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200年工业里程的永联村

小狐狸就是我 狐狸先森几点钟 2021-07-17

要成为发达国家,必须经历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才能实现现代化。

工业革命又是一件稀缺品,工业革命已经爆发几百年了,全世界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真数起来,也就10来个,G7+亚洲四小龙。

苏联的工业,被“休克疗法”摧毁了,俄罗斯现在还没缓过气来。

而中国还没有完全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上。

为了较为全面探讨中国的工业革命之路,小狐狸会用一个系列的文章来大家聊聊这事。

工业革命系列——
第 1 篇:为什么是英国最先爆发工业革命
第2篇:商人治国的荷兰,为什么没能爆发工业革命
第3篇:纺织技术比英国更发达的印度,为什么没能爆发工业革命
第4篇:洋务运动,中国第一次冲锋工业革命
第5篇:走向共和,中国第二次冲锋工业革命
第6篇:新中国成立,中国第三次冲锋工业革命
第7篇:改革开放,中国四次冲锋工业革命

今天是第8篇。


01


中国的原始工业化远比当年英国的原始工业化迅猛得多,主要由于在邓改革之前,毛执政时期已经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立起显著水平的集体自治和组织能力,以及农村基础设施。

以至于中国的乡镇企业能够在改革开放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爆发。


因此在改革开放的1978年,中国农民已经非常熟悉如何自我组织与从事社区合作,如何成立企业和建立工厂。

从而很容易在市场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迅速摆脱小农经济时代以家庭为基础的手工制造业生产活动,迅速利用市场条件转变成组织起来的、初具规模的、跨越家庭的、集体投资与分配的乡镇企业。

而这个“组织化”过程在英国花了200多年。


改革开放后的头十年,其实中国并没有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而是生产组织非常简单的原始工业化。

别小看“原始”两个字,没有原始工业化,就不可能发生工业革命。

发展可以加速追赶,但不能跨越,必须一步步来。



02


今天我们来介绍永联村的故事,它的发展历程,很有代表性。

永联村曾经是中国江苏沿海地区最贫穷的村庄之一,而现在的永联村已经进入到了非常高水平是福利社会,实现了国人只从课本里看到的“从摇篮到坟墓”的各项福利。

尽管永联村的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永联村与整个中国经历了相同的发展历程。

这个村庄在1978-2000年约20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整个工业化进程。

它依次经历了原始工业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并在2002年进入“福利社会”阶段。


整个村庄本身就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大型合作(集体所有制)企业。

这点和其他村办企业又不同,由于改革开放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乡镇企业没有经历同样的持续性,而是以飞快的速率被替换。

特别是在中国第一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出现的企业,多数不再是早期的原始工业化阶段的企业。

大家想想改革开放后,自己老家曾经的明星企业,是不是很多在90年代后就倒闭了。


在20世纪80年代繁荣的村庄,可能在90年代停滞、萧条了,在早期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可能成为了大城市规模化企业的农民工。

但永联不一样,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发展壮大为没有改变原有集体所有制性质的现代企业城。

永联村的发展远远超过中国经济平均水平的发展整体上,中国还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中,而永联村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福利社会。

永联村的发展历程,将为中国接下来几十年的城镇化发展指明了一个有意义的方向。



03


永联村,位于中国东海岸长江口江苏省苏州市行政管辖区。

永联村于1970年,在一场全国范围的土地开荒和围海造田运动中建立。

在地方乡镇政府的帮助下,成千上万的农民集体合作,将沼泽地与季节性淹没的湿地通过排水转变为农田,用原始灌溉系统建立了永联村。

永联,取意:永久联合,这是一个非常有时代痕迹的名字。


建村后,永联村民过着极度贫困的日子。

永联村人均耕地只有1亩左右,而且土质很差,用填海造出来的田地能有多好,想想也知道。

而与之相比,中国其余地区人均耕地1.2亩,别小看这0.2亩的差距,关键时刻能不让一个人饿死。

改革开放前,村民们虽然日夜苦干,但仍然是勒紧裤腰带种田,日无三分饱,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其实中国农村不是没有办过企业。

