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是如何赢取人心的

小狐狸就是我 狐狸先森几点钟 2021-07-1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号召我们全民学党史,我虽然不是党员,但还是去认真学习了下。


最近看了三本书,
一本是原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写的《决战》,
一本是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徐焰少将写的《解放军为什么能赢》,
还有一本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37年写的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



接下来几篇文章,我就把学习心得跟大家分享下,做成一个学党史系列。


学史可以明智,学习心得不单单是分享历史,更是思索今天社会种种现象的解决方法。


今天是第五篇。


党史系列:

第一篇:国民党共产党本是同袍,蒋介石为何残忍fan共


第二篇:为什么共产党的军队不拿军饷,士兵们打仗还那么拼命


第三篇:共产党的兵,能文能武,具备第一流士兵的素质


第四篇:共产党的军队,为什么会越打越多



太长不看版:


1.国民党的军官收入高,有钱了就买地,士兵则收入低,是乡下拉来的壮丁。军官是地主,士兵是农民,这两者在民国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2.解放战争打响,胡宗南部几十万军队占领延安,誓抓毛主席,但在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陕北,毛主席就在人民群众中,没有人给国民党泄密。

3.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翻身的农民积极支援解放军,一个解放军战士的背后,就有三个农民为其做后勤支援。

4.马克思通过研究社会发展史,曾精辟地指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相关。”广大的农民愿意跟着共产党干,是因为共产党给了他们土地和尊严,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就要参军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要让参军的农民成为真正敢于牺牲的革命者,就要给他们知识,让他们明白革命是为了什么。只要开启民智,人民就愿意跟着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代表的就是人民的利益。




01


国民党军队里,军官是地主,士兵是农民


在民国时期,当兵一个月有八块大洋,不算多,但也能勉强养活家里几口人。


一块大洋的购买力,折算成今天,相当于280元左右。



如果当上军官,可是妥妥的高薪。


一个连长的月收入,有上百块大洋。


如果当上军长,有上万大洋。


当年一亩肥田的售价不过几十块大洋。


一个连长,军饷加上搜刮,没几年就能在农村里买上好几百亩地,当上地主。


要是一个军长,整条村的地都能买下了。


在旧中国,“军官等于地主”,是中国农村和旧军队的一个规律。



国民党的军官几乎都是地主,而士兵则是乡下拉来的壮丁。


共产党打的就是地主,救的就是农民,如果你是国民党士兵,你会怎么想?


国民党军官当时就说,对于身边的警卫,我非常害怕,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不保护我了。


你想啊,共产党一直宣称打土豪分田地,国民党军官在老家就是地主,正在欺负自己警卫员的父老乡亲。


你说警卫员知道了共产党干的事,他还能保护我吗?搞不好就调转枪头了。



说到底,国民党自己也知道,自己代表的阶级和绝大多数底层人民是对着干的。




02


毛主席就在人民群众中,国民党军就是找不到


共产党军队之所以能由弱到强,由小到大,是真正地应了那句话古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共产党军队的胜利,也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胡宗南部占领了延安,誓要捣毁中共中央、活抓毛主席。


当时留在陕北的解放军只有几万人,而胡宗南的军队有几十万。


但毛主席却坚持不走,他当时坚定地说:“我不能走,党中央也最好不走。我走了,党中央走了,蒋介石就会把胡宗南投入其他战场,其他战场就要增加压力。我留在陕北,拖住胡宗南,别的地方就能好好地打胜仗。”



毛主席敢于留在陕北转战,在党内通知中讲了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地形险要,二是群众条件好。


论起地形,陕北因严重水土流失造成的千沟万壑纵横,极有利于精干的队伍隐蔽,敌军发现目标也难以包围捕捉。


毛主席能留在陕北转战,最重要的原因是“群众条件好”。


这里曾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老百姓经过土地革命、大生产改善了生活,发自心底唱出“边区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毛ze东”。


这种人心向背,奠定了人民战争的基础。



毛主席撤出延安后化名为“李德胜”,意思是真理必胜,又故意让蒋介石知道他还在陕北,行踪却严格保密。


由于陕北各县都有不少人到延安参加过大会,毛主席像到处挂,下巴上的那颗痣尤其易于识别。


毛主席转移到第一个村庄居住时就被老乡认出,到其他地方也有不少人看出这就是《东方红》里歌颂的领袖,乡亲们却没有乱说。


国民党军曾抓住许多老乡询问毛主席的下落,回答只是“听说毛主席还在陕北”。



为了在千沟万壑中行动方便,毛主席骑上了一匹白马,身边只带了几百名警卫部队。有一次对面山上敌军燃起的篝火清晰可见,毛主席却叫警卫人员竖起一块木牌──“毛ze东在此上山”,来吸引对手。


这一举动,不仅显示出毛主席作为军事家的惊人胆略,也体现了他对当地人民的高度信任。




03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当时国内运输工具十分落后,火车、汽车很少,解放军主要靠农民用手推车、扁担等原始的运力来保障后勤供应,要支持几十万大军在一个地区长时期打大仗,按常理是很难办到的。


此时的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动员人民,就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三大战役的每次战役,都有土改后的上百万翻身农民来支前。


当时没有人给他们发工资,更没有什么奖金,他们支前还要自带干粮。


不过仔细而论,共产党给了他们一项最大的实际利益,那就是土地。


翻身农民都知道,只有打败国民党,才能保家保田,保卫胜利果实。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讲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农民的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前线有60万解放军部队作战,后面有220万民工随队支援,等于是“一兵三夫”。


在几百里之内,另有340万民工参加了修路、征粮运粮等工作。


国民党俘虏兵被押下战场,看到这人海般的支前大军,往往都目瞪口呆,也马上明白了他们为什么打败仗。




04


给农民土地,给农民知识


马克思通过研究社会发展史,曾精辟地指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相关。”


能让一亿多农民死心塌地跟着共产党走,是因为他们的利益,已经和共产党紧紧地绑在一起。


共产党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农民得到了祖祖辈辈渴望的土地,为了保卫革命成果,就要参军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如果一个人,单单是为了自己利益,当然不可能做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伟业。


共产党通过给士兵扫盲,让他们读书识字,学习人文科技,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和父老乡亲会饿肚子,为什么中国那么落后,为什么中国会被列强欺负,为什么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明白了这一切,参军的农民们才会从狭隘的保卫自己的利益,转变成一个为国为民的革命者。



人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作为目不识丁的农民来说,物质需要是第一性的。


我们不能否认物质的重要性,光高喊虚无空洞的理想,不符合真实历史,农民也不会因为这一点就跟着共产党打天下。


共产党必须实实在在给农民好处,让他们知道,共产党代表的是他们的利益,跟着共产党干,就有田分,有饭吃,不再被地主压迫,可以堂堂正正做人。


只有做到这个份上,农民才会相信你。


当农民相信你后,你才能通过教育,灌输革命理想,描绘一幅未来中国的样子。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拥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他们可以从容地为中国寻找道路,不惜为革命牺牲生命。


在他们看来,精神需求已经大于物质需要,为了新中国,他们可以付出一切。


共产党如何赢取人心?其实说难不难,就是给农民土地,再教农民读书识字。


只要开启民智,共产党自然就赢取民心。因为共产党代表的,就是人民的利益。




1936年,有一个美国记者,排除重重障碍,来到革命胜地延安,用相机和笔,记录下了根据地里中国共产党人的样子。


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是非常弱小,但这位记者却断言,未来的中国,必将属于中国共产党。


为什么他如此确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成功呢?下一篇文章,我们就来看看,这位美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