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卖官卖爵不是腐败,是中国古代王权的有效治理手段

小狐狸就是我 狐狸先森几点钟 2021-07-18


在古代,卖官卖爵有个高雅的名字,叫捐纳。


捐款、缴纳,给朝廷钱,换个官来当当。


有了钱,你可以不用科举考试,就能直登龙门。



别以为买来官只是虚职哦,有的官,是有实权的。


卖官卖爵,看起来是非常腐败的行为,官都是买来的,这样的官,能为百姓服务么?是有真才实学的么?


在我们的印象中,一个王朝到了卖官的地步,那就是亡国之相——一国财政需要靠出卖官职来维持,想不亡都难。


其实,卖官不仅仅出现在王朝的衰退期,在鼎盛时期,不愁钱花时,也会有这样的行为。


卖官是治理国家的一种高明手段,是帝王之术。




01



公元前243年,战国末期,这一年秦国发生了蝗灾,大量庄稼绝收。


为了应对危局,政府推行了一项政策,叫“纳粟拜爵”。


纳就是缴纳的意思,粟就是小米,在这指代粮食,就是说你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国家就封给你一个爵位。


这项政策体现的,就是捐纳制度的本质。


你向政府提供赋税之外的额外经济支持,来换取政府授予的官爵,这也就是捐纳的核心。



这是最早的、有明确记载的捐纳制度,而事实上这项制度可能出现得更早。


“纳粟拜爵”制度的颁行者,就是大名鼎鼎的秦王嬴政——那时还没统一六国称帝。


之后捐纳制度一直实施到清朝灭亡。


所以说,捐纳制度的寿命几乎和中国的帝制时代一样长。


如果细算,还要略长一些,它比中国历史上其他的人才制度,比如汉朝的察举制度、两晋的九品中正制度、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这些制度加起来还要长寿。


说明捐纳制度的生命力还是很顽强的,历代王朝都在用。



秦国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一个原则,那就是通过捐纳授予的官职,基本不会扰乱正常的官僚体系。


也就是说,给你的一般都只是荣誉上的爵位,而不是实职。


这就是为什么捐纳制度运转两千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政府的有效管控之下。



到西汉文帝时期,爵位甚至可以作为商品自由交换。


东汉灵帝刘宏,曾把官职明码标价出售,曹操的父亲曹嵩就买了个三公之职“太尉”,不过这基本上也是一个虚职。


到北魏时期,捐纳八千石粮食最高可以得到“散侯”之爵。


唐代安史之乱之后,不识字的人也可以通过捐纳得到“明经”的身份,扮演读书人。


到宋代,“进纳者”可以得到“散官”之职,但授予实职就必须经过更严格的选拔程序。


这个选拔过程,有考察出身、有笔试、有面试......还是挺严格。



可以这样说,从秦以来,捐纳制度的本质都是国家拿虚名交换实际利益。




02



不过,这个情况,在明清两代,有了一点点变化。


虽然拿钱换虚名的总原则没有改变,但是捐纳带来的实惠更多了。


所以,明清两代的捐纳最为盛行。



明朝初期,捐纳制度一度被废止。


但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极大地刺激了明朝政府,让他们看到必须增强军备预算。


而军备历来是最烧钱的,由此产生的财政缺口,就给了捐纳一个机会,让这项制度得以复苏,并且口子越开越大。


1453年,为了赈济灾荒,朝廷下令向灾区捐800担米的正式生员,都可以成为贡生,也就是有资格到国子监就学。


这种通过捐纳取得贡生资格的叫“纳贡生”。



明朝是一个不太幸运的朝代,从天灾到敌寇,威胁一直持续上升。


所以,捐纳也不断扩大。


到16世纪初的正德年间,不是儒生身份的人只要捐钱,也可以获得类似儒生的身份,这一类被叫作“例监生”。


纳贡生和例监生,有做官的资质,相当于官员的预备役梯队。




03



你可能会说,想当官,直接去参加科举不好么,为什么要花这冤枉钱啊。


这是因为,科举实在是太难了,比现在的高考,难上百倍。



这个难,主要还不是难在试题,而是难在超低的录取比例和超长的考试流程,尤其会试和殿试,还是每三年才举行一次。


明代从童试按部就班考到会试,往往要二十多年时间,在文化发达的江南地区,由于竞争激烈,可能要花上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