60年代中期,中央积极号召各地要用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方式办工业、农业、军队和学校,要在农村保留一部分农村手工业和社队企业。

这就是著名的“五七干校”。

这些社队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只为追求上头分配下来的生产目标,农民没有积极去做,农闲时宁愿躺着也不去搞工业生产。

因为干得再好,东西也不能拿出去交换,何必浪费力气呢。



在1978年年末,全国范围的经济改革大潮波及了永联村。

乡镇政府任命吴栋材,一位42岁具有创新精神的抗美援朝转业军人,担任永联村党支部书记。

地方官员希望他能改变这个本县最穷的村庄。

吴栋材后来被证明是这项任务的绝佳人选。


在吴书记的领导下,永联村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最终成为全县、全省乃至全国农村发展致富的模范。



04


吴栋材是做到的?

永联村是一个靠填海而来的村庄,土地不利于种田,但靠海可以养鱼啊。

村民们决定把一些土地转变为鱼塘,并把鱼卖到周边村庄和镇上、县城。

永联村的鱼在当地市场十分畅销,接下来吴栋材书记成功说服了整个村子冒险把80亩洼地改为了鱼塘。


这一步确实的冒险,并不是政治上的冒险,而是口粮问题。

把土地改成鱼塘,农民不种粮食了,万一鱼卖不出去,没钱买粮食,全村人吃什么?

但村民们都相信吴书记,穷怕了的农民,也希望能拼出一片天来。

改造鱼塘没什么现代机器,村民们拿着最原始的工具挖。

鱼塘的初始投资是来自当地社区银行的5000元贷款(用来购买鱼苗),以及每个村民家庭贡献的集体劳动和土地。



两个月后,鱼塘建成了。

这项渔业投资非常成功。

在第一年年末,鱼的销售额不仅足够偿还初始贷款,还有一笔600元的利润。

在1980年,他们又增加了3个鱼塘,收获了1000公斤鱼,销售额达到2万元,净利润8千元。

其中,6000多元作为红利分给了村民(“股东”)们。

永联村民终于有希望逃脱马尔萨斯陷阱与粮食安全诅咒,看到生活水平的改善。

不靠种粮就能有饭吃有肉吃,还有余钱购买其他生活用品,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都梦寐以求的。



05


鱼塘经营初战告捷,但吴栋材并没有把钱都分完,而是留了大部分利润作为其他项目的投资。

其实自1973年起,永联村建立了生产各种轻工业产品的小厂来满足当地村民的需要,如土布厂、羊毛衫厂、草编厂、手套厂、方钉厂等。

但这些产品都不需要拿到市场上交易,没有帮助农民富裕起来。

反而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极不起眼的鱼塘,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

这就是市场的力量,你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东西,你就能赚钱,反之,你再努力,也只能穷折腾。



搞鱼塘不需要那么多村民,没活干的几百名农民,怎么解决呢?

吴栋材将他们组织起来,送他们出村到附近城市的工厂工作,其中包括一家大型水泥预制厂。

在这些工人获得了生产水泥预制板的经验之后,吴栋材组织这些工人在永联自己的水泥预制厂工作,并使水泥厂获得盈利。

该水泥厂一度雇用了来自永联的300名村民。

1983年,他们卖掉了水泥厂,用利润积累建立了其他更赚钱的小工厂,生产工具、农户用品以及电扇,并销往附近的城市市场。

到1985年前后,永联村已经办过各种各样的工厂,街道上堆满了原材料、工具和其他设备,在村里的大部分地方村民们每天都能听到工厂传出来的生产噪声和金属敲打声,就像一首“工业交响曲”。

