爱情一样,值得我们珍惜。


而在《我的前半生》中,在子君眼中,唐晶是这样子的:“在阳光下,她的脸上有一层晶莹的光彩,那么愉快,那么自然,她双眼中有三分倔强,三分嘲弄,三分美丽,还有一分挑逗,她是永不言输的,奋斗到老。"


从形象上说,袁泉是这部剧中最符合亦舒女郎的。


这样的唐晶会在闺蜜子君离婚的时候说:“我告诉你,子君,现在不是你假清高的时候,有人抓人,没人抓钱,你并没有你想象中的能干,运气走完了,凡事当心点。”


也会说,“每天只准诉苦十分钟,你不能沉湎在痛苦的海洋中,当作一种享受,朋友的耳朵耐力有限,请原谅。”


她会给子君送玫瑰花,更坚守着一条线,关系再亲密的朋友,也不能在自己的生活里越界。这就是小说《我的前半生》最有意思的一点——唐晶交了稳定的男友,子君都是从别人口中得知,两个人对于友谊和隐私的理念相当有分歧,后来唐晶嫁人,最后关头才告诉相依为命过的子君,因为闺蜜之间的关怀也要学会适当的放手。


而剧里的唐晶则是又帮子君查小三,又直接帮忙怼俊生,完全没有了小说中唐晶的通透和冷静,之后闺蜜两个还得有段三角恋的纠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屏幕中出现的女主戏,无论古装亦或是现代剧,争来争去最后都是为了男人,永远走不出大红灯笼高高挂大宅院的窄小格局。


本质上还是男权审美和意识的体现,在这样的价值观里,这些作品中,女性之所以能够站起来,取得成功只不过因为有一个权势的男人作为助力,才给了她们机会,要不是有男人的保驾护航,她们注定一事无成。


原著中子君的前半生中,除了有一个出轨的丈夫,更有挖掘了她艺术天分的毒舌事业合伙人张允信,将她从办公室带出来,成为了一个艺术家,还有唐晶的男友莫家谦,以及后半部分遇到生命中的又一个另一半谦谦君子翟有道。


这些人从子君的生命中路过,唤醒了她的独立意识,让她看到了自身的价值,这当中更有唐晶的帮助,让她在工作中找到自己。


无论是最后如唐晶移民海外选择家庭,亦或是子君反而选择了事业,都是女性自己自主的选择,是自己用双手去追求幸福把握住幸福。


但到了《我的前半生》剧集这里,这些人物中的大部分都被编剧直接几合为一放在了靳东饰演的贺涵身上,让他直接帮着子君开挂,不仅仅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多金男人,一个从原本嫌弃子君到后来心生爱意,并且为子君劳心劳力,又陷入到子君同唐晶感情纠葛中的男人——中年玛丽苏再逢真爱的都市童话也就是如此了。


讲真,虽然很多剧粉表示不看到最后你怎么知道子君到底有没有抢了闺蜜的男友,但仅仅这非要改编出一个三角恋的狗血故事出来,和原著的立意相比,就完全落了下乘。


子君和涓生源于鲁迅的《伤逝》,鲁迅笔下的小知识分子涓生无能抛弃了子君,这是千百年来文人对红颜知己始乱终弃的复刻。所以到了亦舒笔下,作为鲁迅的粉丝,亦舒要写出一个不一样的走向,用了子君和涓生的人物梗,写了中年失婚妇女如何重生的故事。


一样是被扫地出门,一样的小说主题,到了2017年,子君和涓生的故事里,子君开始防小三,离婚大战可以写个三四集,家庭妇女为了维护婚姻可以被理解成了直接可以不要教养,女性之间的情谊纠葛就是两女争一男……


影视作品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我不知道这算是更贴近了现实,还是价值观的倒退。


撰文:悠悠酱

编辑助理:郭东华

tvbbclub

新 青 年 剧 乐 部

让我们一起追好看的剧

南都娱乐官方发布

电视综艺资讯平台

微信公众号ID : tvbbclub

         企鹅号:新青年剧乐部

         头条号:新青年剧乐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