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3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也说“京华风云”

2016-10-18 wentommy 参座



20161017日一大早,有关新京报和京华时报的两则动态就刷了朋友圈的屏,一是新京报改换门庭,划归北京市宣,二是京华时报将并入北京晨报,连自己的名片都保不住了。




新京报官微绝无此事的措辞有些不够淡定,而作为业界瞭望塔的南鲸传媒单方面宣布的评语,亦显得轻佻。自从京报完成无产阶级专政化后,和大陆无数的报馆和报人的一样,他们的兴衰荣辱、生老病死,自己说了不算,别人说了也不算,得听the Party的安排。


在时政社会报导领域,不论是赵姓的公媒还是误以为可以改姓的自媒,被收编被改编,或直接被喀嚓,都是不可逆的大趋势。


不管是做百年大报的自信还是一出生就风华正茂的骄傲,文人的浪漫情怀总是被“组织”的求是态度砥砺得支离破碎。


哪怕是所谓报业菁英,亦无刑罪案底,只要被组织处理过,一个有13亿受众的传媒大国里,再无一家媒体敢聘,这样的情形下再去想象报馆的风格或者报人的骨气,岂不尴尬。


在所谓大是大非面前,大陆媒体只敢也只能忠于两色——政权的红色和领袖的脸色。


真没有所谓报业的春天,也没有所谓黄金的八十年代,坐庄的最高当轴,大大不行,小平也不行,即使是好多自由派文人一提起就热泪盈眶的紫阳归来,也还是不行。


鄙人自92年浪迹京城,也是看到了广安邓南巡后,各路“市场化”媒体的风云际会,此起彼伏。


2010年前后的京华时报,风头之劲,大抵与采编团队里多出拼命三郎或三姐有关。


京华时报一度是京城待遇最好的纸媒,该报单身的记者编辑,在婚恋界是有很大优势的。


这张2010年的照片,记录了京华时报女记者被保安抬出采访现场。




2009年时,我还供职于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采写过一篇记者遭遇肢体侵害的新闻。当事人是摄影记者王苡萱女士,来自京华时报。


该记者在二炮总医院(现改名火箭军总医院)采访时,保安过来干涉,推搡记者,差点把她推下楼,把护栏玻璃都搞碎了。保安动粗理由是怀疑该记者“刺探军事机密”。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可见这篇报导

Journalists assaulted in hospital


敬业且机警的王记者拍下了这张颇为生动的现场照片。




那是京华时报“天生骄傲”的时期,亦因此承载了热切的期待。


百年京华之报业愿景,15年即颓。若被并消息坐实,说其夭折,亦不为过罢。


国人做事论人,好大喜功,所谓万岁百年,往往促反,一语成谶。


“万岁”爷们的尴尬,莫过被广场展览,身不得入土,魂不得归乡。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之时令建筑,多少已成瓦砾?


鄙人生于文革,父母是困于乡间的臭老九,文化富裕而营养不良,余虽足月但仅重三市斤,乡人思忖,此孩或早夭。而欣欣然自我生长,如今也不惑有三矣。


掐头去尾算计鄙人记者生涯,愈17载,或超京华阳寿两年。


嗟乎!透视世事,不妄自尊大,亦不妄自菲薄,天马行空健者衰,无予无求自在活。


京报风云,有同行谓之丙申“报灾”,窃以为夸张了,媒体传播形态的更新,更加时局之诡异,几间纸媒的变化,不过大时代下的小涟漪,是为记。



独立写作 欢迎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