村民们听到这些嘈杂的声音时非常高兴和满足,因为它象征和标志着原始工业化带来的繁荣和兴旺。


一个村庄那么多厂,人力和财力都无法面面俱到啊。

这点吴栋材是知道的,但他不知道永联村办什么厂好,所以他让市场决定。

市场需要什么,村里就办什么厂,竞争不过的,就关掉,留下有优势的厂,并通过规模化和机械化增加竞争力。

当规模化和机械化被安排上时,永联村逐渐地从原始工业,走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06


通过这些村办工厂,永联的公有资本迅速积累,在短短的几年里从人民币几千元增至数百万元,在4年中实现了远超几百倍的惊人增长。

仅到1983年,永联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了,有足够的食品和存款,家庭能够负担许多非必需品的采购和消费,比如手表、收音机、缝纫机、高档服装,等等。

永联村的发展,不可谓不快。



当村里的工厂越来越大,生产的商品越来越时,基础设施的完善就被提上了日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后期,永联村通上了高压电,确保工厂不因为电力不足而停产。

花巨资铺设了连接每个生产队的砂石路,和通往外界的水泥路,让生产物资可以在村内快速通行。

还打造了深水井、建了水净化厂提供清洁饮用水,村民的健康卫生得到了保障。

当经济发展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基础设施必须得跟上,否则就会阻碍发展。


中国在2008年后,才成为基建狂魔,而永联村在80年代中期就已经搞上大基建了。

可见永联村的工厂,已经实现了一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电力和公路需求就是最好的证明。

1985年,永联的GDP已经达到1000万元以上,村民人人都是万元户。



07


为了谋划更长期的发展,吴栋材决定利用这些初步的成功实施一个更雄心勃勃的计划:在1984年,他开始筹划建立一个更加现代、更具规模的轧钢厂,以让永联村实现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和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

从工业革命的历史看,钢铁厂是第二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产物。

在全国还处于原始工业阶段时,永联村就已经想迈入第二次工业革命了。



为什么吴栋材敢那么大胆,一个小小村庄敢盯上重工业生产?

吴栋材虽然没读过什么MBA,没受过西方经济学训练,但他对市场有非常高的敏感度。

他感觉,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地区,对更好的住房、办公楼和各类小型工业楼宇的需求也将迅速上升。

由于中国的小型建筑所需要的主要中间产品是水泥和钢筋,对建筑需求的增加将意味着对螺纹钢需求的增加。

然而,大型国有钢铁企业不大可能大量提供这些小规模的中间产品。

因此,吴栋材认为,永联村建轧钢厂生产螺纹钢,一定畅销。


为了让想法联系实际,吴栋材和同事花了几个月到周边城市进行市场调研,论证了建厂的可行性。

在1984年建设这家螺纹钢厂的投资总费用估计约为60万元。

村民集资出一半,另一半向当地的乡镇供销合作社(供销社)借款。

吴栋材很早就懂得利用金融杠杆的力量。

在轧钢厂建设过程中,永联村还高薪聘请了来自苏州市一家国有钢铁厂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技术顾问,这位工程师被称为“星期天工程师”,因为他只有星期天才有空。


这种现象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企业很普遍,当时城市里有不少毛时代留下的国有重工业企业,但是效益不好。

那些在城市里有才华的工程师就跑到乡镇企业去干兼职,当时一周工作六天,星期天休息,所以工程师们就利用休息天跑到附近的乡镇企业去工作。

在乡镇企业干一天的收入,比在城市的国企干一个月还多。



08


轧钢厂只用了不到4个月就建成并投入运营。

永联村民通过选拔成为厂里的工人,而机器是从附近的国有钢铁厂购买的二手轧钢机。

工厂投入就实现盈利,第一年的年底积累了10万元的利润。第二年该厂的总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净利润156万元。

由于钢铁厂的成功和销量的快速增长,工厂几乎一年就扩大一条生产线。

然而,即使这么快的增长速度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1987年,吴栋材将该工厂进一步扩张和升级,在全国钢铁市场上与中国的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竞争。


