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要忘了我们是人民教师

曲建武 仍然在路上 2020-12-30

不要忘了我们是人民教师 

文:曲建武


 有人会说这是在“唱高调”,其实不是。我在做辅导员的时候常跟学生讲得一句话就是:我所说得每一句话未必是对的,但是我敢保证我所说得每一句话都是含有真情的。跟大家交流,我同样是怀有这样的情感。

为什么想到这个问题了呢?前几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颁发。这种“高规格”的专门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在我们国家还是第一次,这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意见》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这充分反应了党和国家对教师的重视和关爱。为此,有的同志“欢欣鼓舞”,认为教师的春天来了。


陶行知先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育


无需赘述,教育的地位在我们国家的建设发展中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因此建设好教师队伍实在是大有必要。那么怎样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呢?

我认为,这一定要保证主客观条件的一致性。从客观来说,国家的政策有利是必须的,这是导引、这是激励、这是方向。

但是仅仅靠着“优厚”的“有利”条件就能建设起综合素质强、特别是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恐怕还不是这么简单。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一个老师认为只有具备了能够满足他的物质待遇的客观条件他才会好好教书育人,那给他怎样的物质条件他才满足、才能好好教书育人呢?当然对教师在物质待遇上提出的要求也是可以理解的。从某种角度来看,广大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不仅是事业,也是一种职业。职业,就具有满足生活的功能。教师也要养家糊口,给予他们必须的“所值”的物质待遇也是应当的,这既是对他们劳动的尊重,也是他们不断满足生活新期待的需要。


特别在当今仍有一些地区,教师的待遇还没有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这就更需要强有力的外部条件(政策)来保证教师待遇得以实现,不然教师职业就会缺乏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教师职业就不会让人羡慕,就会出现没人干、干了也是不“情愿”、也没想好好干的情况。

实事求实地说,一些教师的教书育人状况不佳,与没有获得应当获得的物质待遇有关。不过这不是根本的。事实上师德如何与物质待遇并不相干。古今中外多少师德高尚的教师都出自寒门, 并且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他们中有的人的经济生活一点都不为过。为了学生他们倾其所有。他们以“择天下英才而育之”为终身追求,至于个人的物质待遇他们从不放在首位。再对比一下一些师德欠佳的教师,他们是因为物质“条件”差才这样吗?看看有的给中小学生“补课”的教师,他们本已是高收入群体了,现在他们是不是应当“帮帮”那些困难学生了?可是“丰厚”的物质条件并没有“保证”他们具有崇高的师德,有的反而“为富不仁”,只管收取高额的“补课费”,根本不顾学生父母的承受能力。大学里也是如此。有的教师已经很有名利了,家庭生活优裕,可是他们所表现出的师德并不令学生们满意。师德是修养、靠内在的修炼 ,与主观上是否有这样的追求相关,在今天,与是否牢牢记住了你是人民的教师有关。





作为教师,幸福感、荣誉感、自豪感想靠丰厚的物质待遇是得不到的,一定要通过为人民服务而获得。而学生就是我们的人民。和学生岂有讨价还价的道理。习近平要求广大教师要成为“四好老师”,这里的核心就是要把学生放在心上。有个警察说,他爸爸告诉他世界上只有中国警察叫“人民警察”。他记住了,他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用考察,叫“人民教师”的国家没有几个。我们是人民教师,我们就应当不忘初心,担当使命,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尽心尽力。我们真是什么时候也不能做忘了人民、对不起人民的事。培养崇高的师德不需要等,现在就可以做。重要的是无论客观环境如何,我们主观上必须主动、自觉。

仍然在路上

一个老辅导员的心声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