明朝著名的文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曾做过一个统计:苏州一府一州八县,共1500名生员,3年内仅3.3%的人走上仕途。


按这个进度,1500人全部走上仕途,需要90年。



所以,明代等待成为贡生,叫“挨贡”,就是熬。


而捐纳,可以让人跳过从童生到贡生的漫长过程,直接获得贡生资格,算是一种捷径,所以很受欢迎。


纳贡生、例监生,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但能不能做得上,还要走选拔程序。


而在这个环节,正道出身的进士,会被优先录用。


捐纳出身的,即使幸运地得到了官职,也很难得到“肥缺”。


他们可以待在国子监里,享受较高的社会地位,享有免徭役等特权,直到终老。



清朝很多制度都承袭了明朝。


顺治六年,也就是公元1649年,清朝也开始了自己的捐纳制度。


清朝把捐纳叫“报捐”。


国家给捐纳者的回报,也是国子监监生的身份。



康熙年间,为了筹集军费平定三藩之乱,更多的岗位向捐纳者开放,比如知县。


到乾隆年间,朝廷不差钱了,又停止了除国子监监生之外的各项捐纳项目。


晚清,还是因为财政问题,捐纳的口子再次开大,直至泛滥,当时山西干票号的富商,都买了官来做,都是二品、三品这些高阶官。




04



上面提到的,都是从大方向来讲捐纳制度,接下来,我们从细节去看看,这个制度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的影响。


捐钱买官,好像很容易,给钱就能当官了。


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



上面提到了,明清时期,捐钱的人,只能当例贡生和例监生,这些只是候选官员,得等朝廷“放官”,也就是发放空缺名额。


清朝放官是每月一次,统称为月选。


但是放官,首先考虑的是因丁忧、得病等原因一度离任的官员,其次考虑的是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进士、举人。


像捐纳者只能排到第三梯队,这就是没有正式文凭的代价。



所以想快点当官,还是得有个文凭,这些捐纳者可以重新参加乡试考试,直到当上举人、进士,然后再去做官。


当然,你可以加钱,没人和钱过不去,加钱,就能把排名靠前点,有空缺了,容易排到自己。




05



这个时候,我们就得算算,花钱买官,成本效益划不划算了。


捐纳的价钱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局而波动的。


变动的一个原则就是:国库越缺钱,越需要捐纳,当官的价格越低。



乾隆中期,直隶的知州捐升知府,要三四千两银子;到光绪年间,只要一千多两银子,就可以办成这件事。


知府在清朝官制里一般是正四品或从四品,顺天府是正三品,因为是首都所在地。


根据记载,四品官员的年俸是白银105两,以及105斛米。


粗略估算,总价值大约折合白银300两上下。


按照乾隆年间的捐纳价钱,要十几年才能回本,这还没考虑通胀之类的情况,以及制度层面的风险。


即使是按照光绪年间的行情,也要三四年才能收回成本。



所以,如果只算合法收入,捐纳是不太划算的,作为一项投资,它的盈利周期比较漫长,回报率也不太高。


不过,在中国古代,当官除了俸禄,更意味着各种特权和权力寻租的机会。


捐纳者如果以营利为目的,那他必然要把权力兑换成各种搂钱的手段,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寻求升迁,毕竟官越大,回报率就越高。


也就是说,捐纳制度先天包含着腐败的诱因,这也是捐纳制度最直接的影响。




06



捐纳制度也有好的一面。


首先,当然是补充国库。


康熙年间,为了平三藩之乱,开放了包括知县在内的做官资格,史称“乙卯例捐”。


捐纳制度帮助康熙获得了武器上的优势。


咸丰年间,为了解决太平天国的问题,清朝开办了专门旨在筹饷的捐纳项目,京官里六部郎官以下的官职,地方官里道台以下的官职,统统开放,这个项目一共涉及二十一个职位,一直延续到了1879年,也就是光绪五年。


