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对宛如玄学般的“语感”知道多少?

日语魔术师 日语魔术师研究所 2020-08-27



各位少侠我们又见面了,之前分享了《别再用“没有语言环境”来为自己找借口》,其中提到老夫将有意剖析一下“语感”这个自古以来被渲染了神秘色彩的概念,从以往的留言看来,大部分少侠对“语感”似乎存在一种谜之信仰,为了帮助大家破除该迷信,并避开相关的坑,特此来扒一扒那些关于“语感”的你很有可能根本就没有想过的内容。

 

不知各位少侠有没有发现,不管是网上的还是身边的人,凡是声称学外语靠语感的人,都是无法科学量化、简洁明了解释“如何学好外语”的人。

 

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

如果你不能简单地解释清楚,

就是你没有足够好地理解。

——爱因斯坦


▋ 语感到底是什么?

 

首先,“语感”这个术语来自传统科班教学,从老夫在小学第一次上英语课开始,老师就不断强调“学习英语要靠语感”。可每当老夫问老师“语感到底是什么呀?”老师就变得吞吞吐吐了,最后来了一句“等你有了自然就明白了”。


老夫听到如此感人的回答,自然也不好多问。只是当时就想“我问的是‘语感是什么’,而不是‘有了语感是什么体验’,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一个‘语感’的定义呢?

 

★  顺便说一下,传统科班教学的其中一个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之一:给术语不给定义。

 

老夫大胆下一个粗略的定义:语感是对某种语言的直观感觉


大致就像中文的一句话,我们念一念,大致能感受出这个句子是否地道、通顺。

 


▋ 语感靠谱吗?


语感对于母语人士是学习母语过程中自然培养出来的感觉,对于外语学习者呢?别忘了,母语人士的语言训练量至少是外语学习者的50~100倍

 

根据BBC的统计,母语人士从出生到能开始自主完整清晰的说第一句话,平均需要花整整两年,这两年完全处于“听力输入”状态,如果让成年人模仿这个过程,几乎不可能坚持下来,因为两年完全没有任何语言基础,只靠听,相当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条件下让人去探险。

 

培养出语感究竟要多久呢?这还真没有一个靠谱的答案。如果按照规范的语言考试,以中国的高考语文为例,至少要拿到70%的分数,才能保证中文水平基本过关。该学习过程至少是18年,另外每年也并非所有人都能拿到70%的分数,可见语感的培养周期不仅长,而且母语人士都还不一定人人能成功。以前在培训机构面试的时候,见过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应聘,应用文写作方面就不说了,连基本的口头表达都做不到清晰达意。


即使有幸培养出了语感,用处到底有多大呢?

 

给各位少侠出一个中文的小题目吧。


●  请用一句话解释清楚“美丽”和“漂亮”的区别。

 

相信这两个词,大家一定不会用错,因为我们作为母语人士,已经把这个词所有可能使用的场景都碰到过了。但别忘了开头引用的爱因斯坦的名言,会用可不等于深刻理解。


建议大家思考1~2分钟,再继续往下看老夫的答案。






 

美丽:达到某种特定的主观审美标准,无使用对象限制。

漂亮:达到某种特定的客观审美标准,多用于具体人、事、物。

 

因此有:美丽的脸、漂亮的脸;美丽的心灵;但没有:漂亮的心灵。

 

因为“心灵”看不见,摸不着,审美标准无法统一;而人的脸,满足某些特定的客观审美标准(皮肤紧致、五官对称等),就可称为漂亮;如果某人做了一件很高尚的事,即使不算漂亮,也有可能算得上美丽,因为我们内心会认为此人达到了“美丽”的标准。


●  再来个英语的例子。“can”和“be able to”的区别是什么?

 

(此处允许百度)







相信很多少侠不仅限于这会儿,刚接触这个问题的时候都百度过,结果大概都是一样好像明白了,但是还是不知道怎么用

 

那些区别,往往多达十几条,看了等于没看,但没看却不等于看了。写出十几条的人,他们的“语感”肯定比我们要强吧,至少人家都是教授级别才能写出那么多,学英语的量比我们不知多多少倍。

 

就这个问题,我还专门问过美国的一些朋友(都是美国重点大学的学生,英语水平不用说了),他们的回答也可以总结为三个字:“讲不清”。但他们都认为有区别。


老夫的答案是:

can:说话人主观情感认为“行”。

be able to:客观实际“有能力去(做某事)”。

欢迎各位少侠用经典、严谨的英美著作来检验。

 

大家都在中学学过“情态动词”这个术语,can就是情态动词之一。但正如老夫前面所述,科班只讲术语不给定义,情态动词到底是谁的情态?一般是说话人或者写该句子的人的情态。

