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病得治:影响过70%人的心理问题,我直到读了斯坦福才知道它的名字

2017-08-31 wiwi 两两说

本文2072个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它有个很有趣的名字,imposter syndrome,冒名顶替综合症


我读博士二年级时,有一次心血来潮报名了一个面向理工科女博士的辅导讲座,进去时完全不知道会讲什么。然后看到了这么一段话:


当时我就惊呆了。我深藏于心的秘密,别人早就了如指掌!


然后我左右看了看。屋里十五六个斯坦福的女博士,黑人白人亚洲人都有,学物理、生物、计算机的都有。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像我一样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写着“这不就是我吗?”


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普遍性


后来我去读了更多资料。这个“病症”在1978年被命名,后续研究表明,无论男女,无论职业,有70%的人在某个阶段有过这种感觉。


在“高成就人士”、女性、亚裔之间尤其普遍 (我在斯坦福时问过的中国女博士生都对imposter syndrome深切认同,无一例外)。


两度获得奥斯卡的朱迪·福斯特对得奖这样说:

她心中货真价实的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的确拿奥斯卡到手软,可梅姨自己又是怎么说的呢?


危害


做为一名冒名顶替综合症的深度患者,我对它的危害有着切肤之痛。


我们这样的人,不喜欢公开即兴地和别人讨论问题,特别是有分歧时。我们喜欢回家自己理出个框架,从各方面敲打它,确认无误了再拿出去假装不经心地提一提。


我们喜欢做自己努力下刚刚好可以做到的事。太容易了没有成就感,但是试一下发现做不好的一般就不再碰了,因为“做人最要紧姿态好看”嘛。


比方说我,体育特差,于是小时就整天就装出一副“我不努力我也不在乎”的样子,刚过及格线就正好,决不愿意吭哧吭哧地练到70分。


“爱面子”的背后,埋着的是对哪怕微小失败的深深恐惧。所以,我们会下意识地回避可能的失败,放弃风险更大的选项,也放弃通过“难看的”试错而获得进步的机会。


更糟糕的是,这些行为,本身又会强化“冒名者”心理——“唉,在这种考验硬实力的任务面前,我就是不行啊”。


我们在能胜任的方面,却容易染上强迫症。害怕失败嘛,于是要求自己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为此付出全部努力,全然不顾很多时候是在用80%的精力去完成重要度20%的事情。


最糟糕的是,冒名顶替综合症还可能让人行为不一致、信誉受损。


我们的脑袋里就像有两个小人在交战:


大多数时候我们在“侥幸派”B的监督下默默努力,可是日子一久了“成就派”A憋屈得慌啊,于是就跳出来玩票大的,让我们显得“过度自信”甚至有攻击性。


这种passive aggressive (被动型攻击)的沟通方式,很伤人品的。



解决办法


坏消息是,这个病是治不好的,我们就是得学着和它共处。


好消息是,大部分人都有能力控制这个病症,甚至让它成为自己职业的助力。


最重要的一步,读到这里的你其实已经做了:be aware了解它,觉察它,当它冒出苗头时告诉自己说“这大概是我的冒名顶替综合症又发作了”。


根本的改造办法当然在于给自己洗脑。像老夫子说得那样,无执、故无失。不要太在意成败,告诉自己凡事不是要么100分、要么不及格的,关键是要专注于现在一点一滴的努力。


不过呢,以我资深患者的经历来讲,要给自己洗脑难度很大。在此贡献三招实用的:


一、一装到底。不就是装自信么,装着装着自己就信了。


我认识一个做主持人的姐姐,说她小时候一直有“擅长演讲”的名声,可每次上台其实都紧张得腿发抖。可腿抖也得撑着,还要微笑。就这么着,她有了越来越多的出色发挥。现在心里偶尔还发虚,想想那些”证据”,于是就踏实了



二、主动戳破不必要的人设负担。


前面讲过我体育课上总装“淡定”。读博时我误选了一门游泳课,每堂课都是大家游一个来回,我才游了单程的一半,可我已经在水池中间了,总得尽快回去以免耽误大家时间啊。


就这么一学期下来,最后考试时大家游来回,我已经能游单程了。全体同学热情鼓掌,老师夸我进步最大,顿时觉得当差生太容易获得满足感了,为什么不早扔掉“淡定”的人设呢?



三、上升到数据层面,牢记自己并不孤单。反复念,有70%的人都经历过冒名顶替综合症。这意味着什么?


当下次你面对老板,害怕自己“勤劳、基础扎实、有创造力”的人设被戳穿的时候,只需要告诉自己:


老板扛着“资深、智慧、眼界高”的更大人设,他更害怕被戳穿啊!


就像红透美国的喜剧脱口秀演员、作家Tina Fey说的,


“说到底这世上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冒牌货,所以我这个冒牌货不需要感觉太差!”



文献

Clance, Pauline Rose; Imes, Suzanne A. (1978).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in high achieving women: Dynamic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15 (3): 241–247.

Sakulku, Jaruwan (2011).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6 (1): 73–92.


wiwi在考虑要不要继续写一篇冒名顶替综合症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如果有感兴趣的读者请在评论区留言哦。


微信号:两两说

两两说

两个北大二胎妈妈的

原创杂谈

一起探索成长路上的

自我突破



往期文章 

职场妈妈,管理好你的内疚感,胜过一万句没用的对不

凭什么职场妈妈就得说对不起

运筹学博士妈妈教你管理每天两小时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分类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