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七)

曲建武 仍然在路上 2023-04-09

点击上方“仍然在路上”关注我们

_

一个老辅导员的心声


中国共产党是

中国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

(七)

_

文:曲建武

_

当前举国上下都在奋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我坚定地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人民战争。

但是,凭着我的“政治经验”,我想也一定会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会不怀好意地利用我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借题发挥,矛头转向,散布谣言,对我们的社会制度、党的领导进行歪曲。

对此,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朋友们,战胜“病毒”之后,还面临着择业这样现实的问题。大家的思想一定要统一到党的领导上来,必须坚定地相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

这些天,我又翻阅了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习近平的治国理政一系列论述;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白寿彝教授任总主编的《中国通史》有关史料,从另一个视角对当下的抗击“病毒”战役进行深思。从今天开始,我把我的深思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为主题分多期推送给大家。

__

7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着重解决了当时对党和军队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表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的。”在领导中国革命全过程的某一个时期内,由于经验不足以及其他原因,党和党的领导人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严重的错误。但是,错误有两重性。它一方面损害党的事业,损害人民利益;另一方面又从反面教育了党,教育了人民。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到遵义会议的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挫折、失败的教训,一方面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又一方面反对‘左’倾机会主义,使自己从两条战线的斗争中巩固和壮大起来,从而把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坚持下来并推向前进的。(《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一书,第159页)

二万五千里长征

1840年6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完成了长征。若不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怎么能完成如此的壮举!若不是心中有人民,怎么能过得了草地、爬过雪山!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毛泽东豪迈地写下了《七律·长征》一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就是: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一书,第165页)


_

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到新华门向北平当局请愿,遭到镇压。

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后来发展成全国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而独占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退让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宋黎同志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我在做学校党委副书记的时候请他做过报告。我问他“一二·九”的情况。他说当时“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国民党一再妥协。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就组织大家上街了。”

_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

瓦窑堡会议

2020年 2 月 2 日 

提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并指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报告还着重指出了共产党和红军在这个统一战线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领导作用。

根据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马上对政策做了调整,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倡导国共两党重新合作。1936年5月5日,原已度过黄河入山西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在全部回师时,毛泽东、朱德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公开放弃反蒋口号。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这是党根据国内阶级关系变化的实际状况做出的一个重大政策变化。

在民族矛盾如此激烈的情形下,蒋介石仍然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欲置共产党于死地。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还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率部“剿共”。(此前的1936年4月9日,周恩来和张学良在延安一座教堂中秘密会见过。双方一致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向蒋介石“哭谏”遭到严厉训斥和拒绝后,采取了“兵谏”。

西安事变

2020年 2 月 2 日 

12月17日,应张学良、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独立自主地确立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日本由此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

7月14日,叶剑英在西安代表中共中央向南京政府表示:“愿在蒋指挥下努力抗敌,红军主力准备随时出动抗日”。

15日,中共代表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蒋介石。《宣言》提出迅速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基本要求,重申中共为实现国共合作停止实行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等四项保证。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中共中央的《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宣告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和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伟大的爱国者宋庆龄异常兴奋地表示:“我听到这个消息,感动得几乎要下泪。”爱国作家郁达夫说:“中国若果是一只睡狮的话,现在已经在张眼睛,振精神,预报怒吼了。”中华民族空前地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下。不过与国民党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有力量进行抗战并最后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

应当说蒋介石从“七七事变”起一直表示坚持抗战。但当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后,他的态度变得消极,他又开始了推行反共政策。1939年11月,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以“军事限共为主、政治限共为辅”的方针。由此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皖南事变

2020年 2 月 2 日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民党封锁消息。周恩来为《新华日报》书写“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题词和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正抗议,并在中共南方局内部署应变措施。面对严峻形势,共产党仍然以抗日的大局为重,在军事上严守自卫,在政治上坚决反对。共产党这种坚定把民族矛盾放在第一位的态度得到普遍同情,蒋介石的倒行逆施受到谴责。为此,蒋介石“保证”绝不再有“剿共”的军事行动。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被击退。

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实行了野蛮侵略政策。南京大屠杀就是血淋淋的铁证。由此也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多么的艰苦!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

经过多年浴血奋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以广播的形式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侵华日军128万人随即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正是在抗日战争中,越来越广泛的人民群众了解和认识了中国共产党。


_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一书,第263页)

抗战结束了,中国何处去?

一个老辅导员的心声

_

扫描二维码,倾听曲老师的心声


_

开通赞赏的小说明

关于曲老师的新年心愿景:新年新愿景



相关荐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五)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六)


扫描文末捐款码或点击喜欢作者共建励志基金



基金会爱心捐赠码

长按投出您的爱心基金

或者↓点击喜欢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