吴栋材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长期的经济扩张和繁荣期,因此对钢材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他预计中国的繁荣和高速增长将持续至少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于是,他决定实施下一步的重大举措,他要把永联钢铁厂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钢铁厂。

吴栋材说服了其他村干部和工厂管理团队停止了所有其他村办企业的运营,把所有的资源分配到钢铁生产上。

这样孤注一掷的做法,引起了村民们的担心,尤其是其他企业还在继续盈利,关掉实在可惜。

但村民们还是同意了吴栋材的做法,大家都相信吴书记的眼光。

永联轧钢厂改制成永钢集团,从1992年至1995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达到1.5亿元。


到1998年,其螺纹钢全国市场份额达到1/8。该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螺纹钢生产商之一。

1998年,永钢集团的自有品牌产品之一——“联峰”牌螺纹钢——被列为江苏省最佳品牌,并从国家冶金工业部获得金杯奖。

就此,永联村不仅完成工业化,还实现工业化后的技术升级,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站稳的脚跟。




2002年,永联村靠着工厂巨额利润,建立了完善福利社会。

永联村拥有了自己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校体系、养老院、公园、诊所和医院、电影院、旅馆、花园式社区居住区......

所有的村民和工厂工人加入了一个慷慨的养老金体系,村里提供财产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补贴。

此外,村里实施了一项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资助体系。

这些福利政策,不亚于西方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09


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刺激了各种各样企业的发展,永联村抓住市场需求,实现了从原始产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和崛起。

可以这样说,永联村才是真正的用20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的200年工业里程。

永联村的发展,不仅走在了中国的前面,也走在了较为富裕的苏南地区的前面。

永联村成功的秘密,其实很简单,生产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在这过程中,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甚至高端化。



扩大后的永联村,只有几千人,中国市场的需求足够村庄的发展。

中国整体水平要达到永联村的水平,必须借助全球市场,任何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其市场都是全球贸易,哪怕是仅仅570万人口的新加坡。

没有全球市场,让14亿中国人致富是不可能的。

人口越多,需要的市场越大,没有全球市场,中国的发展将会被锁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改革开放,改革和开放是一体的,缺一不可,对内继续改革,对外继续开放。

继续发展30年,中国才能整体进入到永联村的生活水平。



毛时代,永联村也办过很多企业,为什么就没能富裕起来呢?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者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计划经济简单明了,生产什么,安排下去就可以用了。

市场经济则是一抹黑,对于市场的需求,其实大部分是靠猜的,猜对了,有利润,猜对了企业倒闭。


为什么中央能清楚掌握生产的计划经济,还比不过对市场什么都不知道的市场经济?

为什么计划经济下的企业就不能盈利?为什么一个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就必定贫穷?

这是因为,虽然计划经济简单,但成本却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更高。



刘强东和马云都说过,在大数据的帮助下,计划经济将成为可能。

那么科技手段先进了,简单明了的计划经济就能战胜市场经济吗?

下一篇,我们来深入简出地,从成本上聊聊这些话题。


工业革命系列文章:

第一篇:为什么是英国最先爆发工业革命

第二篇:商人治国的荷兰,为什么没能爆发工业革命

第三篇:纺织技术比英国更发达的印度,为什么没能爆发工业革命

第四篇:洋务运动,中国第一次冲锋工业革命

第五篇:走向共和,中国第二次冲锋工业革命

第六篇:新中国成立,中国第三次冲锋工业革命

第七篇:改革开放,中国四次冲锋工业革命


往期精彩文章:

民众越节约,国家越贫穷


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高考作文不是自媒体文章,不需要人人看懂


500年前,世界贸易以中国为中心


明末清初,中国最后一次称霸海洋


关起国门搞发展的坏处:点错科技树,让中华民族落后千年


中国还有500万贫困人口,为什么要花钱去火星


美国针对中国,不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大清是怎样输掉鸦片战争的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支持小狐狸请右下点,右上点【···】分享!
为了防止封号,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备用号,谨防失联


备用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