这些捐纳项目就像是经济强心剂,在清政府几次摇摇欲坠的时候,提供了财政支持,让它勉强过关,这不仅是保全了清政府的统治,也是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捐纳制度的第二个好处是,让有才干但不擅长科举的人才多了一条出路。


受出身、地域、收入、职位层级限制而居于社会中下层的人,总是希望找到上向突破的途径。


在过去,科举、军功、当封疆大吏的幕僚,是向上突破的主要途径,捐纳制度等于多提供了一条活路。


比如明末的大知识分子顾炎武,就是通过捐纳,成为正式童生,也就是俗称的秀才,这才有了乡试的资格。


这是他在明末清初成为士林领袖的起点。


所以,不是所有捐钱买官的人,都是小人,也有一些是想做大事的。



还有第三个好处,就是捐纳也能丰富国家上层的人才类别。


明清的八股取士,极大地禁锢了读书人的思维,培养出一批知识结构单一、僵化、跟现实脱节的官员,他们没有处理实际政务的能力,说难听一些就是书呆子。


而捐纳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这个问题。


清朝历史上出现过不少捐纳出身的名臣。


比如,雍正年间有名的能臣李卫,晚清时代难得的外交人才张荫桓,慈禧太后赏识的重臣、因大力惩治腐败而得名“官屠”的岑春煊。


他们都有过捐官的经历。


这些人虽然也有各种毛病,但都具备科举官员所少有的实干能力,为充斥着腐儒的官场带来一丝新鲜空气。


如果不是捐纳制度,他们必定被埋没。



此外捐纳还有一些促进经济繁荣之类的作用。


钱从富裕家庭的手里流入国库,又从国库流到民间,不管有没有进入到老百姓荷包里,毕竟钱在流动了,这就能促进经济发展。




06



在历史上,捐纳制度不是中国独有的。


在日本、朝鲜、越南、中世纪的罗马教廷、英国、法国、西班牙统治时期的美洲,都有过类似的制度。


直到今天,穷困潦倒的英国贵族还把贵族头衔当作商品变卖,以改善经济处境,这一点与汉文帝时的爵位交易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美国的政党分肥制其实也有捐纳制度的影子。


政党分肥制就是获胜政党把职位分给为本党做出贡献的人,而不管这些人是否合格。


虽然在19世纪末政党分肥制被法律禁止,但我们今天也能发现,美国大选胜选者总会把一些不太重要的大使等职位,分给自己的老友新朋,或者捐款大方的商人。



2005年,德国的《明镜周刊》披露,在1999年到2000年间,小布什当上总统后任命的首批35个外交官,平均每人给小布什捐了141110美元。


当然,他们有手段绕过政治捐款的上限。


2014年《华盛顿邮报》曾经统计,奥巴马时代,一次任命的58位驻外大使中,有32位没有外交经验,而这些大使有给奥巴马捐款的经验。


其中,捐款120万美元的互联网公司CNET的高管马修·巴镇,就任命为英国大使。


在奥巴马的第二任期里,用过的没有外交经验的大使超过了80人。



而到了特朗普时代,一次性把奥巴马政治任命的80位大使全部免职了——不是自己的人,一个都不用。




钱和权,从不分割。


不管是被认为是落后的封建王朝,还是现在所谓的民主制度,捐纳制度,一直在,只不过是换了马甲而已。



往期精彩文章:

说说美国大选:美式民主真的有四年一次的纠错能力吗


从边陲小岛,到日不落帝国,英国做对了什么


大清的江山,是汉人帮打下来的


世界警察——美国,如何用美元钳固全世界


你以为中国在贱卖稀土?其实中国在薅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羊毛


80后、90后,经历一场战争,是大概率的事情


要想活,去协和!百年协和在中国的意义:中国现代医学的里程碑


别只盯着美国,警惕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互联网巨头的崛起


李光耀观天下:新加坡国父预见未来世界格局,中美谁来领导世界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支持小狐狸请右下点,右上点【···】分享!
为了防止封号,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备用号,谨防失联


备用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