 

讲到这里,各位少侠应该明白了,语感是相当不靠谱的(极不稳定)。和所谓的打球的手感差不多,感觉来了稳如老狗,感觉不来的时候残如弱鸡。而科学、逻辑地解说,可以瞬间让你精确掌握这些表达的区别,从此不再用错,效率远胜所谓语感百倍。就像徒手画直线,练几年未必次次可行;拿尺子比着画,三岁小孩都能当场掌握。

 

所以,还可以引出一个结论:外教不一定教得懂


本身教育水平不错的外教可以帮你判断“是否地道”,但具体“为什么地道”“某些表达的差别是什么”,他们基本上帮不了太多。


正如一句日语:

母国語の文法を教えるのは

本当に難しいです。

自分は普段、

当たり前のように使っているんですから。

教母语的语法真地难,

因为自己平常想当然地在使用。

 

只有站在非母语学习者角度认真思考并有成果的人(是否母语人士不重要)才最有可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科班教学要将“语感”蒙上如此神秘的色彩呢?


老夫斗胆做一个猜测:

 

很久很久以前,不同语言使用者的初次交流方式多为贸易和战争,双方只为了解决基本交流问题(懂大意),而不是教学上的精确使用,所以造成一开始的外语教学就是模糊不精准的。这种模式延续下来之后,外教也无法站在非母语学生的角度来教学,遇到问题只能回答“我们外国人就是这么用的”,但这个回答太长了,最终被简化为“语感”。再加上科班外语教学在精进阶段,对外教依赖程度较高,自然就将“语感“这个说法给传承了下来。

 

既然语感如此不靠谱,为何奉之为圣旨?


先看这段对话:

学生:“老师,定冠词‘the’怎么用呀?”

某老师:“……(此处省略1000字)”

学生:“哦。那为什么‘长城’是‘the Great Wall’,而‘回音壁’是‘Echo Wall’,不加‘the’呢?”

某老师:“……(f***!!!)”

学生:“为什么呀?为什么呀?为什么呀?”

某老师:“这是特例!!”

学生:“哦。”

传统教学老师:“你呀,多培养培养语感,自然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

 

这段对话,各位是否耳熟能详? 将“特例”换成“惯用法”似乎也毫无违和感,请大家再回忆一下开头引用的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给出言简意赅的概念,就是理解不到位。


传统教学之所以将“语感”奉为圣旨,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过分迷信外教,毕竟这种听了等于没听的回答就是由外教传下来的,外教把解释不了的语言现象归结为练习量不够,没有形成“语感”,所以“你理解不了的原因不是我解释不了,而是缺少‘语感’”。



看到这里,各位可能又要问了:我周围确实有那种语感很强的人啊,他们就是靠语感学好外语的,既然语感这么不靠谱,那他们到底怎么做到的?

 

老夫会在1月13日晚八点,开一场分享会《用“语感”学好了外语的他们,其实只是做对了这三件事》,彻底解密那些用‘语感’学好外语的人,到底是怎么学的。


经常向身边的外语高手讨教秘诀,结果只换回两个字“语感”?


老夫以前也一直纠结“语感”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帮他们学好外语呢?


在经过长达20年的不断总结后,老夫终于总结出那些声称用“语感”学好了外语的人,其实只是建立在某些条件的基础上,再做对了三件事,从此学起外语来突飞猛进,让人望尘莫及。

 

这三件事是:正确的学习材料、科学的学习强度、靠谱的反馈对象

 

老夫将会在本次分享会上,具体解决以下问题:

1. 哪些是正确的学习材料?

2. 如何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材料?

3. 拿到正确的学习材料后如何快速吸收?

4. 怎样判断学习强度是否科学?

5. 靠谱的反馈对象是哪类人?

6. 如何与靠谱的反馈对象进行有效互动?


另外也会留给各位少侠提问互动的即时答疑时间,针对本次主题有任何相关问题都可以事先准备好,互动环节会尽量做到每个问题都兼顾起来。

参与方式:公众号后台回复“语感”领取。

 

有和最后那段对话相同经历的少侠,不妨在评论中晒晒你的经历。也欢迎各位少侠在评论中与老夫深入讨论“语感”这个话题,规则只有一条:文明、理性交流。


另:如果对老夫的分享会想保持持续性关注的少侠们

可以添加分享会通知专用QQ群:617963969,密码:666666

(六个6)

群内全员禁言,不进行任何交流,只做分享会消息更新,有问题可私聊群主。

想收到通知的少侠们无需屏蔽此群。

介于是开放性qq群,为了防止大家被骚扰,群内关闭所有临时私信会话,如果被群内可疑人士加好友,自己小心应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