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激活“绿色引擎”释放“生态红利”
天朗气清,抬头仰望,是迷人的“天柱蓝”
群山吐翠,举目四顾,是醉人的“生态绿”
从清水江畔到九龙山麓
从凤城万亩大坝到山间林地
天柱处处绿意盎然、硕果盈枝
绿色,已成为天柱最靓丽的底色
作为全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天柱县拥有林地面积达233万亩,森林覆盖率逾67.39%。是贵州省10个林业重点县之一,目前,累计获评贵州省森林乡镇5个、森林村寨15个、森林人家93户,三门塘、抱塘和共和3个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三门塘、地良和槐寨3个村获评省级景观优美森林村寨。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如何做好“两山”转化文章?
天柱县以实践作答,积极探索“生态+”发展路径,逐绿而行,着力打通“两山”转换通道,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鸡、林药、林菌、林蜂、林果等生态产业,让天柱不再“藏于深闺”,而是“点绿成金”,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生态富民的新路子。
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在天柱县凤城大坝黄精育苗大棚内,一株株纤细、高挑、翠绿的黄精苗,长势喜人,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黄精苗的芳香。数名工人正忙着起苗、分拣、装车,这些黄精苗将被送到各个种植点进行移栽。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在天柱县境内拥有300亩黄精育苗基地,总共育苗3000万余株。
绿色产业,一头连着“百姓富”,一头连着“生态美”。作为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仅2023年天柱发展林下中药材达2.7万余亩,完成林下土鸡年出栏达230余万羽,蜜蜂养殖存栏2.1万余箱,综合利用林地面积65.2万亩,全县共有林下经济实体3400余个,从事林下经济农业人口1.6万余人,全县林下经济综合总产值达10.1亿元,走出了一条生态致富的新路子。
沐浴着春日的暖阳,走进依山傍水的远口镇清云村,远山如黛,近水碧蓝,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清云村位于清水江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气候常年温和湿润,山上建有生态产业园,山下建有露营基地,产业园四季瓜果飘香,林下有跑山鸡等生态产业。
近年来,清云村大力发展葡萄、柚子、八月瓜、蜂糖李等生态产业,探索“生态采摘+旅游观光”模式,让村民吃“生态饭”挣“绿色钱”,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同时,依托清水江库区风光和生态产业园,打造了一个集观光、休闲、垂钓、露营为一体的乡村度假露营基地,特别是夏季,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游玩。
“好山好水带来了好‘钱’景。”清云村党支部书记杨宏广自豪地说,“绿水青山,就是我们致富的‘靠山’。”
走“生态路”,吃“绿色饭”,如今的清云村变了样,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坦,幸福感越来越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带来的变化,走生态文明之路成为天柱人的共识。
释放生态红利,共享绿色福祉。2023年天柱县合计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477万余元,惠及全县7600余户3.7万余人。同时,保持生态护林员规模和稳岗就业,带动脱贫人口就近就业增收,4660名护林员年均增收1万元。
逐“绿”而行,点“绿”成金,天柱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生态经济大放光彩,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