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表达不想要什么,容易;清楚自己要什么,难《非暴力沟通》7下

2016-12-28 洁懿 洁懿读书汇

音频,是我自己录的本章全部文字

文字,是我看完打出来的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第七章用全身心倾听2


保持关注:我建议,在解决问题或询问他人的请求前,为他人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如果过早地提及他人的请求,我们也许就无法传达我们的关心;甚至还会被看作是应付。而且,在谈话刚开始时,人们所表达的感受往往是冰山之一角,有许多相关的感受一通常是更为强烈的情感,并没有得到表达。倾听将为他们探究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创造条件。反之,如果急于了解他们的请求或表达自己,就会妨碍这个过程。

 

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这时,我们也会感到放松。另一个更为明显的标志是,他停止了谈话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 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一般来说,这反映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关心。如果告诉他人我们正处于痛苦中,我们无法顾及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别人很可能就会伸出援手。

 

联合国前秘书长汉马斯克德(Dag Hammarskjold)曾经说道:“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

 

小结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与此同时,不论别人用怎样的词语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有时,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来帮助对方了解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保持持续的关注,为对方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地提出请求 (3)换一个环境

 

人们常常并不了解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即使他们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请问,在哪些对话中,乙用心体会甲的感受和需要并给予反馈?

1.甲:“我又误机了,我真是个混蛋!” 乙:“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不要太严格要求自己。”

2.甲:“我认为我们应该把这些非法移民遣送回国。” 乙:“这对改善社会治安有帮助吗?”

3.甲:“你以为你什么都知道?!”乙:“听起来,你有些不耐烦,因为你希望每个人的意见都能得到倾听?”

4.甲:“你从不把我当回事。要不是我帮你,你自己一个人能处理这么多事情吗?” 乙:“你怎么能这样想!我一直都很尊重你。”

5.甲:“你怎么可以那样和我说话?” 乙:“我那样说话,你是不是很伤心?”

6.甲:“想到我先生,我就有些气恼。我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不在我身边。” 乙:“你是希望他多陪陪你?”

7.甲:“我真受不了我自己,我现在变得这么胖!” 乙:“慢跑也许会有帮助”

8.甲:“我紧张地筹备女儿的婚礼。可是,我亲家老是有新主意,真烦!” 乙:“听起来,你有些着急,你希望能得到理解与配合,是吗?”

9.甲:“如果亲戚来之前不和我打招呼,我真的不想接待他们。” 乙:“我知道这是什么感觉。我也这样。”

10.甲:“你的表现让我很失望。我本来指望你们部门上个月的产出能够翻番。” 乙:“我知道你很失望。但上个月我们部门请病假的人很多。”

 

1.我认为乙是在安慰。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你很失望,是因为你希望能够信赖自己,是吗?”

2.我认为乙是在询问。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你有些担心,因为你很看重社会秩序和安全?”

3.Yes

4.乙是在辩解。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你好像有些失落,你希望得到欣赏和肯定?”

5.乙是在为甲的感受负责。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听起来,你很伤心,因为你需要体贴?”

6.乙将甲的想法反馈给了甲。然而,我相信,反馈感受和需要更能促进人与人的联系。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听起来,你有些失落,因为你需要支持与关心?”

7.乙是在提建议。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你对自己好像有些不耐烦,你很看重健康,是吗?”

8. Yes。

9.乙是在表示同情。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你是不是有些厌烦,你希望你的需要也能得到尊重,是吗?”

10.虽然乙提到了甲的感受,但乙主要是在辩解。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你看来很失望,你看重工作效率,是吗?”


《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本书教我们学会神奇而和平的非暴力沟通方式,找到每个人内在本有的爱、和谐和幸福的共鸣。


洁懿读书汇,只推荐我读过两遍以上的书给你

往期精选:

在思维中创造空白-《当下的力量实践手册》第一章

遭受痛苦,才会被灵性世界吸引-《当下的力量实践手册》第八章1

疾病不是问题,你才是问题-《当下的力量实践手册》第九章(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